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老街庭院深深处

更新时间:2021-06-16 作者:伏帅来源:广东文坛

一条老街,一处古宅,几段故事,便是一座城的灵魂,它经历过岁月的积淀,见证着尘世的繁华与凄凉,镌刻着这座城刻骨铭心的辉煌。在古老的两当城里,保留着这样一条完整的老街——老南街。两百余年的历史沉淀,成就了今天老南街的烟火与诗意,这座城也因此而平添了许多厚重与沧桑。

关于老南街的记载,最早是从张家大院开始的。相传,在清嘉庆年间,陕西张氏兄弟辗转至此,落户老南街,开商铺、做买卖,开办冶炼厂。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家境逐渐殷实,人丁不断增加,张氏兄弟各自相继在老南街修建了“三进式”四合院,两座宅子盛极一时,被称为“上一号”和“下一号”。

张氏家族从安家立业到彻底离开张家大院,足足历经两百多年,传承了六代人。张氏祖辈不仅家道殷实,而且崇尚读书明理,这一齐家之道,从张家大院留存下的几块牌匾上可见一斑。大院正厅门楣上悬挂的“读书更佳”匾额,语出宋代朱熹书房对联“为善最乐、读书更佳”,告诫族人“做好事是快乐的事情,而读书更加快乐”;正厅隔墙上悬挂的“孝悌”“忠信”匾额,告诫族人在家恪守孝悌,在外忠诚守信;堂屋门楣上悬挂的“庆宁堂”匾额,祈愿家业吉庆有余、亲人健康平安;三进院最后一栋房子上悬挂的“永世同居”匾额,则蕴含着子孙和睦,永世在一起的美好愿望。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张氏子孙牢记祖训,勤奋好学,大都有所建树,有的秉承祖业、诚信经营;有的勤勉治学、安贫乐道;有的考取功名、为官一方;有的悬壶济世、誉满杏林。而如今,这一切已成为浮光掠影,只留下大门口的旗杆石底座,向过往行人诉说着张氏一族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如今,大院门楣上笔力遒劲的“两当兵变旧址”六个大字,似乎仍在诉说着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1932年清明前的一个下午,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队伍,从陕西省凤县出发前往甘肃徽县,途经两当县城时,天色已晚,队伍需要休整一夜。当晚,县城里几个大户人家和商铺全都住进了官兵,张家大院住的是整个二连三个排的官兵。张氏家族第三代人张铨,正值二十出头,当看到和他一般大的年轻人个个英气十足,随即产生了当兵的念头,因此他主动帮着家人,为战士们蒸馒头、煮烩菜,并把家中正厅、庆宁堂和南北厢房都腾出来,让战士们住,希望他们能吃好睡好,天亮后带自己一起去当兵!可此时张铨哪里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偏隅小城,正在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午夜时分,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山城宁静的夜空,年轻的习仲勋领导发动了著名的“两当兵变”,打响了甘肃武装起义的第一枪。

现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雄的队伍早已远去,但悲壮的故事和英雄的精神,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2013年,饱经风霜的老南街经过翻修加固,依然风采依旧。作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两当兵变旧址和两当兵变精神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激励着一代代两当儿女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相信正是在这伟大精神的鼓舞下,两当籍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用献血染红了喀喇昆仑,用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

从老街的青石板上继续向北而行,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灰墙、斗拱飞檐、镂空窗棂,它们在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交融的长廊里,合奏出明月清风、沉浑苍郁的古曲。“大隐隐于市”。闹中取静的黄花驿客栈,别具一格,一件件浸满烟火的老物件,透着浓浓的“古拙之美”,让人流连忘返、恍如隔世。与张家大院一墙之隔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翰墨飘香、绿树成荫,时而传出孩子们彩排节目的笑声,让人顿感舒缓之余,又多了些许亲切。庭院深处,樱花烂漫,曲径通幽,亭台假山、石桌石凳,一湾水池、几尾锦鲤,只叹“庭院深深深几许”?

老街中最具现代感的是土特产电商体验店、根雕店、奇石馆,店主多是当地居民,他们心态宁静,念旧守旧,门店便没有多少商业味道,却让老街平添了几份时尚与古朴。搬出去的年轻人,也时常挈妻携子,回来看看老街老屋老邻居,因为在他们心中,老街永远鲜活着、温馨着。老街毗邻城区小学校,每天上学、放学时是老街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三五成群,一波一波地走过来,叽叽喳喳、相互嬉戏,清脆的笑声响彻整个巷道,老街也仿佛变得更年轻了。

夕阳西沉,华灯初上。当一天的繁华散尽,空气中依稀飘袅着一缕缕炊烟味道,老街在一片橘黄色光霭的笼罩下显得神秘而温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老街中安闲自在,拉着家常,静静等待着又一个黎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