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逸野 | 张培忠《永远在路上》:真实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0-06-17 作者:逸野 来源:文艺报 

读一篇非虚构作品,数度泪奔。

回忆父亲的文章看得多了,尤其是每年的父亲节,几近泛滥,空洞无物的多,煽情者众,鲜有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料,这篇文章一开始就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场景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了我,越往下读越是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感同身受之处,不知不觉泪流满面甚至哽咽恸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伤和痛,那些苦和累,那些我们熟悉的历史,我以为已经远去了,却在作者的文字中突然如此鲜活,如此亲近,山呼海啸一般扑面而来。

在“省尾国角”广东省饶平县西厢乡的一个小村庄,烙印着父亲的一生。平凡、朴实、勤劳、刻苦,跟中国乡村的大多数父亲一样。山一样的脊梁、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天性,不甘平庸不服输,犹如贫瘠山梁上的一棵草,生而弱小卑微,却把根深扎土地,任凭凛冽的山风吹过,寒冷的霜雪埋过,当太阳升起,当雨露滋润,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在体内升腾,化作无穷无尽的力量。

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个人的命运、家族的兴亡,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残酷得令人泣血的现实,有柔软如流水的温情。不仅是父亲,还有文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母亲、哥哥、农友、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下坝嬷、生产队长、伯父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有的即使是三言两语,人物性格也跃然纸上。

“这些自产自销的土烟丝,父亲随身携带一小油纸袋,放在裤袋里,犁好一片田,赶过一段路,中间歇息时,卷一支喇叭筒,猛吸几口,既解乏,又过瘾,那大约是父亲人生中的赏心乐事和莫大享受。”这样的描述不少,画面感很强,让人不知不觉走了进去。

一方水土一方人,作者对潮汕人文风俗的熟悉,让作品洋溢出浓浓的乡土特色。在写到生“男丁”焖“分饭”的习俗时,更是驾轻就熟,娓娓道来。

按照村里的传统,生男孩的,正月十一还要上灯,宰鸡杀鹅,椿圆做馃,答谢神明;正月十六,要主持或参与“营阿娘”,如果是头丁,就要牵头筹备有关事务,不是头丁,就协助头丁做好相关工作,让“阿娘”在全村的疆界巡游一番,以示香火有继,福泽绵长。

建新房上梁,在中国各地都是一件庄严隆重的事情。在作者笔下,潮汕人“上梁”是这样的:

随着张成丰将象征大吉大利的红花秣草水洒向正梁后,父亲高喊一声:“吉辰到!”负责做泥水的父亲的族弟张继添随即点燃了一串鞭炮,张永平紧跟着喊道:“上梁!”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中,大家用绳子将正梁慢慢地抬高、抬高,然后稳固地安放在整个屋子的最高点。正梁安放妥当后,张永平遂将一张写有“姜太公在此”的红纸贴在正梁中间,这道庄严的仪式方才完美落幕。

使人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时代,农耕文明的质朴淳厚,描绘得有声有色。如果不是对乡土怀着深厚的感情,如果没有经受时代血与火的洗礼,如果不是对这一方热土的文化底蕴有着长期的研究和积淀,不可能这样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非虚构作品的本质就是真实地再现,高明的作者总是能把握核心,那就是文学艺术的以情动人。理性冷静的铺陈,蕴含着博大的悲悯情怀;感性真挚的描述,深藏一颗柔软的心。父亲去当挑夫,那似乎通到天边的崎岖山路,父亲的双脚走得如此沉重:

从大赤岭下来,经过枫树脚岭,在岭上路窄坡陡,货担沉重,无法走快,刚刚下到食饭溪水库主坝时,父亲急着赶路,想走快一些,没想到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壳褛侧翻,幸好是在平地,损失不大,只豁坏了三几个鸡蛋。父亲就势坐在地上,捧着几颗碰坏了的鸡蛋,左瞧右瞧,舍不得丢掉,遂把那几颗生鸡蛋吃了再赶路。

后来,哥哥张培林长大了,开始为父亲分担了,假期跟着父亲当挑夫:

父子俩刚踏上江西田村后头的晒谷场,天就阴阴地下起了雨,晒谷场从上场到下场有一截很窄很陡的坡,每次经过时都要挑直肩才能顺利通过,雨过路滑,担子又重,张培林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移动着脚步,到路尾时终于刹不住脚,连人带担子滑倒在地,40多斤的一担鸡蛋坏了一大半。

作者自己考上中师,第一天去报到的场景是这样的:

由于家里穷,没有现金可缴纳,只能用柴草之类代替。那天报到时,我和父亲每人挑一担粗糠(即谷糠)到学校,上午等不到人, 进不了门,我们父子俩就一直在学校大门口等着。中午就近在小食摊上吃一碗三饶饺,一毛钱十三颗,我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见我不够吃,又舍不得多花钱,就把他那一份多拨拉几颗给我,我不肯要,他就把那半碗连汤带饺子都倒进我碗里,我是和着泪水把那半碗饺子吃完的。

父亲的农友在伐木的时候遭遇事故,悲惨的情景,人生的无常,着墨不多,却令人扼腕:

众人七手八脚把张两愿抬回刚刚搭好的篷寮,父亲连忙舀一碗水喂他,喂到一半,水就直往外流,喂不进去了。父亲和大家带着哭腔急喊:“两愿!两愿!”

张两愿却永远地闭上眼睛,听不到他的乡亲、他的兄弟一声声悲戚的呼喊!

这一天是冬至。他的小儿子才两岁,他的妻子正做好冬至的汤丸等待他回去团聚。

没有刻意的夸张,没有故作的矫情,只是轻轻地道来,已经令人热泪纵横话不能言。哪些事件该洋洋洒洒,哪些故事该点到即止,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将近4万字的篇幅,一点不觉得长,反而在掩卷之余,意犹未尽。

审视和反思,又让作品有了深度和张力。口述历史的角度,广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能力,活色生香,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