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陈剑晖|追梦小康与广东精神的壮丽华章

更新时间:2021-04-07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南方号

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性、全球化大步迈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梦”已成为最为激动人心,响彻中国和影响世界的时代强音;而“小康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和最引人奋进的动力,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经过40年的筚路蓝缕,现已基本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更是浓墨重彩,先人一步实现了“小康梦”。由张培忠任总撰稿、广东12位作家参与撰写、花城出版社近期隆重推出的四卷本、百万字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记录小康工程的壮丽华章,也是广东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小康“创业史”。作品采用纪实与文学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全面地叙写了广东人民追梦中国、追梦小康、实现小康的辉煌历程。

一、逐梦小康与广东精神

要全景式地记录、展现广东人民追梦中国、逐梦小康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小康”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只有厘清了“小康”概念,才能准确、客观地进行“小康叙事”。

《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以下统一称“《广东小康叙事》”)在“序言”中,首先对“小康”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这一概念,是1976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的,它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更为生动、更形象化的描述。“小康”是一个既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又富于社会主义特色的概念。早在《诗经•大雅•民劳》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生活诉求与向往。在儒家学说中,小康是达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必由之路。可见,“小康”既是社会的初级生活状态,也是大同高阶社会的愿景;既是物质上的小康,也是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和精神上的小康。小康与大同,共同筑构了中国梦和人类之梦。

《广东小康叙事》不仅阐释了“小康”这一词语的丰富内涵,而且回顾了“小康”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纳入报告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总体小康”的目标。2012年11月,在十八大一中全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连用了10个“更”,不但描绘了中国小康的蓝图,而且指明了小康的进阶之路。至此,从“建设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概念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并与“中国梦”互补共振,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广东小康叙事》在“序言”里对“小康”概念的阐释和回顾,可谓提纲契领,纲举目张,十分必要。它既为全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全书的叙述边界和叙述线索,也使得《广东小康叙事》“史”中有“论”,感性中有理性,更具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明确了逻辑前提,下来便是谋篇布局,确定体例和结构。《广东小康叙事》整部作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百端待举”(1978—1991);第二卷“风生水起”(1992—2001);第三卷“攻坚克难”(2002—2011);第四卷“逐梦飞扬”(2012—2020)。各卷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展开。全书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结构均衡,体例统一。特别是借鉴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编年史”叙事方式,将广东小康发展史置于上升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大背景下加以叙述。如此,《广东小康叙事》便不仅仅描述出1978—2020年这一时期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与辉煌”,而且将这种“小康叙事”上升到“史”的高度,使其有浓厚的“史味”。

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广东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并在这种结合中突出广东特色。这是《广东小康叙事》的一大亮点,也是它有别于这一类作品的独特之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突出广东特色的同时,《广东小康叙事》还重新阐释,概括凝炼出一种“广东精神”。关于广东精神,以往也有一些广东学者试图加以阐释,但这些阐释要么不够精准,要么过于分散零碎,不够集中和概括。相较之下,《广东小康叙事》对“广东精神”的概括就全面得多,精准得多,且在阐释中富于新意。概括来说,《广东小康叙事》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阐释“广东精神”。

一是敢为人先。因有敢为人先精神,所以孕育出以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的先驱。再如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也是敢为人先的产物。还有广东流行音乐的兴起,港台地区通俗文学的引进,率先举办“美在花城”选美大赛,等等,无不打上敢为人先精神的烙印。

二是开放兼容,务实进取。广东精神一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兼容的,各种文化,都可以在广东这片土地碰撞激荡,并形成一种具有向心力的新的文化形态;各种老的、新的“客家人”,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族群,但在这里都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没有任何不适感。这皆因广东人既低调务实,脚踏实地,又胸怀开阔,不画地为牢,也不会与邻为壑。

三是不安于现状,不愿意小富即安,而是敢于冒险,勇于不断开拓。近代以来大量广东人漂洋过海,大举向海外移民拓殖,致使今日全球华人华侨的祖籍地,竟然有六成以上都在广东。这充分说明了广东人天然地具有一种不安于现状和敢于冒险的基因。

四是用创新赢得未来,用创新引领小康。这是广东精神的核心和精华,也是广东人为什么总是“先人一步”的内在秘密。从马化腾痴迷那只呆萌的小企鹅,从大疆的遥控无人机,到动漫产业的崛起,“瞪羚”独角兽的登场,智慧城市的普及……每一项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推动,离不开想象力与创造力。

上述四个方面,尽管不是“广东精神”的全部,却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引领,同时也是广东在小康路上“奋斗与辉煌”的根本保证。这正如本书“序言”结尾所概括:

40多年来,广东大地的小康之路,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精神的力量支撑着奋斗,创造了辉煌。那是“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敢于触及未知的探索精神,在特殊语境中只做不说的务实精神,有好政策时用足政策,在政策的模糊地带不观望不等待,适时选择最优选项的灵活精神,不排外、不排他的包容精神,讲规矩、守规矩的契约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这一段话,可以视为广东精神的注脚与总结,也是理解与把握全书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融入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能从更高的站位来理解这个选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为什么广东的“小康叙事”在全国是不可取代的;又为什么广东的“小康建成史”,或者说广东经验既是广东的,更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些重要问题,我们都可在书中找到答案。

二、小康路上的“广东温度”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乡村的小康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乡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乡村能否建成小康,这是考量广东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试金石。对此,《广东小康叙事》的撰写者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收集了大量材料,做了不少田野调查,走访采访当事人,并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篇幅记录下当下乡村物质和精神上的深刻变化。

在第一卷“百端待举”开篇,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暮色四合、月黑风高之夜,宝安县布吉公社南岭村村民集体逃港,这是发生于1970年代末的事情。《广东小康叙事》从大逃港写起,是大有深意的。其一,穷则思逃。因为尽管只隔着一条小河,但界河那边的“另一个世界”早已进入小康,农民一天的劳动收入是70港元,而南岭村村民年收入不足100元,近在咫尺,劳动报酬相差近百倍。这是“大逃港”的根本原因。其二,观念的转变。因为穷,所以要逃港;同样因为穷,所以思变,思改革,并且敢于冲破樊篱,勇往直行。所以,当“坚冰已经打破”,航路一旦打通,广东率先启航,也就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写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带领广东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到清远调研,充分肯定了“记分计奖”和大胆“改制”的“清远经验”,这是改革开放的最初实践,同时是广东工业改制与农村变革的先声。其后,“包、联、通、创、学”的五字方针便在南粤大地乃至全国推广。

《广东小康叙事》既写了广东率先进行工业改制与农村变革,更浓墨重彩叙写了农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先行一步”这一章中,有一节叫“民以食为天”。作品从“吃”入手,通过每年的“庆富贺富”村民大聚餐,讲述了“奔小康”给南海县农民生活上带来的变化。在这里,“贺富餐”是一种乡俗,一种符号的象征,更是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见证。因为在此之前,老百姓信奉的是“穷光荣,富可耻”的思想观念,而现在,在奔小康的路上,这个观念被颠倒了过来,变成了“富光荣,穷可耻”。《广东小康叙事》的撰写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激情来书写当代,书写广东逐梦小康的全部历程和种种事件。由于他们既是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又是小康路上的助力者和有心人。因此,他们能以一种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广东农村的变化:一方面从整体上折射出大时代的波光云影,揭示出历史浩荡向前的趋势;一方面客观记录下小康路上农民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怀疑、挣扎到坚持、奋斗的心路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东小康叙事》既是广东小康的叙事史,也是新时代农民的心灵史。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头戏,要完整地记录中国社会的进程和乡村的振兴,就必须大书特书“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战役。《广东小康叙事》在“精准帮扶”“把农民装在心里”“天下第一是苍生”“田园交响曲”等章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广东的“脱贫攻坚”。特别是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粤北连樟村脱贫情况后,南粤大地更是掀起了“精准帮扶”的热潮,从藏匿于粤北大山褶皱里的连樟村产业联动,建立5G基站,到汕尾螺洞村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从汕头陈桥村打响了“汕金桥”系列农产品品牌,到云浮河口寨村打造出“金煌芒”示范基地……扶贫遍布全省的每个角落,扶贫的内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同时,还塑造了一批“第一书记”——共产党员人物群像。仅2016年,这样的“第一书记”就有2277名。他们从省里、市里、县里各机关、各部门一头扎进“我们村”,带领全省4.4万名扶贫战士,日夜奋战在扶贫第一线,为广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攻城拔寨,克服了扶贫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广东小康叙事》以浸着心血的真切文字,以大量的细节化叙述,把“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与国家行动,与老百姓的故事,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建立起一种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什么叫真扶贫、真致富,什么叫扶贫路上的情怀与奉献精神。

广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一条经验或模式令人瞩目,这就是少凌虚蹈空,多做实事,少高调张扬,多低调内修。也就是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既要从宏观和总体层面着眼,更要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要坚持“普惠”原则,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应该说,在“嘘寒问暖”这一方面,《广东小康叙事》有着相当充分的描述。举例说,千百年来,如厕一直是困扰乡村的一大难题。但在“新乡土文明”这一章里,我们看到,广东不管是城市还是边远山村,基本上已告别了往日破败不堪、苍蝇成群、臭气熏天的旱厕和水厕。如今,经过大规模的“厕所革命”后,广东城乡的厕所,特别是珠三角一带发达地区的厕所不仅焕然一新,而且讲究美感。比如东莞麻涌镇的公厕,过去是出了名的难找、难看、难闻、难用的“四难”公厕,现在改建成一座古色古香的瓦楼建筑,顶上是坡形黄色琉璃瓦,洗手台边镶嵌着玻璃天窗。走进厕所,卫生间里没有异味,还有淡淡的熏香。如厕后,还可以对着明晃晃的大镜子整装。不仅如此,广东不少地方还把文化元素植入厕所。比如被评为全国10个“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之一的潮州市,在厕所改造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别具创意地融入潮州传统文化。

小厕所连系着大民生,小厕所体现大智慧。正如《广东小康叙事》所说:“‘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东多措并举打响‘厕所革命’第一枪,推进缔造了‘厕所+’‘电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广东模式。”通过“厕所”这只“麻雀”,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广东奔小康的决心和成效,看到广东决策者和各级干部的大智慧;另一方面还感受到一种情怀,一种“广东温度”。

“广东温度”当然不仅仅体现在“厕所革命”,在环境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增添体育文化设施,打造绿色乡村等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以“普惠”原则为引领,以“嘘寒问暖”为切入点的“广东温度”。尤其在关注底层,扶帮弱势群体这一方面,“广东温度”更是无处不在,温暖人心。广东奔小康的实践昭示了这样一个原理:无论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还是奔小康,一切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科学的发展观不仅仅是科技的发展,现代性的发展,更是人的全面健全的发展,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并尽量让社会中的每个人活出尊严。由于《广东小康叙事》紧贴民生,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紧紧围绕“普惠”原则,写出了老百姓生活的暖意,因而同时也就写出了广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意,写出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意。

三、文化赋能“全面小康”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小康的层面,停留于“薄有家财,安居度日”的基本生活形态。所谓“全面”,意味着小康既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文化的小康。特别是“文化的小康”,关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败:没有“文化小康”的支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不牢,其高度也十分有限。这是从民生角度讲,如果从治国理政层面看,文化建设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石。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广东小康叙事》对“文化小康”的重大价值和作用有着十分自觉的、明晰的认识。撰写者既从讲述老百姓故事的角度来书写“文化小康”,更在“艺海拾贝”“美在花城”“奋进新时代”等章中,集中记录40年来,广东在流行音乐、影视、报纸杂志、时尚审美,以及读书驿站、图书馆建设、文博会、南国书香节等方面的成就。广东在文化建设的实践,生动而有说服力地诠释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同时还表明:广东不但在经济建设方面是全国的领头羊,广东的文化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有的甚至是中国文化“航母”的风向标甚至是发动机。

广东的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一直引领着全国流行音乐的潮流。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也是广东流行音乐发展的40年。这40年来,广东为中国流行音乐提供了许多新的思维和新广东流行音乐的实践,是其他省市所无法比拟的。在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广东流行音乐扮演着一个发动机和桥头堡的角色。许多新鲜的音乐念头,许多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如《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真的好想你》,等等),都是在广东流行乐坛产生的,这些新鲜的念头和歌曲影响着中国流行音乐的进程,引导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广东小康叙事》既叙写了1980年代广东流行音乐的盛况,又探讨了广东流行音乐风靡全国的原因:一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天时;二是广东毗邻港澳地区的地利;三是岭南文化的人和。《广东小康叙事》还借助当事人的回忆,通过陈小奇、李广平、李春波、李进等人的口述和生活细节,以及特定语境的还原,再现了《涛声依旧》《小芳》《你在他乡还好吗》《一封家书》《我不想说》等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的创作过程,读之倍感亲切、令人神往。虽然,广东流行歌坛的黄金时代已经不再,但那些优美抒情的旋律,依然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

广东流行音乐引领着中国的流行乐坛,广东制造的影视剧,同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了收视浪潮。从1983年引进日剧和港台剧《排球女将》、《射雕英雄传》到《霍元甲》播出时的万人空巷;从《公关小姐》《雅马哈渔档》《外来妹》到《商界》《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和平年代》,再到新世纪的《潮起南方》《骡子与金子》《长征大会师》,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广东影视剧一方面高扬主旋律,一方面又突出多样性,并在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中注重对底层百姓生活,或对“外来工”生活的反映,同时融入广东的文化和审美元素,从而形成了南派影视的品格和特色,在中国当代影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广东的报纸杂志,在推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报刊,无论是办刊理念、规模、装帧、印刷,还是发行量和影响力,在全国都负有盛名。比如《家庭》《家庭医生》《广东第三课堂》《黄金时代》,鼎盛时发行量都达到三四百万册。即便面向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随笔》杂志,至今仍有四万左右的发行量。大型纯文学刊物《花城》,则以观念的开放和意识的先锋著称,并因此与《收获》《当代》《十月》并称为中国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还有《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并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2001年,《南风窗》月发行量突破80万份。至于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和时尚变迁的高度敏感,彰显其犀利解构的风格。再从报纸看,广东在新世纪之初就有“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日报报业集团”四大报业集团,它们贴近民生,关注弱势群体,风格生动活泼(如《羊城晚报》微音的“街谈巷议”),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在全国同类报纸中都是佼佼者。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早获得改革开放红利的广东,也最早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升华。务实的广东人在追求精神升华时也是务实的——表现出实实在在、眼见为实的平民情怀。《广东小康叙事》以大众化、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了流行音乐、影视剧、报纸杂志与普通百姓血肉相连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潮起潮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相互补充和促进的结果。没有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没有让人民在过上殷实物质生活的同时,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也谈不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广东小康叙事》的可贵处,在于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并且能够站在全球化、国家文化战略和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呈现广东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文化的力量,以及文化的繁荣是如何让人民逐步向着精神的小康迈进。正是文化赋能小康,多方面的融合互补、相互促进,形成广东社会全面奔小康的合力。

四、科技创新赢得未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重要论断,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理。广东人对这一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体会。从1992年珠海市吃“第一只螃蟹”,在全国首开先河,重奖四位科技人才111万元,让科研人员“科技致富”,到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创新、华大基因等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科技公司,再到电子视听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生物工程、人工智能、遥控无人飞机,大数据,“独角兽”等等,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技创新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说,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但在广东真正落地并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同时它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风向标和助推器。

《广东小康叙事》以昂扬的基调,饱含感情的笔触,讲叙了广东的广大科技人员在决胜小康,践行中国梦的道路上逐梦飞扬,通过锐意创新赢得未来的故事。而腾讯的马化腾,大疆的汪滔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以小企鹅为标志的腾讯QQ,在“入世”前几年一直处于蹒跚学步、嗷嗷待哺的状态中。由于缺少运营资金,这只小企鹅几次差点被卖掉。但即便卖,也只能贱卖。因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只小企鹅,更少人能预知它的价值。但“入世”后,这一切都改变了。腾讯创办人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抓住了第一波机会,使其全球QQ用户呈几何级增长。而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不断飞跃,从2G、3G到4G,这只企鹅也在一次次展翅腾飞。《广东小康叙事》充分发挥了文学的表现手法,细腻而深情地刻画了创业者马化腾这一人物。他务实低调,不善言辞,但头脑清醒,胸有谋略;他拥有“地球级”的眼光,尤其是他善于演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技创新的信徒。《广东小康叙事》还细致具体地记述了腾讯“反制”对手微软MSN的“四招法”:第一招是立足本土用户多的优势,贴近QQMSN用户,坚持“中国风味”。第二招是快速切入电信增值业务,并进一步提升腾讯邮箱的综合功能,使其更简洁,更有效率。第三招是采用合纵连横战略,与谷歌合作,以此抵抗微软MSN的“抗QQ联盟”。第四招是借助本土化力量,利用自己占据即时通信的优势,率先制定行业标准。以上四招,可谓见招拆招,刀刀见血。腾讯之所以没有被微软MSN打垮收购,而且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从一只奄奄一息的小企鹅成长为世界上的帝企鹅,既靠“集体的战略智慧、执行力以及自发的危机感”,更靠冷静清醒的判断与果断的决策,以及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正是技术创新,使腾讯赢得了未来。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汪滔,同样是一个科技奇迹的创造者。汪滔是一个乔布斯式的工作狂。他的性格特征一是认真、抠细节、不怕麻烦;二是追求完美。《广东小康叙事》在“用创新赢得未来”这一节里,用生动具体的细节,集中写了汪滔认真、抠细节、追求完美的性格。比如,对一颗螺丝拧的松紧程度,他都严格要求,反复示范。他还将他曾经的坐骑——一辆红色的杜迪摩托车放在研发部门口,让研发人员用手一寸一寸地抚摸摩托车,用心感受摩托车从用料、烤漆、结构到外型的极致之美,进而体会到艺术的风格和生命的温度。再比如为了克服无人机在飞行中抖动的毛病,汪滔带着研发人员进行了四五十次试验,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正是这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与不断创新的性格和气质,使大疆从2006年成立于车公庙小仓库里一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小型科技公司,到2009年产出每台卖两万元的第一代XP3.1型无人机,再到2010年推出第二代自动悬停的无人直升飞机AceOne。然后是被称为有“天鹅般的脖子”,加装了“云台”的无人机,在当时堪称领先世界的第一代电机直驱云台。但大疆并未停止科技创新的脚步,他们又创研出不需要加装“云台”,就能实现完美空中拍照的无人机,从而将大疆无人机推向俯瞰世界的高度。汪滔和大疆无人机的创新故事,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深圳,为什么奇迹总在深圳产生”这一问题。这是深圳科技创新的一个注脚,也是为什么深圳是先行地的最好答案。

马化腾、汪滔只是深圳千千万万以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领跑者和追梦人。正因有这样一批科技创新领跑者和追梦人的奋斗,深圳才创造出了科技的辉煌,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有的还是著名的世界级企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和互联网领域,深圳拥有华为、中兴、腾讯、创维等一批行业翅楚;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如创世神话,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提升至五成多;在生物科技方面,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炎黄一号”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等重大项目,是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基因组测序机构;在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发展迅猛,王传福从一个旧车间起步,发展到全世界每三块手机电池就有一块来自比亚迪;在智能科技领域,研祥智能科技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在超材料技术领域,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已掌握了世界前沿的超材料技术、新型空间技术和智能光子技术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石墨稀、柔性显示等领域,柔宇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深圳生根开花、蓬勃发展,其中有不少已成为行业小巨头……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美国的《商业周刊》,称深圳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里得斯则断言:“深圳的发明发现正在影响中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国。”

余论

除了上述几方面,《广东小康叙事》还讲述了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这其中包括治理珠江、粤西的小东江,粤东的练江,深圳的茅洲河等母亲河;启动绿化广东大行动,让绿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发展底色”:在经济发达地区全面铺设“绿道”,将游憩、康体、休闲等多重功能赋予“绿道”。为了更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广东基本上实现了高速公路全面贯通,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更是形成了一个高速公路网。《广东小康叙事》的笔墨还涉及教育、体育、卫生,以及广交会、亚运会、援藏、“非典”抗疫、庚子抗击“新冠”等方面,特别是突出了广东的法治建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筑牢了广东走向全面小康之基。

《广东小康叙事》之所以值得称道,还在于它没有一味唱赞歌,而是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广东奔小康途中企业的阵痛和一些群众的不满抱怨。比如,它用一章专门写腐败,用一章写改革过程中的“资本凶猛”,还写了劳资纠纷、工厂倒闭、工人罢工等等“负面”事件。笔者以为,敢于直面现实,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真实地记录广东奔小康途中的各种矛盾,正是《广东小康叙事》的可贵之处。作为时代的文体,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一方面必须具有丰富鲜活的时代生活、引人奋进的主题和令人心动的旋律;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科学的。唯此它才有可能成为“信史”。从这样的高度来要求,《广东小康叙事》是完全达标的。

《广东小康叙事》是盛世中国在珠江畔敲响的黄钟大吕,是广东文学在新时代诞生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扛鼎之作,也是广东作家自觉传播先进文化,自觉为改革开放大业著书立传奉献的一份文学厚礼。广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其地位、作用和价值是不可取代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广东小康建成史既是广东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这样重大的题材,确实需要一部大作品来反映,需要大手笔、大气魄、大情怀来浓墨重彩地呈现和聚焦。《广东小康叙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张培忠和他的创作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大手笔、大气魄、大情怀来展示广东奔小康的全部历程,讲述中国最好的故事,并呈现出史诗性历史写作的文学追求。我们相信,广东的优秀作家一定会牢记文学的神圣使命,继续谱写书写时代、书写中国、书写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奋斗与辉煌”。

(转载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陈剑晖,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资深特聘教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研究会理事,系全国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终评评委、《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审专家。长期从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学思潮、散文理论研究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诸领域都有开拓性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近300万字,著有《中国现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文学的星河时代》《文学的本体世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