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梅州次生林诗群创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更新时间:2018-12-20 来源:广东作家网
12月15日下午,梅州次生林诗群创作研讨会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岭南文学空间”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梅州市作家协会、中国客家文学院协办。著名作家、广东文学院副研究员高小莉,特邀专家卢卫平、梦亦非、林馥娜,著名诗人黄礼孩、安石榴、黄金明,来自广州、汕头、湛江、阳江、清远的诗人汪治华、王龙、倮倮、布非步、温文锦、刘汉通、杨勇、谭夏阳、萧柱业、罗燕廷,以及梅州次生林诗群代表共约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由著名诗人卢卫平、游子衿共同主持。
据了解,梅州次生林诗群是在游子衿的主导下创立的一个青年诗群,发轫于1997年,至1999年初步形成,以《故乡》《梅州作家(校园版)》《青年作家》为阵地,主要成员包括当年嘉应大学一二期诗歌讲习班学员以及其它校园的优秀诗歌写作者。经过20年的发展和变迁,梅州次生林诗群成员遍布广东各地,以吴乙一、边城、陈晚、周旭金等成员为代表,已经成长为广东诗坛一股新生力量。
会上,高小莉首先代表省作协致辞,她表示,梅州是一个文化高地,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历代诗风鼎盛,早期较有代表性的诗人有黄遵宪、李金发、浦风等,都是开一时风气之先的杰出诗人,当下有游子衿、吴乙一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诗人。梅州次生林诗群从梅州出发,二十年来成员们笔耕不辍,蔚然成林。省作协组织这次研讨会,目的在于挖掘梅州次生林诗群这一诗歌现象的意义和内涵,为该诗群总结过去的成绩,推动接下来的诗歌创作。
卢卫平认为,在梅州写诗是幸福的,梅州有诗歌之乡的美誉,历史上杰出诗人辈出,宋湘被誉为"广东第一才子",黄遵宪被公认是晚清最杰出的诗人,还有著名诗人李金发、浦风、野蔓等,诗歌写作者可以从先辈的身上汲取诗歌养分;在梅州写诗又是不幸的,因为前人的成就太大,极难超越。游子衿在梅州进行诗歌的推动和普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轻一代梅州诗人得以整体崛起,但要警惕梅州诗歌创作的“游子衿化”问题,诗歌创作要保持艺术的个性化和审美的多样性。
黄礼孩以黄遵宪高举起"诗界革命"的旗帜、提出"我手写我口" 为例,寄望梅州次生林诗群提出自己的诗歌主张,构建诗歌内在审美机制,形成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诗歌技巧。他还重申了诗歌文本的重要性,鼓励该诗群坚持诗歌民刊《故乡》的出版,继续为诗歌创作搭建平台。同时,他还主张以在各大刊物集中展示成员作品、单独为个人召开创作研讨会等形式,提升梅州次生林诗群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并表示,诗歌创作和世俗化的“名利”并非绝对互斥的,青年诗人可以在日益成熟的创作中逐渐去“功利化”。
梦亦非表示,多年来自己一直关注《故乡》与梅州次生林诗群这一诗歌现象,对这一诗歌群体所展现出来的丰富性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希望从梅州走出来的年轻诗人们要努力摆脱区域化的写作,把诗歌创作内化为精神建设和生长的心灵需要。他还提出梅州次生林诗群的“生长性”问题,认为新的创作阶段要及时拓展出新的增长点,诗歌创作要导入哲学理论,增强思想性,形成诗歌美学,才能有经典倾向。
林馥娜表示,她在近年的诗歌研究工作中对梅州次生林诗群也非常关注,深入研究了该诗群的诗歌生态、创作文本等。她认为,狭义的物理生活,相对于精神性的创作形成独立的二元关系,对于写作者,这相对独立的二元显然也是互相渗透融汇的关系,梅州次生林诗群大部分成员有着乡村生活经验,也普遍带有乡村情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身为敏感性、创造性较强的诗人群体,聚焦当下、展望未来比沉溺于过去更具创作意义。她指出,生活也有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洞察公共生活之中所隐匿的共同命运和价值趋向,并与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诗艺结合,从而达到写个人生活而能蕴含人生况味,小我之中有大我,诗歌便具有了心灵力量。诗歌的力量还可以来自词语的干脆利落所形成的张力,张力可以从冲突与落差上获得,也可以从叙述的节奏感上形成一种紧绷的力量,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在其中形成骨骼。
安石榴和黄金明都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诗歌创作水平的提升问题,认为梅州次生林诗群作为一个年轻的诗歌流派,每个成员都要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歌道路,通过互相改稿和反复打磨诗歌语言等,不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布非步表示,作为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和客家人有同源性,都有一个精神原乡:中原。以二月河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崛起在上世纪90年代,文脉也有同源性,希望与南阳相距千里的梅州次生林诗群也能成为另外一个传奇!多位与会嘉宾也从不同的角度,为次生林诗群的成长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梅州次生林诗群代表边城介绍了次生林的形成及创作情况,吴乙一谈了个人成长历程与创作成绩,墨痕介绍了梅州校园文学当年的创作氛围和情况,陈晚介绍了次生林的后梅州诗歌生活,陈培锋介绍了梅州校园文学后续发展状况。
梅州次生林诗群的发展历程,对广东诗坛的意义何在?与会人员认为,这一文学现象为青年诗人的发现和培养提供了路径参考。梅州次生林诗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几大要素,一是有灵魂,游子衿作为灵魂人物对年轻一代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二是有平台,作为《故乡》的有力补充,陈晚、王冠国先后创办《梅州作家(校园版)》和《青年作家》,都成为了广大青少年诗歌创作和诗歌生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三是有生命力,梅州次生林诗群具有兼容并包、开放向上的特点,部分成员走出梅州后,迅速在珠三角地区开辟新的阵地,诗群不断扩容,几位在当下中国诗坛比较活跃的青年诗人如莫小闲、小葱等也加入其中。与会人员还表示,诗群成员大多年届中年,生活牵绊较多,写作停滞不前,省作协适时组织召开此次研讨会,既是一种总结和肯定,也是一次鞭策和鼓励,可以让梅州次生林诗群在二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为未来的繁茂汲取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