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杨力翔|视角·情感·细节·文字 —— 略析《带走一盏渔火》的艺术技巧

更新时间:2020-12-28 作者:杨力翔来源:广东作家网

“您带走的那一盏渔火,并非悄然隐匿于姑苏城外的微弱渔火,只是映衬着月落乌啼、江枫霜迹和钟声客船,传递着寒夜羁旅之人的苦闷、孤寂与哀愁;而是悬挂、闪烁、燃烧于苍茫云水、丛立岛礁之上的一盏渔火,寒暑昼夜、栉风沐雨地傲然兀立,陪伴着逶迤海岸、浩渺烟波、潮涨汐落、鸥鸟群翔……不管节令、气候、场景等怎样轮回变迁:时而皓月投璧,时而烈日当空,时而碧波荡漾,时而激浪奔腾,时而千帆竞渡,时而折戟沉沙……那盏渔火始终是长明不灭,光芒耀眼,暖人心扉,照亮前程。”这是我在阅读散文集《带走一盏渔火》(以下简称“渔火”)之后,写下的一则感言。

作者卢锡铭兄是我的华南师大同窗兼文学益友,交谊时间并不算短浅。他的知识面广,感情细腻,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自打离开大学校园,一直从事编辑出版和文学创作,均有不俗业绩。尤其擅长于撰写抒情性的散文或“心语”类的短句。迄今为止,已经正式出版过散文集三部,而“渔火”便是其中之一,并且在201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这是我国文学界著名的散文类最高奖项,在众多竞逐者中得以脱颖而出,诚属不易,足证其底蕴非凡,水准超群,值得品味、思索和借鉴。作者在该书“后记”中,称其散文写作是致力于不断谋求“意境、内涵和文笔的优美”,并希冀能够“突破自我”。以下,我拟侧重地从艺术技巧方面,略作一番探析,以求教于列位同好。

其一,谋篇布局,萦系沧海。作者尝言,“渔火”这个创意源自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因为每当唱起这首歌曲,“尘封的日子便会穿越岁月的云烟,形成一股强烈的情感潮拍击着我的心弦”,即时激发创作的欲望、热情和劲头,所以陆续撰写“那方水土”、“篝火夜话”、“珠江夜韵”、“临湖一品”、“悲壮的尴尬”等系列作品。我认为,倘若仔细辨别,那么两盏渔火其实有所不同:前一盏渔火是借题发挥,寄寓独自夜宿异乡囧途的落寞、惆怅与哀怨,后一盏渔火则在持续不断地追寻、借托和抒发临海、赶海、忆海、述海、颂海之时的浓郁、热烈、豪迈之情怀。也就是说,在该书的谋篇布局中,作者是将更多、更好、更动人的情感、体验、寓意等等赋予“沧海”,同时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作者不仅情愫缱绻地追忆其故乡、亦即珠江入海口的虎门镇內经历过的青葱岁月、苦乐年华,而且妙笔生花地描摹奔流到海的珠江悠扬夜韵、长江三峡雄奇、黄河源头绝唱、钱塘怒潮壮观等。即便记录远赴异国他乡的旅途见闻,他也是对于有关瀚海大洋的特殊创作素材,譬如“海盗船”、“美人鱼”、“沉没的战舰”、“库克船长的小屋”等,予以特别关注。

显而易见,作者善于将不同类型的沧海心结分别写出不同的意境、内涵和情怀。其中,桑梓的“那方水土”尤其让他感到魂牵梦绕,刻骨铭心:伶仃洋上,浩气长存;销烟池里,烈焰沸腾;抵制外侮,前赴后继;改革开放,地覆天翻——从古寨堡到新城镇,从吊脚楼到大排楼,从童心童真到年壮年迈,从灾难频仍到幸福吉祥。此外,还有小河乐趣,木屐迷人,游村杂耍,水围捕鱼,以及特异功能的明叔、履历非凡的虎叔、憨厚诚实的安伯等人的传奇故事……作者将这些内容集结、浓缩、熔冶于一辑,鲜活细腻地刻画情景,深沉透彻地展现主题,悱恻缠绵地排遣乡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至于其它涉海题材,则是在走马观花式“到此一游”当中,设法烘托海洋气息,纵情讴歌海洋壮美,充分扩大涉海范围,深入挖掘涉海旨趣,乃至在开卷浏览时,仿佛迎面扑来遒劲海风,鼻孔吸进咸潮腥味,耳畔充盈呼啸涛声……从而在总体上造成一种富有地域性风情、韵味独特的“海洋文化”格调、品位以及冲击视觉、震撼心灵、领受洗礼的艺术效果。

其二,题材不大,寓意颇深。不难看出,“渔火”选取的题材并非“大人物”、“大事件”或“大场面”之类重大题材。譬如说:“官涌”只是家乡一条小河,虎门也是濒海一座小镇,白云山则是广州市內一座小山……另有小木屐、小渔舟、小窗口、小街道、小聚会、小旅游或明叔、虎叔、安伯和兴嫂等署名角色,都是属于“小事物”或“小人物”。惟有那篇题为《夜探伶仃洋》的作品,尽管涉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著名抗英斗争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的“节马”坐骑、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国捐躯等悲壮历史故事,虽然本可归入“大题材”,但是仅被作者当作宽泛的陪衬背景,采用粗线条的白描手法勾勒,并未展开详尽铺陈,依旧算是“小题材”。这种选材特色似乎更加接近冰心老人的写作套路,她的蜚声文坛、饮誉中外的散文佳作,不就是“寄小读者”、“唱小橘灯”、“颂小女人”之类“小字辈”题材吗?由于构思精巧,描写到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因此充分体现“以小见大”,“淡中出奇”,“探微知著”,“触类旁通”。

同时,还要看到:虽然“渔火”选取的题材不大,但是探究的视野则宽,寓意尤为深刻。作者通过描述明叔、虎叔、安伯、兴嫂等人的离奇曲折遭遇,充分揭示、强烈鞭挞当代中国曾经发生扭曲人性的诸多悲剧和沉痛教训,进而表达其对于旧式体制弊端的极端痛恨,对于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无限人文关怀。他又通过抚今追昔,寻根溯源,记实写真,热情颂扬,将“篝火夜话”、“高考回忆”、“窗口情结”、“夜幕下的图书馆”或“寺贝通津那条小街”等日常生活的趣闻琐事加以写照,由此及彼,从实至虚,逐层递进,深化主题,促使读者领悟人生初恋的甜蜜宝贵、高校求学的曲折艰辛以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丰硕,从而格外珍惜、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还通过记录游历国內外名胜古迹,介绍许多人文知识和自然风光,提供不少奇思妙想的“观后感”,在所见中思考,从览物中抒怀。甚至在类似“急就章”的心语、后记、创刊词中,也是积极启发读者们应当如何回顾人生的履痕,体验心灵的感应,实现理性的升华,争取活得更加潇洒与快乐!

其三,细节务实,情感求真。虽说描述、刻画故事的情节和细节是小说创作的主要手法之一,然而并非其特有,有时在散文创作中,亦可适当地加以参考和运用,从而增添作品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渔火”作者便深谙此道,因而注重发现、掌握、夯实主要细节,借以凸现各种各样艺术形象。且看:在其笔下,关于“斩草”、“戏水”、“卖懒”等早年印象记忆(《儿时的小河》),关于木屐外观、工艺、用途的品质介绍(《又闻木屐声》),关于瞎眼明叔能掐善算的神奇本事(《乡村乐事》),邻居兴嫂痛失婴儿的始末缘由(《那方水土》)和复退军人虎叔正气凛然的好汉义举(《带走一盏渔火》)等等,作者都是不吝笔墨地精雕细镂,脉络清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仅如此,再看:书中关于荷花洲的雨后初霁,秦淮河的月色朦胧,钱塘潮的汹涌呼啸,祁连山的荒漠绿洲,桃花源的落英缤纷,三华李的肉甜汁浓,海盗船的神秘莫测,美人鱼的悲喜遭遇……相关细节莫不是绘声绘色,纤毫毕见,若闻其声,如睹其形,真实、丰满、恰切而又很接地气。

《文心雕龙》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其意即谓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之中,作者的思路、情绪、意象、感受等可不受时空区域或事物形态的制约、禁忌或局限,实现浮想联翩,逸兴遄飞,随心所欲,任由发挥。究竞如何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合一的艺术境界?关键在于作者是否确实具有、并且身心完全投入、恣意挥洒其坦率至极的真情实感。“渔火”作者已经明显地驱动、表现如此难能可贵的特质,其手中挥动饱含情感的笔锋总是伴随着人物、风物、事物而游走、凝结或宣泄,不作任何掩饰、表白无遗地披露自己的真挚、真性、真情。无论是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岭南文化、风貌、习俗、民情或正义与邪恶、丑陋与文明的冲突等典型社会现象,还是对于比较陌生的异国他乡的历史典故、民间传奇、自然人文景观等,他都能选择适当素材,切入合理角度,进行准确审视,并豁达大度地倾注满腔正义和无限深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礼赞、鞭挞与批判,真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形于颜色;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尽现笔端。

其四,遣词造句,行云流水。我跟作者多年交往,知悉他一直是酷爱阅读、鉴赏、学习唐诗宋词的名家名作,在“渔火”中,还有一篇专文记录其与《唐诗小札》缘结不解的难忘过程。他的散文作品明显受到不少优秀诗词的浸染、滋润与熏陶,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散文向着诗词靠拢”的创作风格,几乎要把每篇散文或每则“心语”都是当作诗词作品来酝酿、构思和呈现——尽管知道,这是不能轻易达到的艰难预期,依然矢志不渝,积极探索尝试。因此,他比较讲究作品之主题表达的隐藉含蓄,意境营造的空灵飘逸,修辞章法的清丽典雅等。二是比较留意将传统古典诗词作品中的语汇、句式、音韵、赋比兴等技巧手法和营养因素,加以推陈出新,适当消化吸收,融入现代语言,再悉心提炼而变作口语化,相互凝聚,浑然一体,或艳丽鲜明,或素缟淡雅,跌宕回旋,错落有致,从而形成一种观赏性、可读性十分强的文学语言,以及简约凝练、清新婉丽的文字风格,令人在阅读之余,获得如梦如幻、似诗似画的强烈美感。

在此,不妨对其遣词造句、行文风格的学养功底再作深入探究:“渔火”全部文字显得相当古朴雅致,几乎都在使用标准化的书面语言,甚至运用不少引经据典的文言词汇。虽然每一个字、词、句都是切实遵循语法规则的,意思表达却是无拘无束,顺其自然,不仅流畅熨帖,而且无懈可击,堪称严谨、完整、清晰。其间,即使夹杂某些粤地流行的方言,也是做到合理解释而实现大众化、规范化,致使外地读者可以看懂。作者很喜欢运用各式各样的排比句,形式包括长句、短句和复合句,内容则是或描景,或抒情,或状物,或叙人;却又不是古板刻意地临摹、仿照或固守骈体的对偶工整性,而是竭力回避、摒弃这种文体的佶屈聱牙的弊端,只求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尽情尽意,至善至美。再者,他格外重视选择色彩艳丽的辞藻,音韵铿锵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乐观奋进的心态……乃至作品的思想敏锐深刻,语言华美佳妙,情感热烈奔放,富有音乐性、色泽性、形象性、唯美性的文字则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足以感染、打动、征服读者。

(本文作者系广州体育学院社科部退休教授、现任学院督导和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