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丘树宏:粤港澳大湾区要注重人文价值链的发掘与融合
更新时间:2018-09-25 来源:南方+
2017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应该说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
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总结一下湾区的共同点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比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当然首先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考虑的。其发展的核心,无疑是经济建设,比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利益共享产业价值链的培育,金融核心圈的共建,全球创新高地的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营造,全域旅游产业的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的构建,等等。
就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自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之后,各界已经阐述得非常充分。然而,大湾区融合发展还有一个核心元素,却似乎未能引起人们得关注,这就是人文价值链。而这,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非常突出的东西,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元素。粤港澳有着非常丰富而集中突出的人文价值链,而这正使得这个大湾区的交融与合作具备了最大公约数的核心和灵魂。
首先是历史的同一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自古同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又基本同属于南海郡范畴。两千多年来,虽然政制不断变化,但是11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总是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是人口的同一性。11个城市,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和闽南语系的族群,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城市特别是深圳等几个城市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土人口,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广府人为主体。
第三是语言的同一性。与人口的同一性一致,广州话是11个城市共同的话语体系,即使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广州话的地位也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第四是文化的同一性。11个城市,除了香港和澳门渗入了殖民文化外,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占统治地位。
因为以上因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出台之前,11个城市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人文的交融,其实就一直伴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而以各种方式在各个空间紧密进行着。今后,这种人文元素将是大湾区交流合作最重要的无形力量,是最高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发掘总结,需要十分智慧地开发利用。
必须提醒和强调的是,在所有这些人文的渊源之中,还蕴含着一个奇迹性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11个城市,无不与孙中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不深深烙上了孙中山的印记。这是包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甚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群所没有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中山,是孙中山的出生地,是他的故乡;澳门,是孙中山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赴夏威夷、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地;东莞曾经是孙中山家族的祖居地;珠海在孙中山时代同属香山县,与孙中山的关系极深;孙中山曾三次莅临肇庆谋划革命;深圳、佛山、江门,都有许多华侨华人追随孙中山革命。11个城市都有着众多的孙中山文化遗存。
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这样一个伟大人物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这样特殊而深厚的关系,注定了孙中山是这个大湾区的人文核心和灵魂所在。
2007年,中山市曾经提出了”孙中山文化”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孙中山的思想、主义,他的精神与品格;第二个方面是指这些思想、主义、精神与品格背后的文化元素;第三,“孙中山文化”更少不了孙中山本人作为文化人、演讲家,乃至诗人、书法家的文化背景。
孙中山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他最早规划了中国的铁路和港口,他的“建国方略”对中国各方面建设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孙中山是全世界与“一带一路”关系最密切的伟人;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正是“中国梦”最早的雏形。最重要的是,孙中山文化的特质,除了有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咸淡水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质高度吻合、高度一致。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孙中山文化”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和纽带,是旗帜和品牌。因此,我建议:
在孙中山家乡中山市成立粤港澳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负责大湾区孙中山文化交流的统筹协调,并引申到所有的人文交流工作。
在11个城市成立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或当地名人文化交流中心,结合当地人文与孙中山文化交流中心相呼应、相连接。
以孙中山文化为重要载体和媒介,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当然,“孙中山文化”还必须结合珠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近代文化,以及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新旧时期的移民文化来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孙中山文化上升为国家命题和国家战略。
总之,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各项工作安排中,我们要将“孙中山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来部署,并将它作为11个城市共同的人文价值链,作为利益追求最大的公约数,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从而推进和保障大湾区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山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