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吴作歆诗歌作品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更新时间:2021-06-18 来源:广东文坛

5月22日下午,由国际华文微诗群和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吴作歆诗歌作品分享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评论家、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熊国华教授主持,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写作研究中心主任田忠辉教授负责点评。评论家、文学博士陈芝国和王燕子,诗人陈才文、陈会玲、紫紫、文娟、阿桃歌、红楼公子、周世荣等出席了活动,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瑛、作家黄金明等提交了书面分享材料。评论家、诗人们围绕吴作歆的专著《低处》《吴作歆微诗选》,针对吴作歆的创作情况、创作特点、艺术特色等展开热烈讨论。

熊国华:吴作歆的诗歌作品比较好地处理了与“苦难”和“时代”的两大关系。他对于“苦难”的体察,是深入的,不是“高高在上”或“走马观花”的,他的大部分作品关注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在与“时代”的关系处理上,吴作歆也把握得很好,他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视角对时代进行观察和记录,就是“低处”。他的诗歌大量呈现了“低处的风景”,不仅描写了生命之重,也描写了生命之轻,进入到对灵魂、意识、生命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探索。白竹村系列诗歌标志着吴作歆在生命思考和艺术探索两个层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田忠辉:吴作歆是一位潜行者。他内敛自持、深沉谦退,有古君子之风,其诗歌写作并非职业化的写作,而是自觉的、生命存在意义上的写作。因为没有现实功利的紧迫,他的写作自由从容,不愧于心。他的写作不仅仅是个体的诗歌写作,具有“边缘者”写作景观的样本价值。他在诗歌语言上有着主动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有着充足的诗歌训练,创作手法丰富老到,特别体现在他对意象营造和对口语的诗化处理上。同时,他又有着强烈的诗歌使命感,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神性与虔诚、人民性与悲悯,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真实与尖锐,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力量。

陈芝国:吴作歆是一个成长型的诗人,他没有止步在某个阶段,而是一直在成长,目前我还没看到他的一个巅峰。他近期的写作,特别是白竹村系列的写作显得非常冷静,非常从容地面对现实,他很好地处理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写得非常克制。吴作歆在白竹村近三年的驻村经历,也使他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以一种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与当代中国乡村历史现场发生关联,用诗歌语言从社会实践中生产出了一种新的知识。作歆在这些作品里有生存的思考、有经验的表达、有人性光辉照耀的悲悯。

王燕子:品读吴作歆的诗歌,我首先找到一个语言的切口。吴作歆的诗歌语言最大的特色是张力的建构,他的诗歌用多元甚至悖论的意象组合,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诗歌张力,从而建构出个人化的诗化语言。他的诗歌话语,喜欢用多元化的身份进行介入,这必然引发一种身份之间的隔阂和对立。这种设计,让他的诗歌有了一种多元身份的主体立场,而这正是现代人生存境遇中最无奈也是最日常的存在。他的长诗如《易拉罐》《空山》《白竹村纪事》等,充分体现了他在结构上的张力。整体来说,吴作歆的诗歌正在呈现一种实验风格,这是难得的诗意寻觅,寻觅本身的实践与实验性成就了多元的诗化语言。

黄金明:在吴作歆“白竹村”系列诗歌作品中,他终于为自己的歌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及旋律。其中,《白竹村纪事》是他在这批诗作中用力最深的诗,也是诗集《低处》的压轴之作,可以看出作者动用了相关的全部记忆、经验、感悟以及激情,以使异乡的记忆沉淀并留驻,甚至转化成了时代跟个人的双重记忆,而这首先属于作者跟一座山村相遇的记忆,他以诗性的笔触写出了一座山村的“现场”。

王瑛:我被吴作歆的《砍柴》深深打动了,他讲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让我心绪复杂,他不会满足讲一个鳏夫的故事,埋那么大一个伏笔,也不想给人们道德的训示。他的聪明,是懒得给出判断,他只是展示。不过展示过程,强调了老人砍柴的人生,甚至说砍柴是他的深渊,最后的转折冲击力却强,人们几乎要把砍柴给忘记了,那一种惊讶的效果大概是讲故事的人要的,尽管判断任由读者去做,他却不想没有自己的态度,所以结尾会有一个冲击,提醒读者去思考、去比照,去反省自身。诗其实就是人生的,徐复观认为,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是“为人生而艺术”。假如不再表现人生了,诗大概也没什么意思了,吴作歆的诗歌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