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专家发言(二)
更新时间:2019-12-25 来源:广东文坛
同根同源 共创繁荣
□周蜜蜜(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
由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组成的城市群,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统称大湾区。自有文字的历史记载以来,囊括这些地方的文化艺术,同属于中华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频增,“大湾区文学”的概念也呼之欲出,与此经济上的发展互动互应,并且不断延伸到文化、文学的层面,充分发挥其文化地理相近相亲的优势。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城市,同是粤语地区,岭南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是“同声同气”。众所周知,香港的粤语歌曲、戏剧、电影,在许多有华人的地方都相当流行。从南海十三郎到杜国威等剧作家,他们用粤语方言编写的剧本大受欢迎,也不断地上演,其中有的改编为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上映,也曾获得重要的奖项。而两年之前,就曾经在广州举行过“港澳青年文学研讨会”,当时与会的学者、作家就专门讨论过在文学上实现大湾区叙述的可能性,同时还策划出版一套名为《香港文学新动力》的丛书,着力向内地读者推介优异的香港青年作家,具体包括唐睿的小说《脚注》、谢晓虹的小说集《雪与影》、陈苑珊的小说集《愚木》以及麦树坚的散文集《琉璃珠》等等,已经初见成效,打开了令人可喜的局面。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多年来是一个华洋杂处的地方,文化也非常多元,但尽管如此,始终并未改变岭南文化在其中的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刚才提到的剧作家,流行曲词作者,还有像黄碧云那样,用粤语方言写作小说的、实验性极强的作家,也是其中的岭南文化文学传承的表表者。
时至今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香港澳门地区也纳入了大湾区发展的范围之内,自会加快岭南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可通过“大湾区”这个展示平台,进一步和各地的作家交流,创造文学艺术的共同繁荣,走向世界。这一次,香港作家和大湾区各地的作家共同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带着各自的文化经验,与不同地区的同行深入交流,同时亲身到不同的新环境去采风,启发新的创作思维和生活体验,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并将交流所得,带回自己的所属地区。
希望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更有计划、有规模、有深度地进行岭南文化、文学艺术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考察以及交流,推出各种不同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岭南文化创作事业。更希望日后能让文学史的叙述、文学的阅读和批评跨越行政区划,容纳新角度和新活力,逐步形成崭新的文化空间,增进作家作品跨区域交流和互动。
大湾区文学发展之我见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一、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创作题材,特别是重大的创作主题。
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社会创新活力最为活跃、最充沛的一个区域,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前沿和标本,也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的试验田及样板。这里经济体量大,人口众多,社会组成成员复杂,故事、人物也多,可以开掘的新鲜的能够体现新时代特征的题材也多,可以挖掘丰富的主题,也有大量可以描写的新鲜的事物、新鲜的人物,特别是时代新人。这里是一座文学的富矿。
二、大湾区文学有着深厚的创作传统,特别是纪实文学、非虚构创作的传统。
从陈秉安《大逃港》、《深圳斯芬克斯之谜》到吕雷、赵洪的《国运——南方记事》,到描写非典的,伊始的《天地良心》,张积慧的《护士长日记》,到张培忠的《文妖与先知》《海权战略》,直至最近描写港珠澳大桥,有何建明、长江和曾平彪的三部作品,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深圳报告》自2018年推出第一辑,2019年又继续推出第二辑,组织了二十几位作家来创作深圳高新企业、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杨黎光聚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部曲、三个脚印,从《中山路》到《大国商帮》到《横琴》《家园》,都是在关注大湾区、关注珠江地区,也是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走向的报告文学。此外,张胜友的《珠江,东方的觉醒》《风从大海来》,何建明的《东方的光芒》,丁燕的《低天空》《工厂女孩》《工厂男孩》,郑小琼《女工记》,萧相风《南方工业词典》等,这些作品都为大湾区的纪实文学奠定了深厚的传统。
三、大湾区文学,特别是重大题材创作、重要题材的创作,作者组成多元,创作力量强劲。
大湾区有本土成长的作家,有南下的移民作家,有打工作家,还可以邀请全国名家参与创作大湾区题材的文学作品。针对不同的作家群体,作家协会、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等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和激励措施与政策,包括为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供便利,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经费扶持,为他们的采访采风,创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等等。
四、提高组织化水平。
要有宏观的决策,从总体上把握对大湾区题材文学创作的支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从作家的体验生活,采访采风,挂职锻炼,从深扎开始,贯穿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包括创作完成以后的改稿编辑、发表与出版、宣传推介等,形成一个扶持创作系统,一条文学创作生产链条,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持。
要因材施策,针对不同的人而给予不同的支持方式,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瞄准国家发展的未来,聚焦服务大局、围绕中心这个主题,去把握好重大题材,发现前瞻性的主题,反映人民心声,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画像,讴歌英雄,讴歌人民。
城市文学与大湾区的多维世界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有未来性的地区,无疑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引领地区,它必须也必然成为中国文化的新的中心。90年代初,美国的媒体曾经宣传过美国思想文化将要南移的观点,一些有远见的媒体人发现,一批年轻的科技知识分子南迁,他们移到美国的南部,这就是后来硅谷的创立。当然,美国的科技文化影响甚大,它会较为快速地转化为思想文化。同样的,中国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也发生相当深刻的变化,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美国的媒体的预言也并未全变成事实,科技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但美国的那些老牌长春藤大学有相当多的还是在北方,思想文化的集中地还是北方,并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回过来看中国的情况,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引领中国的改革开放,但是,思想文化方面一直没有特别明显的引领作用。中国的思想文化还是以首都为核心地域,这是中国现代以来的传统和国情决定的。现在,珠江三角洲的概念拓展为大湾区的概念,这对中国南方地区来说,不只是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一个契机,也是文化创新的一个极好的机遇。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以文学为引领,大湾区文学的提出是很有创造力、有当代性的一个概念。 我以为在打文学旗号的同时,集中于大湾区的优势,集中于推动城市文学的聚集和发展最为有效。大湾区天然地与城市文学有一种关系。大湾区是城市化程度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和科技最富有创新活力的地方,四十年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引领区域。在深圳可以产生出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技产业并不是偶然的,同时,深圳还有一大批金融创新公司和中国最为庞大的各种基金群。现在港澳在经济和科技创新也加入进来,这样一个城市群,它在经济上和科技上的创造性活力,必然要激发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创新欲望。实际上,新生的文化与科技文化应该是互动激发的关系,没有新的思想文化的激发和引领,仅靠科技一脉,是不可能产生最一流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所以,可以在这个互动背景来理解大湾区文化和文学创新的可能性,可以从它和未来城市发展相关的意义上来构想新型文学的未来形态,我想这里可以讨论几个问题:
一、新的城市空间的建构形成新的心理意识,尤其是港澳元素的介入,新的多维、多元性的空间的交换,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感觉方式的影响都将是积极有效的。
二、新的未来性人群、科技新人类的生长,必然将给文学书写带来有时代感和未来想象性的人物塑造。
三、在城市空间里,多样性的生存活动,给生活打开无限想象空间,尤其是科幻和网络,构成了大湾区城市文学新的维度,大湾区的城市文学在这方面天然地处于时代前沿。
四、新感觉新语言和新文体的生成。大湾区以新的流动人群为基础,必然也是多种语言的混杂,这里的多语杂糅性对新的文学感觉和新的语言生成,甚至对新的文体生成都是可以积极预期的。
大湾区文学建设及实现途径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当代大湾区文学的未来构想和实现路径值得认真思考。
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大湾区不只是地理方位赋予的,从未来发展来讲,大湾区将来的目标是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区,以富于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此,需要搭建起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的平台,让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区。这些前提为文学创作、文学工作提供的机遇在哪里?比如都市文学的生机,聚集新文学群体,科技科幻题材,“一带一路”赋予的题材优势,创新、合作推进的经济社会生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等等,必将为文学创作、文学工作开辟广阔空间。
探索大湾区丰厚的历史资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近处从明清时期开始,粤港澳就是一个中外交流、来往、贸易开展的重要场地。大湾区可谓饱经历史沧桑,鸦片战争腥风血雨,三元里抗英如火如荼,广东人民奋而宣布反清独立。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东咨议局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就任非常大总统。毛泽东曾经在广东主编《政治周报》。广东是国内大革命的重要发生地,古代历史、红色资源、改革开放资源,都会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依托。
挖掘中外文化交流资源,揭开西风东渐,外域文化的面纱,寻找交流碰撞对大湾区的影响,打开文学面向世界文化的窗口,更开放地面向创新创造,让那些丰富的国际文化经验交互融合,于差异中不断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开拓自己。梳理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传统与资源,守正创新,站在未来的高度,探讨大湾区对中国未来文化意味着什么,如何为中国文学和文化提供新的活力。在相互激发中,看到别人的特点,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意识到自己的弱项,取长补短。
强化大湾区文学共建的内涵和标志性意义。强化地域的联系性的同时,立足粤港澳历史现实,明确大湾区文学的标志性品格品质和品相。在相互探讨中,扩大国际文学版图,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的文学高地。缔造世界级城市群文学发展的“湾区典范”需要宣传、文化、社团、高校、研究机构协力,需要视野的充分打开,重新审视自身的长处,加强文学创作宏观研究指导,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主题、重大题材文学创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共同努力建设联系广泛、充满活力、合作共赢、成果丰硕的文学合作联盟。
携手共建大湾区文学合作联盟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势在必行。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粤港澳同属岭南文化的核心圈,人相亲,习相近,心相通,同根同源,同声同气,是一个自然的文化生态圈,有天然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由于历史的原因,港澳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又受英、葡管治,与祖国母亲分隔了很长时间,港澳文化差异发展,产生了独特性。正是因为有了发展的差异,我认为,需要全力构建文化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条件,是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构建。这个文化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岭南文化的共通性与粤、港、澳文化发展的独特性的有机结合,更需要文学走在前面,因为文学是共通性和独特性比较容易找到契合点、也是结合得相对好的领域,是比较容易打动人心、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的一个文化领域。
从前,大广东(包括港、澳)的人都说,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只分地域的大小,没有感情的远近,都是一家人。这里有共同的传统、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社会实践、共同的话语、共同的故事。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家又走在一起,为国家发展共同奋斗,也有许多共知共识的事件、事迹和故事值得文学家去书写、去讴歌。在某种意义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形成是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
两年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就开始以不同形式推动9+2的文学互动和合作。今天,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11个城市共同意愿、共同意识的达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构建,需要凝聚、整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来推动,并逐渐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拟定共同的行动纲领,打造共同的合作平台。
澳门是大湾区最小的一个城市,但是,澳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独有的文化环境,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构建扮演积极而关键的角色。澳门是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又长期与西方文化朝夕相处、平等交流,古今同在,中西并举,形成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人文性格,包容开放、兼收并蓄。此一文化特性是大湾区文学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所必须的,相信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澳门文学界和相关机构也一定会敞开胸怀,拥抱大湾区,投身大湾区,竭力推动大湾区文学联盟的发展,也为建立澳门“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尽心尽力。
澳门基金会近三十年来与澳门日报、澳门笔会等机构和社团衷诚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澳门文学的繁荣及其对外交流,举办澳门文学奖,出版《澳门文学丛书》,培养文学人才,壮大文学队伍,举行和推动一系列文学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战略合作中,我们亦将一如既往,倾情参与,全力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兵,大湾区文学也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标杆。坦率地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但是,粤港澳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往交流的前沿阵地,对外交流合作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只要我们逐步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内容,粤港澳文学不仅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快速发展,促进粤港澳民心相通和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还可以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锋队,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这是新时代赋予粤港澳文学界的历史责任,也是粤港澳文学界应有的理想、抱负、情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