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南方+|千里驰援
更新时间:2020-03-03 作者:张培忠 许锋来源:人民日报,南方日报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齐心抗疫,四面八方,千里驰援。这中间,有太多的瞬间值得铭记,有太多的感动值得珍藏,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书写。为此,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合作,从3月2日开始,《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开设“抗疫一线的故事”报告文学专栏,组织约请知名作家倾情采写创作,记录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动人事迹和顽强精神。开栏第一期,率先推出的是关于广东援卾医疗队的报告文学《千里驰援》。今天,《南方日报·海风》副刊及南方+艺心战“疫”专题转载全文,传达对广东战疫群英的赞美和崇高敬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除夕至今一个多月里,广东先后派出24批医疗队、2461名医务工作者入荆楚大地,驰援湖北。他们与湖北以及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一起,英勇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谱写了一曲白衣战士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的英雄壮歌。
——题 记
一
2020年1月18日,傍晚。广州南站。过节归乡的人潮已然涌来。
一位老人和助手来到售票大厅。
从老人矫健的身形和匆匆的步履,看不出,他已有84岁高龄。这个年纪,又逢岁尾年初,一般是不出行的。显然,老人是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或者——“天大的事情”。
只是,车票已售空。
十万火急。不得已,老人想办法才搞到两张车票。
是17时45分的动车,目的地:武汉。车上没有座位,车长把老人和助手安排在餐车就座。
老人和助手吃了盒饭,然后,开始工作。先看材料,又不断打电话,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21时许,累极了,老人仰靠椅背,闭目小憩,没摘眼镜,眉头紧锁。
他面色憔悴,脸有倦容。前一天,在深圳忙。这天上午,讨论一个重症病人的病情;中午没休息;下午,在省里开会;会议结束后,直接来到车站。
老人只休息了10分钟,然后,又是看材料,打电话。
23时,列车抵达武汉。
次日9时,老人在武汉会议中心参加高级别专家组会议;会后,去金银潭医院;之后,去武汉市疾控中心。下午,参加会议;18时许,飞往北京;22时许,参加会议,直至深夜。
1月20日,16时许,老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人们知道了,这位老人就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表示,肯定有人传人现象,已经有医务人员被感染,“这是我们应该提高警惕的时候”“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二
除夕,万家团圆之日。再忙,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
孰料,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纷纷启程。
临近午夜,一架货舱满载医疗物资的南方航空公司航班,停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133名队员迎风而立。这是广东派出的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
谢佳星,准备驾车回潮汕过年,果断放弃;谢国波,妻子怀孕4个月,接到任务没有一丝犹豫;陈丽芳,两个孩子,婆婆身体不好,孩子和老人都需要人照顾;彭红,远在湖南的父母盼女儿归来,她不敢说自己要去武汉;王凯,正在安徽老家陪伴父母,当即启程返粤;梁玉婵,取消了2月2日领取结婚证的计划……
不管有多少困难,这些医务工作者都咬紧牙关,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
英雄不问出处。但此时,英雄的出处不能省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而且,医疗队成员全部来自呼吸科、感染性疾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其中,多人参加过2003年非典救治。
团圆夜亦是出征时。羊城的除夕夜灯火辉煌,队员们有不舍,有牵挂,但更多的是信念——抗击病魔、安全归来!
深夜1点45分,航班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此时,已是庚子鼠年大年初一。133人,走入武汉的浓重夜色中。
三
抵达当日,没睡多久,队员们就开始业务培训。
汉口医院,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4公里。广东医疗队接手原呼吸科病区时,住院者70人,其中病危3人,病重52人。
这是一家以康复医疗为主的二甲医院,本来不具备收治危重患者的条件。甚至,更衣间连灯都没有。
医疗队员们来到这里后,立即着手改善环境。手消毒,戴防护帽,戴口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戴面罩,套鞋套……包住每一寸裸露的肌肤。
然后是当清洁工、垃圾搬运工。杂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无不潜藏病毒,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危险重重。
接着是划分病区。将内科二楼通往原医生值班区的通道堵住,隔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以木板相隔;木板与木板之间,用透明胶封住。
隔离门需要更换。使用下压式门把手,一摁,门开,仅一个指头接触。
尽管需要着手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渐渐地,已从无序变为有序,从忙乱变为稳定。然后,继续收治病人、分类隔离。
医疗队员们分批进入病区。133人,夜以继日,与患者一起,同病魔做斗争。
邓医宇,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医师,医院赴武汉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他组织召开临床医疗会议,梳理出《汉口呼六各班职责》(呼六:指呼吸科六个班),保障医疗有章有序开展。
周宇麒,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在治疗急危重肺炎患者外,重拾多年前“开医嘱”“书写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基础工作。
王吉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教授,参加过非典隔离病房管理和一线救治,他鼓励队员:“情况紧急,我们要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想办法解决所有问题。”
无特效药。常常需要给患者氧疗。氧,一般都“装”在病床床头,一根管子连着,需要就开。汉口医院也是这样。但病人一多,供氧不够,这时候就需要用上氧气瓶。
用推车推氧气瓶。一个灌满氧的氧气瓶100多斤。而且,40分钟要更换一次,换瓶者常常是身材瘦削的女护士,并且裹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手套、面罩,蹬着脚套,护目镜朦朦胧胧一片水汽——费力程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换氧气瓶,几个人一起上。光用手不行,还得用扳手。慢了也不行,病人的血氧会往下掉。人力有限,大家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技巧,很快,两名女护士可以迅速换好,接着,“厉害”一点的女护士,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只是,每次都会汗流浃背,浑身如针刺一样难受。
防护服数量不够。穿上就管4到6小时,加上交接班,七八个小时也是常事。中间不能脱,更不能上厕所,只能穿纸尿裤。“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纸尿裤!”“走起路来挺难受。”
夜里,下起霏霏细雨。江城的街上,冷清、寂寥。下夜班的医生、护士结伴而行,有人突然说,今天是大年初二啊!
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永远难以忘记的春节假期——他们将在“战场”上度过。而且,他们不能退缩,不能胆怯,不能低头。
四
例行查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吴健锋带队,逐一查看患者。
及至呼六病房,73床的那位老人看起来不太对劲——显得格外烦躁,手使劲摁在胸前,面色褐红,嘴唇青紫。
隔着防护面罩,吴健锋扫了一眼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为60%,已是严重缺氧。
吴健锋依据多年的经验初步判断,老人可能突发气胸。
吴健锋环顾四周。他在找超声机。此时,唯有重症超声可视化技术才可诊断出患者是否为气胸。只是,汉口医院隔离病房此前未使用过这项技术,病床边没有超声机。
吴健锋急促地说:“立即联系医务科!”
在等待超声机的过程中,有医生给老者加大吸氧浓度;有医生用言语安慰患者;之后,大家一起商讨诊治方案。
约10分钟后,超声机到位。
在吴健锋的指导下,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司向立即对患者进行床边心肺超声检查——发现“肺点”,这是诊断气胸的特异征象,气胸确诊。
司向娴熟地定位:患者右侧胸,第四肋,腋前线。
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易慧将麻醉药喷洒在患者右侧胸,并用手均匀涂抹。
之后,借助超声引导,南方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肖冠华和易慧给患者行胸腔穿刺置管术。
胸腔穿刺针按照司向的定位准确刺入;针中,“藏”有一根银色的钢制引导丝;然后,针退,引导丝一头“驻留”肺部,一头留在体外;再用扩皮器扩张穿刺部位的皮肤,扩张完毕,胸腔引流管顺引导丝置入。
整个过程,医生与患者需要密切接触,彼此的呼吸,不是近在咫尺,而是近乎微距。
10分钟后,一股气体从管子里“吐出”——患者长换一口气,舒服多了。被引出的气体进入“负压瓶”——足足700毫升。
3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脸上褐红消退,嘴唇变得红润。终于转危为安。
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以重症床旁超声技术抢救突发气胸重症患者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汉口医院第一次开展重症床旁超声技术应用。
老人戴着氧气面罩,虽说不了话,但依然抬起手,竖起大拇指,他在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几位医生也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老人的坚强“点赞”;此刻,大家已是一身汗,真想擦一把,但又无处下手。
电话中,司向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成功了,我们感到幸福。
除了这,你知道医生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500毫升,果粒橙。
咕嘟咕嘟,只听电话那头,司向一口气灌了下去。
五
那位阿姨睡得很香。
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李婕茹推着治疗车,沿着灯火通明的走廊来到病区,准备为她抽血。李婕茹停好治疗车,走到阿姨身边,轻轻拍了她一下。阿姨醒了。李婕茹透过护目镜,看到她睡眼惺忪,却露出微笑,顿时心里一暖。
阿姨挪了一下身体,腾出一点位置,“我要不要再躺过去一点?我不怕疼的,你扎多少针都可以。”
若在平时,病人这样说,李婕茹会不开心。针针不见血,不就是水平差吗?可是,自己现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码数偏大的乳胶手套,还一双套一双,护目镜上蒙了一层雾气。这身装备,扎辫子都没准,何况是扎针。
李婕茹咬咬牙,拿过止血带,绑在阿姨手腕上。每天抽血,阿姨的手背上到处都是针眼。李婕茹隔着手套,细细摩挲,轻轻弹压,探了一轮,又探一轮,终于在中指和食指间的手背上找到一根弹性还可以的血管。
阿姨还在鼓励她:“阿姨年纪大了,血管不好,没关系的,扎多少针都不怕。”
下针时,李婕茹有点紧张。28岁的年纪,当了5年护士,扎针这个动作早就轻车熟路,可是这时候,她握着针,觉得手有些笨拙,眼睛看不清,整个身体像被箍着,她生怕一针没扎好,还要扎第二针、第三针。她调整一下呼吸,稳住手,凭借经验,一针进去——鲜血冒了出来,流进试管。李婕茹心里很激动。这是她工作5年来,无数次“一针见血”经历中最特别的一次。
“谢谢!”阿姨的眼睛里泛着泪花。“姑娘,你辛苦了,为了我们,你们一夜都没合眼!”阿姨起了起身,半仰着头说。
李婕茹说:“阿姨,我们不辛苦。”她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哽咽的。但是,她不能哭,她还要去下一个病房。
暖心的话,不断地从病人嘴里冒出来,在灯火通明的走廊上萦绕。
一个个护士,推着治疗车,时进,时出,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他们与患者彼此相望,彼此感动。
六
133人,远远不够!
珠江连汉江,壮士再出征。
正月初四晚,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及广东各地市医院的147人驰援武汉。
正月十三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26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正月十四,广东省疾控中心检验队车载生物安全柜、生物废弃物高压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经16个小时长途跋涉,到达武汉,展开检测任务。
正月廿一晚,广东新组建的一批医疗队奔赴荆州。佛山、汕头、东莞、茂名、梅州、揭阳,全省医疗系统总动员……
除了这些团队,亦有人“踽踽独行”。
正月初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作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国家有困难,重症医学专家应当迅速响应!”
正月十九中午,广东省人民医院危急重症医学部主任医师蒋文新登上飞机。他奔赴荆州,担任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技术总指导。蒋文新有关节炎,膝盖疼,一拐一拐进了机舱。他注意到,这是一架客机,但却没有乘客。座位上面、下面,塞着一箱箱口罩、防护服、导尿包……机舱两侧悬挂着十几面五星红旗,在灯光的映照下,传递着温暖。
更有中医的力量。
张忠德,55岁,是当年抗击非典的勇士,当时不幸感染,一度呼吸衰竭写下遗书。除夕夜,他孤身启程。这些天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他率领67人的广东中医团队与国家中医医疗队合力战“疫”。
把脉、看舌苔、详细问诊、开药方。疲惫至极,但病房、走廊里飘起的中药味,又让张忠德颇感欣慰。
第一例。女,37岁,全身乏力、咳嗽、气喘,情况严重。她不想喝中药,觉得没啥用,也难喝。医生熬好药,一次一次端给她。后来喝了,“确实好得很快”。出院时,大家送她,她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的重生日。”
还有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起初也抵触中药。结果,喝药后“好像有惊人的效果”。她躺在病床上,冲医生竖起大拇指。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治疗部分由张忠德参与制订。
七
千里驰援,为武汉胜,为湖北胜,为中国胜。一曲新时代的奉献之歌、英雄之歌正在荆楚大地传唱——广东医疗队2461名队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医务工作者一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并肩作战。
2月14日晚。江城上空,雷声滚滚。
翌日一早,人们推开窗,惊喜地发现,天空中飘着雪花,这是庚子鼠年落到武汉的第一场雪——荆楚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一位武汉市民说,瑞雪兆丰年,我们等待着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