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报告文学《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推介会举行
更新时间:2019-06-17 来源:青年作家
2019年6月15日,谢友义报告文学《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推介会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岭南文学空间”隆重举行。
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肝胆两昆仑》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尔崧诞辰120周年,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应运而生。它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创委副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友义耗时两年精心创作而成。该作品的主角刘尔崧、刘琴西兄弟是伟大的革命先烈,其中,刘琴西是中国最早的红色政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紫金“四二六”暴动总指挥;刘尔崧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最早一批党员之一、中国工人运动领袖。目前,该作品已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总第619期)刊发,并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何建明专门为推介会召开致电祝贺。同时,他再次表示,“广东文学要做强省,须要加强报告文学。广东报告文学要强大,须贴近现实,书写底层,歌颂人民不动摇”,谢友义的《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正是这样的佳作,值得推介。
推介会现场,80余名老中青三代作家、文友济济一堂,就谢友义《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简称《肝胆两昆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一场气氛热烈、活泼的讨论。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谢石南
受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主要领导的委托,省作协创研部主任谢石南到会祝贺,并代表省作协讲话。他认为,广东是一个文学大省,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而谢友义的报告文学《肝胆两昆仑》的问世,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广东红色纪实重大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创作重要的新收获。他期盼广大作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重大现实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着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为实现广东文学异军突起作出新的贡献!
羊城晚报出版社副总编谭建强
羊城晚报出版社副总编辑谭建强分享了这本书的出版历程。他讲道,《肝胆两昆仑》一书就像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产的孩子,是该社重点题材作品,首印5000册,预计即将需要再版加印。他透露,这部书已申报纳入相关重点扶持项目,近日还将在羊城晚报重磅连载,并拟在7月底盛大开启的全国书博会上进一步推向全国。
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俊康
文学创作一级、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俊康深情表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广大作家肩负着文学的重任、历史的使命,从谢友义作品的字里行间,恰好可以体会到“忠烈”“担当”,刘氏兄弟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使人热泪盈眶。他指出,报告文学既要讲究真实客观,也要赋予一定的情感,《肝胆两昆仑》正把握好了这点,希望发挥作家智慧,作品能进一步成为一部红色经典。
一级作家、广东省文学院原副院长沈仁康
文学创作一级、广东省文学院原副院长沈仁康更是以“报告文学是先有报告还是先有文学”敞开话题。他强调文学之路应当具有大无畏的精神,而文学的最本质特征是要调动文学元素,查询大量资料,使内容更加生动,浑然一体,这不但体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文学评论家、广东省作协原创研部主任游焜炳
广东省作协原创研部主任、研究员游焜炳认为报告文学应不拘泥于史料的约束,也应适当开展一定想象的空间,但应合情合理,紧贴历史,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提升一定的高度。
《肝胆两昆仑》作者谢友义
在推介会中,谢友义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的奋斗史,并以自身走访调查以及查阅大量文献的经历还原出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同时呈现出了一个具有红色传奇的时代记忆。据作者讲述,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历经坎坷,史料的寻找和查核极其不易,尤其得益于刘琴西的儿子——86岁高龄的刘乃超同志的直接帮助;又在当地文史部门的支持下,数易其稿,用词用语历经多番斟酌、校正,以做到客观地还原那段历史,再现人物的生平原貌。作为紫金本地人,作者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对当地的历史、传说也都作了详细、严谨的采访和考证,使得书稿更加充实和严谨,按照党内对刘尔崧、刘琴西二人的历史定论,以此为基点展开的纪实文学创作。
据悉,长篇报告文学《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以刘尔崧、刘琴西兄弟俩“一门双烈”革命生涯为主线,抒写了早期共产党人舍生入死,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迹,忠于史实,忠于人物原型,情节生动,人物丰满,读来令人激情澎湃、感动至深,更能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作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刘琴西:中国最早的红色政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下篇为《刘尔崧: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分别围绕两兄弟的生平、革命经历展开叙事,将两兄弟的主要事迹分开来写,又在各自的部分有所交叉,显得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力求详细地再现二位革命先驱的英雄岁月。作者在写作中忠于史实和文献,引入大量的材料,遣词用字谨慎,并无夸饰和拔高。该书不同于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不以猎奇博人眼球,而是一部严肃的个人革命史、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具有深刻的革命教育意义,即便语言平实如话,也丝毫不影响文本自身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