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江冰 | 访三水:走大堤,谒宗祠,见三江汇流
更新时间:2020-07-15 作者:江冰来源:大城说
三水白坭依靠原有粮仓建粮食博物馆,唤起昔日记忆:粮店买粮,农具打粮,粗粮精粮;福州读高中时,每日吃缽蒸饭,上铺地瓜米,下为白米饭。匆匆咽下薯米,再细细嚼食白米饭;因为城市中学生定量每月27斤,不够吃,除了粮票,无处买粮。
三水为广东四大粮仓之一,此博物馆门面不大,但三层展厅,内容丰富,颇开眼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人口大国,自古已然。靠天吃饭,南米北面,吃乃头等大事。一电影镜头印象深刻:老蒋败走台湾,酸溜溜言道:我把四万万人吃饭的难题丢给老毛了。
“文山禾神”一石刻引我遐想,岭南稻作神灵是纯粹本土产物,还是外来影响?由北而南,江南文化是否有所波及?水稻种植源远流长,岭南亦是源头之一吗?
遇村里肥仔,古铜色皮肤,身高体胖,戴耳麦,听音乐,表情悠闲,一问18岁,乐嗬嗬合影,完全城里孩子派头,自然生在富贵乡,有鱼有肉更有饭吃。
江根村,有明礼部尚书何维柏读书处。攀梯登山,见百年松林,此时清风拂面,氛围刹那不同:古风渐浓,仿佛可见往昔风景。山头小亭,风雅独立。亭上有匾,书三大字:凤柏亭。一副对联生动描述:下有千仞渊蛟龙时潜藏,上有千年枝可以栖凤凰。
入亭俯瞰江景,豁然开朗,宏阔恢宏——两条大江,一横一竖,北江西江,汹涌澎湃,若如椽大笔上下涂抹,刚劲有力;江水闪亮如带,映射午间阳光;两江之间,有绿洲河汊,线条交错,色彩斑斓,好一幅壮丽江景,壮哉壮哉!极目远眺,水天相连,云海奔涌。
西江北江绥江于此汇流,故名三水。山下北江大堤俨然,江面贵港大桥横卧;北江大堤厚实坚固,防御江水泛滥,据介绍亦为羊城安全大堤,堤破则广州被淹;不断有货船驶过,恍恍惚惚若回到古代,想象李白立于岸边咏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顺石梯下山,发现诗仙虽未在此流连,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却曾经题字。五百多年前,先生佇立江边等候学生,久候不至,遂题“思贤”二字。江边石碑,令我眼前一亮,浮想翩跹……白沙先生为广东明代大儒,品格高尚,博学精深,理学大师。实属囯家级历史文化名人,功载史册。
陈氏大宗祠,又见陈白沙——先生亲笔题匾。传说白沙先生拔茅草自制“茅龙笔”,故有茅笔书写遗迹留世。茅龙笔粗砺豪放,所书丝丝露白,形似枯笔,苍劲峭拔,风格独具。大宗祠高大巍峨,厅堂敞亮,前后四进,最里厅堂供奉祖宗牌位,已有二十几个世代承继。
仔细阅读供桌两侧对联题字,想象宗族和谐美美与共情景。几千年血缘宗亲,确定一套信仰体系持续作用,贯穿社禝宗教家庭个人。林兄坦言:上下内外通畅矣。
祠堂内有两台乒乓球桌,球人踊跃。族人陈达荣告知退休后以房租为收入,此村为南海顺德人办厂地,房子多出租给外地人。此即珠三角优势,外来工居多。三水三宝:水稻水泥和“魔水”(健力宝),故旅游定位:饮料之都,长寿之乡。
祠堂门外,一排旗帜,迎风翻卷,科举兴旺,遥想当年风光。此地古时为南海富裕之乡,商业催发科举,财富推动文教。可惜天时已晚,无法细看,驱车掠过,匆匆过客矣。
三水美食遍地,亦深得广府菜之精髓。不但色香味形具不逊色广州,还多添了一份田园农家乐趣,食材烹饪上亦有特色。三水为珠三角区域,属于广府文化。据介绍往北清远山区,即与客家文化接壤。
鸡鸭鹅“三鸟”当先,三江淡水鱼美食扛鼎,更有白嫩藕尖、黑皮冬瓜、鲜嫩冰草、山水豆腐等呈众星捧月之势。荤素搭配,汤水烩炒皆宜。一盆冰块托出碧绿仙草,印象中应该是国外引进菜品。以芥辣生抽点料,甚为可口。小暑炎热,倍感清爽。
江中淡水鱼用白嫩豆腐滚汤,鲜得恰到好处,白胡椒黄老姜压腥提味,佐料配角亦是功不可没。水好鱼鲜,似乎怎么做法都可口上佳。大鹅也烧得极好,滋味入骨,鹅肉酥烂却不失筋道,口感透彻,让你品味鹅肉荤香中的一份特殊清香。
2020年7月8日 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