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南翔《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在京首发

更新时间:2019-12-18 来源:广东文坛

20多年前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一书,令中国作家南翔留恋沉迷。两年前南翔在深圳松岗第一次得到采写手艺人的机会。5月13日,南翔非虚构文学作品《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首发式暨研讨会。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等在京文学评论家与会,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主持,与会专家围绕《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的题材、内容及意义进行了热烈的发言与研讨。

南翔在会上介绍了写作初衷。他说,1999年中文版《留住手艺》出版,盐野米松在导语中提到,日本手艺很多来自中国。上个世纪末开始盐野米松每年都会来中国,曾对媒体表示,日本在经济、历史和民艺保护上走过不少弯路,希望中国不要重复这些错误。这本《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写个人历史,二写行当技艺,三写传承难点。期望用小人物的沧桑刻画出大时代的线条,做到历史与当下、思想与审美、思辨与情感的熔铸。

中国手艺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非遗传人,是大国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南翔历时两三年,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深入细致地访谈人物与采集素材,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从目不识丁的壮族女红传人,到世界非遗项目宣纸捞纸工,囊括日常生活的制茶、制药、夏布绣、蜀绣、蜀锦、棉花画、印泥、正骨以及钢构建造师等优秀工匠(手艺人)与精湛技艺,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15名中国工匠的人生沧桑和手艺传习,形成了这本图文并茂、内容坚实、可读性很强的《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

与会专家更多地表示对这本书的喜爱。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发言中说,与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一书对比看,日本与中国手艺人的历史语境和生活语境不同。日本手艺传承往往长达上百年,而这本书记录的中国手艺人,每个人都经历了40多年历史的急剧变化,以及变化中的曲折人生。书中人物有的又插队又做买卖,最后一路折腾下来认定了做手艺。这些手艺人之可敬在于每个人都热闹过冲过闯过试过,最后归于静,归于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全力做下去。这让我们对现代性道路有更深入更宽泛的理解,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手作器物不仅仅有器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其所包含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工作伦理,有价值有生命有活力,依然值得去体察去与当下结合。这就是器物中的道,传承5000年文明的大国是由无数细小的东西集结而成。这也符合中国梦的主题,体现了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杨平被同行称为“读书最多的人”,他在会上表示,这本书已经列入个人收藏。该书选题符合国家需要,工匠精神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符合历史文化需要,该书提供的珍贵资料史料会在未来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读者需要,读者对工匠精神的书非常有兴趣。同时,“该书在写法上内容上有非常深厚的思想性和很高的文化品质,偏重绝活背后的人,在中国的历史境况下,普通人怎样在时代中进行选择,并具有了不凡的人生意义。“他说,这也是读书过程最受触动的地方。

广东作家协会发来贺函称,这本厚重的20余万字作品,不仅是记录之作,其文本意义更在于提醒读者对手艺人及其记忆的现实关注,唤起读者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提升全社会对手艺人的呵护与传承。

《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书写遍大江南北,有趣的是,起始人物都与深圳有关。南翔介绍,首篇《木匠文叔》写的是木制农具手艺人,很多农具都已经不再使用了。深圳也是脱胎于农耕社会。末篇《钢构建造师陆建新》,也是书中唯一的代表工业时代的手艺人,这是现代深圳的展现。快速的历史变迁,对城市对人对手艺的影响,也令已经打上深圳作家标签的南翔感慨。 (读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