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新书架

林友侨 | 《远方有梦》

更新时间:2021-09-06 来源:广东作家网

微信图片_20210906100725.jpg

内容提要

《远方有梦》是一本散文集,全书收入作品70余篇,共分“前行有梦”“回望乡愁”“山川履痕”三辑,主要内容包括:回忆个人追梦的难忘经历;回望乡村、乡愁、乡情和军旅生涯;抒写祖国山川之美和各地风土人情;挖掘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对岭南的深远影响。

“前行有梦”,记录了年少的“我”,在行动上逃离乡村,在思想上“背叛”乡土的挣扎和憧憬;“回望乡愁”,叙述了中年的“我”,在内心里牵挂父母,在精神上眷恋故土的纠结与愁苦;“山川履痕”,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在城市里呆久了,就会想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看,让疲倦的思想歇一歇,让迟钝的心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回到原有轨道,继续看天亮夜暗、花开叶落、世事如常。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辑“前行有梦”里的16篇散文,写了留在记忆深处的16个片段,串起来形成了作者20岁之前“我的自传”,可归入个人叙事范畴。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且极为看重的一组文字。

《远方有梦》以佛山为始发地,以时代为背景,以个人体验为主线,以岭南和海陆丰为地理坐标,抒写家国情怀和对故土的眷恋。它有“海陆丰”“岭南”“佛山”三个叙述维度:海陆丰是“我”的故乡,第一辑、第二辑作品的内容要么写家乡,要么写思念家乡,有不少海陆丰风俗人情的描述;第三辑的很多作品都是放在岭南的历史背景展开的。而“我”的脚步,“我”的情感,无论是通往故乡,还是走遍广东,去往全国,都是从佛山这个居住地出发的,所以作者对居住地佛山充满了感恩之心。

“《远方有梦》是作者饱含深情创作的第二本散文作品集,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从贫瘠的乡村向往未知的远方,追梦者的脚印,已为风雪覆盖,唯质朴至诚的生命书写,感人至深。”该书的“内容简介”如是总结。

作者简介

林友侨,广东汕尾人,现居佛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海外文摘》《散文百家》《散文选刊》《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并被广为转载。其中《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获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第六届佛山文学奖银奖;《水中漂泊的村庄》获2019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已结集出版散文作品集《远方有梦》《冬从窗口爬进来》。

封底名家推荐语:

●林友侨的散文是从岭南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有树的深沉、花的芬芳,撼人心魂,沁人心脾。文如其人,质朴,真诚,看似平常,实藏高远。我们为这样的作家作品喝彩!

——杨如风(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中华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 

●林友侨是佛山近年涌现出来的一位高产作家,他的散文具备及物性写作现场感极强的鲜亮品质和截击历史片段的内敛特色。世间接地气的一花一木一事一物皆能成为他笔下活跃的抒情主体,娓娓道来都是缀满心灵密码的汉子情怀。毫不含糊的表达,尤以清冽的人间真情示人。他不吐不快的叙事抒情背后,往往支撑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哲理立场。

——张况(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协主席)

●散文作家,理应做生活忠实的记录者。我相信,在遥远的未来,如我们今天想洞悉古代的一草一木,百姓的日用饮食,青年或者壮年的所思所想,彼时,林友侨的文字,呈现的或许就是这样一幅图景——朴素中见真性情,行走中,有所“迹”,有“所以迹”。

——许锋(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

序一

立其至诚,书其大道

惟夫

蒙友侨错爱,将他即将出版的散文集《远方有梦》打印本给我“提提意见”,集子中有几篇散文,我曾作为责编,刊发于纸媒。它令我印象深刻。

初见友侨,是在十多年前。当时友侨和我同在佛山传媒集团属下,后来,他调到政府部门。工作之余,他笔耕不缀,这本集子是他近年来创作的结晶。这些文字,散发出独有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友侨在兹念兹的故土亲情,亦来自友侨对于生活经历与内心世界的不断梳理与省察,当这些“生活的馈赠”化为友侨真诚朴茂、生动本色的书写时,它生发出友侨散文真实无华而又情深意切的动人魅力。

在长篇日记体散文《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友侨极为细致地记叙了母亲病重乃至病危时刻的点点滴滴,在母亲最后放弃医治、回乡归土的车上,友侨写道:“一种将要痛失血肉至亲的感觉强烈袭来,我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跪在狭窄的车厢,扑在母亲的身上,抱着她的脸庞,平生第一次吻着母亲的额头,告诉她:坚持住,不要睡,现在车上高速了……车过博美了……车过内湖了……车过西陂了……车到东山了……车到我们村前田园了……看到自家房子了,家门口有很多亲人在等着,等着她回家……”至爱至痛,催人泪下。

在另一篇散文《我的少林梦》中,友侨讲述了自己懵懂少年时一段鲜为人知的逐梦历程。他写道,“在那个艰难的梦途,伴随着生命的恐惧和绝望、人性的复杂和炎凉,我清楚地听到梦碎的声音,它曾令我猝不及防,逼着我飞身挣扎。回首少年,梦碎的声音里给了我一生的馈赠。”毫无疑问,突如其来的遭遇,对于友侨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使他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悟——“懵懂无知的青春躯体里纵有一腔热血,终是难以把握梦的航向。” 

在汉语两千多年的文学传统中,“修辞立其诚”一直被奉为圭臬。但是,近些年来,自媒体语境下,一种虚浮矫情之风悄然流行,它既是一种社会风气,也是一种“伪巧”文风,不少读者缺失深度阅读的耐心,也缺乏良莠辨别的识见,文坛鱼龙混杂,作品鱼目混珠。因此,恢复汉语优良的文学传统,建立“诚”的文学,自有其现实意义。友侨的这本散文集,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乃是他的书写之“诚”。在他的“山川履痕”系列中、在他的“故乡记忆”系列中,特别是在他对挚爱亲人的书写中,显现出一种素朴“至诚”的力量,以质朴之文,坦诚直面书写对象,真诚抵达心灵自我,以“诚”打动读者,以“诚”面向世界,从而赋予其文字以内在魅力与“修辞”意义。

要而言之,以“诚”为“立言”之基,终以“至诚”而跃升至更高层次的哲学境界,乃是友侨散文渐趋清晰的一条轨迹。

前路或许更为艰难,但是,带着良善与美好,悲悯与希望,立其至诚,书其大道,期待友侨在未来带给读者更多佳作与惊喜。                                  

(惟夫:《佛山文艺》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