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自定义类别 >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 > 专家发言

吴志良: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联盟

更新时间:2019-07-24 作者:吴志良来源:广东作家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势在必行。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粤港澳同属岭南文化的核心圈,人相亲,习相近,心相通,同根同源,同声同气,是一个自然的文化生态圈,有天然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由于历史的原因,港澳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又受英、葡管治,与祖国母亲分隔了很长时间,港澳文化差异发展,产生了独特性。正是因为有了发展的差异,我认为,需要全力构建文化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条件,是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构建。只有建立起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文化纽带作为柔合剂和润滑剂,以文化软实力淡化经济竞争色彩,才能促成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大局。这个文化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岭南文化的共通性与粤、港、澳文化发展的独特性的有机结合,更需要文学走在前面,因为文学是共通性和独特性比较容易找到契合点、也是结合得相对好的领域,是比较容易打动人心、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的一个文化领域。

从前,大广东(包括港、澳)的人都说,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只分地域的大小,没有感情的远近,都是一家人。这里有共同的传统、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社会实践、共同的话语、共同的故事。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家又走在一起,为国家发展共同奋斗,也有许多共知共识的事件、事迹和故事值得文学家去书写、去讴歌。在某种意义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形成是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只需要我们有这种意识并有一批有心人去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顺势推动。

两年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就开始以不同形式推动9+2的文学互动和合作。今天,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11个城市共同意愿、共同意识的达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构建,需要凝聚、整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来推动,并逐渐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拟定共同的行动纲领,打造共同的合作平台。

澳门是大湾区最小的一个城市,但是,澳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独有的文化环境,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构建扮演积极而关键的角色。澳门是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又长期与西方文化朝夕相处、平等交流,古今同在,中西并举,形成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人文性格,包容开放、兼收并蓄。此一文化特性是大湾区文学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所必须的,相信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澳门文学界和相关机构也一定会敞开胸怀,拥抱大湾区,投身大湾区,竭力推动大湾区文学联盟的发展,也为建立澳门“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尽心尽力。

澳门基金会近三十年来与澳门日报、澳门笔会等机构和社团衷诚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澳门文学的繁荣及其对外交流,举办澳门文学奖,出版《澳门文学丛书》,培养文学人才,壮大文学队伍,举行和推动一系列文学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战略合作中,我们亦将一如既往,倾情参与,全力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兵,大湾区文学也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标杆。坦率地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但是,粤港澳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往交流的前沿阵地,对外交流合作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因此,只要我们先易后难,逐步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内容,粤港澳文学不仅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快速发展,促进粤港澳民心相通和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还可以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锋队,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这是新时代赋予粤港澳文学界的历史责任,也是粤港澳文学界应有的理想、抱负、情怀和担当。

(作者为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