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文学粤军之李国伟

更新时间:2020-01-03 来源:广东文坛

作家简介:

李国伟,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副巡视员、国家一级作家、编审。

1975以狠抓生产为主题,在《广东文艺》(现《作品》)发表第一篇小说《加速》。1976年应征入伍,后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先后立两次三等功,并以自己的战场亲身经历,在《解放军报》发表报告文学《智多星与关门计》。

1982年李国伟调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在黄庆云、郁茹两位老前辈感召下,加入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至今已分别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秘密山洞》、自助探险小说《幽灵船上的狗呔》、系列童话故事《发高烧的外星人》、报告文学集《他们这样设计人生》、自传体散文集《战场上,我对妈妈撒了谎》、连环画《小国王呼呼》丛书、绘本童话《酸辣溶雪汤》等30多部,发表作品500多万字。自助探险小说《遭遇野人》、《最后的黑足雪貂》、《窗台上的红玫瑰》分别获2008年度、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绘本童话《钥匙失踪的秘密》获2014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撒玛女巫的魔咒》、《窗台上的红玫瑰》分别获广东第八、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曾获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导思  染情  益智  添趣

——读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

□陈子典

曾有人认为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不属于文学范畴,只是一种文字智力游戏。这是我决不能认同的。

第一,自助探险小说广泛流传,把儿童积极性调动起来,正说明了它是一种大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李国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自助探险小说的探索性创新尝试。时值开放改革初期,儿童文学作者和儿童读物少得可怜,中国有两亿儿童就像嗷嗷待哺的雏鸟,“啾啾”地叫唤精神食粮。思想敏锐的、年轻有为,且有担当的李国伟,放下了军事题材和工业题材写作计划,借助自己自小喜欢历险,也有一些历险经历优势,以“舍我其谁”的写作姿态,开始为孩子写作,并利用自助探险小说这种形式,探索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路子。

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一经出版受到孩子们热烈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写了十多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助探险小说,每部都或重印、或再版多次,印数都突破10万册以上。由此可见,这决不是文字游戏所能做到的。任何文学形式的产生,都是出于读者的需要。可以说,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在中国儿童文学园地里已经开花结果,为中国儿童读物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自助探险小说“既可以当作惊险故事来阅读,也可以当作趣味游戏来玩,由一个人、几个人、甚至几组人,一齐来决定主人公的历险途径”,这是自助探险小说最大的特点。这种游戏式的结构和读者直接参与情节发展的举动,正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里,只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冷静、沉着、勇敢、合作的心态,总会达到比较成功的结果;如果心胸狭窄、脾气暴躁、粗心大意、知识面窄、思维迟钝,则往往会在第一选择的时候,就走上了“不归途”。

读者,也就是受体,在完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作家写出的作品放在书架上没人阅读,是毫无意义的。创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客体(生活)─主体(作者)─成品(作品)─受体(读者)”这四个环节,其中的受体是完成创作最后的一个环节。只有读者阅读并进行再创造,才能完成作品的创作全过程。

可以说,这种崭新的儿童文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创作的全过程,实现了写作的目的。自助探险小说的读者参与性,其他小说是难以相比的。

第二,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具有少年儿童情趣,符合少年儿童贪新奇、爱冒险的特性,满足了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之所以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就是因为他的自助探险小说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满足了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学生以考试分数决定命运。学生作业多,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大,造成了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他们希望有自己的天地,去渲泄苦恼,去驰骋幻想,以获得心理的满足。他们对内容平淡的作品不满意,对许多评论家以成人的心理与眼光去为它叫好的作品也不买账,孩子们的本性就是喜欢新奇,喜欢冒险,追求强烈的感官剌激。

而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小说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故事,并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令小读者积极投入作品的环境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在《遭遇野人》中,卷首页上这样写道:“为了揭开诺西森林野人的秘密,你随探险队进入了森林寻找野人。一次偶然的事故,使你和探险队失去了联系。在恐怖而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里,你可能会遭到毒蛇、猛虎的袭击……”

当你翻开书页读下去,在情节发展的每个紧要关头,书页末尾都设置了两种以上的选择。《遭遇野人》全书有几十种不同的选择。你如果来到三岔路口,下一步该怎样走?靠你的聪明才智、勇气和毅力去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使你安全地脱离危险,走上坦途。

一次又一次的冒险经历,使读者忘记了眼前的紧张与烦恼,心理得到调节。

第三,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又一次证明了儿童文学具有导思、染情、益智、添趣的功能,能够多方面发挥教益儿童的作用。

李国伟早年写过工业题材,也写过军旅题材,后来担任《少年文艺》报和《少男少女》杂志编辑,加入了儿童文学作家的队伍。他在写传统儿童小说、报告文学、童话之余,开始尝试探索自助探险小说这种新文本。李国伟在其童话集《发高烧的外星人·后记》里说:“事实上,我给孩子写作的目的性很强,也很功利”,“首先我必须让孩子感到快乐”,“其次,我还得让孩子在我的故事中,得到一些教益。”很明显,他在创作中把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益智作用、熏陶作用和教育作用结合起来。这样的作家,无疑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心的作家,而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儿童喜欢游戏与玩耍,他的自助探险小说首先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来安排情节。作品不按传统的页码顺序来读,而是让读者依据自己的心情、态度、判断去抉择,使自己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去感受不同的环境、去经历不同的遭遇,去品尝不同的滋味,去享受不同的人生乐趣。这种游戏式的阅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智力、道德以及个人气质的综合训练场,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双头蛇神仗》中,暑假,“你”随同学到H国中国考古队的营地找父亲,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隐含重大秘密的双头蛇神仗。不料“你”却把神杖丢失了。龙部落正为三天内交不出神杖面临灭顶之灾。但他们问明原因后,友善地放过了“你”。在回考古队的路上,“你”发现神杖落在正在路边休息的恐怖份子手里。这时,“你”面临三个选择:一是回龙部落报告;二是冒险偷回神杖;三是按原计划,在沙漠中行走两天回考古队报告。三个选择最后出现三个不同结局:或最后找回神杖,龙部落反危为安;或冒险失败,“你”死于非命;或你安全回到考古队,神杖却下落不明,龙部落的人也惨遭毁灭。

生活是严酷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复杂的环境中善于应变的人必然是生活的强者。而自助探险小说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引导少年儿童读者,从小认识生活、学会生活、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意志品德。 

李国伟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学习和探究,其作品不单单追求孩子的审美、阅读的愉悦性,同时还让孩子在历险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人格、道德、理想、情操、能力等综合素质。前期的作品,设计的选择主要是考验读者勇敢、应变能力以及生活常识,而后期的作品,如《最后一只黑足雪貂》、《窗台上的红玫瑰》等,除了保持前期作品的特点外,还有意识地加入了同学少年之间的友善、诚信,以及热爱和平、守护地球等价值观。

第四,自助探险小说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探索与创新,对新生事物应给予满腔的热情和鼓励。

自助探险小说在我国儿童文学园地里是—个新的品种,李国伟是我国写自助探险小说的第一人。这种小说叙述的视角,是用第二人称的“你”,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直接代入作品,成为书中的主人公。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必须由“你”来参与、推动,而历险生活很自然地似乎发生在自己的周围。

这种小说,不像传统的儿童小说那样,要刻意追求生活的真实性以及主题思想的深度等,而是力求适应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冒险和充满游戏精神的特点,用游戏的手法去编织一些充满幻想,充满考验和离奇情节的故事,并用第二人称和其他手段来调动少年儿童读者的参与意识。书的每一段落的结尾处设置不同的选择方案,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定下一步情节发展的路径。而不同的抉择又会把你的命运引向不同的结局。

如此反复曲折,孩子们不仅获得一种游戏的乐趣,而且还从中得到了启发,锻炼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同时,个人气质和道德修养等,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说,这是其他任何一类作品都难以达到的。在这方面李国伟给中国儿童文学填补了空白。

自助探险小说结构的随机性与灵活性,一改传统小说结构的固定性与完整性。读者可以根据自我的喜好、能力、勇气进行主动阅读,选择情节的发展方向。每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读者总会面临多种选择,“明智的抉择,将把你带向胜利之门;错误的判断,则会把你引向死亡之路”。这种结构的创新,也是对读者的—种尊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尊重。这是传统儿童小说办不到的。

这种“标新立异”的艺术探索,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知者随事而制

——关于自助探险小说

□李国伟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和人格,不能光讲大道理。坚守并不意味着保守,“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当今科技、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借鉴动漫、电游、网络等声、光、视、听现代化科学手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手段,提高作品的质量,才能写出孩子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这些年来,我在坚持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基础上,一直进行“少年自助探险小说”的艺术探索和创新。

自助探险小说又称自我历险小说。我的自助探险小说除了保留了传统文学的所有元素,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外,还以游戏精神为主导,尝试探索性地发展新的儿童文学表现形式。 

首先,自助探险小说用的是第二人称“你”。所以,当打开自助探险小说时,读者“你”便已成为书中主人公了。“你”直接参与到小说的情节中。小说情节的发展,必须由“你”来推动。少年人的历险渴望,便在这种直接的参与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于是,读者和作者、书中主人公之间的樊篱便不存在了。

这就是自助探险小说与传统小说最大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为什么叫做“自助探险小说”的缘由。

其次是每一个故事都有许多不同的结局。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说,都是只有一个结局,而自助探险小说,每个故事都因为作者的参与,会出现许多个不同的结局。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母题”之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创设幻化欢乐的情境、编织有趣生动的情节、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等方面来体现游戏的精神,为儿童创造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崭新世界。凡是当了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幼时的许多教育,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所以,儿童文学界有一种理论,就是要用游戏手法来为孩子写作。

我的自助探险小说充分体现了这种游戏精神。翻开自助探险小说的第一页,便有这么一句话:“警告,千万不要按页码顺序一口气读完!”

因为,在每一页的结尾都如来到岔路口,为“你”设置了数个不同的抉择,“你”必须根据情节的发展,选定下一步的情节路径。不同的抉择,将会把“你”引向不同的结局:或成功,或失败,或柳暗花明,或陷入绝境。于是,孩子便从故事中获得了乐趣。看了一本书,也就等于看了许多本情节不同、结局不同的书。

自助探险小说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惊险场景:沙漠寻宝、太空遇险、原始森林里遭遇野人……但是,自助探险小说并不仅仅满足孩子喜欢历险的心理要求。它是文学试验田中的一个新品种,不但可以为孩子带来艺术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还为孩子提供一个智力、道德、技能和个人气质的综合训练场,同时又让他们接受目前中国孩子最最缺乏的散发性思维能力、想象力、探险精神的薰陶。

我是在1988年开始尝试创作自助探险小说,是中国第一个写这种儿童文学文本的作家。这种艺术探索和创新尝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1993年5月21日,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青少年报社联合在北京举办了“李国伟自助探险小说研讨会”,高洪波、束沛德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自助探险小说也受到小读者和市场热捧,如我的第一本自助探险小说《少年警队》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第一次就印了18万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少儿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香港一出版社都曾出版过我的自助探险小说丛书。而且,我的自助探险小说每一本都曾经多次重印和再版。许多还出版过三种以上的版本,如完整版、缩写版、境外(香港)版。《窗台上的红玫瑰》、《幽灵船上的狗吠》就曾以红版、蓝版等版本多次再版、加印,被列入“广东青少年争当‘阅读之星’活动”和“广东省千万少年快乐阅读 ”推荐书目,以及被广州市教育局列入羊城书香校园推荐书目。《幽灵船上的狗吠》《太空俘虏》还被改编为连载漫画。


身临其境的小说游戏

——读《撒玛女巫的魔咒》  

殷健灵  

在众多儿童小说样式中,李国伟的自助探险小说开辟了一种崭新的形式。他让文学放下架子,让小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作家的写作,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这种轻松但不媚俗的写作方式,对激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在李国伟自助探险小说《撒玛女巫的魔咒》中,“你”和同学小雅因一个偶然的机缘来到位于非洲的Y国。凑巧的是,小雅的爸爸,正在Y国进行医疗援助的陈平医生在半个月前音讯全无。于是,“你”和小雅无意中在Y国走上了一条惊险、诡异的探案和寻亲之旅。“你”和小雅最终能否找到失踪的陈平医生?一路上“你们”又将遭遇怎样的危险和考验?在答案揭晓的时候,相信作为读者的“你”会有诸多意外收获。

对孩子来说,能引发阅读兴趣的小说往往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拥有一个好故事,是写好一个儿童小说的前提。《撒玛女巫的魔咒》讲述的是一个探险、流浪的故事,发生地是在颇具神秘色彩的非洲某国。故事叙述的过程犹如剥笋一般,层层叠叠,严丝合缝,张弛有度,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这样的历险故事,在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比较多见。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接近他们头脑中假想的历险之梦,从而获得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满足。这也是历险小说往往受孩子欢迎的原因之一。

但《撒玛女巫的魔咒》拥有的还不仅仅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在叙述和结构的设计上,作者匠心独具。你会发现,和其他历险小说往往以“我”或者第三人称“他”为小说主人公不同,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你”,也就是正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读者本人。

这使得小说从一开场就设置了一个特殊的阅读语境,作为读者的你,不是与小说无关的他人,而是眼前这个正在发生的故事的参与者。这样一种设计,对刚刚养成阅读习惯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特别合适。

于是,你走入了原始丛林,来到了原始部落中,和另一个主人公小雅一起,以智慧、勇敢,当然还有运气为钥匙,去解开埋在重重雾嶂下的谜底。

你参与了一场小说游戏。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一种儿童的游戏精神。游戏,是儿童文学的“母题”之一。在这里,你不用去追究小说故事发生的现实合理性,在这个依托于幻想的故事里,儿童的游戏天性被激发。作者在叙述中,为你留出多条故事的枝蔓,由你去选择,不同的线索,引向不同的云谲波诡的故事情节。

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说,你在收获了紧张、愉悦、感动的情绪之外,你的另一种获得,那就是在阅读中,逐渐明白“选择”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在《撒玛女巫的魔咒》中,你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意志情感等,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做着选择。这些选择看似偶然,但又是必然。作者不动声色地向小读者们暗示着,不同的选择将直接指向不同的结局,这是在这个故事里讲述的小道理,而引申到故事之外,则是人生路上的大道理。

当我们成长着,一路向前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实际上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做着选择。而所有的选择看似命运的造化,但实际上都是这个人本身具备的素质、学识、眼光、胸怀等方面所决定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命运的确是掌握在每个人手中的。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撒玛女巫的魔咒》提供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个有着通俗小说面貌的儿童文学试验文本,它给予读者的,还有阅读之外的很多东西。

小读者或许更感兴趣的是悬念迭起的故事和别出心裁的叙述模式,从故事中,不但可以培养善良、友爱、包容等品德,还可以收获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想象力、散发性思维的运用等等,特别是可以获得一些有趣的科普知识和野外求生等知识。

作为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在故事的阅读之外,给孩子讲讲故事本身所隐含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比如上文所提到的人生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