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羊城晚报|大湾区文学如何“异军突起”?
更新时间:2019-07-15 作者:吴小攀 朱绍杰来源:羊城晚报
取长补短形成湾区特有风格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专访
1 / 迎来文学发展十分难得的宝贵机遇
羊城晚报:作为本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及文学联盟的主办单位,请您谈谈此次活动的策划缘起?
张培忠:今年2月18日中央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广东发展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文化,包括文学都必须围绕这项战略展开布局。此前广东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这次策划组织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文学周是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文学周包括了几项活动:由广东作协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邀请全国著名作家专家进校园、图书馆、企业讲座讲学;组织粤港澳三地作家庆祝建国70周年采风活动。这四项活动构成了文学周的主要内容。广东作协是本次文学周的主办方,文学联盟的牵头者。我们在征求三地作家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联盟相关文件,包括协议、框架及规划等等。其次,我们邀请了粤港澳三地及全国各地的一流专家学者与会,包括港澳地区代表作家21人,外地专家9人,本地作家、专家40多人。
羊城晚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促进粤港澳文学的融合,有怎样的意义?
张培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成立,有着多重的意义。首先是搭建起粤港澳文学组织互联互通的平台,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的共享,使三地作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成为可能。其次是建立起合作共赢的有效机制,三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从创作、出版、推广到作品的版权输出,都有了初步的制度安排,使合作的有效性得到保障。第三是为人文湾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本,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大湾区文学的融合发展,必将催生新的文学样式,产生新的审美范式,提供新的精神产品,为人文湾区注入新的内涵。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现状如何?
张培忠:从创作上来看,内地作家所关注的很多都是家国情怀,重大主题,宏大叙事,和港澳作家还是有些区别的。港澳作家可能更关注具体的、个案的喜怒哀乐。而由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及近代以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时代氛围,广东作家的家国情怀是很强烈的,我认为这是广东在创作上的优势。实际上,真正伟大的作家作品,肯定是关注到最大多数人的忧乐,这样才能引起更大多数人的共鸣。从这几天的交流中,我感觉到港澳作家对我们作协体制是比较羡慕的。港澳作家往往是单打独斗。我们内地作家要把握好这个优势,发挥优势。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建立,搭建起了三地文学沟通互补的平台。接下来,我们需要让三地作家互相交流,互相达成共识,同时也取长补短,共同来形成我们湾区特有的风格。
2 /推出体现粤港澳气派的扛鼎之作
羊城晚报:虽然作为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您今年六月初刚刚正式到任,但您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您对广东文学有怎样的观察?
张培忠:当前,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对广东文学事业高度重视,省委领导近期对省作协工作提出了“文学艺术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结合大湾区建设把文化、文学、艺术搞好,要异军突起”、“广东作家成长和作品传世,要有安排和计划”、“广东有血脉、有沃土、有基础,完全应该出大作品”等指示要求,要求省作协“要把打造广东文艺高峰,作为主要任务”、“作家要深入生活,像当年柳青一样,一年一批,搞几批,培养焕发广东精、气、神的大师名家。”广东文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我们近年来发展文学十分难得的宝贵机遇。
广东文学具有量大、面广、后劲足的特点。量大,就是全省有中国作协会员554人,名列全国第二,省作协会员3750人,各市县及行业分会的会员达17000人,如果包括广州、深圳的网络作家,写作人数接近10万人,文学基础十分厚实;面广,就是各地级以上市形成各自的文学特色,如广州成为“都市文学”重镇,深圳成为“移民作家”重镇,东莞成为“劳动者文学”重镇,佛山成为“工业文学”重镇;后劲足,就是广东文学新生代逐步成长起来,一批80后、90后作家整体崛起的态势比较好,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同时,广东文学的短板也比较突出。比如,作家群体缺乏领军人物,有影响的作品不多。在刘斯奋的《白门柳》1997年获奖后,20多年来再没有作品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也有近十年时间没有获得过。接下来我们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引领广东文学走上“异军突起”之路。
羊城晚报:具体会有哪些举措?
张培忠:具体措施包括策划重点作家对重点作品的创作,组织重点作家到基层去深扎,像当年柳青、路遥一样,与农民、工人在一起,真实地感应他们的忧乐甘苦,感应时代,然后创作出精品力作。同时,我们也要对作家作品分类推动,广东年轻作家有后劲,那么我们准备在下半年举行长篇小说创作推进会,布局今后几年长篇小说的创作,举行长篇报告文学创作推进会,来研究怎么样创作长篇报告文学。争取明年召开青年作家代表大会,让年轻的作家找准方向,尽快成长起来。
羊城晚报:莫言今年获得羊城晚报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家奖,他在获奖感言中提及年轻时受到欧阳山的《三家巷》的影响,对小说中的南方特色印象深刻。在本次峰会上,不少作家专家也提出了重视广东文学的特色问题。这方面您怎么看?
张培忠: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下大力气进行突破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号召我们的作家向老一辈作家学习。比如,欧阳山是湖北人,年轻的时候来中大读书,后来留在广东干革命、搞创作。他的《三家巷》是非常好的小说。作为一个外地作家,欧阳山在广东扎下了根,写出了广东的风貌、韵味,写出了广东人的精气神。今天,广东作家中有许多是从各地来到广东的,来了就是广东人,不但身要进来,心也要进来,真正向老作家学习,体察这一方水土的民情,写出这一方土地的奋斗,尤其是表现改革开放40年的作品。
羊城晚报:广东在粤港澳文学的融合中可以起怎样的作用?
张培忠:推动粤港澳文学融合发展,广东过去积累了一些经验,将来也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体现为: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自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让文学成果更多惠及大湾区居民。履行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职责。
二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把继承创新和交流借鉴统一起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文学形式、创新表现手法,提升文学作品感染力。创新文学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文学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增强发展活力,拓展文学空间。
三是坚持以融合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在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实现文学的融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粤港澳文学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湾区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以发展为目标。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从全国大格局、全球大视野中谋划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扭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狠抓贯彻落实,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实现共同发展。
让文学交流更上一个台阶
——澳门笔会理事长汤梅笑专访
1 /我们想凝聚写作的力量
羊城晚报:您对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是怎么看的?
汤梅笑:澳门已经回归二十年,我们还是比较强调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包括文化的共同体的建立,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港澳与内地融合的问题。同处岭南,都是广府人,融入大湾区对港澳来说比较自然。我们常说粤语同声同气,生活习俗都类似,大湾区是很自然的文化共同体的体现。所以,粤港澳文学联盟的发起和成立不是突然之间的事情,而是早就有这个趋向。
羊城晚报:为什么会选择澳门笔会?
汤梅笑:澳门笔会是应广东省作协的邀请加入的,其实澳门也不止澳门笔会一个文学组织,选择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历史比较长,从1987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有32年历史。澳门笔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平时会筹一些钱办文学的活动、办出版,回归后得到澳门基金会、文化局的赞助,支持我们的活动。
羊城晚报:澳门笔会现在有多少会员?
汤梅笑:会员约100人。参与我们的笔会需要会员介绍,要有一定的手续,要求经常写作,我们希望参与笔会的人是对文学充满热爱、有创作力的。
羊城晚报:在澳门还有其他类似的文学组织吗?
汤梅笑:还有澳门作家协会,有百多会员;澳门原创小说协会、别有天诗社、如一诗社等,举办文学活动、出版工作最多的还是澳门笔会,比如澳门基金会与我们合作主办的澳门文学奖,有二十多年历史,每隔一年举办一次。
羊城晚报:这个文学奖具体如何操作?
汤梅笑:我们通过征稿,邀请评委评选,颁奖,最后出版;分为散文、短篇小说、新诗、戏剧四个类别。后来单独设立了澳门中篇小说奖,觉得比较分散,又合并到澳门文学奖中,自此澳门文学奖就由四类变为五类,同时澳门文学奖又新设立了公开组,面向全球征稿,文类是散文和短篇小说,要求作品要有澳门特色。
羊城晚报:为什么又设置了中篇小说奖项,跟澳门文学的创作现状有关?
汤梅笑:是的,澳门没有电影业,我们希望在文创中发展电影制作,因为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其相关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让澳门单一的产业变得多元。拍电影要有文本,就提出发展中篇小说,将好的中篇小说拍成电影。自举办中篇小说奖后也取得一些成果,有一些文本被香港电影制片商买了,正在筹备开拍;还有就是利用我们三个作品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拍了一部电影。
2 /对岭南文化的体现缺乏系统性
羊城晚报:相对于澳门文学来说,内地对香港的文学可能会更熟悉一些,比如西西写的《我城》表现了对1997年前后的心态变化。
汤梅笑:我们对回归的题材没有香港那么敏感,香港自己发展得很好,他们对回归的各种想法都反映在文学里。澳门是一个小地方,是个微型经济体系,对回归有盼望,希望回归后澳门能够好起来。我们当时真的是在深冬寒风中欢迎解放军驻澳部队进城,澳门回归前经济不发达,好多人跑到香港去谋生,澳门本地主要靠赌博业挣钱,赌博的利益在黑帮里引起争夺,有几年治安很差,澳门人内心阴霾密布,希望回归带来晴天,这种心态有诗歌也有文章去表现,当时我也写了一篇散文《小澳门大澳门》,获得征文一等奖。
羊城晚报:澳门文学目前的创作是否有表现出某种特色?
汤梅笑:我们跟葡萄牙人虽然相处一个城市,但是彼此也不是交融的,相互之间会有影响的多是生活文化,而且更多的是我们影响他们,比如过年过节的习俗,派利是,等等;在饮食上他们很受粤式饮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葡国土生菜。也有他们影响我们的,比如我们举办婚礼时会穿着婚纱在教堂举行仪式等。在文学上“葡人土生”创作过一些作品,反映他们在澳门的生活,比如中葡男女青年的恋爱,在小说中葡萄牙男生追慕华人女孩,宁愿跟家庭脱离关系也要跟华人女孩在一起,这在华人小说中没有。
羊城晚报:各个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那么在澳门文学创作中是否有体现出身份认同的焦虑?
汤梅笑:华人较少身份认同的焦虑,大多数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而“葡人土生”对身份会感到迷惘和焦虑。现在澳门教青局提倡学生爱国爱澳,让大家认识祖国、认识历史。
羊城晚报:在澳门文学中是否有体现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元素?
汤梅笑:也有,但是比较零碎,没有系统性体现。
3 /不能只停留在互访交流的层面
羊城晚报:站在澳门的角度,您对粤港澳文学有什么样的观感?
汤梅笑:内地的文学题材现在是多种多样的,有农村的,有城市题材的,反映一些社会问题、个体的命运、生存的困惑,也有重大历史题材,时代背景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比较深刻,但港澳读者很多没有内地生活背景,不易理解。我虽然也在澳门出生,但是我一直在关注、接触内地文学,张洁、王安忆、余华、贾平凹、陈忠实、铁凝、莫言等的小说我有看,他们的作品都很关心社会,从社会的底层里去关心。
对比香港的写作,香港是商业性很强的地方,市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比如大量的畅销爱情小说,而深层反映社会的小说就比较少,香港读者喜欢武侠小说、爱情小说、科幻小说,像西西、刘以鬯这种纯文学的作品还是比较小众。
澳门的小说找不出有代表性的,什么都有,科幻的、历史的、赌场题材、反映小市民生存挣扎、“土生”的、爱情、家庭题材的也有,底层黑社会的也有,什么都有一点。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现在已经提出了大湾区文学的概念,粤港澳之间的文学应该如何交流?
汤梅笑:文学是一种精神沟通,联盟对作家来说是有好处的,从前我们也有交流,但联谊性质多,回归前广东省也有名作家来澳门开讲座、互访,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成立后,就不只停留在互访交流的层面,现在的交流更深入、更上一个台阶,我们是共同携手去做一些事情,同办一个杂志,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大家一起投稿,通过作品互相了解互相认识,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相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具体的措施。
文风可以有不同,澳门香港写作人创作的,尤其是散文,体量比较短小,因为我们发表园地多是报刊,好处就是人家喜欢看,短小精干开门见山,厚度上会有所不及,我们也可以向内地作家学习,多方面尝试,写一些深刻宏大一点的题材。
羊城晚报: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
汤梅笑:有的,比如不同体制的问题。内地这边很多作家都是专业的,会定时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甚至挂职,这是个好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向老板请假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一年半载,没有时间去采风,我们一年也就十几天假期,也要陪伴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困难。内地有作协有文联,专门推动文学的发展,我们民间社团就一把抓,精力很分散,能做多少就多少。干文学的需要牺牲,我们也有人为了写小说埋头苦干,连胡子都不剃。无论如何,一直有人在写。
将大湾区文学管理常规化
——香港作家联谊会主席潘耀明专访
1 /粤语文学非常值得梳理
羊城晚报:作为香港文学的亲历者,请您介绍一下香港文学的发展经过?
潘耀明:香港的本土文学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在这之前都是南来的文学,比如40年代一大批内地作家因为各种原因先后来到香港,如东北作家萧军、萧红、骆宾基、张爱玲、茅盾,等等。今天我们熟悉的不少作家,包括金庸、戴望舒,都属于南来的作家。在60年代,香港的中学、大学开始组织自己的文社,萌生香港本土文学。到1988年,我们成立了香港作家联谊会,由31位发起人发起,后来又创立《香港作家》杂志。香港作家联谊会目前是在香港的民间文学社团里人数最多的。去年是香港作家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主席铁凝率团来访。三十年来,香港作家联谊会从三十人发展到三百多人,这个过程还是不容易的。
羊城晚报:目前香港文学的创作、评论的现状大致是怎样的?
潘耀明:香港的文学评论一般集中在高等学府。至于本土文学创作方面,香港60年代才开始有本土文学,以前都是南来的文学。今天看来,香港的本土文学发展仍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家,比如西西、董启章、潘国灵、葛亮,等等。董启章、潘国灵虽然是香港本土作家,而他们发表的园地主要在台湾。香港文学还有一个比较可惜的地方,就是香港社会物质压力非常大,而作家要创作长篇小说需要一定的生活条件,所以,香港没有专业作家。凡有所成的香港作家,大部分难以只靠稿费维生,尤其是写作长篇的作家,往往在高校谋职。
羊城晚报:像李碧华、黄碧云、亦舒这些曾经在内地风靡一时的香港本土作家仍在写作吗?
潘耀明:黄碧云还在创作,此前还得到“红楼梦文学奖”。她们是以香港的社会题材为主的,小说中带有粤语方言。亦舒现在加拿大,在《明报周刊》有长期写作的专栏,写作的量也比较大。她早期就写出了很多书,有200多本。那个年代,香港出现了一批作家,包括倪匡,包括金庸,但都不是专业作家,金庸办《明报》写社论,天天都写。这些人每人平均一天写2万字,不得了。我跟他们开玩笑,我说你们是文学界的超人。
羊城晚报:小说连载曾经是香港报纸的一大特色,但现在的香港报纸似乎很少连载小说了?
潘耀明:对。以前香港的报纸副刊是单张的,读者看完新闻就扔了,就把单张的副刊放在裤袋里,在等车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看。现在没有这种景象了,市民生活节奏紧张,媒介又多样化,所以后来就没有报纸连载小说了。现在香港的报纸副刊往往刊登一些杂文,要求时效性很强,针对社会当下发生的事情发表意见。但这种文章实际上没有长远价值。在60年代,香港报纸的文章用文言文、白话文、还有外来语混杂而成,这是香港创造的特色文化现象。这种文风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每一份副刊都是这样。在讨论岭南文化的时候,粤语文学就非常值得梳理,而香港在这个方面非常丰富,精彩得不得了。可惜的是没有专门的整理,我看现在也很难找到这些报纸了。
2 /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在香港开展文学活动的优势和劣势?
潘耀明:香港的优势就在于资讯发达,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流、中转。香港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华洋杂处,也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台湾的特殊历史时期,文化上处于白色恐怖,很多新文化的书籍都不能出版,像钱锺书《围城》那样的新文学作品都是通过香港转运进去的。在华人社会,很多文化信息都是通过香港这个窗口、桥梁发生交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内地作家要到海外交流都要经过香港。1979年,爱荷华大学举办中国文学周,我们协助安排了两岸作家在美国见面。
在香港搞文学创作的缺点,就是政府对原创性的现代文学一直不重视。比如,要在香港建立一个文学馆,就一直得不到支持。多年前,我带队香港作家代表团到日本访问,发现日本的县、镇都有文学馆,让我很震撼。今天,香港是国际大都会,新兴建的西九龙文化区,设有戏剧中心、电影中心,我提议设置文学馆,用以收集整理、研究香港作家的资料,举办一些文学活动。苏童曾半开玩笑地说:“潘耀明经常在吵闹的茶楼酒楼举办文学讲座。”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地方。这就是香港文学发展的短板。
羊城晚报:从香港文学的角度来看,如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
潘耀明:说实话,内地对文学是比较重视的,对原创文化也比较重视。香港对表演艺术重视,而电影、戏剧绝大部分都是从原创性文学改编过来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可以在资源上补香港的不足,通过大湾区的合作,可以解决香港资源的贫乏问题。广东是我们依靠祖国的第一站,本身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从这次的架构上看,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文学奖、文学杂志、文学院、文学馆等,是全方位的。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架构,要实现也是要从易到难,从一些具体的项目做起。我建议应该有一个具体的管理机构,将大湾区文化事业的沟通、协商、合作日常化,常规化。如果大湾区文学联盟能够真的像规划那样去做,在中国文化史上应该会实现一个非常大的开创性的局面。这非常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