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关于挖掘报告文学重大题材的一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0-06-15 作者:杨黎光来源:广东文坛

在报告文学领域,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多种题材和体裁都进行过创作尝试的作家。我的报告文学创作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8年,主要以写人物故事为核心,例如《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美丽的泡影》《梦醒魂不归》《伤心百合》等。

第二阶段从1998年到2008年,主要写的是重大社会事件,例如记述1998年全国抗击洪水的《生死一线》,记述广东警方侦破横跨粤港两地作案的张子强犯罪集团大案的《惊天铁案》,记述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全过程的《瘟疫,人类的影子》等。

第三阶段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主要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创作了以“追寻中国现代化脚印”为主题的四部曲:《大国商帮》《中山路》《横琴》《家园》。

这三个阶段的创作无论从题材到体裁都发生了变化,创作的核心从人物内心到宏观世界,跨度很大。这种变化使我无论从采访、资料的收集,到最后主题的确定,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从写一个人物,到写一个事件,再到写一段历史,这其中涉及到的思考的维度,结构的编排,文字的表述都是不同的。这种创作上的变化,一是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使然,二是出于一种主观上的自我挑战。

文学创作是一种思维的艺术活动,你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断地重复自己。有追求的作家往往会在写作一段时间后,觉得写不下去了,为什么?就是害怕重复自己。这时,你的面前可能就会遇上一道坎,翻过去了,你就进步了,创作上就此迈入了另一重天地;也有很多人翻不过去,一直原地踏步,有的人会不知疲倦地创作,然后苦恼自己没有突破,而有的人就慢慢地失去了写作激情。没有激情、没有思考、没有追求的写作,只能是作文而不是作品,是文字而不是艺术。

我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跟我的职业有关。因为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每天在新闻采编业务的过程中,目睹社会的变化,思考社会的进程,这就督促我不断地通过有品质的阅读,去了解一些有关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知识。了解多了,就有比较,有比较,就开始有想法。然后,你把想法记述下来,可能你就有了思想的火花,继而产生创作的激情,于是,一部作品的主题就此诞生。

全面读过我的作品的读者会有一个感觉,我的作品所涉及的面比较广,除了书写的题材,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变化,早期作品和近些年写的作品,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这是因为我觉得随着题材的不同,文字的表现一定要有变化,描述一个人的情感,和描述一段历史的进程,文字表现能一样吗?所以,你要能俯首描述眼前的一个脚印,也能抬头观测历史的风云。这才是一个能不断进步的作家,这才是一个有追求的作家。

最近我关注的重大现实题材是《脚印——人民英雄麦贤得的故事》,这不是一个新题材。在1965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中,头部中弹的麦贤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坚持战斗,被誉为“钢铁战士”。他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国人,他的名字曾因进入中小学课本影响过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最初这只是一篇杂志约稿的选题,一开始只是计划写一个短篇,后来在采访麦贤得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想法,就写了三万字,以《英雄和他背后的英雄——“钢铁战士”麦贤得的人生之路》为题,去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第10期上。之后,我又为《求是》杂志写了一篇关于麦贤得的短篇报告文学,发表在今年《求是》第一期上。两篇作品发表后,收到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反响,前一篇还获得了《北京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因此,在花城出版社和省作协许多同志的鼓励下,我又开始慢慢酝酿创作一部关于麦贤得一生的长篇报告文学的计划。

麦贤得是一个老英雄,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现在重新写他,该怎么写,才能真的打动人?这对我是一种挑战。

创作这部作品时,我遇上两个新问题:一是如何把握主题的深化,现在去写一个55年前的英雄,有什么新的意义?负伤后的麦贤得后来命运怎样,他如何度过这漫长的生命历程?他的生命历程,对于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启发?二是,英雄模范人物是很容易写成脸谱化的,麦贤得又是一个已经被无数人写过的知名度极高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何才能挖掘出一个英雄人物身上55年不褪色的新意,而这个“新意”能让人感动,让人佩服,让人觉得可信,让这个人物形象再一次变得鲜活?

我在采访和资料的收集中,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在我眼里,麦贤得是一个“纯粹的人”,而在当今社会里,“纯粹的人”是极为珍贵的。我想从这个角度切入,把麦贤得的事迹细微地展现给读者。这次《北京文学》在评选年度优秀作品时,公开发表了评委们的推荐意见,我看到那么多不同年龄段的专家评委在推荐这部作品获奖时,主要肯定了这一点,即写出了一个老英雄的新意,而且真切、可信、动人,这一点让我感到被理解的欣慰。我会在长篇创作里,把这一点进一步写深、写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