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王俊康|百年华诞思绪涌
——一位回族党员作家的使命回忆
更新时间:2021-05-06 作者:王俊康来源:广东作家网
(一)
记得我十八岁那时,正在广州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最难忘阅读长篇小说《红岩》,热血沸腾,夜不成眠。我为书中坚定不屈的共产党员许云峰所震撼。他那英勇不屈革命斗争精神,催人泪下让人振奋。我忍不住拿起笔来,着手创作话剧《红岩》,这也是我走上创作道路的处女作。我不但自编,还自导自演,饰演剧中许云峰这一英雄人物,并搬上学校舞台。
从此往后,共产党员的形象以及忠诚坚定的品格特征,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永远抹不去的光辉。
一年后,我又用最真挚的情感,写下人生第一本诗集《党和祖国啊 万岁》,献给诞生十四周年的新中国。
这本手写体诗集,至今已五十八年了,虽然已很残旧,但我当宝贝似的珍藏起来。
每当捧读,不禁心潮澎湃,思绪涌动。
今年我党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征程,经过几多坎坷,经历几多磨难,牺牲多少英烈,又创造多少辉煌!我为中国共产党而骄傲。
我也为自己叫好。至今五十八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放下手上的笔,依然用一片真诚,为党和祖国热情放歌。1979年(42年前),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我把忠诚铭刻在心理,体现在行动上。我要用无愧的人生,书写忠诚的新篇章。
(二)
我是一个少数民族党员作家,那么,就从我在民族团结中的工作说起吧,毕竟我为它付出许多心血。
在广州少数民族大家庭中,我与各族同胞结下深厚的友谊,经过民主选举,我1989年担任广州东山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1997年担任广州市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创会会长,2002年担任广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首任会长,至今还担任广州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清楚知道,这是党和政府以及少数民族同胞,对自己的厚爱和信任,我也知道肩上担子有多重!
民族团体是党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在建设和睦民族大家庭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地区汇聚越来越多的民族成分,几乎全部少数民族成分的25万名族胞都融入广州,汇聚一堂。各民族文化形态各俱,异彩纷呈,但文化碰撞,习俗冲突及经济纠纷不可避免,甚至有激烈的对抗。
虽说是社会工作,但我不敢有丝毫怠慢,走马上任全力以赴,可谓殚精竭虑。
刚开始,民族团体还处于三无状态:无办公经费、无办公人员、无办公场所,这确实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考验。
我依靠上级民委,争取他们的支持,还依靠几十个民族成分的族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群策群力闯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那我们的经验是什么呢?
用党的民族政策,去温暖族胞的心。用真挚的感情,去打动族胞的心。
我们把这些民族团体办成少数民族之家,经常举办有民族特色的联谊活动,增进民族亲情,不同的民族互相之间有了较多接触交流机会,互相了解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从而彼此心连心。
我们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会员的专长,让他们觉得在民族团体里有用武之地,比如前往增城畲族村,进行调研咨询服务活动,各种职业的会员专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为当地族胞进行健康检查,疾病防治指导;有人为农民种植和畜禽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作指导;有法律专家解答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的知识,有教育专家介绍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把党的温暖、民族大家庭的温暖送给畲族村同胞时,同时感受到自己在少数民族团体中的存在价值。
我们创办自己的会刊,提高民族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少数民族同胞有了自己畅所欲言的阵地,对民族工作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种参与感同时带来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由此,他们更加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关心会员合法权益,尽力为民族同胞排忧解难。
有一年,正是大年三十那天,千家万户都在忙着团年饭,而此时我还带着一位少数民族会员,企业的老总奔跑于白云区、黄埔区和中山市,找区委书记,找区长,找市委领导,反映他们公司在知识产权上受侵权引起的纠纷,面临公司生存的危机。我们这种为会员服务精神,急他们之所急,使他们感动不已。
当广州又一次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时,不少民族团体会员兴奋地说:我们也出了一份力了!”话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此时,作为会长的我,更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么多年来,我为广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呕心沥血,付出极大的热情。但同时我对家庭也留下了不少遗憾,特别对不起我的老妈妈。
记得当年妈妈曾对我说:康呀!你为民族做工作,妈妈很高兴,但你能不能每天抽空一点点时间陪妈妈说说话,那怕十来分钟也好。妈妈整天一个人在家很苦闷。然而,我却没法满足高龄妈妈那么一个小小的愿望。虽然住在一起,但我整天忙得连影子都不见,那时真是忙疯了。妈妈很伤心,抹抹眼泪什么也不说了。后来没多久她就归真了,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真让我伤心极了,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和愧疚,我不能原谅自己。
作为少数民族党员作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讴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看做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党的光辉照我心,我为党旗添光辉。
记得2014年,作家协会安排我去北戴河疗养,机会难得,我也从没去过,大海浪花飞涌,沙滩碧波诱人,当我整装待发时,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送来一本书稿,厚厚的一本,这是保延忠会长主编的《广州伊斯兰教史》书稿,请我为之撰序,我二话没说,就把书稿带去了。在疗养胜地北戴河,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呀,写呀,没完没了,很快十几天就过去了,竟然连一次海水都没泡过,而假期却泡汤了。但我还是很满足,序言《填补空白 结束遗憾》,由于精心撰写,评论到位,且眼界开阔,受到社会和族胞好评。
其实,这样的例子我遇到还真不少。
2013年国庆节快到了,家人兴高采烈安排外出旅游。正在这时,省伊协会长马毓钧《文稿全集》急等出版,尚缺序言,这书其实是广东省第一本伊斯兰教十年开端史,记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广东贯彻落实的史实,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对此,我毫不犹豫接过书稿,把家庭国庆旅游活动取消了。
2020年在纪念回族名人端木正教授诞辰百年活动时,正巧我双眼因青光眼、白内障引起疼痛模糊,非常难受,但我还是戴着老花镜,再加放大镜很吃力去看去写。我深夜还深入研究有关资料,透过文字的背后,我看到时代的风范和精神的力量,于是花大力气写下数千字扣动心弦的演讲稿,真实表现了这位爱国民主人士,全国高级法院副院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精神风采,以及爱国爱教、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外省有位朋友激动地告诉我,这篇动人的演讲稿,可以看做是族胞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的最美好的礼物,而且推荐到外省刊物发表。
(三)
少数民族党员作家的使命,还要体现在他的本职上,对我来说,那就是文学创作。
文学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我进入省作家协会已整整四十年了,老一辈作家对文学的忠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虽然我没当过一天专业作家,但在繁重的编辑业务、行政工作以及领导岗位上,我仍然写出许多受欢迎的作品,出版专著编著和主编的书籍约有三十多本,被选进全国优秀选本的作品那就更多了,还有作品获国家级大奖。
最难忘作家出版社出版六十万字的《王俊康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四十万字的《王俊康研究专集》。在我的文学作品研讨会上,我被誉为“岭南儿童文学领军人物”“华南儿童诗的旗帜”。
更难忘我和我的作品被载入文学史册。《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中国回族文学通史》都作了详细介绍。
我四次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江泽民、胡锦涛两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我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一个在党长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少数民族党员作家,不忘党恩,肩负使命,坚持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但与人民伟大事业要求还相差很远,与许多优秀作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党和人民却给我许多光荣,我认为是一种鼓励和鞭策,看做是少数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往事并不如烟,岁月给我留下太多的难忘记忆。
记得当年省作协刚创办《少年文艺报》时,我身负重任,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我肩背手提鼓鼓胀胀的装满宣传品的袋子,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去全国各地组织稿件,收集反应,组建通讯员队伍,还抓征订,建立发行网站,还要不遗余力,宣传新办报纸的特色。我就像一个独行侠似的,单枪匹马去闯去开拓。有时赶火车,一天之内跑两个中等城市去开展工作。那是真的跑疯了,连喘气机会都没有,竟然全年没有休息过一天。在编辑部共同努力下,《少年文艺报》很快为全国小读者认识了,接受了,并且喜爱上了,并成为全国优秀少儿读物。
记得那一年的建军节,我去广东鼎湖为少年文学夏令营讲课,恰巧那天台风肆虐狂风暴雨,连合抱大树也连根拔起。我下了火车赶到营地,全身湿透,像落汤鸡似的,师生无不惊讶感动不已。而我还没吃午饭,幸好受风雨所困,同学们饭后不能出门洗碗,纷纷把自己碗里的残羹剩饭拨到我的大碗里,我就这样吃了一餐别具情趣的“百家饭”,饭后一抹嘴巴,就在原地开讲文学,全身还是湿淋淋的。时过多年,此情此景还历历在目,成为我人生幸福而美丽的回忆。
记得当年“非典”疫情弄得人心惶惶,在谈“非”色变之时,我冒着生命危险,主动请缨到了非典病人最多最为严重的呼研所,采访以终南山为主的先进集体,十多天时间泡在医院,连续采访几十人,真是拼了命,甚至还近距离去观察非典病人,白天紧张采访,晚上含着泪水写稿。当这满怀深情的长篇报告文学快完成时,谁料我竟发起高烧,疑是被感染中招了,于是赶忙写下遗嘱。
记得退休才三年我病倒了,医院给我下了紧急病危通知书,三条心血管大动脉全堵了,危险万分命悬一线。我做了搭桥大手术,剖胸开膛,锯骨挖心。在ICU七天七夜痛苦难言,滴水不进,手脚捆绑,嘴塞气管,死神时刻都在威胁着我。然而头脑清醒的我,利用这“空闲”打腹稿,构思即将为两位作家举办研讨会的论文稿。鬼门关前还舞文弄墨,真是新鲜事。出院没多久,还没脱离危险期,我就出现在研讨会上,做了情深意切的长篇发言,声音虽然不大,却把全场都震动了。
这些往事还有许多,每一件往事后面,都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着我,激励着我,那就是使命,党员作家的使命。
在我党百年华诞之时,重温初心与使命,奔八的我仍然怦然心动。我想,只要初心不忘,即使百岁也一样神采飞扬。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