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黄爱东西∣外境犹吾境,他乡即故乡
——跋《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
更新时间:2019-01-21 来源:广东作家网
认识江冰,是三两年前。他的《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出版,厚重结实的一本,是文艺评论结集。算认识得晚,可是赶上社交网络时代,不需要像古早年代那样,一餐餐饭或者聊天累积了解程度。
微信里多了个兴致好的友人,满世界采风,出手就是几百字短文,看得出来是洋洋洒洒表述毫无障碍阻滞的才子;兼朋友们的公号文,大多时候他都明快迅疾点评,如此随和友善的评论家,这年头太难得,那应该是种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天真。新著《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仍然厚,书里大部分稿件仍和广州相关。
江冰祖籍江苏,出生成长在福州,读大学和任教在南昌,2003年从深圳来到广州,进入当时的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重回高校学者行列。
自此之后,粤地文学和文化多了一个热情洋溢的观察和评说者。由南粤的特殊韵味和文化传统,而至要再现广东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为人处世方式、山川物象、文化符号、风俗制度、信仰崇拜和价值观,广州到底需要怎样一种“本土言说”,等等等等。
在《都市与生活方式:广式幸福体系模式》的课题研讨会上,和他聊起过广州是个商埠港口的平台城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放在商贸城市衍化两千年呈现出来的生态,或许就是铁打的营盘和全世界的过江龙。
这个城市的居民生活,是保守低调实际的底子,飞扬的歌咏点评和背书,相当部分是托赖于外来人口。而实际上,这个古老的商埠平台对外来人口一词并不敏感,说白了全都只是来早来迟的区别,来了走了,或者来了留下。留下来的,日子一长,就都是这里人。
具体缘由,江冰在《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里,有他的观察和叙说。而在这本《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里,可以看到,他已经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在这千年码头里如鱼得水,怡然而居。
其实说怡然还是太安分了些,他的兴致和观察表述,和此地平均气温匹配,热忱。热忱的人,能量足。
江冰的网名叫做“西岸三剑客”,问过他缘由,1994年南昌大学中文系的江冰与历史系的邵鸿、哲学系的郑晓江号称文史哲“三剑客”,发起“赣文化”研究,倡导建立“赣学”,编辑出版《赣文化研究》辑刊,掀起一波“赣文化”研究热潮。这是他的少年事了。
现在问他这本新书里最喜欢的稿件,说是《羊城古玩店的阿文》: “临近午时,收藏品被重新锁到保险柜。咔哒一声,仿佛把阿文话语也锁进了暗柜。他又重新回到那个木讷寡言的人。阿文的古玩店,一片宁静。我们慢慢地饮茶,浓浓普洱茶,岁月悠悠。分手时,他挑了两件旧物送我,说是让我回家把玩:一个是肇庆收来的民国初年竹香盒,小巧玲珑又布满沧桑,先人用过;一个铁质发簪,两寸来长。阿文认为这个发簪,可能是道士所用。我小心用手托着,细细打量,花纹精美,颇有分量。尖尖双叉,让我联想古人的暗器。须臾之间,发间抽出,向敌方甩去。” “ 阿文平和地与我握手告别,一种与他年龄不相吻的老成,与广东人特有的低调务实此刻融汇,化成别一样感受落吾心头,犹如店中古玩古董幽暗中透出隐约的光芒。”
他自己喜欢这篇的理由,是“期望写作状态能够进入如此悠长岁月,静静体会,细细品味。这种感觉,古玩和老物件里有。”粤地古玩店里的荫凉暗沉和窗外的炎热比对,褪火气的功效堪比凉茶。
“当然,我还喜欢写吃,道理相近,却是另一面:真实、鲜活、不装不假,活着真好!”这惊叹号给的,私下揣测,如此众生忙碌谋生的元气,是他从菜市场小吃店里沾染回来的吧。
记得有首诗,前两句是:“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
开始的开始,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后两句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后来的后来,我们未必猜得到,长久的落脚处也是故乡。
2018年8月28日 广州
[作者简介]:黄爱东西,著名女作家。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其风格独特散文曾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广州符号”。出版作品有《大都市-小女人》《花妖》《相忘于江湖》《誓言》《桃之夭夭》《月亮来坐吧》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