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红色之旅 绿色之梦 ——广东作协赴甘肃陇南两当开展文学调研侧记

更新时间:2021-06-22 作者:刘满园来源:广东文坛

五月的两当,先是一片火红,这红色不光是两当漫山遍野的杜鹃玫瑰装点的,也不是这座天然的园林城市里的石榴和月季映衬的,这一片片红色,就是中国革命的本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策划“两当兵变”、长征途经两当和解放两当留下的红色足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彰显。如今的两当,已经成为了红色的福地,革命的圣地,绿色的家园。这座有着“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绿色名县”之称的两当,这时候也正是山山岭岭绿意浩荡的季节,无论您从哪个方向进入陇南,进入两当,立即便被满目青山和层层碧绿所包围,心头瞬间便会充满舒畅惬意和无限遐想。绿色乃是我们新时代的主基调,是新理念的代名词,是我们迈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红色和绿色,就是走进山水两当、书画两当、多彩两当带给我们的第一美好印象,令人振奋,满怀希望。

就在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5月18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带队的广东作协一行7人,不远千里来到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开展调研学习,开创文学新局。陇南两当市县文联作协,也想珍惜这个难得的机遇,诚请广东作协的领导和作家诗人给我们举办一个文学辅导讲座,或者对我们两当县的文学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汇报省作协协调,广东作协张书记一行综合考虑行程时间安排,确定18日晚上在两当召开调研座谈会,为两地的作家诗人和文学工作者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对话的平台。这样,才有了这次两当文学之夜,才有了广东和甘肃文学的美丽结缘,绿色之梦。

那天张培忠书记一行中午从兰州出发,下午八点半才到达两当县城,夜幕已然降临。第一面见到张书记,觉着他是一个工作干练的人。下车办完入住手续,他只是简单地洗一把脸,不到十分钟就下楼了。他说同行的同志和两当的同志们都饿坏了,赶紧吃饭。吃饭时,他也不让别人夹菜盛饭。他叮嘱我们别客气,天下作协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并要求大家抓紧时间吃饭,两当的作家诗人朋友们还等着座谈呢,这都快10点了,听说人家已经等了两小时,心里委实过意不去。看到张书记这么真诚,这么体谅我们基层的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我们十分感动。

座谈开始后,我主持时,本来早已写好了文稿,打算要好好介绍一下陇南先秦以来历史文化遗存和以两当和哈达铺为代表的陇南红色文化资源,还准备自我陶醉一把,夸夸陇南有着肥沃的文学土壤,据专家考证,《诗经》中的《秦风》等作品,都是采自陇南的民歌或民谣,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有描写陇南的千古名作,近年来陇南的文学创作比较活跃,精品佳作不断。但我还是长话短说,没有再啰嗦,毕竟时间太晚,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一路颠簸,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了。当然我还有个私心,我们这是小巫见大巫,要尽量听听他们的辅导和指导,多多向人家请教,人家来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沿,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没想到张书记一行对这个座谈高度重视,拉开话题,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全然忘却了乘车8个多小时的全部疲劳。张书记首先热情洋溢地交流了此行的目的和走进甘肃的真切感受,对我们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对广东作协和甘肃陇南两当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红色文化情谊,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他说这次两当之行,非常值得,也难以忘怀,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绿色的厚土、文学的沃土,这里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是一个前程似锦的好地方。我们当地的文学作者,要充分挖掘利用好“两当兵变”这个红色资源,用文学的方式传承好弘扬好中国革命的伟大精神,努力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同时,要不断提升作协的引领服务水平,组织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介当地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推动文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地的经济社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之后,张书记就两当文学作者在现实题材创作、长篇小说创作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进行了现场辅导。张培忠书记是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名作家,发表小说、评论、报告文学150多万字,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海权1662:郑成功收復台湾》,以及报告文学集《人比月光美》和文学评论集《批评的实验》等;担任总撰稿人,联合12位广东作家,创作出版首部全面讲述广东小康建设辉煌成就的100万字大型纪实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他在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书记语重心长地跟两当文学朋友们分享说,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急功近利,要把它当成终生的事业去坚守,去奋斗。创作现实题材的作品,或者创作长篇小说,首先要关注现实,扎扎实实深入到生活中去,要善于积累生活,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积累思想。特别是想要创作大部头的东西,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要随意或者轻易动笔。同时,知识必须广博,要有百科全书那样的知识储备。收集素材时,得下更大功夫,要吃得了苦,不怕吃更多苦。搞好文学创作,必须付出代价去做,要像挖一口深井那样,倾尽心力去开掘现实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文学富矿。选材要选有价值的题材,注重选择重大的、具有时代感的、更加为人关注的现实题材。

张书记跟我们交流时,非常随和,像在跟朋友聊天。他还一再坚持,要我们两当的文学作者多多发言,多提一些意见建议。张书记还点名让两当作协的同志,一一对现场的十五六个作者进行介绍,详细了解两当文学创作状况。他对两当已经退休的原文联主席李兴林同志更为关爱,耐心听取他的发言,真情收藏了他的散文集《素影云屏》。听到两当这个5万多人的小县有这么多文学作者和爱好者,有这么多的文学人口,张书记十分高兴,并要求随行的广东作协社联部、组联部的同志,今后要跟两当文联和作协加强联系,在一些文学活动和文学培训中,要更多倾斜和关注到陇南的、特别是两当的文学作者。并表示,今后广东作协会像走亲戚一样,常来陇南两当学习,更多关心两当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广东作协主席团成员、《作品》杂志副总编郑小琼,是一位在陇南和两当都有很多粉丝的打工诗人,她座谈时总是笑意盈盈,极为放松,三次针对两当文学作者创作中的问题,交流了自己的创作体会。她说创作不要有过多的杂念,不要去想作品写出来怎么走红,怎么被社会关注,一下子得到认可这些事情,这样你会把一些更纯净的文学感受错失掉。自己的作品出来,也不要自怨自艾,要善于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要努力打开自己,善于挑剔自己,要勇敢跟那些名家去对比,要多读名著经典,要研究性地去读。你喜欢哪种文体,你就要把从事当前这种文体创作成绩最为优秀的,或者说全国前10名的名家的作品读一些,读得深刻透彻一些。读书写作都要有耐力,有规划,不要随意去写作。要提高和突破自己,就要用心,用情,用功,要像打工吃尽苦头那样下更大功夫。要经得住自己和别人的质疑,不要光想要别人的怜悯。搞文学创作,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坚守,这一点至关重要。同行的广东作协调研组其他同志也先后真诚交流了这次来到两当的感悟和体会,也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入手,畅谈了一些今后如何加强跟两当甚至陇南开展文学交流的构想。

随着发言人数的增多,我担心时间太长,耽误人家休息,张书记看出了我的顾虑,当即表示,座谈会可以延长到12点,有话就讲。在他的鼓励下,好多同志都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融洽。座谈会结束时,张书记还意犹未尽,分别跟在场的同志们合影留念,直至过了12点,才在细雨蒙蒙中,回到宾馆休息。

这一夜,不愧为两当的文学之夜,这一夜在两当的文学工作历程中,也算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纪念,值得回味,这个红色文学之夜,也是绿意荡漾的,充满期盼的。

第二天一早,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被雨水滋润了一夜的两当县城,座落在在蓝天白云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更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清新纯净,靓丽无比。来到两当兵变纪念馆,广东的客人们一个个满怀崇敬。进馆以后,张培忠书记带领广东作协的同志们,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敬献了花篮,表达了深深的缅怀之情。随后跟随讲解员逐个展室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从纪念馆出来,与两当的文学同行一一握手道别后,张书记一行登上中巴车,往东直奔下一站延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