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正午的情结 ——读章以武小说集《朱砂痣》有感

更新时间:2020-01-10 作者:艾云来源:广东文坛

作为广东省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章以武无论是创作履历还是生理年龄,都可以称得上是宿将。但人们一直惊讶的是他饱满鲜活的生命状态和不曾枯竭的创作热情。他面容始终清癯朗俊,腰板挺拔颀高,神情洋漾;他的文学之树始终苍翠长青。在广东乃至全国文坛,他都是一道独异风景。

认真读完章以武的中篇小说集《朱砂痣》,我首先是被他语言的跳宕,情节的丰沛给迷住了。那生脆利朗,令口舌生津的语言之魅和情节之韵让我一直处在反刍、品咂中。那里,已褪去了清晨和上午的青涩,也不取傍晚时分的凄清,他强烈地希望更多伫留在成熟而丰富的正午:正午的繁茂树隙间悬挂娇美的红果,近旁的山岗参差叠嶂,涌起无边的景致。又旋即,都市的场境渐次推来,他将镜头聚焦到市场经济与都市文化的背景之中,集中摹状在这里奋斗与挣扎着的人们,写出人物的真实生态与心态。作家笔下的语言与情节形成盎然四溢的存在之波,它翻卷着、推涌着,将人们漩入丰富多姿的现实主义光影涟漪中。

如果说章以武在其令人瞩目的早期小说《雅马哈鱼档》中,将笔触涉及到里弄街衢、菜场酒肆那烟火缭绕的市井生活,刻划的是开放改革初年敢为天下先的广东普通年轻一代的倔强敢闯的那股子劲道;那么在《朱砂痣》一书中,他将笔触深向更为广阔的生存场景,更多维度的人物。这里的场景有文化艺术部门,有高等院校,有商界金融界;这里的人物有作家、艺术家、讲师、教授、画家、诗人、白领、商界精英等等。他们的生活更复杂多变,人心更叵测难猜,这一切给写作增添了难度,章以武不用生涩难耐之笔去刻划人物铺陈情节,他娴熟老到,常用轻喜剧的手法将摇曳多彩的生活悉数端出。人们阅读他的作品,既惊诧于他依旧激情澎湃的感受力,也折服于他对现实生活始终临境,毫不隔膜的在场性。

《朱砂痣》一开篇就让我想到张爱玲那个很有名的比喻:朱砂痣和蚊子血,白月光和米饭粒。男女间相恋时一切都美好如朱砂痣如白月光;一旦陷入琐屑日常,便是蚊子血是米饭粒。冷一丁与妻子莎莎,与女友珊珊的关系,也难逃此圈套的桎梏。这里边的情感冲突,是从莎莎胸口长了一颗朱砂痣,她怀疑是恶疾,因此陷入抑郁症的折磨中说起。都市人一切物质性享受都不匮缺,却是心理疾病普遍,灵魂脆弱,无以安置。许多的家庭悲剧,正是与人智力矮化,一惊一乍,缺乏理性判断有关。章以武在这部小说中涉及了情感的疑惑,困境与救赎,也将目前很普遍的围绕都市人的抑郁症给以正面揭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救自己的只能是自我解脱,自我看护。

小说结尾,将诗歌引入,作为对人精神疗治的良剂,这是非常独特的一笔。这是在为诗正名,也是将诗歌作为缪斯女神的最高礼赞。

《暖男》是篇幅较长的一个中篇小说,出场的人物也比较多。这里集中写高校生活,是比较贴近现实题材的文字。这里,作家冷静客观,鞭辟入里地分析清高之地的弊端,积重难返的怪相,让人时而痛心时而莞尔之余,掩卷之后,陷入沉思。目前的高校,科研成果的申报,教授职称的评选,都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挂钩。人们已很难再耐得住寂寞。在为利益的奔逐中,人会变得六亲不认,变得自私虚伪,违迕良知。友人可以离析,恋人可以反目。暖男名为田边草,他颜值高,学问不错,是学校颇具前途的青年教师。他和同校老师大美人肖俏相爱。这本是令人艳羡的一对金童玉女,不想,肖俏因评职称之事迁怒于他,两个人关系告吹。肖俏后来与学校科研处杨晓东处长莫名其妙结了婚。感情在利益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围绕高校不时晃动在教师头顶的那块肥肉,人们露出不堪的面目,这里有学术权威,骄傲得近乎怪诞的李雪华,有战战兢兢前去送礼而遭拒的普通教师林紫等等,在一个个发生着的实际生活冲突中,各色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章以武本人长期在高校教学,难得他将观察的目光投放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之中。与自己经历更贴近的生活,反倒是最不好写的,这是对一个小说家的极大考验。章以武总是那么传神地摹状人物,抓住要害,不动声色中针砭时弊,摹状人性的脆弱与复杂,笔端力现。

章以武常怀忧患意识。他知道,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师怎样的素质和境界,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大。大学的本质是,除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也要培养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人。回想中国近代教育初年,笃诚而高贵,明辨而慎思是贯穿始终的信念。被后人记忆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正是这样做的。人们现在常常念叨中的西南联大,即使在日寇入侵我中华领土的血风腥雨中,仍然坚持信仰,培养出一批批中国脊梁式的人物。

教育要一代代传承,传承那狷介正直之气概;造就风骨朗朗,为国家民族发挥正能量的人。如果连大学都堕落了,连知识分子都侏儒般存在了,这不仅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深怀警惧。

这正是一部力透纸背,有批判性力量的小说。

《太老》一篇让我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看上一篇时的忧思稍稍得以缓解。年龄问题,谁都要面对。迎面走来无数如雨后春笋般的新生代,我逐渐苍老的面容与身体对之有着微妙复杂的反应。我承认我老了,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何馈赠?可我仍然欣赏、留恋这世界上无数的好东西。这篇小说,写出了人的时间意识。正视年龄,却又不甘于受普通规律的摆布。心性高远的男人与女人,爱那俗世的一切。不言放弃,不言衰败的人,从来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老。看了这篇,我悄悄揣度,这就像章以武无意间流露的真情愫:帝王欲想再借苍天生命500年,我们这些奋斗着、拼搏着的人,何尝不是想要创造出生命的辉煌与奇迹。你说我太老,我说我正好。达观的情绪,感染了所有的人;灰冷与黯淡,早被推远。

其他的篇目:《头发上停着许多蚊子》、《唏嘘》、《如歌如梦》、《邢编辑轶事》题材广阔,在荒诞与正常中,人间喜剧的内容正在上演。这里留待读者细细品味,不再赘叙。

的确,擅长书写广州都市生活的章以武,引入了许多都市背景、本土概念和现代元素。他写到文联改革、书画大赛、诗歌朗诵会,写到粤剧私伙局、朋友微信圈、手机摄影大赛。连我们常去的酒肆,楼堂、韩国料理等等也在情节的穿插中若隐若现;他笔下的场境是我们熟悉的广州的大街小巷,仿若浮世绘般缀饰其间,增添生活的浓郁意趣,也令人对这个秩序井然、而又充满活力的都会充满好奇的窥探与欣赏。

曾经在电影、电视剧有所贡献的章以武深谙画面、节奏、冲突、对话等对人物与故事推进的重要性,他毫不费力的营造氛围、操控叙事、塑造人物、不愧行家里手。我得再次重申,他的小说语言,如此爽利,犹如珠溅水面,脆脆有声,引人遐想。

你读了他的小说,直想吁喊:时代与生活如此美好。美啊,你停一停!

章以武独异的生命情态和创新思维给人们提供着文学发生学研究的崭新课题。他宁肯在小说中写情感的龃龉波澜,写人伦关系的尔虞我诈;但他唯独不想涉及要命的疾病和死亡。他喜一切明媚、亮丽、华美之物,而将颓靡、阴郁、垂败远远抛弃。他总是兴味盎然,在交友、饭局和各种讨论会上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他酷帅的仪容仪表和满满的生命能量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人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已入耄耋之年的人。许多男子都将他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这不是文学之外的闲篇而是文学之内的启发。文学就是要让人越活越精彩。

那是正午的光,照拂泼洒在虬枝劲朗、葳蕤苍褐的生命之树上。

艾云,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