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野松 | 着力构建大湾区诗歌及诗歌评论新高地

——《大湾》文学杂志创刊一周年略谈

更新时间:2020-12-07 作者:野松来源:广东作家网

很荣幸,能成为《大湾》文学杂志的编委和一个栏目的编辑,参与《大湾》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我觉得,《大湾》文学杂志是一份有档次有品位的刊物,因为这是由大湾区诗汇一些主要成员也就是一些有企业家气魄、有诗人情怀的诗人、作家主办的刊物,特别是社长钟建平先生,副社长、主编施维女士都是企业家诗人,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份由企业家兼诗人主办的刊物。企业家的坚毅气魄和阔大胸怀,诗人的高远眼光和开阔视野,自然决定了这份文学刊物的办刊宗旨和定位都很高: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华语作家。而且,从已经出版了的六期来看,总体上,无论诗歌(包括旧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还是评论,所发表的作品质量都比较高,加上200个版页之厚,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份十分厚重的文学刊物。

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尽管发表作品的门槛低了许多,发表作品的机会也多了许多,但诗人、作家们依然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更多地栖居于纸质刊物上,依然希望他们的作品能散发出一种传统的书香味儿,觉得只有发表于有份量有影响力的刊物才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而且,创办名为《大湾》的这份刊物,是我们在文学发展这个层面或方面与国家提出的建设世界级大湾区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所作出的响应、行动和实践,也是诗人作家们积极融入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况且还可以团结和凝聚一班诗人作家,为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和贡献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或者优秀诗歌文本。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在大湾区内已办有众多文学杂志的情况下,能大胆创办和坚持办好这样一份颇有份量的高品位高档次的文学刊物,无论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还是文学意义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大湾》文学杂志的最大特点是将诗歌放在最突显的首要位置,在所设的六个栏目中已占了三个,而且份量与容量都是最大的,而在我主持的评论栏目,也侧重于发表评论诗歌的文章。有鉴于此,我就试从着力构建大湾区诗歌与诗歌评论新高地这一维度来略谈一下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一,《大湾》以发表优质诗歌作品来打造新时代文学刊物品牌,致力构建大湾区诗歌新高地。从已经出版了的六期《大湾》中,我觉得诗歌的三个栏目“诗歌殿堂”、“散文诗岛”、“古道风韵”的设置非常漂亮耀眼,颇有韵味。诗歌历来被誉为文学头上的一顶桂冠,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自有其传统、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道,而能登上“诗歌殿堂”者,必有其诗歌创作强健深厚之功。因而,名之“诗歌殿堂”,会让读者觉得,能刊发于《大湾》文学杂志上的诗歌作品,都应是好诗,而不是一般的诗。而且,“诗歌殿堂”这一大栏目里还设有“新诗潮”、“新诗界”、“百里挑一”、“新诗海”和“新典藏”等小栏目,在“新诗潮”里所发的均是名家之作,均有给人引领新诗潮流之感觉,如商震的新口语诗,杨克的民间立场写作诗,胡弦的智慧诗,徐敬亚的“悼念诗”,汪剑钊的抒情诗,丘树宏的政治诗,李不嫁的思想诗,臧棣的语言知识诗,张执浩的生活日常诗(或曰生存现场诗),王家新的知识分子诗,秀实的逆向写作诗等等名家诗作,都在“新诗潮”里荡舟扬波,引人注目。有这些在当今中国当代新诗潮里,均能各领风骚、独树一帜的诗人在《大湾》文学杂志的“诗歌殿堂”高坐,无疑有效地提升了刊物的档次。自第五期开始,还增设了殿堂之星,已分别选发了在中国当代诗坛颇具影响力的两份诗歌杂志——《星星》诗刊、《诗潮》诗刊的两位主编龚学敏先生和刘川先生各具个性与特色的诗作。同时,在“新诗界”小栏目里,也刊登了许多知名诗人实力诗人的诗作,如林旭埜、仲彦、张守刚、黍不语、盘妙彬、阿垅、林荣、刘春潮等。在“百里挑一”小栏目里,选发了众多来稿中的姣姣者如鲜圣、北塔、漠阳、杨雨、鲁绪刚、星草、李白云、海洋、李月边、周小权、樵夫、沈天鸿、余怒、方文竹、海瑛、杨于军、宁荣生、谭国锋、林风、罗唐生等诗人的诗作。而在“新诗海”这一小栏目中,则选发了海外不少著名或知名华语诗人如雪迪、王晓露、严力、非马、曼陀罗等一批诗人带有一定前卫性、先锋性的诗作。“诗典藏”则收录了中外不同时期、各种流派的著名诗人的代表诗作。此外,“散文诗岛”、“古道风韵”两个重要栏目也发表了一大批的优秀散文诗作及旧体格律诗词。在第六期的“散文诗岛”栏目,隆重推出了首届“大湾”散文诗奖部分获奖者庞白、鲁橹、扎西才让、梁冬梅等诗人的优秀散文诗作,让散文诗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以上这些已足以证明《大湾》文学杂志正在努力构建中国大湾区的一个诗歌新高地。

二,《大湾》以发表高水平评论文章来着力构建大湾区文学评论特别是诗歌评论新高地。在本人所负责的“南海思潮”评论栏目,从创刊号至第六期,共编发了26篇评论文章,所评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包括散文诗)等各种文学体裁,而对诗歌方面的评论就有22篇。在这22篇的诗歌评论文章中,既有全国重要的著名诗评家如罗振亚、张德明、何光顺、绿岛等很有分量的评论文章,也有知名度颇高的诗人、诗评家、学者马启代、江湖海、刘晓平、杨从彪、刘亚明、蒋楠、周思明、张军、金敦等的评论文章,还有近年来已渐露头角的评论新锐宁荣生、步缘、杨雨等的评论文章,甚至还有一些我所不认识的评论家或作家或诗人所写的评论文章。在这22篇的诗歌评论文章中,既有评论视域广阔,从宏观上对整个中国当代诗坛状况的批评及创新突围的思考,如诗人、评论家罗振亚教授的《新世纪诗歌的“突围”及其障碍》,就对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诗歌欲从“低谷”的残酷现实中“突围”的各种尝试与实践,以及所碰到的各种障碍,所出现的各种征候,作出了深入、深刻和辩证的思考、剖析与总结,并对新世纪诗歌无愧于时代与读者的期待提出了建议;也有通过对具体诗人的诗集、诗歌文本的研究与评晰,在微观上就如何提升现代诗写作水平谈了评论者的看法,如诗人、评论家张德明教授的《观望的视角与抒情的方式——读黄廉捷诗集<站在平台看风筝>》,诗人、评论家马启代的《逃生的路径及其诗歌的可能》;也有就一区域的诗歌发展与诗歌精神、诗歌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所作的总结式扫描与陈述,如诗人、评论家何光顺教授的《在绵阳,一场朝向西南的诗歌之旅》,评论家周思明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深圳诗歌创作发展》等。

最值得引起重视的一篇评论文章,则应是诗人、评论家刘晓平先生的《新诗写作要有时代性和人民性》。这篇文章针对这么些年来诗歌的边缘化问题,指出这其中除了有大背景大环境,以及电子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取舍等原因之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新诗写作的时代性和人民性扣得不紧,个性写作、心灵写作喧宾夺主。刘晓平先生认为,诗歌艺术本身的发展和繁荣,必定要循着它自身的规律走下去,诗的本质写作不能脱离这个时代和主宰这个时代的人民,当前许多关注诗歌艺术的专家、学者、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探讨和摸索,往往都只从诗歌艺术的语言、结构、传统或西方元素的引进等微观视角去做文章,而缺少一种宏观的视角去看问题,其结果是找不到解决阻碍诗歌艺术发展的根本问题,更找不到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钥匙,其探索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刘晓平先生认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阻碍诗歌艺术发展,和造成诗歌艺术受众面不广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大多没有处理好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也就是没有更多的关注诗歌的社会性问题、人民性问题。当前诗人们写作,多从诗歌艺术的语言、结构或西方元素的引进等个性方面,也就是说多从作品的内部来寻找原因和突破,多局限于诗人的个性体验,割断了诗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些诗人只考虑怎么写的问题,而少去考虑写什么的问题,甚至有诗人把诗歌写作当成一种词语的游戏。刘晓平先生进一步指出,随着朦胧诗派的诞生,各种诗潮风起云涌,大量的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等观念和理论的涌入,造成了诗歌流派的繁荣,也使诗歌艺术迷失方向,脱离群众与生活,最终导致了诗人们走入了一个孤芳自赏的境界,而丧失了责任和压力。在文章的最后,刘晓平先大声疾呼,希望诗人们不要做盲人,而要有一种照亮社会、人民的责任,要概括反映火热的新时代生活,要用诗歌艺术的光芒去照亮人民,要以独特的个性体验,去反映共性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诗性光芒去辉耀社会生活的空间。也许,会有诗人或者评论家认为,刘晓平先生的这些观念比较政治化,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我却认为,刘晓平先生大胆指出中国当代诗坛存在问题的要害,如良医用心把脉,他的看法和疾呼,不啻是给中国当代诗坛一些不良诗风所开出的一剂良药。

三,《大湾》充分体现了较强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实,诗人与评论家都同样秉持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责任。在已经出版的六期《大湾》文学杂志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抗疫诗的大篇幅刊登以及有关抗疫诗抗疫散文评论的发表。发表于第二期的“诗歌殿堂”栏目中的“庚子春天的哭泣”小栏目里的诗作,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均能以独特的视觉去诗性地表现在疫情下诗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类命运甚至个体生命的思考,如臧棣的《双盲测试》、李少君的《在坪山郊外遇萤火虫》、徐敬亚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发光》、盛祥兰的《月亮从不放弃人间》等,对抗疫英雄如钟南山的唱赞,如钟建平的《逆行者》、龚学明的《我愿意你是神》、西棣的《训诫书或诊断书》等,诗人们的悲悯情怀和理性之思均能在分行的文字中得以诗意呈现。这些质量上乘的“抗疫诗”,让《大湾》文学的时代担当精神得以充分体现。第三期的“南海思潮”评论栏目,除了刊登著名诗人、作家杨克先生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发起组织的以“疫情时期,我们记录中国”为主题创作的大学生非虚构叙述文集所作的序言《时代生存的青春书写》之外,还刊登了评论家刘亚明先生的评论文章《写诗:一个真实自我的释放》,这篇文章对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赴武汉某方舱医院医护工作者弱水吟(龙巧玲)的一线诗歌作品《武汉方舱医院一个护士的诗(四首)》的艺术性、思想性及社会意义作了深入的评析,让原本已经火爆网络的诗人及诗作更加知名于世,同时,这篇评论文章也间接地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深情的礼赞。能推出这些“抗疫”诗歌作品与评论文章,证明了主办者和编辑们是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尽管《大湾》文学杂志属于民间性质,只是一份有着国际书号的民刊,虽谈不上是政治家办刊,但也充分体现了《大湾》编者们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最后,我想提一点建议或说几句实话。今后《大湾》杂志各个栏目,尤其是诗歌栏目,包括我主持的评论栏目,都应做到不薄名家厚新人,让前浪带出更多后浪。从我近些年来所订阅的不少刊物来看,发觉每份刊物都被名家们占去了不少的篇幅,用去了不少的容量。可以这么说,名家资源多阵地多,而新人机会少,显山露水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是十分的难。只有多发一些文学新人,尤其是大湾区年轻作家、诗人们能真正体现到时代性与人民性,能很好地反映、表现和诠释我们时代在前进中所发生的种种现象,能很好地关注人民群众作为最广大读者的心灵诉求和心灵渴求的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评论等作品,并突出大湾区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办出大湾区文学刊物特色,才会赢得更多读者以及文学界更多人士的认可。而且,能向中国文坛、诗坛、评坛推出更多的新人,助力文学新人成长,将是《大湾》当家人、编委们及编辑们的无量功德。当然,前提是,要确保质量,把好质量关,不能为推而推。当这份刊物能得到许许多多读者作者,特别是大湾区的读者作者们的认可、赞赏和拥戴时,那么,离成功构建大湾区文学新高地,特别是大湾区诗歌与诗歌评论新高地的目标就不远了。

2020.11.23改定


作者简介:野松,诗人,诗歌评论家,广东珠西诗群召集人,诗歌与评论文章刊于海内外各种报刊和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