标题
标题
内容
陈红星 | 从苦难到辉煌的真实人生图景
——读郭九麟著《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
更新时间:2021-10-08 作者:陈红星来源:广东作家网
几天以来,我深深地沉浸在著名传记作家郭久麟先生所讲述的当代著名作家张俊彪先生的人生世界里。随着郭先生翔实生动传神的描写叙述,我仿佛穿越遥远的岁月时空,也目睹见证了张俊彪先生的大半个人生。他的人生,可谓从苦难到辉煌,令我感慨,使我敬仰,让我回味。的确,正如作者在该书序中所言:“我为什么要写你的传记?这首先是因为你那苦难的童年,是你那罕见的正直、热情、坦荡、真诚、善良的品格,你特别顽强的意志和艰苦拼搏的精神……”(郭九麟著:《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以下只标注页码——作者注)读完此书,我深以为然。
今年暑假期间因参加张俊彪文学创作与文学馆资料片录制对话会这一机缘,我有幸同在微信中交往已久的文学前辈张俊彪先生首次相见,这是我返回新疆后阅读关于他的传记的强大推动力。孟子讲:"知人论世”。阅读一个作家的传记,则是了解其人生最便捷的途径了,这样才会更好地理解其文学作品。这是我这些年来从读书中获得的一个重要经验。
十分荣幸,我和张俊彪先生是同乡人。因为这一点,对于该著中他的人生经历,我似乎有更贴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读起来倍感亲切。事实上在农村,像他一样的人生之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许多农民之子走着和他相同或相似的人生道路,只是有的人走着走着便半途而废最终失败了,可他却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终于成功了。
该传所描写的张俊彪先生从小生活的黄土高原上的农村,生存环境苦寒逼仄,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耀武扬威,横行乡里,传记中描写的王光石、王笑生等人形象传神。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青少年时代,包括在参军生涯中,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蒙了很多的辱,经历了很多的险。可以说,在他的生命中,他遇到了许多的好人——这些人是救了他的命的,也碰见了许多的坏人——这些人是能操纵他的命运的,这些人体现着人性复杂性的一面,谈不上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只不过是见风使舵见利变脸而已。这些人和事便在客观上形成了他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也使他从小体识到了社会的复杂诡谲和人生的艰辛曲折,由此而奠定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概而言之,就是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对假恶丑的鄙夷与唾弃。毋庸置疑,这些人生经历为他以后作为一个作家进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对于文学价值的自觉追求。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生的遭遇对于他则是一种宝贵的生命财富。
对于一个杰出的人物来说,其生命中总有数件令其本人刻骨铭心又使读者喟然长叹的人生轶事。在本传记中,年幼的小妹对考试成绩不好的他的唾面羞辱;为了贰角肆分钱的红领巾工本费母亲剪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因为饥饿可以隔着肚皮看见绿色的肠子。这些都给我留下了过目难忘的印象。我以为这些细节,因其客观的真实性,从而具有了生命的诗意感。真一定是诗意的灵魂。
作为传主的主要亲人之一,张俊彪先生父亲的形象客观而真实,虽然其性格暴躁无理但却天然地具有农民的坚韧与大义。作为名人之父,作者对其毫无溢美之词,像黄土高原上的众多父亲形象一样,他令我想起我的祖辈和父辈。我以为这才是一个不为名人讳的真实的父亲形象。这也正体现了人物传记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相对于父亲而言,张俊彪先生母亲的形象则主要体现为对于生活顽强的隐忍支撑着她面对艰难的人生世时。毫无疑问,母亲的这种人生精神,深深地融入了张俊彪先生长大后的生命底色里。
对于功成名就的张俊彪先生来说,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容易满足的。其原因在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自偏僻的山村,这是他的根。我以为,这是他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这也是他能够在众多的人生诱惑面前站稳脚跟的原因之所在。
张俊彪先生为什么要进行写作?其动因是什么?这是在阅读该著的过程中我很想知道答案的一个问题。我以为,其动因是:一是向别人证明自己——“王笑生看见趴在床边学写诗的张俊彪,他阴阳怪气地来到其床边,说道:‘张俊彪!你小子要是把文章发表出去,我趴下学狗走。’”(第173页);二是“在没有靠山,没有后台,没有任何通往城镇生活的门路,看来唯一的途径便是绞尽脑汁去爬格子,靠着自己的力量向前走。”(第192页)由此,这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明,一个作家的诞生,固然有个人禀赋方面的因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多少神秘之处,这也是其本人生存生活生命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本传记中,张俊彪先生传递给我们许多珍贵的人生智慧,我以为这是他生命的精华之所在,值得久久回味,永远记取。如关于文学艺术方面,他说:“文学与艺术,基本的知识和技巧掌握后,剩下来的,就是做人了。做人也就是修身养性。人格上去了,作品也就上去了。人格有多高洁,作品必然有多优秀。其实从文从艺很简单,就是这个道理。打个比喻,就像登山,最后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人,未必是体质最好的,但他必须是心态最平和恬静的那一个,也就是人格最有魅力、心理力量最强大的那一个。”(第297页)他说:“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作品,问题就出在这里了:一个颇具艺术个性的作品,就是被政治和宣传的雕刀给连削带磨,最后都成了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的东西了。”(第321页)关于为人处世,他说:“一个聪明人,走到一个老实人群体中,肯定是那个聪明人受拥戴;同样道理,一个老实人,来到一个聪明人群体中,肯定也是那个老实人受拥戴。”(第308页)他说:“以诚相待,是为人之本,立身植根。不然,我孤身一人,从大西北漂泊到东南沿海的深圳,何以立足,又何以存身呢?”(第311页)这些都是他在生存生活生命实践中的重要发现。真理是朴素的,但却具有改变社会人生的巨大力量。经张俊彪先生一点拨,令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拍手称快四两拔千斤之感。这是智者之言,这也读者在聆听智者之言时的最大收获和享受。
该传记的材料详实,语言生动,将传记的客观性与文学的审美性有机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诗意审视,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传记文学的一种深刻理解。第二人称的运用,使作者拉近了与传主的距离,也缩短了同读者的距离。作者不仰视传主,甚至将自己的情感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在对传主的高度认同上。读者可参看第十二节最后两段等相关内容,这是作者和传主情感共鸣的自然流露,这是传主人生对于作者的深情打动。
的确,《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它留给读者的感叹、思考和启迪太多太多,值得去反复阅读和咀嚼。我相信,每一次的阅读咀嚼都会带给读者更多的收获。
2021年8月19日初写于映雪书屋
2021年9月28日修改于映雪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