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刀尖下的血色木棉

——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派出所所长冯智敏夺刀记

更新时间:2020-04-27 作者:夏晓露 来源:广东文坛

二月,岭南的木棉花静悄悄地次第盛开了,一点、几朵、一片,开得红红火火。耸入云端的枝条上,坚硬的骨朵破茧而出。远远看,像一蓬蓬巨大的火炬,霸气而傲骄地“燃烧”在珠江两岸大街小巷,仿佛向这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最后宣战;向江湖雄风的武汉送去一份火红的慰藉。

春天,万物复苏、绝处逢生。

梅花,傲然寒冬;木棉,唱响英雄赞歌。

立春已过,在遥远的武汉,期待那一簇簇樱花击节盛开。

                       

他从麻醉中醒来,又一次看到木棉花抽出火红的蓓蕾,妻子在病房依偎着他,他们感觉到春天的暖意。

昨天深夜,手术室青白的灯显得特别明亮,手术在紧张地进行。当晚七点,病人送来;八点麻醉;九点开始手术。时间在一分一秒走动……

这并不是新型冠病毒病人手术,而是一名警察在抗疫一线身负重伤,在医院抢救的情景。  

庚子年的春天来得如此慢,仿佛要让寒冬为世间留下最冰冷的怀念,彻骨的痛。本该是由岁月的脚步去拉长生死离别的距离,却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咒语般,将魔爪伸向善良的人类,把人类的生死离别迅速浓缩,浓缩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

广东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居全国之首,疫情形势严峻。“疫情就命令”,不仅白衣天使雪雕般穿梭在方舱的身影让人感动流泪,警队一个又一个顽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身影也让人动容。冯智敏——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双江镇派出所所长就是其中一员。

那些天,广州小雨。木棉在窗外依然绽放着。2月10日早晨,一上班,单位领导说:“河源有个民警昨天受伤了,你来采写吧……”

手头只有一份材料很简单,但事迹却令人震撼,心被揪了起来。受伤的冯智敏正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第一时间电话他所在的派出所,找到教导员林鸿业了解详细情况。林教简短回话,尽快整理了报给您。上午过去了,材料没来;下午材料没来。我急了。厅里作为抗疫典型得马上发通稿。又一次电话问他。回答:晚一些发你。结果到了晚上,林教终于回复,认真写了千字微信传来。电话中又说,对不起,对不起。太忙,白天一直带人在外查控疫情。唉,所长这一受伤……我一听,好内疚,眼圈立马红了,真不想占用一线民警金子般的时间啊。

我又电话采访了随行陪冯智敏到广州做手术的冯镇,他是双江镇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政府专门安排他陪同。2月10日晚,冯智敏被送到广州暨南大学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外科。

手术室门上荧白色灯还亮着:手术中。

手术大约做了三个多小时,灯从晚上21:00点亮到23:45分左右。灯终于灭了,门终于开了。等在门口的所有人都觉得三小时长如一万年。手术车推了出来,冯智敏警服上的肩章还露在白色被子一角,头部缠满了绷带。

命悬一线,常常用在公安民警身上。但冯智敏没想到,这个词,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离他如此的近,近在七毫米的距离,死神于他咫尺。说实在的,还差三毫米、或许一毫米,如果尖刀再深一点,他说不定就牺牲了。

“好险!刀尖已经穿透左太阳穴上额骨头,进去7毫米,差一点刺破骨膜,再晚点来,有生命危险啊……断掉的刀尖成功取出,很幸运,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摘下口罩说。

当冯智敏的妻子听到“很幸运”三个字,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她扑在手术车旁轻唤:“阿敏、阿敏……”

一直守候在手术现场的冯镇和两位民警才松了一口气。他们回想起过去惊心动魄的三十多个小时,仍会出一身冷汗。

2月9日早晨6:00,天还没亮。冯智敏已起来,他用冷水洗了把脸,双眼依然充满血丝。昨晚忙到凌晨1点多才回到派出所宿舍休息。新闻中报道,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656例,新增死亡89例。病毒的蔓延就像潜藏在黑暗中的不法之徒,随时随地兴风作浪。

7点左右,冯智敏照例在工作开始前给妻子打一个电话:“老婆,我们今天疫情防控正是关键时期,家里又让你操心了。”

“你放心,家里有我。注意身体啊。”电话一头妻子温柔细语让他心怀内疚。疫情期间,他们又是10多天见不了面,冯智敏每天早晨或晚上都要抽空同妻子通一个电话,最近多了互报健康状况。

这几天,天气特别冷。通完电话,冯智敏穿上警用棉执勤服,戴好口罩和执勤装备。

9点左右,他带领所里几名民警和辅警,已在检查卡点执勤。阴冷的寒风吹着。河两岸杨柳青青,小叶榕一树华盖,浓绿如荫。他看到山上山下木棉树林立蓬勃,蓓蕾已站立枝头,无限感慨,冯智敏对木棉有着火一样的深情。守护好这个绿水青山的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作为所长、一个共产党员,责任重于泰山啊。

人说刀光剑影,是警察的工作环境。双江镇多为客家人。这里民风朴实,刀光剑影的日子并不多。可冯智敏要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却也是多如牛毛。此时,冯智敏接到居委会干部举报电话,这两天有个叫林某的居民在街上游走,不听劝、不戴口罩。他一听,事情来了,当前这是大事,不戴口罩人命关天。

在检查站站了几个小时,腿脚已经有些麻了,口也干了。那边电话又打来让赶紧到林某家处理。

将近中午时分,冯智敏立马带人赶去林某家中了解情况。白墙灰瓦的客家风格建筑,二层楼。进去后,林某家人说,林某在二楼。冯智敏就带了二三个民警辅警到二楼找到林某,看到床上坐着林某。冯智敏就问:“你身体怎么样啊?”

林某说:“没什么,很好啊。”

冯智敏说:“现在疫情严重,传染性强,你不要出门。出门也一定要戴口罩啊……”话音未落,林某突然从床边抽出一把15厘米长水果刀刺向冯智敏他们,大家迅速往门口躲闪,可林某一直追砍到门口,眼看到危险逼近大家,冯智敏转身迎着林某夺刀,一边毅然挡住门口,不让林某接近众人。他知道,如果不把刀抢夺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有可能危害更多的百姓。

他面前的林某身高足有1.80米,估计体重也有200多斤。冯智敏身高1.69米、体重60公斤,赤手空拳。他自知这个相差悬殊的体魄,他是劣势。林某挥舞着水果刀拼命往他身上刺,冯智敏感到胸膛紧迫的威胁。“刀光剑影”从脑海中闪过,这种威胁首先来自生命本能。但当威胁像“病毒”蔓延,侵犯到他身边的人时,这种威胁在加码扩大,保护自我意识只能退位,这也是一种本能。

面前这个“庞然大物”林某,却疑似间歇性精神病发作。冯智敏进退两难。精神病患者是异于常人思维,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异族”。冯智敏知道,从心理角度,林某应该是突发性妄想症。当感到自己的思想、行动、情绪……受到外力影响,就会在恐慌中,以不惜侵犯他人来“自卫”。

冯智敏来不及多想,自己经历的是常人与非常人的体力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夺刀。刀握在自己手里,群众才能安全。此时,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荒野猎人》中灰熊与人的搏斗镜头。林某仿佛片中狂暴的熊,持刀疯狂向他的目标冯智敏攻击。刀划过冯智敏的手掌、手指头,血顺着他的袖子往下流。血渗透了的警服,也被划烂,棉花都露了出来。没人知道冯智敏当时有多疼,但冯智敏没有放弃。

搏斗、夺刀在一分一秒进行……

如果面对的是犯罪分子那还好办,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制服。但对林某不行,既要保护他身后的人,还不能伤害到林某。一种反常的“自卫”与防卫在继续对峙。冯智敏突然感到头部一阵剧痛,刀插向了他的左太阳穴上方额头,但他仍紧紧地抱住“庞然大物”林某不放。最终,其他同事赶到通力协助,才将林某控制住。

随后在场同事将冯智敏送至当地医院,刀尖一直插在冯智敏的额头上。

当地医院只能进行简单包扎,无法做颅骨手术,且告知要尽快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随即紧急送往广州暨南大学第一医院手术抢救。

到了广州暨南大学第一医院,经过CT和X光照片,发现刀尖断裂在头骨里,医生们为这名警官捏了把汗。

“这个刀尖虽然刺穿了颅骨,但刚好达到颅骨的内表面,还没有刺破硬脑膜,所以脑膜下的这些血管没有受到损伤。”医生这段专业的表述,让在场的人们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手术后,躺在神经外科东区21号床的冯智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警察,在最关键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疫情当前,我躺这也难心安,伤愈后,我马上回到岗位上,跟一帮兄弟、战友继续坚持,努力工作,把这抗疫阻击战打好、打赢保护我们辖区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

冯智敏知道,在疫情阻击战中,他作为派出所所长能做什么?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健康安宁不就等着我们一身警服、一寸丹心去守护?

病毒的存在就是一种隐形的威胁,小镇虽小却五脏俱全,绝不能成为病毒蔓延的缺口。在冯智敏意识里,一个人,并不需要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而是在关键时刻坚定地做出应该做的,以无声的力量在疫情“后方”驰援。这就是他与派出所民警们的职责使命。


作为守护一方平安的派出所,保护环境、维护治安、抵御新冠肺炎疫毒侵入,真不是件轻松的事。冯智敏深知,一个呼吸、一口吐沫就可能让这座美丽小城、全国冠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万劫不复啊。他感受到疫情的严酷,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最是考验人的关键,这是生死大考。冯智敏早已是箭在弦上,亦守亦攻。

冯智敏1975出生在东源县灯塔村,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自1996年至2016年一直在灯塔派出所工作了20个年头,2016年调入双江派出所任所长至今。任职以来,办理过的大小案件、调解过的纠纷不下千宗,其中刑事案件50多宗,亲手抓的吸毒犯不少于350人次。2012年、2017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998年12月被河源市公安局授予个人嘉奖。

对于从警25年的冯智敏来说,他既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要周旋于方圆12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快了,马上就要挖开了,兄弟们加把劲,快,洪水要没腰了……”2019年6月,河源全市普降暴雨,遭遇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东源县双江镇双江村、寨下村等地受灾严重。洪灾期间,冯智敏同志带领所里5名民警、辅警,冒着滂沱大雨,对危房内的被困群众进行转移。突然,接到受困群众的求救,产妇与婴儿被困在农舍。冯智敏当即组织民警、辅警到达险情现场。到达现场后,冯智敏发现因雨势太大,门前鱼塘的水已经倒灌,被困的一名产妇紧紧抱着怀中婴儿站在床上不停哭喊救命。随时有将房屋冲垮的危险。

冯智敏当机立断,带领同事用锄头、铁锹挖开池塘边的淤泥,试图将屋子里的水引到屋外地势较低的地方。顾不得洪水冲击的危险,他们连续挖了将近2个小时后,终于在池塘边挖出一条水沟,成功将群众屋内的水引开,顺利将产妇和孩子解救。

寨下村五保户肖叔听说冯所受伤后哭了。他四处打听受伤重不重。回想之前不久,冯所帮他解决了多年没有的户口,每年冯所自掏腰包送来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像亲人一样照顾他……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冯智敏带领全所民警在辖区开展酒店、民宿、居家、院落、企业入户检查,在街道、检查站等重点地区展开防控疫情各项措施落实。自大年三十晚至受伤之日,他与民警一道坚守岗位,每天工作10多小时。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连日来,已对12个村居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累计劝离聚集的村民群众300余人,劝导酒店、餐饮、娱乐业等50多家易聚集场所暂停营业,劝退101起农村上灯宴席,禁止了一切大型活动,维护了辖区秩序,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冯所受伤了”的消息传来,不仅是双江镇老百姓关心,他原来所在的灯塔镇老百姓也纷纷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双江、灯塔镇老百姓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为他祈祷。

“冯智敏:你是好样的!几年来,你为双江付出了很多,也为桥头村做了大量实事。桥头村全体党员干部向你学习!祝你早日康复,早日归队,我们一起战胜疫情。”那天,双江镇桥头村党支部书记黄衍平得知冯智敏身负重伤时,他急了,立马组织人员陪同到广州抢救医治。之后,他又在镇工作群发了一条信息,鼓励冯积极治疗。


        

1月24日除夕这天,冯智敏在派出所忙里忙外,排查防控疫情、治安巡逻……晚上,老婆带着女儿到所里与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所里许多民警与他一样回不了家,家属就一起在派出所吃团圆饭。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团圆。 

这种“习惯了”,包含太多的内容。比如无奈、比如忠贞、比如爱与挚爱。2020年伊始,注定冯智敏的“习惯了”多了更重的砝码。

那天,我在电话中采访了他妻子。她是东源实验中学毕业班语文老师。19岁的女儿在广州读大学。冯智敏受伤当天,她和女儿正值放假,在家刚刚吃完中午饭,接到大哥电话:“阿敏,受伤了,皮外伤(不敢说实情),现在中心医院。”她还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第一反应有没有生命危险?稍事冷静后,她安抚好在一旁受惊的女儿,立马赶往医院。没想到,已经10多天没见面的丈夫,此刻竟然头部、双手都是白花花的绷带,她的心“咯噔”一下,这哪是皮外伤?她伸手轻轻摸着丈夫受伤的手,发现很冰凉。心一阵阵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没事的,别紧张,一点皮外伤。”冯智敏安慰她。

丈夫受伤的情况一直瞒着冯智敏的母亲。后来,老母亲清洗那件染血警服时,好几盆血水,母亲边洗边哭:“流这么多血肯定伤得很重……”

手术后,妻子一直在病房陪护他,妻子回忆着他们的一幕幕,满眼泪水,又满是温馨。因为家离派出所40多公里,他们一般是一周才能见一次。如果遇到搞案件,就说不准,一个月不见面也是正常,疫情期就更别说了。

印象最深的是七八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她到所里看望丈夫冯智敏,住在他们所里。而冯智敏却在追捕一名毒犯,因天黑路滑,掉进了一个池塘,浑身湿透了。凌晨回到所里,她看到浑身湿淋的丈夫冷得直发抖,抱着他就哭了起来……

受伤后冯智敏看到妻子和女儿哭了,他对他们说:“我做警察这么多年了,你们应该知道警察就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担当者,我们不仅拿国家工资要干事,还要把事干好了。这次疫情国家有难,警察更加要一马当先为国分忧……”

“对不起啊。不过,我命大,放心。只要你们娘俩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妻子一脸幸福偎依在身旁:“最大的遗憾是,我们见面时间太少了、真的太少了。这下,我们可以有很多时间在一起了……”冯智敏一听,鼻子发酸,眼眶顿时红了。

“等到疫情过了,抽空好好陪你和女儿啊。”白色绷带下那双眼睛早已噙满泪水。

冯智敏看到医院病房外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树枝上打了十多朵红色的花蕾。

“是啊,春天快要来了。”他心头暖暖地看着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