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蒋述卓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艺格局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1-07-09 作者:蒋述卓来源:文艺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文艺的作用。在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党通过左联、文协等组织引导广大作家艺术家以笔为旗,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保卫国家而奋战。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文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继承它在革命时期重视文艺的传统,充分发挥文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七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艺格局的构建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促成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高擎人民文艺的伟大旗帜,构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基本形态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将人民当家作主当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国家是人民的,政权是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人民的代表,党领导下的文艺也不能例外,必须是人民的文艺。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上,毛泽东同志到会讲话,对文艺工作者说,“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人民需要你们”。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在总结解放战争取得的伟大成就之后,要求文艺界的同志“一定不要忘记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人民的军队”。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郭沫若所作总报告的题目就是《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扬的报告是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题目是《新的人民的文艺》。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的定性就是秉承解放区文艺运动的光荣传统,建设好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文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艺主张的“人的文学”,迈入到社会主义的“人民文艺”,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个跨越,这主要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性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来决定的。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比如,戏剧界完成了对旧戏的改造,在表现新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出现了像《十五贯》《茶馆》《朝阳沟》等一大批优秀舞台作品。文学方面,表现伟大的人民军队、反映人民进行土地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合作化进程以及城市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品也相继推出,如《保卫延安》《红旗谱》《红岩》《创业史》《林海雪原》《三家巷》《山乡巨变》《美丽的南方》《上海的早晨》等等。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文艺更是飞速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文艺新观念的指导。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辞,强调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在扩大文艺服务对象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的含义。在此之前,邓小平明确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既拓展了“人民文艺”的内涵,也打开了“人民文艺”的艺术空间,“人民性”成为新时期以来落实到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新思维和新观念,社会主义新人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时期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文艺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强调文艺的人民性,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认知人民了解人民、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检验者和评判者、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等角度,对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了更全面也更富有国际视野的阐述,这对推动新的社会主义人民文艺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的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这已经深入到全党全社会也包括全体文艺工作者的心中,人民文艺成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形态。
健全党领导文艺的组织机制,并与时俱进地进行文艺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文艺的基本制度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接着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戏曲、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类相关的全国性文艺协会,到1949年年底,各省市也相应成立了约40个地方文联或者文联的筹备机构。文艺组织体制化的建立以及文艺机关工作人员、机关报刊的组织,使得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能够通过组织的方式得以贯彻执行。地方文艺院团的体制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起到了吸收、保护与培养文艺优秀人才、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新人物、发挥文艺鼓舞人民号召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这使得社会主义文艺在整个国家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共产党又根据新的形势,开展了文艺机制、体制的革命性变革,重点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生产论,制定适当的文艺政策,正确处理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协调文艺发展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革过去不合理的文艺体制,在既讲文艺的社会效益也讲文艺的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艺与经济关系的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加强演出市场管理报告的通知》《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等。这便是将过去完全依赖组织机制与组织行为转到围绕着市场经济有组织地开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体现出国家对文艺从管理到治理的新方式。进入到21世纪头十年,中央又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文化体制的改革,从试点开始拉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帷幕。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中,党中央在2015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文化自信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迈开了全面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的步子。在文化立法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审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网络安全法》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重点强调了文艺要出精品,攀高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精品战略的导向符合文艺在文化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并在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文化博弈中获得文化话语权的发展方向,文化精品战略就是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
诚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文艺既可以是党通过组织机制运行的事业行为,也是特殊的精神产品,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检验的经济行为,要通过相关的市场管理机制和文艺法规进行约束,这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文艺的基本制度。
将政治引导、舆论引导与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规律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文艺大团结的基本局面
党领导文艺有多种形式,其中,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通过组织机制进行政治动员、通过传媒进行舆论引导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在革命与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通过成立左联、鲁艺等方式,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文艺人士,使文艺成为了“枪杆子”之外的另一种武器和军队,其中像鲁迅这样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作家成为了党的得力同盟军。文艺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得到发扬。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来自不同区域的文艺队伍会合起来,共同实现新的目的。其中在总结前三十年的文艺运动时就提出,“三十年的新文艺运动主要是统一战线的文艺运动”,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改”过程中,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经发表过“‘移步’而不‘换形’”的意见,与当时的“戏改”方针相抵牾。当时还有人准备了文章要公开发表,对其言论进行批判。但是,当时文艺界领导认为不能将梅兰芳推到戏改运动的对立面。因此,这些文章没有发表,最终召开“旧剧改革座谈会”,事情以一种较和缓的方式得以解决。1950年前后,政府还取消了对“旧艺人”的称谓,对他们的生计问题给予了关心,还通过让一些著名的艺术表演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参加到中华全国戏曲改进委员会和文化部的戏曲改进委员会成为委员,争取他们对戏曲改革的支持。这些都是从统一战线的角度形成文艺大团结局面去考虑的。这种让文艺界知名人士参政议政的方式一直保留着,现在的全国政协委员中文艺界人士占有一定的比例就是明证。
1956年,毛泽东同志采纳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再一次集中阐述这一方针,还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文艺界部分代表座谈时,对“双百”方针与文艺问题发表了意见。“双百”方针作为一个长期的政策,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存在争议问题的处理上,往往能够保持文艺环境的相对宽松。20世纪90年代,党的文艺方针也针对当时文艺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为了解放文艺生产力,使文艺达到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有利于文艺大团结和大繁荣局面的。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文艺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新群体(文艺自由职业者)出现,党从组织形态的角度出发,又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并团结文艺新组织和新群体的意见。在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肯定了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说他们已经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有生力量,提出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方式,做好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发挥好他们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的积极作用。这些与时俱进的政策和做法,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大团结局面形成的。
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倡导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格调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重视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其中最集中的表现。1949年之后,虽然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但对国外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文艺理论的翻译出版一直在进行。由于意识形态原因,20世纪50年代出现过向社会主义的苏联“一边倒”的现象,但在与苏联文艺家的接触中还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如1956年,在音乐戏剧界,针对当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苏化”照搬“洋教条”现象,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中指出,要和风细雨地整顿教条主义,要说服音乐工作者重视民族的东西,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西。1958年,他还针对中国诗歌的发展问题发表意见,认为中国诗歌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找出路,形成形式是民族的、内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对立统一的新诗。后来概括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实际上也是要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区别开来,走自己独创的道路。从革命文艺的传统上言,自延安文艺以来,追求民族的、大众的文艺就成为一种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文艺方向的导向性依然占据着主流,像戏剧改革中的“推陈出新”和“两条腿走路”、文学领域中的赵树理方向等等,对于传统和民间的东西是高度重视的。我们今天称为“红色经典”的系列作品的涌现,也说明走中国自己的文学发展道路是可行的。
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打开,在学习和引进西方文艺观念和创作手法成为一股宏大的思潮时,一些作家提出的“文化寻根”,在理论视角上看起来是从西方返观中国,但所起到的实际效益却是促进了文艺家对自己文化的重视,也促使了“寻根文学”在与先锋文学的融合中创造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一大批作家都善于从传统的、民间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与现代的表现手法融会起来,创作出了在中国属于一流、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叮嘱,“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这标志着新时代文艺的发展走向。
努力创造并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基本格调,七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是这么提倡并在实践着的。当然,这条道路任重道远,还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努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有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有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有坚忍不拔的伟大实践的百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形成的基本格局以及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在面向未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财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新时代的文艺还要进行变革和发展,还需要以更深刻的改革、更开放更阔大的国际视野迈出雄伟的步子,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新境界,注入新动力,开辟新路径,做出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