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文选

廖琪 曾平标|踏着扶贫状元陈开枝的足迹

更新时间:2020-12-23 作者:廖琪 曾平标

早在去年初夏,书写陈开枝扶贫业绩的方案,已列入省作协有关领导的议事日程。每每谈论这件事,迎接上他们投射过来的殷切目光,我(廖琪)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自豪和责任,内心早已蠢蠢欲动。

我和陈开枝交往已超过十年,他是我敬仰的老领导之一。我是他担任理事长的广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他对文化艺术的珍爱和对文化人才的爱护,对革命老区苏区人民的一往情深和矢志维护,都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当然,作为一个广州人,我对他当年担任广州常务副市长时,整顿白云山和珠江水域的许多壮举,以及在处理许多老大难市政问题的果敢圆满上,早就出自内心的敬佩。

2017年夏天,他第100次前往百色扶贫时,我和10多位文化人、企业家随行。每天,早上八点出发,中午一点多吃午饭,晚上八点多吃晚饭,总是马不停蹄,不曾有片刻的歇息。这对于晚睡晚起、中午必须有两个小时午睡的我来说,真是苦不堪言,却不敢有半点杂音。人家是奔80岁的老人了,图什么呢?所以,虽说疲惫,倒也一路欢声笑语。

我们收获着满满的感动,更收获着思想的净化和情怀的升华。

书写陈开枝的扶贫业绩,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可惜,去年7月初,我因病住院,住院期间,省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前来慰问了两次。他是个对文学有热心、对事业有雄心、对作家有爱心的新型领导。两次交谈中,他对撰写陈开枝扶贫业绩这一题材一直念念不忘。我深知他的用意,却不敢贸然承担。

转眼过去了十个多月,今年6月21日中午,在拥挤的电梯里,也许大家都戴口罩,一时认不出我。省作协纪委的刘书记与人议论着许多重大题材的写作,当谈到今年是全国扶贫决胜年,张培忠书记正物色人选撰写陈开枝扶贫业绩这一重大题材时,刘书记脱口而出:“不知廖主席身体如何?按理说,廖主席最合适。”电梯已到一层,我突然剥下口罩,对刘书记说:“写陈开枝的人选如未确定,我来!”刘书记先是讶然,接着是满脸的欣赏……下午不到5点,张培忠的电话已打到我家里。他刚要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反倒说:“是征求我采写陈开枝的意见吗?我愿意。”他又一次问起我的身体,我略一思索说:“如可能,帮我找个合作者。”“谁呢?”我脱口而出:“曾平标!”

曾平标是百色市人,在那成长工作了十多年才到广东工作,对百色的熟悉程度是没有几个作家能超越,虽说离开故土20多年,但情还在,缘还深,相信他对陈开枝这位百色扶贫的典型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晚7点,张培忠来电,曾平标决定与我一道完成陈开枝扶贫业绩这一重大的史诗式题材。

8月25日,我们已随陈开枝走向百色,参加他的第113次百色扶贫。三天后,回来了,曾平标仍留在十万大山里采访,一住就是20多天。陈开枝无疑是脱贫攻坚战场上一位“真的猛士”。24年扶贫路,115次百色行。陈开枝为百色老区引进5亿扶贫资金,修建改造了242中小学校,让8万多儿童走进校园……前后近一个月,我们在百色大地的山水间行走,用沾满泥土的脚步在田野中“调查”陈开枝扶贫助学的精彩点滴。走遍了百色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16个极度贫困村,在行走中竭力挖掘陈开枝真情的、典型的、有温度的细节、情节和故事。试想,作家如果没有现场体验,没有冲动,没有激情,那他的创作还有多少现实意义呢?听百色人讲陈开枝的事,听陈开枝讲百色扶贫的事。果然,我们发现很多很多,发现他关注的贫困村路修好了、他到访的贫困户电通了,他资助的贫困生毕业工作了,而且还传承了他的爱心接力……他牵挂的百色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嬗变。于是,我们决定好好写一写陈开枝。陈开枝的书不好写。他24年重复着同一个“百色扶贫”故事,那要有多大的意志和毅力呀!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感召和精神信念?“生命不息,扶贫不止。”是陈开枝广为人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都解不开这个“谜”:他选择的为什么是百色?我们也十分好奇这个问题。我们的写作,正是朝着这个问题导向去努力的。因为,只有把这个“谜底”揭开,把这个问题说明白讲清楚了,这本书才有了他与众不同的价值。当我们进入写作的状态后,深深被陈开枝的扶贫事迹所感染和打动。我们用饱满的情感,用细腻的笔端,为一名共产党人放歌,为一名扶贫功臣立传。采访和写作的过程,对我们不啻于是一次精神的撞击,一次浴火的洗礼。我们在努力用文学表达,希望淋漓尽致。脚,走在百色大地上;情,贴在百色大山里。陈开枝注定会以一种别样的方式驻扎百色老区人的心底。无论怎么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一个局部,而不是全部。作家的视野也是有限的,观察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意犹未尽。9月,我们又陪着陈开枝到百色,开展第114次扶贫。期间,还随他到了梅州和潮汕的老区苏区进行调研,对我们而言,每一次随行都是常温常新的感动和激动,是灵魂的拷问和升华。

始于悲悯,忠于初心,铸于使命,终于圆满,这就是陈开枝!

半年过去了,我们流下了汗水,熬过了多少个通宵达旦,《扶贫状元陈开枝》终于可以呈现在读者面前。毕竟时间太短,我们不敢奢望读者对这本书有多少文学艺术上的好评,只希望能听到大家的一句话: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陈开枝!

当我们开始撰写陈开枝扶贫业绩时,许许多多人无偿地伸出援手,整个过程演变成一场传递人间大爱的自觉行动,感人至深。广西人民特别是百色人民对此表现出极大热情,百色教育基金会的各位同志特别是该会的韦少标同志,给予了全力配合,其诚可敬。本书也参阅了各主流媒体的新闻和报道,引用了岑隆业、黄小卡、向志文等作家的相关文章,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谢意。本书在采访,写作,出版工作中,得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姚泽源,黄保祘,伍依丽,王晓建,何丽薇,赖友谷,陈海涛,翁立平,欧汉,马瑞鑫,叶博森,宋承祥等同志的帮助,支持,深表谢意。花城出版社在这本书还未定稿之际,已经早早介入编辑和出版,其专业精神可尊可亲。

当然,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持引领,是这本书最终能够成功出版的关键。

毕竟历史,毕竟久远,书中难免有纰漏或瑕疵,如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 

 (本文为《扶贫状元陈开枝》一书的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