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黄柏刚 | 《作品》评刊团: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

更新时间:2021-08-19 作者:黄柏刚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

摘 要: 《作品》评刊团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热度、广度、温度、高度等新质特征,改变了传统批评的批评形式、主体构成、传播方式、时效性和批评生态,为文学期刊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视为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

关键词: 《作品》评刊团;新媒体;新生态;文学批评

 

新媒介的发展打破了印刷文化时代的文化、文学生态。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必须充分认识新媒介的力量及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否则无法应对今天的文学现实。当下文学受新的艺术形式和新媒介的冲击和影响,日趋式微,文学期刊的办刊数量下降,杂志订户减少,创作和批评有自说自话之嫌。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纯文学杂志《作品》,已有60多年的历史,属典型的传统文学期刊,但《作品》近年来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通微信平台、电子订阅、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介,创建网络评刊团,实现了多种媒介的复合传播,呈现出网络化、共享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互联网思维特点,在传统文学期刊与新媒介、自媒体的创新融合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为新媒介时代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其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种全新评论方式——《作品》评刊团,架起了期刊、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桥梁,令人耳目一新,具备了很多与传统批评不一样的特质,可视为一种新生态的批评。本文将《作品》评刊团创建及运营实践作为典型个案进行审视、总结和研究,对《作品》评刊团的新媒介运作、传播机制、主要特点以及它对当代批评的启示和影响等方面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文学期刊在新媒介时代的生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为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触动和思考。

《作品》评刊团的全新运作模式

评刊不是新生事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立的一些文学杂志,就开始有自己的专职或业余的评论员或评刊员,专门针对自己期刊发表的作品进行评论。而《作品》评刊团开创了一种与传统刊评或杂志批评完全不一样的运作模式,极具创新意义和开拓性,为文学批评新质的融入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

(一)极具创意和特色的运作模式

《作品》杂志奉行“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的办刊策略,“做新媒体,做微信公众号,做抖音,做90后推介”[1],在办刊和运营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意策划,《作品》评刊团就是其中之一。评刊团创建于2018年2月,面向全国招募评刊员,“以线上评刊为切入点,为作家、编者、读者搭建了快捷、精准、真诚的线上交流平台”[2]。与过去文学期刊设几个专职或特邀评论员的方式不同,《作品》评刊团由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热爱文学、热爱《作品》杂志、喜欢创作或评论的300多名评刊员组成。评刊员在自荐报名基础上,通过几轮筛选后确定出来,第一批评刊员有200多人,以区域分为15个组,其中一个是“内刊组”,每组有组长。2020年评刊团又进行了扩容,新建了青年评刊团,主要招收1990年后出生的评刊员,第一批团员100多人,现已成为评刊团的生力军。两个团加在一起共有300多名评刊员。评刊员平时在评刊团微信平台上探讨文学热点话题,转发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评论文章,分享交流彼此创作和批评的心得。评刊团每两个月(第一年是每个月)会就《作品》已发表的某篇作品举办一次线上研讨会,研讨会一般持续3小时左右。每次由评刊员担任研讨会主持人、点评人,邀请作者一起进行线上研讨。研讨会开始前,有评刊员朗诵被研讨作品的片断进行暖场。研讨过程中,参与发言的评刊员按公布的序号,按顺序依次发言,发言完毕后,由研讨会特邀的一位评刊员或嘉宾对当天的研讨进行线上点评。点评完毕后由主持人对作家进行访谈,评刊员会与作者在线进行互动交流。与传统评刊员提交评论文章给杂志,杂志发单篇或两三篇组稿评论不同,评刊团的“评刊稿件在《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等近百家报纸、杂志、网络、微信公众号刊出”[3],同时,《作品》杂志开设评刊专栏,刊发研讨会交流发言的精选和优秀稿件,评刊辑稿会在《作品》微信公众号推出,评刊团成员会大量转发,形成群聚效应。部分评刊员会在评刊研讨后,将自己的评论修改加工后投给一些学术刊物或报纸,或直接发表在自己的微博、公众号或朋友圈上,使评刊团的评刊成果和影响得以集群式、规模化、几何级数增长式地扩散和传播。除常规评刊活动外,评刊员还参与作品杂志的荐稿、稿酬打赏、拟写征订用语等工作,评刊团每年会评选优秀评刊员并举行颁奖大会,进一步激发评刊员对《作品》杂志的热爱和宣传推广杂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对《作品》杂志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此外,评刊团还经常邀请著名学者、作家、评论家、编辑等举办线上的学术讲座,举办评刊员之间的联谊会、晚会、分享会等活动,提升评刊员能力,密切评刊员之间的联络和友谊,使评刊团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评刊团的刊首语中有句话叫“打造文学期刊评论的第一天团”,这是初创时的口号,现在已开始慢慢成为现实。

(二)评刊团取得的丰硕成果

截止到2021年3月,经过三年来的运作,《作品》评刊团逐渐成长发展,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其取得的丰硕成果。三年来,评刊团为丰一畛的《后遗症》、虞燕的《理想塔》、田兴海的《负限奥运会》、马晓康的《墨尔本往事》、王秀梅的《咖啡师》、王方晨的《新狂人日记》、杨袭的《大地苍茫》、映川的《取经》、文清丽的《咱那个》、野莽的《逃婚记》、鬼金的《驶向拜占庭》、叶清河的《农耕记忆馆》、王哲珠的《琴声落地》、周齐林的《底色》、李衔夏的《子弹做的刀》、陈仓的《反季生长》、张弛的《爱辽阔》、张锐强的《风起野莽》、田宝梅的《青木原》、周岂衣的《十八岁》、寒郁的《纸婚祭》、赵文的《西日嘎》、彤子的《生活在高处》、薛舒的《万事如意》、盛可以的《你什么时候原谅你的父亲》、海男的《青云街四号》、唐一惟的《2020滞留美国实录》、程坚甫的《程坚甫诗七十首》、王好猎的《午夜的泉水与大象》、魏微的《合家欢》等30位作家的作品举办了27场线上研讨会,研讨作品类型众多,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作品各体都有,长、中、短篇小说齐备,研讨稿件超过2000篇,总字数超过300万。为扶持广东文学新人,评刊团特地为“叶清河、王哲珠、周齐林、李衔夏、马晓康等5位广东新锐作家举办了一场线下研讨会。……此外,还举办了1次主题摄影活动,2次线上、1次线下晚会,2场评刊员线上分享会”[4],以丰富评刊员生活,密切评刊员之间的联系。同时邀请主编王十月,作家王秀梅、文清丽、杨无锐,评论家艾云,民俗文化专家储冬爱教授等举办线上公开课或讲座,开拓评刊员的视野,提升评刊员评刊水平。目前,《作品》的微信公众号已有粉丝19万,《作品》杂志社抖音官号有粉丝3.7万。评刊团开始引起评论界和一些高校学者的关注,一些杂志也开始模仿和借鉴,组建自己期刊的评刊团。

《作品》杂志秉承与时俱进的办刊理念,依托于传统纸质媒介,积极开拓微信平台、电子订阅、线上线下网络评刊等多种形式,进行稿件编选、作品研讨、佳作推送分享、稿酬票选打赏、优秀评刊员年度评选等活动,吸引杂志的忠实粉丝,把纸质刊物、电子期刊、微信平台、抖音官号等多种媒介融合,通过线下交流,线上评刊,评刊精选辑录,微信公众号转发推广,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媒介运营推广模式,集文学创、编、读、评、推广于一体,在作家、编辑、读者之间开展交互式的沟通与互动,闯出了一条与新媒介融合的新路,开创了一种与省内外其他文学期刊不同的运营推广模式,大幅提升了办刊质量和刊物影响力。

《作品》评刊团的批评新质特征

与《十月》《收获》《花城》等国家重量级文学刊物不一样,作为省作协主办的省一级的文学刊物,《作品》在文学市场化、文化产业化浪潮中所经历的冲击更具典型意义,其对新媒介冲击的适应与顺势而为的融合发展更值得关注和研究。《作品》评刊团的成功,对于文学市场化和新媒介双重冲击下文学期刊的生存拓展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新媒介的运用使杂志与作家、读者之间增加了互动交流的渠道,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文学评论活动的开展、刊物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评刊团对当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开始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影响的深广度虽有待于时间来进一步发酵和验证,但它呈现出的一些文学批评新的特质,目前已可初窥端倪。通过三年来对评刊团所有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将这种与新媒介融合的交互式批评跟传统批评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到《作品》评刊团在“热度、广度、温度、高度”等四度空间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突显出一种新生态批评所具有的特质。

第一种特质:热度。热度可从同步文学创作及关注社会生活两方面体现出来。

(1)与文学创作同步,有“刚出炉热乎乎的”新鲜感和热度。新作品刚刊发不久就开展研讨,刊发与评论同步,批评与创作同步,线上与线下同步,原创的文本、原创的批评,解读及时,一切全新,没有模仿和抄袭,可以第一时间把脉作者的创作,传达批评者的热情,活脱脱的原生态批评,极具活力,富有热度,有从鸡窝里捡拾刚下的热鸡蛋的那种鲜活感。

(2)与时代共振,保持文学反映生活关注社会的话题热度。评刊团研讨的作品,无论是长篇、中篇小说还是非虚构作品,都极为关注反映当下民生生活的作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有文学的使命感。如广东“泥水妹”彤子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眼光创作的非虚构作品《生活在高处》,客观冷静地揭示建筑工地女工的命运等社会问题,评刊团及时举办研讨会,就该作品对苦难的书写、对存在真相的记录与拷问,对女性个体存在价值等进行思考,同时对非虚构文学的任务、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写作界限等文学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该作品最后荣膺全国第四届琦君散文奖。还有对浙江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周岂衣描写美术生高考生活的《十八岁》、对薛舒写城市底层护工生活的《万事如意》、对唐一惟表现疫情期间海外留学人员生活的《2020滞留美国实录》等作品的研讨,都是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很好的呼应,评论研讨成果通过微信转发后,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对这些作品阅读和关注的热度。

第二种特质:广度。广度可从评刊团成员构成和批评话语体现出来。

(1)评刊团藏龙卧虎,豪杰云集,评刊员来自全国各地,由各行各业热爱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热心人士构成:工人、农民、企业家、自由职业者、批评家、教授、大学生、留学生、作家、编辑、媒体工作者……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每次研讨“每位作家少则有80人,多则有140人为其新作写评”[5]。精英批评与草根批评结合,专业与非专业整合,国内与国外融合,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评刊团的人员构成极具广度。

(2)300多位评刊员对同一文本表达各自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切入文本的角度不同,依据的批评标准不一,批评呈现的方式各异,针对性强、接地气、说真话、敢批评,批评的话语极具广度。且不说评刊员之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体差异,仅就青年评刊团和老年评刊团而言,就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点:老年团的评论多以社会—历史批评、感悟式批评为主,对文本把握精准细致;而青年团则学院派理论气息浓厚,学术功底扎实,多运用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论来解读文本。新老结合的评刊团队组合有助于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剖析,犹如多声部合奏的交响,批评话语极具多元性和广度。

第三种特质:温度。温度可从评刊员和作者两方面体现出来。

(1)评刊团成员热爱《作品》、热爱文学的温度。《作品》评刊团成员的身份与其他杂志聘请的评刊员不一样,评刊员不拿一分钱报酬,唯一享受的福利是免费赠阅一年的期刊。评刊员都是文学爱好者,既是特邀评论员,也是杂志的推介员、义务宣传员,很多评刊员是《作品》的铁杆粉丝,与《作品》杂志有关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如评刊员陈剑兰作词,张勇飞谱曲,特地为《作品》杂志创作了刊歌《〈作品〉连着你我他》;评刊员赵文、萧肖和《作品》编辑梁红配乐朗诵,制作了气势磅礴的三个版本的片头音频,专供线上研讨使用;每次研讨会主持人、点评人总有评刊员会争着来做。评刊员们对文学有一种执着和热爱,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平时在微信群中经常有各种创作与批评的交流互动。两月一次的研讨会如评刊团的好友聚会,大家在发言、提问、评论、回复、交流的过程中互动和共享,有强烈的参与感、交流感、“在场”感,听别人发言有新见迭出的惊喜感,共同爱好和平时群里经常性的交流,增强了批评研讨时的亲切感,有即时、互动、热烈的“温度感”。

(2)作者能感受到批评的温度。不同于成名已久或基本已有定论的作家的作品研讨会或新作推介会,评刊团在线研讨作品的作者,很多都是文坛新人或未有定论的新作。作者没有太多居高临下的优越之感,面对众多喜爱并品读自己的作品、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评论者,有不安和忐忑,有喜悦和感激。在真诚的交流沟通中,在中肯的赞许和善意的批评中,可以肯定自己,增强自信,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能力。这种批评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彼此隔绝的单向接受的关系,作者在与评刊员研讨互动和沟通交流中,可以感受到真诚,得到更多的自信,发现自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努力和前进的方向,作者和评刊员之间常有相识恨晚的知音感,在评论、提问、发言、倾听中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能充分感受到批评的温度。如大学生周岂衣的长篇小说《十八岁》出版发行,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作家赵文的成长,都是非常典型的范例。

第四种特质:高度。高度可从对评刊团的运营管理和培养文学新生力量体现出来。

(1)评刊团的创建和运营,体现出《作品》杂志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办刊水平高度。评刊团的创建本就是极具创意之举,为保障评刊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作品》编辑部制订了《评刊团招募启事》《新兵入营须知》《评刊团管理规定》《评刊团年度优秀评刊员评选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还设定了一些淘汰的条款,对评刊团成员的选拔、培训及评刊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引导和管理,以保证评刊团这个纯文学研讨交流平台的纯洁。《作品》评刊团微信群和《作品》公众号是一个很好的文学交流、期刊运营和作品推广的平台,编辑们可以在此推荐作品、推介新人,探讨文学话题,感知社会热点,了解读者欣赏趣味,为杂志在新媒介时代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路径和参照。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以纸质期刊为依托,以电子期刊、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为助推器,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集编、创、评于一体,把读者转变为《作品》杂志的忠实粉丝,这种别出心裁的互联网创新思维,收效甚佳,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对《作品》的关注度,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体现出《作品》团队热爱事业,打造品牌名刊的管理水平的高度。

(2)《作品》杂志注重对青年评刊员的培养,注重对文学新生力量的发掘和培养,体现出对文学未来和期刊长远发展的办刊理念高度。《作品》当年力推90后,现在力推“网生代”征文刊发大学生新作,去年又创建了青年评刊团。评刊团二团即青年团的组建,用主编王十月的话来说“主要是为了适应抖音等更新的新媒体。初衷就是三个,一是让文学批评生态更丰富,二是扩大杂志的影响,三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生产中来”[6]。通过推荐讨论作品,提携新人新作,为其成长提供影响力、市场推广、创作提高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作品》杂志运用微信评刊、微信公众号推广文学,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运用,而且开始关注新媒介文学本身,如近期推出的“网生代文学征文”,将视野瞄准了在信息化互联网中出生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将杂志送进校园,以学生创作、导师推荐这种“一文一荐”师生合作的方式,推出新人新作。青年评刊团和“网生代文学征文”活动在海内外高校师生中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激发起青年人对文学的兴趣和关注,吸引了很多文学青年为杂志投稿和评刊,为《作品》杂志吸纳了大批年轻的粉丝,没有今天的文学青年就没有文学的明天。拥有了今天大学的阵地和大学生,就拥有了杂志的未来。《作品》杂志将文学期刊扶持文学新人、力推文学新作的办刊宗旨落到了实处,这种办刊理念极具前瞻性高度。

《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

《作品》评刊团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新生事物,其设立被誉为“改变中国文学评论生态之举”[7],引领了文学期刊的办刊新潮流,目前已有国内文学刊物开始借鉴推广这种评刊模式。它对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和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至少就其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和呈现出的一些特点而言,将其视为一种新生态批评绝不为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一)批评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评刊团让新媒介时代网民发贴、留言、点赞、评论等自发的评点式评论话语有序化、作品化,让草根批评与专业批评相结合,相对于传统批评来说最大变革与突破就在于它的新媒介运用,使传统的静态批评向新生态的互动式批评转化。《作品》杂志社总编王十月认为:“在网络时代,纸刊写作者与读者之间是断掉的,需要去打通这个通道。”[8]而评刊团在这方面蹚出了一条新路。传统批评的批评者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独自进行“灵魂的冒险”,缺少对话和平等的交流。而在《作品》评刊研讨的新生态批评中,作家、编辑、批评者通过微信语音、视频会议、文字和表情符号实时交流。传统的个体、单向、封闭的批评行为,变成了一种群体之间双向、互动、反馈的沟通交流活动,这种即时交流具有仪式感、在场感、温度感,在文学创作、编辑、批评之间产生了良性互动,有助于创作、编辑、批评及时进入彼此视野和文学多维的沟通交流。

(二)批评主体构成的变化

以前的批评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的文学研究工作者,简单地说主要是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精英批评。“随着学院派批评的崛起,从90年代以来,评论期刊越来越重视编辑规范,对表述、格式、注释乃至篇幅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这种倾向使得文学批评的学院气息日益浓厚,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譬如批评文体的八股化,缺乏艺术个性和创造活力,刻板的文体框架抑制了灵动的感悟和自由的表达。”[9]长期以来,贴吧、博客等网络空间发文的草根批评很容易淹没在互相攻讦的语言暴力中,言出即逝,湮灭于网络,致使民间视野在批评界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评刊团让草根发声,集思广益,让网络上很快会消失的文字得以留存,让评刊员更有认同感、成就感,在分享交流的同时提升批评的品质。来自于民间视野的评论对文本的解读更为多元和开放,评刊团改变了评论的生态,让草根批评有了发声的平台,成了评论的主体。同时,这种集群作战的评刊方式,使评论的主体力量更为强大。这样的评论之作在思维的活跃、见解的独特、角度的新颖以及对文本的广度拓展、深度开掘方面,有传统个体批评无法具备的优势,其鲜活程度也是按部就班的学院派批评难以比拟的。

(三)批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变化

传统批评的成果多以在纸质刊物上公开发表或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发行为最终传播方式。这些成果多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等电子期刊途径进行二次传播,其受众多为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老师、学生,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比较精英化。部分评论家或研究者会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等方式在网络上传播,其影响面集中于关注自己的人,受众面相对狭窄。而评刊团的批评与新媒介相结合,将线下交流、线上评刊、在线研讨相结合,最后整理提炼出评刊精选在《作品》“评刊选粹”栏目刊发,并在微信公众号电子版发布,自发评刊与评刊精选、辑录相结合,让集体智慧转换为作品成果呈现出来。线上研讨是成果的第一次传播,评刊选粹发表是二次传播,会进入知网、维普网在精英层面传播。更重要的是,这些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网络官宣发表是三次传播,而评刊员们再通过微信和朋友圈转发,使批评的成果得到四次、五次……N次传播,让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从精英走向普罗大众,从纸质走入网络,从象牙塔走进日常生活,进入大众层面,进入普通人生活之中,这才是文学和文学批评价值的最终意义所在,也是一份文学杂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它切合了《作品》评刊团创立的宗旨:让《作品》走近人民,走进基层。

(四)批评的时效性增强

以前要开一个作家作品研讨会或新作推介会,常常需要作协、出版社、高校、研究院所等诸多部门、单位一起协作,费时、费力、费钱才能完成,批评滞后于文学创作的缺点十分突出。而《作品》评刊团线上线下结合的作品研讨会,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多种新媒介结合的方式,在网络空间、视频里就完成了。作品研讨会常态化、及时化、现代化,研讨会成本低、规模大,在网络时代和疫情防控背景下,这种视频研讨会更加值得普及推广。而且它将以前基本上只有成名或即将成名的作家才享受的作品研讨会待遇,惠及更多文学新人新作。最后,研讨的成果转换为纸质和电子版文本予以传播,电子版又通过粉丝和群友的转发,得以层级叠加传播、有效传播,将批评文本的价值最大化挖掘出来,其传播的时效和范围,是传统单纯的纸质版文学批评难以望其项背的。

(五)改变了批评的生态

传统批评基本上是评论者秉承思想性或艺术性的标准,对作品进行个体化、单向度、闭合式的解读和批评,具有单向、封闭、保守的特点。而评刊团将杂志的热心读者变成了作品的评论者,且人数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注重鲜活的阅读感受,带有野性和对文学的真诚情感,没有太多的注释和理论引用,可以说是最具生态活力的批评,“因着这种社会身份的差异及对文学的真诚,评刊的声音才深具野性、真性、感性与理性,才使作品回归文学本源价值审视的理想境地”[10],使文学批评回归初心和本质。这种集群作战式批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审美标准来切入文本,解读文本,充分体现出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解读的多样性,这是“佳作邀赏”之类的两三篇集中评论的力度和广度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在评刊活动中与作家面对面,能够对作品进行即时互动的解读,评论角度众多,本真野性,鲜活有热度,充分体现出新媒介批评的互动、共享、开放、多元的新生态特性,这些特性是传统批评所不具备的。

(六)为新媒介时代文学期刊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品》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传统文学期刊的日常运营中。通过推广办刊理念、认真制订规则、规范平台管理、引导研讨流程等方式,做好评刊研讨的后续工作。《作品》的公众号和评刊团微信群,成了作家、编辑、评论者充分互动的平台。而且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在研讨会上,也体现在日常的文学交流中,这种互动大大促进了作家和批评家的成长。同时,对于《作品》来说,微博、微信、网络会议、抖音等网络新媒介的运用并不是一个吸引眼球赚取流量的噱头,而是真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办刊,实实在在地在运用这些新媒介来进行栏目创新、编辑审稿、读者评刊、稿酬分配、作品推广等互动办刊的运作管理,将纸质媒介期刊与新媒介相融合,搭建起一个作者、读者、批评者、专业协会之间交互的一个平台,将公开、平等、开放、参与、共享引进到栏目设置、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中,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道路。努力提升文学品质,拓展文学市场,打造《作品》杂志良好的口碑,提升刊物的影响力,为新媒介时代文学期刊运营和文学推广探索了一条有意义的新路。

《作品》评刊团创建运营的时间还不是太长,还有许多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如短平快的研讨常常针对单个文本,感悟式评论和激情赞赏较多,对作家创作的整体感知、深度剖析及创作存在的问题研究不足,评论的深度和理论有待提升,还有如何将编辑部指定作品的命题式批评与评刊员的“自选文本批评”相结合也值得探讨。《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期刊的作用和影响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但就目前已体现出的特质和对当代批评带来的改变而言,称其为一种与新媒介和互联网相融合而出现的新生态批评毫不为过。这种团队作战式的线下读刊、在线评刊、评刊选粹、微信推广相结合的新媒介、新生态批评,可以充实当前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理论资源,丰富文学研究的路径和视角,推动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有利于当前国内的文学和文化建设。

四年前,有学者提出一个值得文学界严肃思考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批评何为?”[11]对于这个问题,《作品》评刊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让草根发声,让真正的读者评论,有态度,有风骨,和作家面对面,构建中国文学期刊的评论新生态。”[12]《作品》杂志努力融入数字化现代生活,以纸刊为依托,借互联网为文学助力,以新媒介为文学发声,让作者、编辑与读者互动,与大众分享文学的快乐,促生了新生态文学批评,让人们看到,新媒介时代,文学期刊可以大有作为,文学批评也可以大有作为。

 

注释

[1][6]陈仓、李清川:《王十月:光的反哺》,《青年报》,2020年7月12日。

[2][3][4] [10]梁红:《〈作品〉杂志评刊团营造“四度空间”文学批评新生态》,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30/c403994-31429408.html.

[5][8]黄宙辉:《〈作品〉杂志组建全国首支专有评刊团 引领国内文学评论增加了“草根发声”》,https://news.ycwb.com/2018-07/28/content_30054886.htm.

[7]广东作家网:《〈作品〉评刊团2019年度颁奖礼举行》,http://www.gdzuoxie.com/v/202001/11797.html.

[9]黄发有:《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环境》,《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1]王青、苏新连:《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批评何为?》,《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12期。

[12]《作品》评刊团评刊研讨会片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