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三届“桂城杯”诗歌奖获奖作品推介(三)

更新时间:2020-01-03 来源:广东文坛

《花香镇》

●作者简介

沈鱼,本名沈俊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花香镇》《借命》等,获《诗刊》2015年度陈子昂青年诗歌奖、《诗探索》第二届中国诗歌发现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三届桂城杯诗歌奖等,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

沈鱼诗集《花香镇》既有挖掘内心的纯诗,也有理性诉求的真诗。有延续古典软玉温香的曼妙之语,也有解剖世相咬牙切齿的愤怒之言。沈鱼说:“诗是对事物和事件的澄清,也是对内心和灵魂的清洁。” 

●作品点评

沈鱼的作品低郁、深沉,他沉痛的诗句,犹如精神上的一次次负重旅行。从写作资源来看,他既承接了东方传统的丰富意象和文化趣味,又有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敏锐洞察。他的写作有难度,哲思、苦思交织,少有轻盈的幽思。这种和日常生活警惕地保持着距离的写作,还能走多远,值得我们继续观察。

——李元胜

沈鱼有着对生活与生命历程的感悟与思考,并努力继承传统文人的风骨和精神,情感沉着、坦然,语言节制并富有张力,呈现出一种趋向洞明的人生境界。

——朱霄华

沈鱼,他有现世情怀,又很幽隐,那些精神济世者摸索过的路,他月下白马般一骑轻尘过,月下,白马,谦谦柔和里有不和时宜的孤清,以及孤清之后策马寻路的迷惘,月下的留宿者,走到哪里都是以月为证的,精神上住所连营同时无家可归。他来去得过于阴性,有颗海底针似的女人心。

——疏约

●精华选读   

正午的黑暗

已无相逢一醉的人,又何必在乎

酒之真假生之实幻

醉死的过于疲惫

所幸无梦

我无需太多欢喜来干扰尘世的空无

我守住人世的日常也不是珍惜

不能获得更多,也不会失去一点

恰好在正午,送葬者经过门前

唢呐声惊醒了死者,而他的呼喊无人听见

每个人都要经过一次活埋

不管生前

还是死后

而我不能残忍地

让死者再死一次


铸镜师

人命无所寄,鸡犬下地狱

我在这里,和落叶、秋霜、薄衣

达成相依为命的协议


还好你很美,至少在我看来

你的美主要由衰老和无所畏惧组成

她们都离开了,还好你爱我


往光阴深处走,我已习惯阴暗与悲凉

我也会微笑,但喜悦总是难以启齿

你说这人世,笑也是哭,表情就是薄暮


我们相爱吧,趁流水未枯,花香犹驻

趁我还眷恋这庸常世俗

趁露水冰凉入骨但还没绝对恐怖


只有寂静能保留我的形骸

但抽泣的波纹终于撕裂了你的身体

投水的人也终于遇见不离不弃的余生



寒山寺在寒山里

在冬天进寒山

不看梅花不看雪

寒山是一座山

寺里的和尚都穿单衣

这样很好

早睡早起

挑水种菜

水在山下的河里

白菜种在山坡上

寒山的徒弟还叫寒山

只是戴了一顶草帽

他不识字

整天在寒山走来走去

碰到树说

你好

碰到狐狸也说

你好


《两个世纪一个人》

●作者简介

高世现,《文化参考报》主编。代表作超 50000 行的长诗《魂魄·九歌》。出版个人长诗集《酒魂》、《两个世纪一个人》。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作品》等近百种诗歌刊物,部分诗歌作品被译成英文。曾获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新锐奖、首届中国长诗奖、首届长河文学奖金奖、第三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

《两个世纪一个人》分五卷,从分卷可以看出,写作视角遍及“你”“我”“他”,内容多元杂糅,以实验性、创造性与探索性勾勒了属于我“一个人”的当代汉诗轮廓,而灵活多变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抒写理想和人生的诗,一般壮阔铿锵浩然大气,而抒发爱情的作品,则显得细腻而柔绵。其语感幅度之大,集超越、梦幻、魔幻、神化、戏剧、散点思维、理性意识流、互文夸张、歌行、古令、变体为一身,跨越了文言与白话,壮丽与俚俗,古典与现代,佛经与禅意,鬼魅与神思,彰显了我“一个人”的更独立的视野。

●作品点评

高世现自己就是个小引,牵出一种亿万光年的才华,一首狂放大爆炸的诗歌,一次不屑提早到来的成熟:“这是荷马复明的时刻/神打一个神曲一般的喷嚏……我身体里有火的骸骨/秘密的角落里/照亮/锈迹斑斑的/那台黄色的飞船……”(《切太阳史诗》)

——杨炼

览高世现的作品、了解高世现的处境学养,尤其在极为逼仄状态下,仍频频立海垂崖,火石电闪,“非人作也”。我不得不做出惊叹,这个地铁的“通衢”力量如此强大,处理来往货物却举重若轻,当然最可贵的还是精准的把握与思辨。

 ——陈仲义

高世现善于借用,化用,活用,对万物重新编码、命名,刷新诗意,元气激荡。立足高,视野大,题旨深。诗人给宇宙修身,给历史变身,给个体和社会立心,有一种强悍的全息观照的收容与消化之力,最终却归于灵魂的内陆,超越了70后诗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而创造出不同凡俗的当代诗“经”。

 ——方文竹

●精华选读

静待烟与火过后

假如我像火柴拥有一颗

火柴头。我也会毫不犹豫

痛击自己思想的黑暗部分

让你从我短暂的一生取走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取走光明

错了,不是你所知道的氯酸钾

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

我的头颅装着太多的鹰翅

和鹏影,还有对你的爱

也不需要石英粉来增加

无限的燃烧,一刹那,一瞬

间,一转眼,够了。就像

多年前,也是这样风雨交加的

夜晚,我剥落自己的鱼鳞

抽出反复推敲过的鱼脊骨——

和怀揣一颗反复出发的心

绊着热泪,搓成一根火柴梗

穿过永恒的救生圈,我脱下

皮与肉,而烟与火纷纷落下

我毫不在乎。我只要干净的

来,干净的去,骨头有种

无声的深邃的光,静静地

向你的遥远的海道呀晚安

不再,哆,嗦。远山迷蒙

袖筒空洞,我只为划过自己

秘密的火,只为燃烧那些

看不见的事物。我强调——

我的灵感永远是一次性,就

像我爱你永远是,一次,就

像我撞过所有事物的门不一定

 

保持到天亮。


像书脊一般独立

今天我想画阳光跨进了

门槛。一部分太阳

要与我认亲,不老的黄昏

少量的光芒,就要留宿

我的书房。书脊就要落入

宇宙圈套,整个书柜

都是《两个世纪一个人》

没有其他诗集,那是我的

孤独决定的,谢谢长河文丛

谢谢主编马启代,让我

在光的范围认识,天才

原是从美术史抢来的阴影

而黑暗从不躺在文学史

与其抽出其中痉挛的一本

不如让它一直在夹缝疼痛

确认排列整体的寂寞啊

一个个高世现必要的出现

可以观测我灵魂的古怪

通过背影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突然把手表刻意调快了

一个小时,从过去的夏时制

进入这幅画的落款之处

上帝正抓着我的右手,小心

翼翼盖下对神游充满期待的


落日。


《十个太阳》

●作者简介

庄海君,80后,广东陆丰人,从事平凡的教师职业,安静地写一些诗行,希望以诗为灯,观照自己及他人。有作品发于《诗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绿风诗刊》等。出版诗集《十个太阳》《风与花的爱情》等。

诗集《十个太阳》由十章构成,每章以组诗形式展开创作,对生命的探索。这十章均以“日”来命名,分别是:“平凡日”里的苦难往事;“纪念日”里的情感历程;“寒武日”里的凄美乡关;“梦游日”里的离奇故事;“空灵日”里的行者情结;“行吟日”里的梦幻旅途;“放逐日”里的生命悲情;“祭奠日”里的浓厚亲情;“回归日”里的短制苦吟;“光荣日”里的古道人间。作者庄海君以浪漫主义勾勒出乡情里的故事与苦难,用现实主义反思生命、质问命运,多角度地抒发了作者十多年来的诗意旅途,同时,他也希望用“十个太阳”的故事照亮那些在生活中沾满尘埃的心灵与日子。

●作品点评

诗人庄海君丰富充满想象力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再一次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叶延滨

青年诗人庄海君以《十个太阳》命名他的诗集,典型地表征出这位青年诗人孤绝动人的理想主义精神姿态,并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天才诗人海子身上所蕴藏的太阳崇拜情绪。

——谭五昌

人类不仅仅需要一个太阳,还需要美、爱、青春等所有高贵伟大的精神之光。庄海君试图把被遮蔽被射落被误解的那些落日还原到天空,其勇毅、果敢的行为无疑是对这个沉沦时代的诗意拯救。

——马启代

●精华选读

 梦游者

推开一扇门,伸出双手

接纳自己的名字

这是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

外面的天空,黄了又红

仿佛又厚了些

拖着一些未命名的往事

往不同的方向,游离

一望无尽,麻雀最多

站在经纬间,左顾右盼

他一直怀疑着,像具尸体

走进一间白色的屋子

影子不见了,出了什么事

一切都很平常,被驱赶着

然后,寂静了下来

如尘埃,在月光下

完美的降落


造心者

还乡,纸上的造心术

这个白芒草围困的尘世

蝉鸣还挂在檐角

为阳光的每一次降临

举行盛大的庆典

老巷,老屋,老背影

墙上的砖迹挤出了日子

古井的倒影越来越深

门缝有风,黑压压一片

这么多年来,吹不落

年画的色调,摆放冷清

窗里窗外,斑驳静默

坚成一行行的往事

那盏煤油灯,还在

照着儿时的梦,很轻

照不清眼前的村庄

这需要巨大的安宁


招魂者

还在行走,往土里

研究术,爆裂化的狂欢

夜色,无所畏惧

仍然相信有更大的寂静

代替这一片尘世

大地之下,万物向上生长

重逢,真实的,虚构的

招魂者。截断所有的时间

把路上的声音收起来

倒进一行鸦影

虚无。时间次第老去

相遇的事物,在身体之外

生存方式,不必节制

招魂纪,思想是泥巴

拖着,召唤灵魂

背向故乡,暮色很大

从一些站起来的草木

看透了,一生的黑白

是谁,又在面临着

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