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李国伟:匠心独具的《海边的珊蝴屋》
更新时间:2018-11-27 来源:广东作家网
陈华清是一个很有思想,且很勤奋的广东儿童文学作家。她最近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儿童长篇小说《海边的珊蝴屋》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海边的珊瑚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的空白。
目前中国的儿童乡土小说,较集中的地域表现在山野、平原、林海、江河湖泊,鲜见海边渔村生活的儿童叙事,更鲜见南海渔村儿童的生活叙事。而《海边的珊瑚屋》乡土味浓烈,通过妹头、李虾仔、张立冬等渔村孩子在滩涂赶海、挖沙虫、捉螃蟹、刨下长在树上的蚝肉生吃、以及渔村珊瑚屋、珊瑚屋旁边的英公岸树、还有渔民的蜈蚣舞等等物像和细节,充分展现了南海渔村生活以及海边人家独特的风土人情,再现了渔村孩子纯真的童心、童趣,展示出南海渔村儿童生活的无限诗意。
中国留守儿童是新时期经济大潮下的产物,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而渔村留守儿童,更是中国留守儿童不可或缺的一个断片。中国儿童小说乡土叙事的语境中,不可缺了留守儿童这一章;少了海边渔村留守儿童的叙事,同样也不完整。
所以,《海边的珊瑚屋》的出现,一定程度地填补了中国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的空白。从这个意义来说,与其说《海边的珊瑚屋》是一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部乡土题材的儿童小说。
二、陈华清的《海边的珊瑚屋》充分体现了珠江文化的地方生活特色。
“地方生活”是我们观照《海边的珊瑚屋》的一个重要视角。在广东儿童文学作品叙事话语的背后经常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珠江流域地方文化气息。这种气息弥散和蕴藉在作品的每个细节之中,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和内涵。
广东儿童文学作家作为珠江文化内部的直接感知者、持有者和传承者,总是先验性地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去审视和体悟珠江文化,并在对珠江文化不断的叙述中逐渐生成一种无可替代的“地方感”,这种地方感在某种程度上对作家的叙事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华清长期生活在珠江流域,特别是南海海边这片土地上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使其一直处于珠江文化的影响之中。因此,她能够对珠江文化有着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更为直接、深刻的体悟,对珠江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感知和思考。在别人能看见一处细节的地方,陈华清能找出多处细节; 在别人能感到一种情感的地方,陈华清能发现多种情感; 在一个文化符号上,陈华清能体会到多重含义。因此,在她的《海边的珊瑚屋》中,我们能感知到作家始终在珠江文化内部进行叙事,时刻保持着向珠江文化本质接近的欲望,并不断为我们呈现出珠江文化的知识细节和整体形态。
在儿童文学中始终存在两种相互缠绕的叙事方式: 一种是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共同审美特质的“儿童本位”叙事,一种是地方文化在儿童文学中弥散所带来的相异于一般儿童文学的 “地方叙事”,二者在文本中以显性和隐形的方式存在。
《海边的珊瑚屋》可以说是一个两种叙事方式相契合的成功个案。作者的一切 “地方叙事”都是从儿童文学视角去观察、体验和阐释,并将其融合在讲述儿童事件的具体文本情境中,从具体儿童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时代语境、情节关联和文本关系中进行“地方叙事”。《海边的珊瑚屋》行走在南海渔村社会的肌理与血肉中,又通过童年视角剥去了社会历史政治情境的杂糅与浑浊,重在写童年记忆的纯净与斑斓。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珠江文化特有的地方语境、风土人情和地方儿童游戏等细节。作者通过深入珠江文化的具体情景中去讲述故事,强化了作品所叙述故事的时代性和地域特色。在富有传奇性的现实生活描写的基础上,又不乏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构成了《海边的珊瑚屋》别样的情趣。
三、敏锐地捕捉中国社会的新变化,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带来新希望,这是《海边的珊瑚屋》的中第三个亮点。
留守儿童是经济大潮下的产物,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那些孤独、逆反、心理扭曲的幼小心灵,那些本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却过早承担家庭重担的双肩,那些本该沐浴阳光却过早经受磨难童年伙伴,在已见的不少同类作品中,一些作家往往更多地只是披露苦难,最后在扼腕叹息之余,只能悲天悯人的呼吁“救救孩子”,却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我曾听一位经常当评委的作家说起,时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于是,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纷纷涌现,而且这些作品都以能否赚得受众的眼泪为目标,仿佛把留守儿童的故事写得越凄惨,流的泪水越多,就越能得奖。这位作家说,在又一次评奖中,当他看到这种用“催泪弹”手法处理的作品时,突然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
陈华清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她直面留守儿童苦难的同时,通过社会变改大势、人文关怀等不同的视角,努力消除悲剧对渔村留守儿童生存希望的摧毁性的力量,凸现中国社会出现的新形态对留守儿童带来的正面影响和新希望。同时以爱和生命的力量,给读者的是一种热爱生命、豁达处世、珍惜亲情的积极而美好的审美体验。
陈华清在小说中,塑造了支教女教师东方多美、以及志愿者李丽的形象。特别是东方老师,虽然工资微薄,但却用一颗爱心,精心呵护着留守儿童这些脆弱的花朵。给孩子们上生理卫生课,开生日会,在学校建图书馆,策划孩子与父母的视频见面等,她们的关怀,给孩子们渴望亲情的心灵带来了一抹阳光。
但是,留守儿童是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仅有这些关爱,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正是中国开放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给问题的彻底解决带来了机会。陈华清以敏锐的社会视觉,发现并挖掘了中国农村,包括渔村的这一新变化。她在小说中,构建了东北人秦大汉在海边赚了钱,转让虾场回家创业;以及在城里打工,学到了技术,并有一定积蓄的留守儿童李大虾的父亲李大龙,重返渔村买下虾场这一事件,告诉人们,除了关爱,乡村(渔村)的人转变思想,回乡创业,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让亲情在孩子心中成为永远的依靠,是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的处理手法显然比仅仅赚取眼泪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陈华清在她的小说结尾,让我们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问题儿童李虾仔在父亲回乡后,性情大变,在父爱的滋润下,从通过欺负弱小、偷窃惹事发泄孤独,变得爱心满满。他热心帮助以前经常欺负的妹头,主动给东方老师送沙虫……这些细节,不但给人们带来希望,也令小说拥有更富张力的审美内涵。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更应该带来阅读的记忆,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而不会成为过眼云烟。匠心独具的《海边的珊瑚屋》,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非常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