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省作协推出一批红色题材精品力作 赓续红色文脉 “广东红”更夺目

更新时间:2021-07-12 来源:广东文坛

梳理百年红色文学谱系,广东作家如繁星闪耀:“左联”时期闪耀上海文坛的洪灵菲、戴平万,抗战时期投奔延安的欧阳山、草明,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广州的军旅作家梁信、金敬迈,以及从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陈残云、刘斯奋、章以武等,他们以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共同记录了党率领广东人民艰苦卓绝、浴血奋斗的光辉历史,谱写了一篇篇关于理想信念的壮丽华章。

如今,在广东省作协的组织推动下,一批批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斗力量的精品力作正先后涌现,这些作品在深挖广东红色文化富矿的基础上,力争为广东红色故事注入新时代内涵。


回眸  百年红色文学谱系里的“广东红”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学工作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并且发挥其独特作用。在百年红色文学的精神谱系中,广东作家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他们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一批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流,以鲜明南国风格为表征的精品力作,展示了广东作家群体的深厚实力,在中国红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是中国红色文艺的摇篮之一。”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主任傅修海介绍,追溯广东红色文学起源,绕不开曾是现代中国革命风暴的中心与前沿的广州。大革命时期,广州这个时代大舞台吸引了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鲁迅、陈独秀等风云人物,谱写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更是将中国现代红色文艺的孕育过程,概括成“广东播种,全国开花结果”。

 “从丘东平对广州大革命时期的相关战争书写算起,中国红色文艺就有了广东红的色彩。”傅修海说,此后,大量广东作家进入了中国红色文艺的队伍,乃至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据姚辛的《左联史》统计,全国左联成员约440人,其中广东籍的左联作家就有60人左右;左联12位筹备委员,粤籍作家就占了3位:冯乃超、洪灵菲、戴平万,其中冯乃超是左联纲领的起草人之一;参加左联成立大会的50多位会员,粤籍作家有8位。可以说,广东作家在革命文学事业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作协位于文德路的红楼,是广州左联成立的地方。广州左联成立后,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创作左翼文艺作品,动员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与上海一起成为中国左联作家活动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两个城市。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抗战时期,欧阳山、草明等作家,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此后的创作生涯中,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以文学创作实践服务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现实需求,发挥了优秀文学作品凝心聚力、鼓舞人心的作用。

此后,欧阳山、陈残云、黄谷柳、金敬迈等一大批原籍广东或者长期在广东工作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优秀艺术家,怀抱着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作出《三家巷》《香飘四季》《虾球传》《欧阳海之歌》等一批描绘峥嵘岁月、歌颂英雄先烈、高扬民族精神、鼓舞人心斗志的优秀红色作品,铸造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时代经典。


部署    狠抓红色现实题材精品创作

近年来,省作协狠抓红色题材、现实题材、百年党史题材精品创作工作,通过文艺创作讲好党史故事。

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介绍,省作协一直把打造精品力作,作为作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切实加大党史题材的创作力度,同时,聚焦广东或岭南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点风物,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调研、统筹、部署和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张培忠说。

据悉,省作协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作家深扎创作会议、全省长篇小说创作推进会、全省长篇报告文学创作推进会等重点工作,全面布局精品创作和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扶持项目共54个,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

在省作协的大力号召和组织推动下,广东文学界涌现了一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类纪实文学作品,如周晓瑾的长篇报告文学《信仰——周恩来岭南纪事》,挖掘独家资料,详细描述了周恩来同志在岭南领导革命斗争活动的事迹;杨黎光的长篇报告文学《脚印——人民英雄麦贤得》,记录人民英雄麦贤得在“八•六”海战中的英雄事迹,及其后数十载坚持与伤痛作斗争、坚守英雄精神的真实故事;丁燕的长篇报告文学《彭湃之母》,讲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农民运动第一人”彭湃及其母亲的生平事迹,为革命初心溯源、为英烈母亲立传。入选中宣部“建党百年”主题重点跟踪项目创作的庞贝长篇小说《乌江引》也已完成初稿,作品以红军长征时期的中央军委二局为原型背景,以复调形式呈现长征二万五千里情报战及这些破译者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围绕激战三河坝、红军粤北突围、广州起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海陆丰农民运动等本土红色革命题材,省作协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组织重点作家集中力量进行创作,计划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8部《红色广东纪实丛书》。包括谢友义《旷野先声:走近阮啸仙》、刘鉴《激战三河坝》、李迅《沉重的铁流——红军转战粤赣湘边全记录》、陈雪《穿越封锁线——粤港大营救始末》等在内的多部报告文学作品已经创作完成,即将付梓。日前,省作协还在报刊媒体推出“红棉花开——庆祝建党百年广东红色纪实文学作品”专栏,展示了一批广东作家近期创作的具有时代风范、本土特色、格调昂扬的优秀红色文学作品,获得了各界读者的高度评价。

继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讲述广东小康建设成就的大型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之后,省作协还将继续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组织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其中,吴君书写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主题的长篇小说已经脱稿,王哲珠展示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凡历程的长篇小说也完成初稿。未来,省作协将把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湾区等题材创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乡村题材、改革开放题材创作上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组织   多管齐下助推广东文学异军突起

省作协在打造精品力作之外,还从文学资源挖掘、学术研究及出版等多个角度全面发力,抓住历史机遇,助推广东文学异军突起。

广州市文德路75号大院(俗称“红楼”)是华南文联所在地、广东作协诞生地,也曾是欧阳山、陈残云等著名作家工作和创作的地方。红楼见证了广东作协的发轫发展和广东文学的光辉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在今年初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张培忠与周西篱、张知干、谢有顺、蔡伏青等联名提交了《关于修缮广州文德路红楼,建立红色文学教育基地的提案》。今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作协就文德路红楼建立红色文学教育基地进行了调研座谈,推动加快建设广东左联作家纪念馆的步伐,以期更好地展现其深厚的文学价值和革命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据张培忠透露,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广东文学馆拟在公共空间设置“党对广东文学事业的支持和关怀”展厅,讲述自1921年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在广州素波巷成立、《新青年》从上海南迁广州开始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广东文学的指导与支持工作。

在平台建设方面,省作协旗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开辟了新栏目“粤港澳经典重读”,组织学者对粤港澳地区历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先后刊发了《当代文学中的青春与革命——重读〈三家巷〉》《合作化小说的又一种写法——评陈残云〈香飘四季〉》等作品。自2021年第3期(总第5期)开始,还专门开设“左联文学研究小辑”专栏,刊登学界对左联文学的最新研究。

“建党百年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该刊物主编、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贺仲明说,重读上世纪的广东红色文学作品,将为今日的文学创作及研究工作带来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此外,继花城出版社推出《广东“左联”作家作品及研究》丛书共7部著作后,省作协还将组织“广东左联作家”系列红色文学活动,整理、出版广东左联作家作品集,创作广东左联作家系列传记作品,开展“追寻左联作家足迹”等活动,举办广东左联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等。

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指出,百年来,广东文艺一直紧跟时代步伐,每当重大转折出现,如大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等,往往都是广东人才辈出、作品涌现的时期。“这是广东本土的优良传统,而当下正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值得文艺家好好把握。”(黄楚旋)


强党建

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文学事业相结合

近年来,广东省作协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2021年,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省作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3月以来,省作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制定《广东省作家协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安排》,成立省作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以党员领导干部、青年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党员以及会员作家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和鼓励全省文学工作者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省作协还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专业优势,把中国百年红色文学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切实加强百年党史相关题材的文学创作,通过以“文”讲史,不断促进党建与全省文学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例如围绕广东红色文化和革命主题,策划、扶持、打造了一批有格局、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包括《燃烧的土地》《黎明之前——广州起义纪事》等长篇报告文学,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

另一方面,省作协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作协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解决一系列人民群众和作家群体最关心最切身的现实问题。今年以来,协会领导班子先后赴北京、陕西、甘肃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摸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5类16个具体项目,形成《省作协“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此外,省作协还先后组织了2021年度新会员培训班、广东公安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会员作家系列创作改稿会等多个活动,并建章立制,积极将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举措转化为制度性成果。

述往思来,以“新”开局。省作协将学习党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打造高水平文学粤军,积极推动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据悉,今年协会还将认真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采风暨文学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文学视角的潮剧——广东著名作家潮汕主题采风”学术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等,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话初心


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广东文学整行装再出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广东文学事业重整行装再出发。

一是砥砺初心,坚定文学信念。要加强政治引领和思想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抓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认真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学在深处、谋在远处、干在实处。

 二是激发雄心,坚持犯难图远。我们要积极引导全省作家善于深挖广东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特色创作资源,聚焦广东、岭南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点风物来策划、组织精品创作。继续通过思想引领,实施激励机制,激发广东作家创作精品力作的雄心和抱负。

三是笃定恒心,努力深挖深井。要善于从“两个百年”交汇的转折点、从“两个大局”加速演变的过程中、从“两个前沿”的特殊站位、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部署、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利好叠加、广州、深圳“双核联动、双翼齐飞”的大局中,把握具有岭南风味、广东地域特色的重大题材,建立个人创作的“根据地”,推出更多重大题材创作的“扛鼎之作”。组织“改革开放再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主题创作,组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主题创作,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运用广东特色语言、广东表达方式写好“这一个”。

四是雕琢匠心,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要在艺术手法上求精,要在表达手段上求精,要在反映内容上求精,要在昂扬精神上求精,要在传承创新上求精。宁可花十年的时间“精雕细琢”完成一件精品,也不要在市场主导下,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一件精品功败垂成。总之,我们要倡导作家把功夫下在提高作品质量上,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精益求精提纯酿造精品力作。

五是凝聚众心,完善机制体制。一要在文学重点扶持机制上实现新突破,争取增加文学创作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重点文学项目创作生产签约制度、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加强对重大文学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和评估。二要适应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方式、文学队伍构成的多元化,适应文学从业方式、文学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在文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上进行突破,大力拓展作协工作服务面。三要实施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积极探索“文学+”发展模式,推动文学作品与网络游戏、动漫制作、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文化创意等深度融合。四要在文学院改革上勇于突破,厘清文学部管理服务职能与文学院的专业创作职能,整合利用现有机构编制,畅通文学人才进出文学院渠道,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核心文学创作队伍。五要在文学阵地改革上突破,推动文学融媒体建设,推动新兴文学业态的快速发展。六要在推动基层文学组织“最后一公里”上突破,形成文学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