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韩山诗群: 一个广东高校诗群的诗歌探索

更新时间:2019-12-19 作者:陈培浩来源:广东文坛

1.

所谓“韩山诗群”,是指以韩山师范学院师生为主体形成的一个当代诗歌创作群体,这个群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在广东乃至全国取得了相当影响。作为一个高校诗群,韩山诗群与一般地区诗群具有很不同的特点。区别于一般以行政区域为划分依据的地方诗群,韩山诗群是以相同的学缘背景联结起来的一个写作群体。韩山诗群虽跟其所在地潮州有密切关系,但支撑韩山诗群的主要基础却并非潮州这一区域。所以韩山诗群跟潮州诗群有相当重合,但内涵和外延都不一致。韩山诗群是更接近于诸如北大诗人群、北师大诗人群、复旦诗人群、人民大学诗人群、中央民大诗人群这样的高校诗群概念。不过由于缩略称谓的习惯,韩山诗群作为“韩山师范学院诗人群”的简称,很容易被外界混同于区域诗群。如果给一个简单定义的话,“韩山诗群是指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韩山师范学院教师及在校、毕业诗人构成的一个数量庞大的写作群体”(李彬)。每个高校都存在着一批校园诗人,但并非所有高校的诗人群体都堪称诗群。韩山诗群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于诸多个体的诗人通过韩山诗社、韩师诗歌创研中心、《九月诗刊》《诗心》《后来》等一系列载体而凝聚为一个具有认同感、向心力的精神共同体,并借由《韩师诗歌八年选》《韩师诗歌十五年》《路上的歌谣——韩师诗歌选集》等历史性选本而汇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诗歌小传统。

1993年,当时的韩山师专升格为韩山师院。此时,一群热爱诗歌的韩师师生发起成立韩山诗社,诗社的成立,凝聚了韩师的诗歌力量,在大学生中间培育了一批诗歌的爱好者和校园诗人。至21世纪初涌现了李让畅、谢玄、周运华、郑景森、严惠容、林方敏、林诗铨、刘映辉、陈培浩、辛倩儿、胡子郴、程增寿、黄春龙、郑泽森、陈崇正、郑子龙、向北、泽平、余史炎、黄剑锋、许统旭、纪仲龙、郑野弟、郑智杰、范俊呈、戴建浩、周宏鑫、陈壁纯、邓菲、卢思楷等突出的校园诗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师的一批诗歌骨干分子又创办了《诗心》诗刊,并紧随网络诗歌潮流,相继创建了“后来论坛”,并活跃于各种网络诗歌论坛之上。2002年6月,程增寿、陈培浩编选《韩师诗歌八年选》,这本油印小册子梳理了韩师自90年代以来的优秀校园诗歌,让很多韩师学生依稀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小传统,因此影响了一批韩师的学子。后来者从中获得了关于现代诗歌写作的启发,并自发在网络推广。2004年在校的黄剑锋(笔名:三缺浪人)在“西祠胡同·晓梦蝴蝶 ”诗歌论坛上用《韩师诗歌八年选》中收入的诗歌以作者分辑推出韩山诗派经典诗歌作品。2005年,广东“一刀文学网”上线,广东诗歌掀起热潮,当时该网多个以地域或诗学主张命名的论坛上线,同期开设的有以“梅州次生林”为主要参与者的“故乡论坛”,还有以韩师校友为主要参与者的“后来论坛”。黄剑锋最先在“后来论坛”上,以“韩山诗派”为基础,提出“韩山诗群”概念,推出了1992年至2006年在韩师就读诗人的作品,并集结了大批韩师的诗人。2008年由陈培浩、程增寿等推动,黄景忠教授主编,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韩师诗歌十五年》,此书收录了韩山诗社成立十五年以来的六十多位诗人的近两百首诗作和一部分诗歌评论,是韩山诗歌创作实绩的一次全面的展示。在此基础上,李彬公开发表了《韩山诗群简论》一文(此文发表于《韩山师院学报》2009年第5期,《中西诗歌》又以《诗歌的守望者》之名转发,扩大了在诗歌界的影响),首次在学术领域提出了“韩山诗群”概念。至此,“韩山诗群”真正成为一个别于其它以地域命名、主张命名的诗歌和群体。有关“韩山诗群”的命名得到了诗歌界的关注和认可。

2.

本节择要介绍几个韩山诗群的代表诗人。

首先是诗人黄昏。黄昏是《九月诗刊》主编,长期沉潜写作,带动和发掘了一大批地方诗人。黄昏总是用“平视”的眼光打量着花草,在他的诗中,花草自有自身的悲欢离合和独立世界,因此,他改写了传统托物言志诗中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一种物用的关系被一种更亲密无间的心灵倾诉所代替。这大概可视为他诗歌的启发。

诗人黄惠波,80年代初毕业于韩师中文系,长期在深圳工作,诗耕不辍,曾获郭沫若诗歌奖等奖项。黄惠波为人极为真诚炙热,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能把自己一千多首诗分毫不爽地背下来。黄惠波诗受浪漫主义影响至深,在工于修辞和语言本体训练的现代主义诗人看来,浪漫主义过于狂放直抒,语言不够幽微精致。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反面,在今日现代主义诗歌趣味几乎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颗真正浪漫主义的诗心,反而是诗歌写作中最不可多得的财富。

诗人陆燕姜,笔名丫丫,是近年韩山诗群中颇受外界关注的一位,作品频繁在《诗刊》《人民文学》《花城》《星星》等刊物露面,受到张清华、程光炜、王家新、臧棣、杨庆祥等人的高度评价,入选2018年“青春诗会”。陆燕姜的诗歌长于想象和修辞,她似乎就是一个词语的魔法师,总会在诗歌中变幻出种种奇异的景观来,总有本事对词语进行各种雕刻、打光和加柔。中国当代其实存在着一批陆燕姜这样的女诗人,她们洞悉了语言和自我的秘密,并为自我的心灵编织了一套绚丽的语言织物。但她们如何使语言不仅仅同步于自我,这是一个问题。陆燕姜由此代表了一批人。

阮雪芳是另一个颇受关注的韩山诗群代表诗人,她罕见地拥有两种诗歌音色:冷峻与雄浑。她的小诗别致精炼,朴素沉静,叙述的冷静中蕴含着强韧的爆发力,追问与自省中自有锋芒。笔触虽在日常,却梅花针般穿透了生活的硬壳,以敏锐深入的感受,道出生命中的魔与神、漆黑与光亮、沉沦与救赎。她的长诗雄浑热烈,如岩浆奔涌,将深刻的文化洞察融入原乡歌唱之中。

余史炎是韩山诗群的代表诗人,他近年的写作呈现了一种在日常中羽化登仙的精神姿态。他写日常,既有对日常的眷恋和体认,但更多了份对日常超越性的情怀:“到了一定的年龄,不适合再用玫瑰/书写路灯下的夜色。只有米饭/作诗,写在瓷碗中淡淡的味道”;“世界就饭碗那么大,琐碎的饭粒/抱成一团,日日如是/风雨在外面,不经意间成了我们的谈资”;“米饭不多,每天都抱成一团/每天都在碗中,散发着朴实的气味。” 

向北是韩山诗群中重要的一员。他的近作有着一种既携带经验,又疏离经验的中年姿态,只有懂得了萧杀和荒凉,站在更远处回望,生命才会有更多的况味。这是一种中年的姿态,一种哲思的姿态,也是向北诗歌具有典型性的诗意姿态。“懂得暴风雨后平复的云/要虚度多年的光阴,才能/陪你/促膝长饮/聊一聊山韵”。懂得放下,懂得虚度,懂得慢,懂得饮,懂得山韵,便是懂得站驻,回望,凝神,叹一声,继续脚步的中年人。

居于东莞的诗人泽平也是韩山诗群的重要成员。他敏感多思,情感较为内敛忧郁,多年下来,泽平的诗歌更多围绕自身的情感体验展开,但这种情感叙事有了更绵密的思悟支撑;当然,泽平也试图触及个人情感以外的社会文化问题,他持续书写孤独和忧郁,虽然尚并不能使之具有诗学价值,但忧郁已经成为他具有辨析性的语调。

诗人阿兽,本名程增寿,是韩山诗群中颇具个性的人物。阿兽不写诗也是一个诗人,过去很多年,阿兽就是个不写新诗的诗人。然而,他依然热心地操持着粤东的文事诗事,这是因为他内心依然涌动着一颗诗心。新近的长诗《故乡,我所能想象的丰腴与富足》表露了阿兽对乡土、对故乡的深情。这首诗里面,物与物的转场皆恰到好处,老木床的咿咿呀呀自然诉说着岁月,而闻声而来的柴火则一扫暮气,成了故乡内里的火焰。我想,拟人终究不仅是一种修辞,而是一种观物立场。那种零零碎碎的故乡之物在阿兽这里相互依偎、互相应答,交织出一个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世界。

黄春龙也是韩山诗群的代表人物,他写诗多年,诗论和诗歌批评也是行家里手。与一般只写诗的诗人相比,他显然有更开阔的理论视野。他的很多诗作确乎不断触及现代人“在路上”,在异乡,寻找故乡的精神境遇和努力。《赶路人》写的是一代人的去乡境遇:祠堂前的凤凰树只剩下几片干瘪的皮毛,随着一批批青年人的外出,遗风旧俗也逐渐被遗忘,“他们都去了何方/而我还在路上”这里就有了某种精神性了,在路上的“我”显然也正不断追问归于何方的难题,“而我仍要赶着车驶过高山大河/高山大河恍惚又不是彼时所向”,我认为这里写的已经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而是一代代现代人了。

韩山诗群还有大批值得书写的人物,比如后来主要转向小说创作的陈崇正,近年小说家成就已经遮蔽了他的诗人身份,但他一直是韩山诗群的重要一员,限于篇幅此处没有展开论述。以上代表确是挂一漏万。

3.

韩山诗群的形成和持续绵延,跟韩山师范学院的大学诗教是密不可分的。韩师新诗教育追求一种“立体诗教”的建构。即在课堂诗歌教学之外有意识地构建民刊、讲座、沙龙、诗歌奖、公号等元素构成的立体资源体系。韩师在文学院下属设有诗歌创研中心,在文学院专业课及全校选修课两个层面都开设了现代诗歌课程。在诗歌创研中心的推动下,课堂以外,诗刊、诗歌活动和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媒介使韩师诗教得到了较好延伸。

高水平的诗歌学术活动也是诗教的重要资源,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学术熏陶,近年来韩师诗歌创研中心在筹办诗歌学术活动方面做了很大努力,邀请了著名诗家、诗人前来讲学:著名学者包括谢冕、洪子诚、王光明、顾彬等多次应邀前来授课;著名诗人杨炼、郑愁予、黄礼孩等多次前来授课,杨炼先生近年更是连续在韩师开设系列诗歌讲座;除了诗学讲座、对话之外,我们也策划举办了“百年新诗与中国歌谣学术研讨会”及“诗人在他的声音里”朗诵会等活动。学生近距离聆听杰出学者、诗人的讲座,获得的教益和启迪不仅是知识层面上的。很多学生表示,不少专业知识虽不了然,但优秀的学者、诗人却像一个活体诗歌博物馆,其研究或写作历程让听众得以窥见诗歌内在的传统。这些活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韩师诗教学术资源欠缺的问题,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诗歌创作和研究的热情,一定程度打开了学生的当代诗歌视野。

我们有意识地把诗歌学术活动作为诗教资源引入教学中,活动期间广泛发动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第二届九月诗歌奖评选期间,我们通过公众号“韩师诗歌创研中心”展出入选终评的二十位诗人作品,并将这些作品引入诗歌课堂,作为课堂讨论和课外阅读材料。同时,遴选具有写作爱好的校园诗人参与公号编辑,由学生编选推出了各种专题性诗歌文本,如“鸟鸣诗”“诗与镜”“诗与树”“诗与路”“诗歌与妙喻”“诗·转喻”“诗·视角”“诗·仿体”等专题性诗歌文本;也推出了W.S默温、阿米亥、里尔克、特朗斯特罗姆、拉金、卡瓦菲斯、沃伦、博尔赫斯、辛波斯卡等世界诗人作品选;海子、洛夫、张枣、食指、多多、西川、陈先发、杨键、蓝蓝、宇向等中国当代诗人诗选。这些作品由学生参与编选,同时应用于课堂内外的阅读。诗歌公众号成了韩师诗教有效的延伸。

我们并未针对诗教对学生日后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和定量分析,但一些典型案例说明我们的诗教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韩师校园诗人程增寿(笔名阿兽)、黄春龙在校期间就是韩山诗社骨干中坚,参与创办校园诗刊《诗心》,毕业后都在粤东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创办了《粤东文萃》杂志,编选《粤东诗歌光年》年度选本,不但把诗歌爱好融化在教学中,更带动一批中学教师开始了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的自我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粤东民间诗歌的发展;韩师校园诗人庄丽如(笔名追小忆)毕业后在潮州、东莞的中小学任语文教师,近年在东莞某小学任教,尝试把诗歌写作作为兴趣教学的重点,她带领的“小草班”同学热情高涨,作品在各种公开报刊发表,并且结集出版,成为探索小学诗教的一个有趣案例。这些例子说明我们所设想的,通过大学诗教培养具有诗歌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再由他们去培养具有更好诗歌阅读趣味的中学生,从而架设当代诗歌与大众阅读之间的桥梁的思路是符合韩师这类高校的诗教目标定位的。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韩师的诗教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在广东省以至国内小有影响的“韩山诗群”;近年学生作品多次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作品》《诗选刊》等刊物上发表,连续三届获得“东荡子诗歌奖·广东校园诗歌奖”;公开出版《韩师诗歌十五年(1993--2007)》《最是山花烂漫时》及“韩山诗歌文丛”四辑共三十二册等韩山诗群作品集。客观说,韩师的诗教探索在同类非著名高校中特点鲜明,成果颇丰;即使是跟不少著名高校相比,韩师的诗教举措和成果也并不逊色。

韩山师范学院自觉开展和探索诗教已近十年,韩师诗教在自身的特殊语境中展开,其条件和成绩都不能和著名高校相提并论。但诗教实践使我们意识到:诗教在当下并不讨好,却有必要成为大学教育参与者的自觉坚持;诗教面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目标,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自身的诗教空间,也应根据自身条件、资源等实际确定相应的诗教目标;诗教是一个匹配以课程、比赛、讲座、办刊等多层次资源的系统化工作,诗教的手段也应随着时代和媒介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就韩师诗教实际而言,我们培养不了重要诗人,却可以培养一批推动区域文学发展的诗人;我们无法培养专业诗歌研究者和批评家,却致力于为周边区域输送具备诗歌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再通过他们去改良诗歌的接受土壤;更重要的是,我们愿意通过诗教来激活所有参与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把现代诗歌所传递的复杂而均衡的心智作为大学人文素养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一直试图寻找有效诗教的崭新方式,作为我们这个有限主体的特殊可能性。这也许是这所普通院校的诗教故事所包含的些微意义。

4.

提及韩山诗群,还必须提到《九月诗刊》。《九月诗刊》坚持办刊近十四年,已连续出刊四十六期,成为在广东乃至全国小有影响的诗刊。2004—2008年《九月诗刊》由主编黄昏个人筹资操办,半年刊。2009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成立诗歌创研中心,《九月诗刊》归入其下,改半年刊为季刊,由韩山师范学院出资办刊,仍由诗人黄昏担任《九月诗刊》主编。诗人黄礼孩称《九月诗刊》为广东第二民刊,第一民刊当属他主编的被称为新世纪“中国第一诗歌民刊”的《诗歌与人》杂志。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出现之后,纸质民刊已经不再是民间诗歌传播的核心载体,因此大量民刊停办,像《九月诗刊》这样至今坚持出刊的并不多见。

韩师诗歌创研中心主办的民刊《九月诗刊》在近十四年的办刊历史中,以其专题化思路和一以贯之的出刊节奏而令诗歌界瞩目,推出了多个“诗歌地理”专号,包括港台及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区域的诗歌专题。某种意义上,好的诗歌民刊就是在诗歌传播的特殊规定性和民间刊物的独特可能性之间寻找契合点。应该说,官刊和民刊之间并非绝对的对立关系,它们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形成有效互补关系。官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而民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探索性。因此,好的民刊绝不甘于成为没有刊号的“官刊”,而在对自身精神面目的寻找中摸索着打开、拓宽“民间性”的暗道。“‘民办’的诗刊、诗报,在支持诗歌探索、发表新人作品上,是‘正式’出版刊物所无法比拟的;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展现最有活力的诗歌诗集的处所。‘民刊’也曾有创办大型的、全国性的诗刊的尝试(如90年代初的《现代汉诗》),但后来主要向着小型化、同人化的方向发展。八九十年代之交,诗界表面上沉寂而落寞,但由于这时的一些严肃的‘民刊’的创办,却在有效地酝酿着能量的积聚与展开。”(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民刊作为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先锋诗歌的一个小传统,曾经承担了集结同仁、形成流派、发表宣言,以崭新的诗歌立场推动诗歌运动迭代更新的功能,这从朦胧诗时代的《今天》到第三代诗歌时代的《他们》《非非》身上都体现得很明显。但随着诗坛众声喧哗成为常态,爆炸性的断裂宣言已不足以成为“先锋”的充分条件,诗歌民刊也必须寻找到新的定位。在此背景下,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为常态化诗坛下诗歌民刊找到新的出路——“专题”。《诗歌与人》策划过的诸如“中间代”“中国女性诗歌”“新诗集序跋”“批评家诗人”等专题,都取得极佳的口碑和影响力。民刊的“专题化”其实意味着对官刊宽泛化的呈现策略的放弃,转而以更敏锐的编辑眼光和个性化立场赋予诗歌以意义。“专题化”无疑更考验编辑的诗学趣味和策划统筹能力,但它确实提供了区别于官刊和其他民刊的独特辨析度。“专题化”办刊也成了《九月诗刊》获得辨析度的方式。

有必要提到由韩师诗歌创研中心主办的两届面向全国的“九月诗歌奖”。邀请了谢冕、王光明、张桃洲、荣光启、黄礼孩等专家担任评委,以公正的程序、专业的立场评选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这个奖在诗人心中的认知度。《九月诗刊》探索了“专题化”办刊思路对民刊之民间属性的拓展作用;探索了高校与民刊的良性合作机制;探索网络时代纸质民刊的转型和坚守之路。就其办刊和办奖的效果看,《九月诗刊》既团结和凝聚了一批潮汕的本土诗人,推动了近年潮汕诗歌的繁荣;又在国内外的区域性诗歌交流上做出了一定贡献。《九月诗刊》作为韩师创办的诗刊,也被应用于诗教中,广泛赠送中文系学生特别是选修诗歌课的同学。成为了韩师学生接触当代诗歌的一个通道。

作者简介:

陈培浩,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八届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特支人才计划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签约评论家。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新诗研究所所长。已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阮章竞评传》著作。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