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陈明斐 | 一部有着不可思议的“奇”和让人不可思议地相信的《戈壁奇案》
更新时间:2020-07-28 来源:广东作家网
作家写的小说,再真也像假的;新闻人写的小说,再假也像真的。这是我看了胡国华师长写的长篇小说《戈壁奇案》之后涌出脑海里的第一句书评。
《戈壁奇案》故事虽不复杂,但悬念性强。主要内容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河西走廊戈壁县五佛公社的一段奇案,一个超常聪明又性格扭曲的侏儒王有德中专毕业后带回绝色老婆梅雪,生下两个残疾儿后老婆闹离婚未逐,最后侏儒与两个残疾儿被农药毒杀的破案过程。
一、作者的无缝楔入是小说鲜活的钥匙
小说的“奇”就奇在小说主角婚姻不可思议的畸形和下毒人是死者不可思议的至亲身份上。通常小说的虚构性最容易露出马脚之处往往是过于追求不可思议的猎奇,而在阅读《戈壁奇案》时读者却不会让“奇”带偏而怀疑此案的不真实,相反一旦开卷相信就会沉浸于破案进程之中,这完全有赖于作者使用的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为记者,而作者早年系新华社高级记者,后曾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戈壁奇案》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作者将新闻写作的平实风格驾轻就熟直接转移到小说创作上,而创作背景正好又是他工作生活过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河西走廊。作者将记者生涯积累的大量一手素材熔铸于小说,使得整部小说仿佛可闻可触的戈壁味有如卷起中国西部的风沙扑脸而来。
细节描写是小说的血肉。没有在当地生活过,作者也绝对写不出这样的细节来:如写西瓜泡馍,从苏联引进的“反修瓜”和当地低产小麦“和尚头”做出来的馍为最佳搭配,吃时先把大如足球的西瓜用手拍开并把瓜馕搅成小块,再用小斧把大如脸盆的馍砍碎,放在西瓜汁里泡着吃便成地方美食一绝(看到这里,我上淘宝真的发现有和尚头面粉,并打算买回几斤面来试一下);还有当地比鸡小比鸽子大的沙鸡,一元一只,其肉细嫩,其汤鲜无比(真实故事是作者当时在队部当秘书,第一年过年就在队部食堂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一人一元一土鸡,被说破坏“三同”,因此“发配”到一个更远的大队做副领队);最绝的是写大学生要跟农民“三同”,先是到农民家吃派饭吃得比较差,派了几轮后担心增加农民负担,于是派到地富家,到地富家不仅吃得比较好,最要命的是“地富家的姑娘、婆姨文化程度都比贫下中农的姑娘、婆姨高,出落得也更加水灵……轮到派饭那天,她们都会精心打扮”,于是就有学生爱上她们,结果在分配工作时就遇到麻烦。正是这些无比生动的细节,让小说所描写的独特时代背景、生活风貌与读者毫无隔离,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睹其事,甚至有不可思议地如陷其案之感。
《戈壁奇案》白描式的新闻写作风格所形成的独特价值和可读性,也是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才有笔者本文开篇第一句。
二、王有德,让人喘不过气的人设
《戈壁奇案》全篇16万字,这是一部本可以一口气看完的长篇,但书刚到手时只是匆匆翻了一下。没马上看,是因为此书中的主要人物关系令我不由自主地生发出很不舒服的生理抵抗。
侏儒也是人,当然也有享受美好爱情的权利。小说中有一段描写梅雪的父亲第一次见到王有德时的情景:
无计可施的梅铁,只好拎起旅行袋,缓缓向候车室走去。自己的电报写得很清楚啊,怎么会没人来接站呢?
……突然看到候车室西面的一根电线杆后面,犹犹豫豫地闪出一个矮小的身影,摇晃着慢慢向候车室走来。谁家的小孩,这么晚还不回家吃午饭?梅铁正在奇怪时,只见那人走到他离他两三米的地方,抬头叫了一声:“爸!我是王有德。接您来晚了。”
……王有德声音不大,梅铁听来却如五雷轰顶,脑袋轰的一下,血液片刻就涌上了头,脸立即涨得通红:难道这真是自己的女婿王有德?梅铁身材高大,来人在他面前口够得到腹部,从身高看,像个孩子。
……这样的女婿,远远跌出了梅铁内心的底线。他根本无法想象,更无法面对。他看作心头肉、掌中宝的女儿,怎么会嫁给一个侏儒?想到自己的女儿与这“丑八怪”躺在一张床上他都恶心,更想不到这侏儒竟能让梅雪怀孕,他不由得心如刀割……
心如刀割的不仅是梅雪的父亲梅铁,当然也包括读者。我就很难想象一个侏儒爬上一具雪白丰腴女体吭哧吭哧的画面。也正是美与丑这一让人喘不过气的巨大反差,成为小说中案情从县城、公社、村三大场景层层推进的最大悬念。
小说人物众多,有知识青年、县社队干部、军人、医生和护士、供销社职员、农民群体等,我认为小说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笔下的王有德,他显然就是小说家孜孜追求的这一个的个性人物。王有德实际上以一人之丑对抗着众人对他独占美色的集体妒忌,他有多丑对他的妒忌就有多大,妒忌的程度大到即使他不被毒死,他此生都已经注定为悲剧结局。他最终被毒死,众人不仅不会感到意外和同情,相反是整个戈壁县男女尤其是男人们都松了口气。
最不可思议的是毒死王有德和两个残疾儿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亲生母亲裴姑。她在最后的认罪陈词中都承认看到儿子和天仙般的梅雪在一起时有多别扭,而至于儿子不同意离婚并多方为难梅雪时,她不得不毒杀儿孙并自尽。从这个角度看,变态的王有德与世俗作战毫无胜算。
王有德早熟、聪明,从不反击嘲笑,因为毫无反击力量,所以只能记仇;他知道想获得尊重,唯有读书好,并最早争取入团和当了班长;经“精心计算”放弃高考,就读“管吃住,免学费”的林业中专成为团委书记;厚脸皮不择手段乘虚而入占有校花梅雪。所有这些在常人看来都是居心叵测,但王有德由于身体缺陷决定他在即使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也未必如愿的情况下,常人认为的性格扭曲反而成为他生存的唯一取向。而他对从小到大不得不接受的打击与嘲笑所积累的仇恨,最成功的复仇就是娶美妻回乡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震撼!
美丑搭配是作家看重的题材之一,如大家所熟悉《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和《金瓶梅》中的武大郎,不过他们在小说中都属于外貌极丑内心极善的人格。《戈壁奇案》中的王有德却是一个邪恶的人物,值得称许的是作者有意识地揭示了王有德的生存时代已经不同,他从小学到中专均受老师器重,先后担任班长和团委书记说明社会对残疾学生的无差别接纳,王有德最终成为悲剧人物虽有社会的压力,但根本原因是性格过于阴暗所至。
在一个正常人都有可能形成扭曲性格的时代,侏儒王有德的人生自我设计已接近他能达到的理想境界,娶回梅雪当属其人生巅峰。他所有努力都是希望能象正常男人一样生活,所有正常男人又都希望象他一样能有一个天仙般的妻子。美与丑,成功与失败,便构成人生的复杂性。作者如在这一点上能有更深刻的刻画,《戈壁奇案》将更奇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