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繁嚣中的痛感与渴求 ——读赵婧的部分近作印象
更新时间:2018-09-26 作者:桂汉标来源:广东文坛
赵婧发来了一大辑抒情诗近作,让我时隔多年之后,又一次读到已认识三十多年的这位女诗人,源源不息喷薄而出的生命激情与心灵慨叹。
赵婧不止一次在作品中以“大山的女儿”自况,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在粤北一间中型国企当广播员的她,开始起步走进文学创作行列。那时她热情万丈、激扬文字,渴望挣脱小小广播室的限制让年轻的理想飞向辽远。于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刚刚草创的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气息,义无反顾地告别熟悉的一切,只身南下闯进汹涌新浪潮中。从欠发达的山区,走进瞬息万变的时尚之都,赵婧经历了比其他人更为激烈的观念碰撞与蜕变。八九十年代她反映特区生活的很多作品,如《现代女性》《深圳,总经理和女秘书》《关于城市爱情》等,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给我留下了至今未泯的印记。一转眼间,改革开放就四十周年了!赵婧由“大山的女儿”,已随着深圳变成特大型国际化都市的变迁,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诗人作家、文学组织佼佼者了!这个时候,读她近几年的一些新作,不得不让我惊喜地看到:一个以文学为纯粹信仰的灵魂,如何在浮华繁嚣、光怪陆离的物化环境中坚强地挺立、自如地呼吸……
读赵婧的近作,首先让我领略到的是其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大背景: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尤其在深圳这样处于大变革前沿的一线大城市,对于工作生活其间的女诗人,无时无刻不被裹挟于层出不穷的时尚浪潮和喧嚣之中。与前期作品通过一些具体人与事抒写悸动激荡情怀稍有不同,近年赵婧的诗作更多地深入内心深处,既传导诗人的独到发现和独特体验,又道出“芸芸众生”的共同心声,因为包含对这个时代的诗意评判而具备了超越时空、超越现象的精神力量。请读《大卑微》这首个人色彩浓郁得化不开的叙述:“一个大卑微的人/注定对温暖神经质的敏感/不会冷漠地撇嘴/不敢在人前流泪/与名媛风流后面长长走廊里的/大寂静为伴/灯光惨淡/ 软底鞋把人生踩得沉稳平实没有一点/ 妖娆的光彩”……在城市时尚物质无处不在的围裹中,这种源于生命本真矛盾冲突的卑微感显得何其真切、无奈、深刻啊!这样的诗行一下子就打动读者心灵的柔软之弦了!当然,更可贵的还在于诗人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大卑微”中隐含着追求的渴望与风骨:“城市阳光丰盈/……/ 有多少大卑微就有多少大力量/的平台与翱翔的天空/ 我对城市的感恩/ 一直一直温暖前行的脚步/ 常常让我离开几天就想得不行/ 这很像我的初恋/ 干净悲怆并伴着年轻的激情与力量/ 在血管里从来就不曾老去”。这首二十多行的短诗,并非作者的代表作,但却集中精粹地概括了不浅薄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引起我更强烈精神震颤、更深入探究和思考的是赵婧第一次去西藏所写下的那几首激荡灵魂的磅礴豪放之作。高原、雪域、西藏……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充满神性与圣洁的光环的。“西藏是我穷极一生都想追觅的地方/ 太爱太想变得不敢靠近/ 我对一个叫子维的男人说/ 有一种爱爱到很痛很痛的痛/ 已经把我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只能屏蔽所有的气息/不让自己倒下去”(《赴西藏前遥想小杨》)“每个到西藏的人都或多或少/ 胸闷气短头痛欲裂/ 高原神秘的气场把布衾磕长头黝黑的皮肤/ 展示出来的只是表象/ 更深层的底蕴是一定要摒弃轻浮的/ 掠奇心态与豪情万丈的诗人的张扬/ 当同行无人幸免一遍遍用药/我怕药会降低我交出最真诚的真诚/ 我要以最清醒的状态/ 呼吸/ 哪怕生命的代价也要发生在第一次/ 靠近你的时候”。赵婧的诗写的是追寻神性信仰的渇望,也是对世俗遭际的观照:“当我们受够了太多的欲念/ 加重身心沉伦/ 繁文褥节的人情世故/ 越来越不真实已是常态/ 爱情也不堪负重苟延残喘……”当“内心强大的孤寂把朝觐的叩击声/在长长的山路绵绵不断与我擦肩而过”时,作者“知道匍匐是最有敬意的姿态/ 只有身心贴近母亲/ 才能淋漓尽致安祥如橘/在每一个匍匐后面朝前延伸的眼神里/穿透着圣洁的力量/没有人能抵挡内心对爱的渴望”!(《没有人能抵挡内心对爱的渴望》)这是女诗人笔下深沉、厚重、高旷的西藏,这里无一不是生命灵魂扎根之地,无一不是精神信仰生发之源。作者来到“靠近天堂的地方”经受“一同圣洁“的洗礼,“真诚是大把大把的阳光唾手可得/ 照耀我们的猥琐小家子气”。“把爱一直延伸/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作者的近作中,“痛”和“宁静”是经常出现的两个意象。“我真的看见了/ 你的卑微人生在阴冷的房间里瑟瑟发抖/ 那些嘲讽的眼光还依然犀利/ 那也刺痛了我/好痛好痛”。“因为生活中痛有时候比快乐和幸福/更有力量”(《梵高 梵高》);“划过的阵痛不仅仅是你的梦碎/还有我更深地读懂了/无论多么坚实的理想轻易就可以/瞬间崩塌/再也找不到”(《水浮莲》);“没有丁点喧嚷/静默地完成/身心阵痛的过程”(《羊湖的大宁静》)……从以上随手摘录的诗句足可以表明:“痛”是造物主对人类最隐匿的一种恩赐。人世间,每一颗心灵的深处都少不了独有的痛。尤其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当今世俗生活中,物质化的欲望正带来对人类精神的压抑,乃至对人性的扭曲。这时候产生的痛感,恰恰是对奢华陆离的警醒、对浑浑噩噩的抵御!
而“宁静”,则是对澄明、通透、淡泊、纯净理想境界的追求,是摒弃了各种物质欲望而葆有精神愉悦的人生丰盈。作者在《羊湖的大宁静》中写道:“ 沉睡的羊湖无论我站在哪个角度都把/ 宁静的呼吸与节奏/ 汪洋恣意/ 很有力度 像/ 水/ 汇成大宁静/鸟划过的声音都不忍留下/痕迹/面对世界的激进/不闻不问”。“我们最后一个离去/羊湖风清水冷/一路无语/内心充裕”。不激进不虚无,而是真正形而上层面的“充裕”!在《和布达拉宫一起沐浴晨曦》中坦言:“和布达拉宫一起沐浴晨曦/面对面/一缕一缕的色彩/逐渐明朗/我以为甩甩头就能找到解脱/还是不能在诵经的语境中/到达我心灵的部位/……/我阴霾密布骤雨侵淫/越积越重//我只是看了你的早晨/还有黄昏/还有子夜/还有回荡在旷漠的仓央嘉措的诗/都让我在以后更多的时间/读一辈子/并怀想”……布达拉宫前面的“沐浴晨曦”,让我想起了英籍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宗教所下的定义:“宗教仿佛是大海最深底部的平静。无论海面上有什么样的惊涛骇浪,这底部仍然保持着宁静。”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喧嚣嘈杂、物欲汹涌的世界里,在我们这些日益变得浮躁脆弱、负压重重的当代人群中,宁静,实在是太需要了!
鲜活的接地气的意象、浓烈如飞瀑的情感、冷峻堪比山岩的格调,一直是赵婧诗作的艺术特色。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她的近作在贴近现实生活和心灵真实的口语化抒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拓展。她的诗的语言,表面上看大多数平白如话,细加咀嚼,则意味深长、饱含着满满的哲思和别具一格的人生况味!“爱,直接干净一往无前通天彻地/直抵人性幽微之境是一致的”“坚持不属于高潮与低潮/只有大平静才最有力量”“在信仰的路上/诚实是唯一的钥匙”“有多少咬紧牙关的坚守/就有多少不曾绝望的力量牵引”、“要用何等的力量/才能坚持人生的纯洁与干净”……像这些随手拈来的句子,都可说是让人过目难忘的。
赵婧是一位真诚的诗人,现在也是深圳作家协会的秘书长,担负着重要的文学组织工作。尽管事务琐屑繁忙,我们还是希望读到她更多真诚而深挚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