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春风拂过暖心头

更新时间:2021-04-14 作者:西篱来源:广东文坛

2007年以前,我在广东省文联工作。新世纪初的那些年,省文联每至岁末,都会在花园酒店举办文艺界的迎新晚会,从郊区刚收割送来的加拿大种玫瑰,花朵大,芳香馥郁,装扮了整个夜晚,以及所有与会嘉宾,令人陶醉。音乐起,一个身形高大、头发卷曲黢黑、相貌英俊的男人,携舞伴犹如从天而降,满脸盈盈笑意,率先旋转到大厅中央。旁边有人立即轻声介绍:王俊康,作家。

我调到省作协工作,在办公楼走廊与他相遇,他老远就大声喊我的名字,让我感到惊喜、亲切。无论熟悉还是陌生,他均热情相待。他的朋友遍及文艺界,每个人都叫他康叔。《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说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这四字常见于名人题词,因人间稀有而被悬挂于高堂正厅。每每见康叔扶助作家、教诲孩童,担当文学义工,我从心底里觉得,他就是“厚德载物”,是这般稀有君子。只要他走进广东文学艺术中心,楼上楼下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似乎整栋大厦的氛围都被他带动而洋溢着快乐。

2012年初春,大自然的生命由喜悦的萌动进入到蓬勃的生长,广东文坛也在宁静中迎来佳音:一级作家王俊康的童谣《小酒窝》,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童谣征集活动一等奖,填补了广东儿童文学创作的空白。

我应该不是第一个向康叔道贺的,却是为《新世纪文坛报》第一个采访他的人。走进康叔的办公室,看到有一整面墙上,贴满了他挥毫抒写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没有童诗相随的童年是不完美的童年”……诗书胸臆,言为心声,简朴的文字里,蕴涵着老人一生积淀的哲思与感悟,表达他诚挚纯净的情怀。

他19岁读师范期间开始创作,写下540行楼梯诗,歌颂祖国。这部稚嫩的处女作里,藏着一份无比饱满而强烈的激情。当时,除了诗歌,他还写剧本。他改编的话剧《红岩》在他的母校上演十分轰动。

康叔被公认为广东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他是个多面手,特别是儿童文学创作文体众多。2005年,团中央《辅导员》月刊全年每期都发表一篇他的校园朗诵诗,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日、不同的场合而描写呈现出日月变化的美丽风景与美妙氛围,一篇篇诗中跃动着童心,闪烁着新世纪新校园新少年的思想之光。特别是《春日少年情》中明亮的少儿视角、活泼的拟人手法、浓酽的少儿深情,朴素而真挚,看似简单,却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让人读后难忘。

2008年元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文艺报联合主办的王俊康儿童文学作品研讨会在东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先生赞他“以其澎湃的激情、诚挚的真情和烂漫的童心,赢得了广大小读者的青睐。”原浙江师范大学校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共同会长蒋风教授也用诗一般的语言称赞说:“他的诗句像智慧的清泉,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他的诗句像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每个孩子的前程;他的诗句像激昂的号角,激励着每个孩子永远奋进!”著名作家、诗人金波认为,王俊康的校园朗诵诗大气、激情、阳光,以一种冲天飞举的姿态张扬阳刚之气。

康叔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儿童诗,那是他灵魂和品性里的率真、优美、智慧、洒脱的自然流露。艺术的力量在于征服人心,在康叔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之前我们在艺术前辈的作品中才能找到的经典儿童文学的精神:以坚定的声音激励儿童,以柔美的声音抚慰儿童。

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耳朵去听,用孩子的心灵来感受和思索,用孩子的嘴巴去朗诵。儿童文学作家要有一颗天真和童真的心。不但要表达儿童的内心情感,还要让自己的作品有时代脉搏的跳动,有民族精神的张扬。这就要求作家要将自己的生命灌注进去,让文字中有自己的血脉和气息。音乐美和形式美在康叔的作品中非常突出。他的校园朗诵诗,在艺术上讲究押韵、句式和节奏。押韵方面大都一韵到底,韵位频密,听起来格外悦耳;句式方面,多用对偶句或排比句,或兼具对偶与排比之长,具有一种欢快、逗趣的语感。他还十分注重诗歌的节奏,往往通过单、双音节有规则的调配,音调上的调谐,使诗作行歇得当,整体上呈跃动之势,富有音响美感。特别是《窗前春雨轻轻下》这样的诗歌,艺术上达至了圆融的高度,是真正的“长了翅膀的、飞起来的诗”,是具有生命动感和力度的诗,是能够征服人心的诗。

熟悉康叔作品的读者都会留意到,他的校园朗诵诗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是“阳光”、“生命”、“春天”、“希望”、“青春”、“微笑”、“绿叶”、“芳草”、“鲜花”、“热血”等。这些词语会激荡起一股生命的热情,是对生命的激越、信念的坚定、童心的纯真的最好表达。这些表征着青少年昂扬精神与积极进取风貌的字眼,是光闪闪、亮晶晶的,像暖流一样注入读者心胸,让读者和着青春的步伐一道跳跃!

文学的责任,在康叔心里份量很重。他天性热爱儿童,曾经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业经历,让他一生对孩子们难以割舍。可以说,他的文学事业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孩子。从学校到少年宫到报社、杂志社、作协,他从没有离开过孩子们。文学离不开社会实践,除了工作、写作的时间,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参加学校的活动、给孩子们讲文学和创作……长期以来,康叔用作品影响少年儿童的人生理想、人格、审美观念和情感意志,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少年儿童的心灵美,使他们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他播送阳光和美,也把人生最初的审美观、价值观播进了稚嫩纯洁的心田。

被誉为“少数民族的巴金”的蒙古族著名作家特•赛音巴雅尔曾说:“王俊康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视角,赋予了儿童文学以强烈的时代感和新的内涵,为新时期的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甚至是为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让孩子亲近文学,让文学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所有儿童文学作家都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文学不能沉默、不能冷漠。康叔的一些诗歌中,充满了对弱势儿童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比如留守儿童题材的《捡块泥巴捏只狗》,孤儿题材的《我请风儿去传话》,教育减负题材的《大书包变大面包》,富二代题材的《我要祖国富万代》《爸是爸,我是我》,单亲家庭题材的《我给小霞画妈妈》等等,充满童趣和幽默,富于想象力,同时又让人读后沉入深深的思考,甚至含泪而笑。他用温暖的诗句,给那些不幸孩子苍白、灰冷的童年涂上彩色,给他们以鼓舞,为这些孩子以后成长为坚强、乐观、心中有爱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晚辈,有机会写下些许对康叔的印象,是这个冬天温暖的事项之一,犹如春风拂过心间。无奈笔拙才疏,所述不及康叔美好之万分之一。唯有祝福久远,祝福康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