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专家发言(四)
更新时间:2019-12-24 来源:广东文坛
关于大湾区文学的三点想法
□徐则臣(《人民文学》副主编)
一、大湾区的文学应该是“向前”的文学
改革开放的前沿不仅跟经济有关,更跟视野和眼光有关,自由、与时俱进的开放视野与思维,在文学上亦当有相应的体现。文学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视野与眼光,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文学。我相信大湾区的文学会是“向前”的文学,能站在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前沿,也一定能站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这个“向前”,既当与“当下”有关,又当与国际化有关。大湾区的当下大概是全中国最火热的当下,最新鲜的经验、最迫切的问题在这里层出不穷,若是作家能够及时有效地呈现出来,必是写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故事。因为地处前沿,兼有香港、澳门多年来的国际化以及国际化写作积累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湾区文学可以更容易地从单一的中国经验与写作的框架里跳脱出来,书写出更具全球视野的“世界文学”。
二、大湾区文学的“移民”资源
在大湾区,移民问题肯定是最重大的问题之一,香港自不必说,单是深圳和广州,两座城市的运行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的都是外来人口。尤其深圳,堪称新时期以来最大的移民城市。对移民的书写十几年来一直是深广两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界把这种写作现象命名为“打工文学”。事实上,这种文学类型已经远远超出了“打工”的范畴,生发出了更深刻也更高远的文学意义与价值。但也必须承认,此类书写还有诸多不能让我们满意之处,比如题材还相对狭隘,对现实与人生的探讨与挖掘还是比较轻浅,缺少必要的厚度与张力,艺术水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这股文学潮流的方向是值得信任的,作家们抓住了深广两地现实生活的重大表征。在大湾区时代,以打工文学为基础和准备的创作应该再出发,从底层叙事的局限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式移民问题,在大湾区的语境下作出更具开阔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移民书写”。
三、大湾区的文学重心当在“城市文学”
中国的城市文学,北上广深肯定脱不了干系。现在,广深之外,大湾区加盟了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城市化程度更高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于城市文学的书写与发展更当责无旁贷。因为城市化程度足够高,城市性相对也更充分,城市所可能具有的特点和问题也就更突出,如此背景下,大湾区天然地成为城市文学的沃土。这是大湾区文学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期待大湾区作家以及所有关注大湾区的作家,能够真实、真切地呈现出大湾区独特、复杂的城市经验,将大湾区的城市文学推向一个新高度,也期待这个高度能成为中国城市文学的新高度。
作为文化概念的“大湾区”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根据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地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主要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基本上是一个以“政治、经济和民生”为核心诉求的区域发展规划。
在这一规划里,虽然“多元文化的共存发展”也被相关文件提及,但总体而言是被轻轻地一笔带过。与可以高度数字化和图表化的技术、经济相比,文化显得过于抽象,但如果不借助文化的书写和赋形,大湾区作为一个全新的“空间”也许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落实和呈现。
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全新的“空间”概念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经济体和国家行政规划的结果,而更应该视作是现代空间的一个重新开启。德国著名哲学家施密特将人类对空间的开拓视作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先是大地,其次是海洋,最后是天空。一部人类的历史,正是人类对大地、海洋、天空进行不断区隔、分割和占领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的契约、规则和政治法权。遗憾的是施密特没有看到我们的大湾区,否则一定会修正他的理论。大湾区几乎是一个“并置式”的空间,换句话说,它几乎同时对大地、海洋和天空进行了新的“归置”,如果这么说还有点含糊的话,也许可以举一个象征性之物——港珠澳大桥——为例,这一大桥同时占有了陆地、海洋和天空。在这个意义上,港珠澳大桥几乎就是“大湾区”作为全新的现代空间的形象代言。它超越了施密特的“陆地——海洋——天空”的现代线性发展轨迹,而是同时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装置——在这个意义上,这里面确实有一种“新时代性”。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大湾区”是一个试图融合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和主体诉求的“超空间”结构。这就是大湾区作为全新空间的“新时代性”。
这一全新的时代性和空间需要新的想象方式和书写形态。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新可能:第一,“大湾区”从语言的角度看主要是粤语区,同时又有英语和普通话,这几种语言其实背后都有强大的历史传统和政治诉求,因此,如何在这三种语言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甚至,有没有出现一种粤语经典文学的可能?并以此特殊性与世界文学对话。第二,“大湾区”是一个带有强烈未来感的空间,这种未来感与新科技、新思维密切相关,因此,是否可以有一种“大湾区未来文学”或者“大湾区科幻文学”?第三,“大湾区”与更广义上的南方构成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将“大湾区文学”纳入到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新南方写作”(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中去?
大湾区文学发展探索和期待
□李兰妮(广东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总书记亲自部署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了探索构建大湾区文学共同体,深圳作协在中国作协、省作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指导、支持下,从2017年开始,就如何建设联系广泛、充满活力、合作共赢、成果丰硕的文学合作联盟,包括尝试创立长效机制,进行了早期探索和实践。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7年12月21日,深圳举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香港作联潘耀明会长、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与我们一同策划、探索,邀请了北上广深港澳的著名文化学者陈思和、黄晓明、黄子平、许子东、陈晓明等人,从宏观角度,探讨、展望湾区文学的发展前景。提出:要把华人文学、城市文学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架构来思考,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文化版图。大湾区文学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多元性、多样化。大湾区如何往前走,文化将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期待岭南能在湾区这个示范引领区域,创建新型文学。著名学者的论述引起全国文化界极大关注。
二、2018年9月26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办。我们邀请了9+2城市的作家协会负责人参会。从协同、合作层面,讨论了如何推动湾区文学的发展,发表了倡议书,达成共识:粤港澳大湾区不但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我们要传承文化优势,探索走出一条超越常规的发展路径,创建世界级城市群文学发展史的“湾区方案”。并明确:通过轮值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建立文学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文学交流,推进合作联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和未来的重要枢纽。我们在会上建起一个平台:9+2文学负责人微信群。由深圳作协担任联络员角色,不断在这个微信群里发布、交流三地十一城市的文学信息。会议上,如同文学接力赛跑交棒,深圳将2019年粤港澳文学发展峰会的主办权,郑重地交给了澳门这座城市。澳门将在今年9月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现已向9+2城市作协负责人发出正式邀请。
三、2018年9月20日,深圳作家协会与阿里文学联合举办,正式启动了首届“大湾区杯”网络文学大赛。收到236部参赛作品,经过初评、复评,有30部作品入围;再经过终评,其中10部作品获得大赛设定的十个大奖。即:“最时代奖”、“最正能奖”、“最创新奖”、“最人气奖”、“最热血奖”、“历史大奖”、“军事大奖”、“幻想大奖”、“都市大奖”、“情感大奖”,并于今年7月2日进行公示。今年9月将举行颁奖典礼,并启动第二届“大湾区杯”网络文学大赛,我们正在积极筹备。深圳作协与阿里文学合作共识是: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大赛立足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文学创作者及全世界华语人群,征集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原则上不限制作品题材和类型,同时特别鼓励现实题材和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的原创作品。在作品类型和内容上,特别强调创新,反对套路化和平庸化。讲格调、讲品味、讲责任和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深圳作协与阿里文学对明后年的“大湾区杯”网络文学赛有更多的设想,更高的目标。
从2017年下半年到如今,深圳作协在中国作协、省作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直接指导下,在9+2三地11个城市文学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对湾区文学发展、合作,做了一点探索。在此,要向在场的老师、朋友表示感谢。期待在文学周的活动中,湾区文学发展的思想力、行动力得到大大的提升。我们将在省委宣传部、省作协的带领下,推动共建文学湾区,无愧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让文学家来记录历史的细节
□杨黎光(广东作协副主席)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的新举措,是“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港澳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广东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重大机遇,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我们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为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规划纲要》,当前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的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最终形成由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组成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大中心城市的确立,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并非单一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是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内政外交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战略,具有多重意义和多重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内共有11座城市,都在岭南这片热土上,都面对着大海。因此,在区域地理、文化渊源、人文精神、风俗民俗上一脉相承。在发展人文湾区的过程中,悠久的岭南文化,应是构筑湾区人文最基础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人口、语言上具有同一性,有着相似的人文价值链。挖掘、融合和利用这些人文价值链,能形成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传承。
岭南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代一代传承的结果。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城市是互融互补的关系,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在各个城市都有承接和体现,各城市在文化上密切相关,处于共生的大环境,注重文化的传承发展,重视人才的培育使用,尤其是高端特殊文化人才,是让文化发挥作用的关键。
岭南文化也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内生动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强大文化纽带。前两年,我写了一本书叫《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辩》,填补了粤商发展史的空白,但书中主要探讨的是粤商这个群体,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粤商的发展,也如同欧洲的商人帮助了文艺复兴一样,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发展。
人文湾区的建设应有传承性、融合性、创新性,建设人文湾区,为大湾区合作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和良好软环境。
我们应该在“梳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传统与资源”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就加强文学创作进行宏观指导;做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主题、重大题材文学创作”的计划,提高实施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加大扶持力度,来实施精品的创作。
在当今翻天覆地变化的大时代里,文学家当然在潮流之中。我们应该用手中的笔,去记录这个时代,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创作。
历史学家记录着历史的走向,文学家去记录历史的细节。把这个时代的风云,真切的留给后人,这是当代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意义。我自己也在努力实践中。
用人文价值链融合大湾区文学发展
——以“孙中山文化”为例
□丘树宏
(广东作协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
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是人文价值链。人文价值链,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非常突出而独特的东西,正是这个非常丰富而集中突出的人文价值链,使得大湾区的“人文湾区”建设具备了最大公约数的核心和灵魂。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价值链,大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的同一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自古同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又基本同属于南海郡范畴。两千多年来,虽然政制不断变化,但是11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总是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是人口的同一性。11个城市,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和闽南语系的族群,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城市特别是深圳等几个城市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土人口,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广府人为主体。
第三是语言的同一性。与人口的同一性一致,广州话是11个城市共同的话语体系,即使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广州话的地位也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第四是文化的同一性。11个城市,除了香港和澳门渗入了殖民文化外,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
在所有这些人文的渊源之中,还蕴含着一个奇迹性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11个城市,无不与孙中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不深深烙上了孙中山的印记。
中山是孙中山的出生地,是他的故乡;澳门,是其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赴夏威夷、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地;东莞曾经是孙中山家族的祖居地;珠海在孙中山时代同属香山县,与孙中山的关系极深;孙中山曾三次莅临肇庆谋划革命;深圳、佛山、江门,都有许多华侨华人追随孙中山革命。11个城市都有着众多的孙中山文化遗存。
因为以上因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出台之前,11个城市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人文的交融,其实就一直伴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而以各种方式在各个空间紧密进行着。今后,这种人文元素将是大湾区交流合作最重要的无形力量,是最高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发掘总结,需要十分智慧地开发利用。
而这种特殊而丰富的人文价值链,则给大湾区的文学创作以及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文学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首先是在文学题材方面的融合发展。岭南的历史变迁、珠江的历史变迁,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大湾区11个城市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千百年来的历史是一个浩大的富矿,取之不尽。大湾区可以做出一个规模空前的规划,有分工有合作的部署创作。
其次是文学机构方面的融合发展。人口结构的同一性,语言的同一性等,给文学机构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基础。成立文学联盟,可以以轮流坐庄的方式,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研讨交流合作事宜。
再次是文学活动方面的融合发展。11个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各自的文学活动也丰富多彩。可以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形式多样的文学采风、交流和创作活动,组织大湾区文学奖、文学展会、文学沙龙、文学培训等等。
2007年,本人提出了“孙中山文化”的概念,2008年成为中山市第一城市品牌,2011年成为广东省级命题,今年2月18日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孙中山文化上升为大湾区命题。孙中山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孙中山的思想、精神与品格;第二个方面是指这些思想、精神与品格背后的文化元素;第三,“孙中山文化”更少不了孙中山本人作为文化人、演讲家,乃至诗人、书法家的文化背景。孙中山文化的特质,除了有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咸淡水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质高度吻合、高度一致。
因此,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孙中山文学奖,并设立专项基金。同时,结合11个城市当地人文、当地名人与孙中山文学创作相呼应、相连接,进而扩展到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孙中山的特殊性、孙中山文化广泛而丰厚的世界性和人类性,用孙中山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的实施,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各项工作安排中,我们要将“人文湾区”建设列入重要的规划之中,融合和发展“孙中山文化”等大湾区共同的人文价值链,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推进和保障大湾区战略的全面实施,提升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