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阮雪芳:来自生命深处的纯真和力量

更新时间:2019-04-24 来源:广东作家网

米沃什说过,文学产生于对真实的渴望。这种真实来自智慧体验、真挚情感和外化精神的统一,以此完成对自我生命的召唤。天生的激情是诗歌燃料,在一个喧嚣的铁器时代,诗人赵婧使清晰的情感之音从冷漠、开裂、模糊的众声中特立起来,在某个时刻将诗性力量往心灵一推。

诗歌往往呈现诗人的生命特质和文学向度,从生活到文学,赵婧都体现了简朴、大气、纯粹的生命气质,她是生活的信仰者,对于生活,她不是审视,而是奔投,不是聆听,而是合唱。然而,她又持有独立朴净的品格,真诚而坦率,面对顿挫感,她也要活得明白,活得通透,活出真容。因此,即使平淡无奇的生活,来到她的笔下,也别具一番意味。同时,赵婧也是生活的背叛者,从不容许假饰与伪装对生命的入侵和虏掠,她的纯真持有白银般的质地,而对爱永不枯竭的热情,也转变成为一种诗性的意志活跃在她生命里。

她听从内心,以诗人的直觉和敏识,从生活中捕获游荡在事物深处的元素,将之聚焦并呈现在读者面前,即使疼痛,或者绝望,也始终裹挟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如同最初的激情,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诗歌风格。

赵婧的诗歌语言自然质朴,直接由生活语言转换成诗歌语言,但没有停留在生活平面,连接起时间、空间、心灵和外在世界,形成了宽广的叙述弧度,显现奇特的艺术张力和想象力。写作中,她不是扮演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哪怕伤筋动骨,也在心灵与现实的接驳点上,发出最真实的声音。

大卑微

其实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

一如我无法选择的出生与家庭

我是无法逃避大卑微的

压迫与桎梏

让我在没有来到这个城市之前

呼吸都是疼的

 

一个大卑微的人

注定对温暖神经质的敏感

不会冷漠地撇嘴

不敢在人前流泪

与名媛风流后面长长走廊里的

大寂静为伴

灯光惨淡

软底鞋把人生踩得沉稳平实没有一点

妖娆的光彩

 

城市阳光丰盈

很像父亲如橘的慈悲情怀

阳光在左   父亲在右

有多少大卑微就是多少大力量

的平台与翱翔的天空

我对城市的感恩

一直一直温暖前行的脚步

常常让我离开几天就想得不行

这很像我的初恋

干净悲怆并伴着年轻的激情与力量

在血管里从来就不曾老去

《大卑微》从现实生发,又有穿透现实的力量。第一节呈现了底层生存境况对人性的压抑,“让我在没有来到这个城市之前/呼吸都是疼的”,诗人对底层环境的逃离,完成了自身的一次超越。从农村到城市,人际环境的改变,必然带来心境的变化,但是,生命根系底里形成的人格基调,是不会改变的,它像传统血脉一样延伸到生命里,使得诗人的经历由此变得不动声色而更加耐人寻味。

她说:“一个大卑微的人/注定对温暖神经质的敏感/不会冷漠地撇嘴/不敢在人前流泪/与名媛风流后面长长走廊里的/大寂静为伴。”这几句没有直接描述一个到城市打拼,并希望在城里扎下根的人如何奋斗的过程,但从另一个维度描摹了这一番奋斗和挣扎的艰辛。她是隐忍的,坚毅的,沉实的。“软底鞋把人生踩得沉稳平实没有一点/妖娆的光彩”,这几乎是赵婧的人生路和文学路的真实写照,正因经历过大卑微,深得生命的隐忍,现在,她时常谦卑地向微弱的事物弯腰,怀着一颗高贵的心,没有妖娆的光彩,却储满飞扬的能量。“有多少大卑微就是多少大力量/的平台与翱翔的天空”,“大卑微”使她执着梦想,怀着悲悯,从某个层面上,“大卑微”赋予了她独立的精神品格,并在卑微与高贵的双重向度中唤起人性的深思。

午夜的粥

午夜开始

围着热腾腾砂锅粥宵夜

衬托大城市放松下来倦怠的呼吸

蹦蹦跳跳

啤酒色子女孩子白嫩的肌肤

一桌一桌在我的四周

闹哄哄逼我承认

快乐

就是简单的在一个夜晚的风中喝粥

 

所有南方的男男女女

坚硬的稀粥撑起的不仅仅是夜晚

更有优渥的生活质量

放松的时候

也是最有力量的时候

深圳以一种很诚实的态度

诠释深刻

赵婧的诗有着从普遍生活中获得的精纯感悟。《午夜的粥》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语言贴切平实,品读下来,却酣畅淋漓,荡开一番心灵景象。诗歌通过描写日常的宵夜情景,呈现深圳夜生活的一种,有着典型的中国风味。虽是午夜,但夜宵摊档仍然一派热闹景象。“热腾腾砂锅粥”、“蹦蹦跳跳/啤酒色子女孩子白嫩的肌肤”,每一字词都焕发出生活的光彩,温暖触手可及,活力呼之欲出,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颇具意味的是,诗人选取了“砂锅粥”为夜宵,而不是大快朵颐的鱼肉满席。粥是最朴素的传统饮食之一,清淡,养胃,白天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到了夜里缓慢下来,一家人,或约上三几好友,自在地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砂锅粥,人就放松了,就惬意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轻松谐美。

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的事物,表达一种更深的对世界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正经历的平常、细微的事物,看起来毫无新意的生活,比如阳光每天会照射在树枝的某处,星星每夜会闪耀在某个山顶一样,比如火车每天会按时向远方驶去,或如期缓缓地进站,比如孩子会准时放学,我们回家会见到母亲温和的笑容……等等,这样平凡的日子,其实就是真正包围在我们身边的美好和温暖。

八月,我回河南走了一趟

乡村小住

慧说:你怎么能在那儿住?我家在镇上,我每次回家也就看看,不住。

——题记

八月

中原满是辽阔的豆子玉米

那个绿呵

比我们城市的绿化

颜色更深

更诚实


我住在海滨城市

如果大海的湛蓝

神秘浪漫

生生不息的绿

让所有的情感都那么踏实

靠近粮食

才发现自己欲望太多太乱

龌龊

没有品味


南方以南     4岁

姥姥把我带到了这儿

一住半年

12岁姥姥就走了

我很少看到姥姥洗澡

这儿的人都不大洗澡

即况酷暑

不洗澡一点也不影响

姥姥是这个世界上

最美丽的女人

就是乳房耷拉在腰际

就是展示的笑容里

藏着那么多的眼泪与苦

就是与弟弟打架

姥姥抓着我的手

让弟弟打我

当我成熟并也经历岁月的侵蚀

姥姥的身影

与中原无尽的粮食一样

不断地放大

愈发坚实与美丽


老屋已经颓败

颓败得再也

举不起一片落叶

举不起一段4岁透明的记忆

举不起肚肠寸断的思念

村庄的夜晚静得辽阔深远

知了睡着的时候

姥姥就走近了我

我说:姥姥

为什么秋风走得那么远了

我还总是忍不住哭

明明知道该走的总要走

还要在一次次崩溃中

独自苦等


姥姥静如村庄

在立秋过后

很深很深淹没了

我从城市那边带过来的

忧郁

荡然无存


我在老屋住了三天

颓败很近

越来越爱姥姥的爱

也很近

颓败与爱联在一起

特别有悲剧的穿透力

简单纯粹

秋风乍起

一颗杨树的凉爽

迅速传遍村庄与村庄的周围

那就是姥姥

一如支撑我眼泪的力量

姥姥

如果不能像你一样坚强

允许我以另一种方式

坚持爱

《八月,我回河南走了一趟》一诗饱含张力,诗歌娓娓道来,情感的律动起伏迂回,明朗的身世感也随之穿越世事沧桑来到读者面前。

第一节短短几句,铺开了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八月,正是农作物开始成熟的时候,到处生机勃勃,植物的蜜汁在果实内里悄然运行。大自然的丰饶之美一览无遗,放眼四野苍绿,这种绿是原始的、流动的、生长的,因此,比城市的绿化颜色更深,更诚实。诗人联想起自己居住的海滨城市,想起浩瀚大海,那无边的蓝和永不停息的波浪,也与这生生不息的绿色一致。“靠近粮食/才发现自己欲望太多太乱。”在物质纷呈,充斥碎片化生活的时代,人往往陷于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无法控制而流于迷失。大自然以淳朴开阔映照诗人的内心,使之得到清澄的宁静。

当诗人回到老家,睹物思人,通过回忆起姥姥,刻画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女人,她的美,她的担当,她和土地一样淳朴而繁盛的一生,再度深深地触动诗人的情思。“老屋已经颓败/颓败得再也/举不起一片落叶/举不起一段4岁透明的记忆/举不起肚肠寸断的思念。”但不会颓败的是对纯真心灵的长久守护。在秋风吹过的夜晚,忧郁的诗人从中获得了“以另一种方式坚持爱”的新生。

与其说,这首诗是赵婧在时空上的还乡,不如说是一次精神返乡。无论姥姥身上与中原大地一样豁达和坚实的品质,还是原野上诚实的绿、辽阔的粮食,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诗人对生命原址的指认。

我们来看另一首写给姥姥的诗

写给姥姥

姥姥一生都付出,当她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她选择了永远地离去。

——题记

姥姥走的时候

我12岁

妈妈在哭

我还不太懂疼痛的深度

不太懂一个人的走

意味着永远地失去


从小我就爱哭

姥姥一脸的不屑

转身就走

后来我就把所有的眼泪

与姥姥对峙

也不能憾动姥姥的一点温柔

我走了很远才知道

哭给别人看多么愚蠢无聊


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

还能承载多少

所有的苦难

姥姥都经历了

当我如麦子成熟

深深地弯下腰

谦卑人生

才使内心无比地强大


我一个远房亲戚

倾尽所有铜板

也要多活一天

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阔朗的姥姥一定也留念人生的

不然她不会逼迫10岁的我

强大

善良

并撑起里里外外的生活


姥姥走了

走的那么干净伟美

姥姥

我还想让你再读一次我的眼泪

不要转身

接受我眼睛里

最真实的爱

12岁一直到今天

忍住疼痛,需要宁静的力量,守护纯粹,需要坚实的激情。赵婧对姥姥的情感,其实是对女人身上品质的热爱。姥姥代表生活在底层的中国妇女,她们所承担的苦难,身上的坚韧果敢,使诗人进入中年之后,体验到强烈的命运感。

可以说,《写给姥姥》与《和一个婴儿对视》将诗人的纯真推到了极致,两首诗对着读颇有意思,达到了诗思连贯的前后呼应,以及理智与情思的交相融汇。《写给姥姥》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接近象征着的外在世界的主宰,她尝试用所有的眼泪与之对峙,直到诗人自己也“如麦子成熟/深深地弯下腰”,还坚持“眼睛里最真实的爱”。因此,赵婧写出代表作《和一个婴儿对视》,就在情理之中了。  

诗人自孩儿时,就拥有了内在的坚定力,当她人到中年,却还持有对世界的纯真情思,这种纯真与力量,如同清泉与光在某处汇集,使她得到心灵的照耀和荡涤,实现了双重奏效。

诗歌更多是需要心灵和情感体认,休斯说:“一切事物都在继承一切事物。”我们也一样,生命过程是一个自我继承的过程,只是有人放弃原始继承权,有人则选择背弃,或以另外的品性将其覆盖,但是,对于赵婧来说,她始终继承了自我,那个从4岁起就用最清澈的眼泪与世界对视的女孩,所以,当她和婴儿对视时,就是以纯真尝试对原初本我的探寻,

和一个婴儿对视

早晨

风很清

一对年轻的父母

把婴儿车放在我的对面

我们吃的都是肠粉

父母什么样我记不清了

婴儿很漂亮

双眼皮

白白胖胖


不经意我们就对上眼了

一下

两下

再一下

他一直盯着我

我也迎上去盯着他

我盯他就是想证明自己

眼睛对视的功能

还是否存在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任何一双眼睛

对视

如此长久

为什么我只能与婴儿对视

在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时候

逃避一定是成人

正常的选择么


这一天

我一直忐忑不安

我想再试一次眼睛的

对视

没有人愿意交出来

获而一无所获

下班的路上

只能把蓝色POLO车的

音乐扭到山响的位置

轰轰烈烈

才让我冻僵的心

暖和过来

《和一个婴儿对视》这首诗几近于摄影效果,刻记下永恒的瞬间,由一个独特的场景进入普遍的生存扣问。与婴儿的对视,其实是寻找纯真的来路,一个在世俗意义上成熟的人,需要怎样清澈的眼神、明澈的心境,需要怎样的勇气,才敢与一个婴儿对视。如果说《写给姥姥》是诗人对外在世界主宰力的勘探,和一个婴儿对视,即是诗人对原初生命的复归,这需要深思熟虑的舍弃,需要一种无邪的寻回,一种归还的力量和空灵的心境。诗歌并没有在讲述与婴儿对视的情景中结束,而是这一天,诗人还想“再试一次眼睛的/对视”,结果,“没有人愿意交出来”,无奈,诗人“只能把蓝色POLO车的/音乐扭到山响的位置/轰轰烈烈/才让我冻僵的心/暖和过来”。它暗示着成年世界坦诚相待的缺失,更显出真诚的可贵。

此外,《洁白的连衣裙》与《天体浴》也可以对读,一是从外在衣着诠释一个女人纯洁的内心,另一是从身体袒露在自然中的舒畅,表达人本为自然之物,独得自然之趣的浑融一致。而《我没有让你失望》一诗则体现了一个为爱而活的女人,她丰富的情感,对爱的渴望,她为爱而经受的苦难,由爱而凝聚的生命态势,在情感触发的刹时犹如清芬的花朵绽开。

天生自然的诗艺意识,使赵婧得以自由地进入更深层的体验,保持了语言的灵动,由人性特质阐发生命的深度,显现出宽厚的诗性空间。她的诗歌有着普遍的生活感,表达艺术审美和真理性。诗歌中的情景大多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经诗思渲染,变得无比温情。

梵高 梵高                                                                

当我知道梵高的阿尔勒就在阿维尼翁半小时车程

我的心就一直在痛

这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

我害怕接近梵高的失望

更怕逃避

因为生活中痛有时候比快乐和幸福

更有力量

 

阿尔勒的河柔情妩媚

阿尔勒的男人女人享受啤酒阳光与爱情

我幻想风烛残年的梵高是否依然还要忍受饥饿寒冷

与所有人的唾沫

一瞥温柔

不仅仅来自亲爱的弟弟

 

如果艺术的最高价值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最痴迷的艺术都没有办法给你一片充饥的面包

一瓶烈日炎炎中冰冷的啤酒

我真的看见了

你的卑微人生在阴冷的房间里瑟瑟发抖

那些嘲讽的眼光还依然犀利

那也剌痛了我

好痛好痛

 

梵高梵高

我就是如此心痛地

接近了你的心跳

因为那

就是你除了痛还是痛的

人生啊

赵婧诗歌的情感韵律,常常使用情感的重音,就像一个独特的画家,喜欢使用浓烈色彩去尽致地呈现世界。《梵高 梵高》这首诗将艺术放在另一个视角范围里来理解,诗以“痛”为主线贯穿起丰富的情感世界,引发了对艺术、人生、时代的思考。梵高一生不断地遭受挫折,没有社会地位,温饱都成了问题,几近崩溃,但他从没有丧失对艺术的激情和生命的热爱。反而,他全神贯注,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热烈的阳光下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梵高以绝对的艺术信念传递对人和世界的理解。的确,这才是艺术的意义所在,任何艺术形式最终都是指向生命本身。全诗情感饱满,语言质朴,漂亮地完成了时空转换。诗人从阿尔勒的男女尽情享用啤酒阳光与爱情,联想到在阴冷的房间里瑟瑟发抖的梵高,带着疼痛中的力量,思考艺术的最高价值与生命的关系,梵高的一生,走着一条别人不理解的道路,既不是温顺,也不是反抗,他只听从自己内心,怀着纯真和炽热的爱,去描摹世界光辉的大美。

同样,在赵婧这里,世事流转,唯一没有易变的是生命最初的衷情,那种不被时间磨灭的丰沛激情,引领她实现了从生活到精神层面的探索。在她这里,因持有对生活真挚的爱,才有了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一种愿意交付的热情,一种守望星空的信仰。画家蒙克曾说:“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和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要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要画我所经历的东西。”赵婧抒写的正是蒙克所说的有呼吸、有感觉,并痛和爱中生活的人们,因此,她的诗长久地传达出来自生命深处的纯真和震慑心灵的力量。

2019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