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文选

江扬丨秋,浓了托翁故居

更新时间:2020-11-06

秋天是斑斓的。而在莫斯科,本来就是个怀旧色彩浓郁的城市,在那成片的金黄、火红、深绿树叶的妆点下,更加犹如一杯陈年老酒,层次凸显分明。

眼前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博物馆,坐落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托尔斯泰小街上,看上去质朴含蓄。深褐色的木质墙框着院子,临街就能望见树荫下那幢漆成黄绿色的二层小楼。门口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格局,里面却树木森森,庭院寂寥。在莫斯科,这就是座很普通的房子,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虽然很富有,却把家安在了平民区。

门口一棵当年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白桦树,长得格外挺拔粗壮。走进放满生活物品的屋子,恍如走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段不算久远的年代。古色古香的烛台,饰有典雅花纹的墙面,厚重的木制家具,闪耀着岁月悠然的光泽。托尔斯泰全家在这座房子里居住了19个冬天,每个房间摆设得都好像主人还在这里过日子一样,带着天长地久的形态。

经历过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肃反、卫国战争、苏维埃政权到苏联解体等等这些俄罗斯历史上乃至世界史上的重要时期,在危机与改革相互交替的过程之中,这里仿佛与时光无涉,凝重得显现出沧桑后的雍容与安详。

一楼客厅的煤气吊灯下,铺开一排长长的餐桌,上面摆着二十多副盘碟。不知有多少个白天或者夜晚,托翁的家里高朋满座,成为文学艺术精英们的沙龙。契科夫、列宾等一串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里与托尔斯泰探讨文学和艺术,甚至激烈辩论。比托尔斯泰小16岁的列宾常常与他发生争执,在艺术上他们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仍然继续交往,也继续在所有方面发生争论。与此同时,列宾也继续画着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环顾四周墙面,挂着一幅又一幅尺寸不小的油画,多是列宾为托尔斯泰及夫人和女儿画的肖像,既是艺术杰作,也是俄罗斯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在与托尔斯泰交往的20多年中,列宾为他画过多幅写生作品,既有犁田耕地的素描和油画,也有写作中的托尔斯泰,还有长椅上的托尔斯泰、病榻上的托尔斯泰。列宾的画笔,以简约的构图传递出作家丰富的内心,没有虚饰。这一刻,是两位大师心灵的接近,在文坛和艺术界留下了一段佳话。

镶嵌在玻璃镜框内的是画家帕斯捷尔纳克为《复活》画的插图原稿。托尔斯泰对俄国人民苦难的理解,对人的救赎之路和探求,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深刻地影响了帕斯捷尔纳克,使他先后为《复活》绘制出33幅插图。这些插图又打动和感染了对插图要求严谨的托尔斯泰,同时也成就了画家。对我来说,了解苏俄的油画艺术就是从文学作品的插图开始的。

记得我第一次读《复活》是在中学年代,人物的名字太长觉得有点难记。后来在大学重读时,感到了俄罗斯文学的亲近,“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灵魂,的心酸,的挣扎”(鲁迅)。作品围绕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上诉这条基本线索,透过“监狱”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和精神的复活。托尔斯泰描写的贵族、农奴、囚犯、狱卒、工人、革命者等各个阶层和各色各样的人物,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俄罗斯当时的社会面貌。在撕去贵族资产阶级俄国的一切假面具的同时,也对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无情地批判。

在二楼宽敞的大厅里,三角钢琴边的陈列台上,放着肖邦、海顿、韦伯和莫扎特的乐谱,都是托尔斯泰的最爱。这个地方,也是当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到访并演奏的地方。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从房间望出去的每一扇窗户,景色都是那么旖旎。走廊的尽头,是托尔斯泰的书房,他为自己挑了一个最僻静的地方。书桌摆在门口的位置,烛台、笔具、镇纸、文件夹等文具都像没有挪动过一样。字迹娟秀的手稿,纸片已经发黄。阳光下的摇椅,似在等候托翁躺靠片刻。

耗时10年的《复活》是托尔斯泰在这里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时还创作了包括《伊凡·伊里奇之死》等在内的近百部作品。评论家们说及的这段时光,正是俄罗斯面临深刻的社会危机,托尔斯泰创作的旺盛期,也时是他实现人生观转变的关键时期。因为《复活》最能体现托尔斯泰晚年对世界、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今年是《复活》问世120週年,也是托尔斯泰逝世110週年。

托尔斯泰当初买下这栋房子,就是因为喜欢它的后花园。秋天里的后花园,成排成行的树林和撒落地下的叶子,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铺天盖地地如同漂亮的羽纱覆盖了整座庭院。真的被这片金黄色的世界震撼了!我徘徊在托翁散步的小径里,仿佛看到山坡上托翁读书思考的背影,听见庭院内迴响着托翁与孩子骑自行车玩耍的笑闹声……

几隻小松鼠,蓦地蹦到我的面前,又迅速跳开,它们在忙着寻找美味的松果。秋风中,片片树叶恣意飘落,像飞舞的金色蝴蝶,为园内平添了生命的色彩。树底下铺盖着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叶子,宛如一块金灿灿的地毯。我轻轻地坐在上面,听见风踩在树叶上沙沙地响。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温柔地洒在我的身上。

(发表于香港《大公报》2020年11月2日。江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