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张丽凤:在生活中为时光塑型
——评卢欣的《华衣锦梦》
更新时间:2018-07-03 来源:广东作家网
广州的生活,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不紧不慢地流淌,如果不是岸边那标志性的建筑,你一定忘记这河流起于何时又将止于何处。然而,一旦从煲汤、叹茶的日常中抽离出来,看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你似乎又能听到那碎石板路上传来的岁月轻音,认真了去听,自己都不免要吓一跳,原来这看似没有声息的日子早已在文字中将时光塑型。于是,一百多年的故事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哗啦啦地涌了过来。
读卢欣的《华衣锦梦》,惊叹的不止是百年来的戏服制作世家一代代地传承手艺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与人生沉浮,而是在不动声色中蕴藏着的人生故事。四代人的故事被时代推着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人物也沿着叙事的方向一一出场,单从叙事结构上说,这篇小说算不上有什么特别。但正是这没有特别的特别,使这部小说散发出地道的广州味道,于一个新广州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发现的欣喜。因为在这里,你真的不必费心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你只需要像在午后喝茶,看着阳光从跟前滑过时,打开它,一任故事像慢慢飘散开来的茶香一样悄然发生——没有特别的开头,没有惊心动魄的高潮,连结尾都像没有结局一般。整部小说中四个部分的叙述与连接,就像一壶茶淡了,自然而然地又续了一壶一样。而你却不禁要为它叫绝!因为这像极了没有故事的广州,或者说这恰恰是地道的广州故事。唐小兵先生曾在《蝶魂花影惜分飞》中说:“人们用机器崇高的甚至悲壮的气概和‘淋漓的鲜血’换来的现代进步和解放,最终却必然是对平民那种安宁琐碎的日常生活的肯定和保证。”所以,这地道的广州故事,正是无论历史怎样壮阔,我们都能在真真切切的生命体验中感受到的生活的日常,而读者正是在作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抵达了生命的本质。
从表面上看,《华衣锦梦》是要借华衣传达匠人精神——“只要是汉记的出品,我就放心。”而深层次上,则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建构了广州人的生命美学,一种将生活与艺术合体的生活态度,一种不泥于自我让生命蓬勃延续的达观与开放。在小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陈家人为了艺术而放弃或者委屈生命的行动,看到的反而是为了生存而将艺术做到极致的实干精神和变通精神。一代代的相传,也没有现代文学中惯常表现的反抗父辈,而是爱的延续和扩展。如创业之初的陈斗升,以老辈人的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立起“汉记”的牌子,但他并没有就此倚老卖老,而是像广州的榕树叶子一样在春天到来之际,以落叶的姿态迎接新生,新芽也并不怯场,总是在老的树叶刚刚落下就在春风中扑棱棱地长大。所以,小说中的陈斗升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自己终归是要老的,须一步步将铺头生意交到儿女们手中,连同经验、手艺,还有勇气和担当。”而作为下一辈的树仁早已“跟在父亲后头,学会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于是树仁之后的锦汉,锦汉之后的若妍,若妍之后的孩子……一代代的生活最终形成的无疑是一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美学。
在这一生命美学中,最惹人注意的是每代人的自省与自觉,正如小说中说的:“不求人家施舍,不是去偷,去抢,是自己亲手挣来的。吃下这碗白饭,就有了力气,有了精神。有了力气,就能谋生,有了精神,就可以挺起脊骨,堂堂正正地做人。”可以说,陈家的几代人,不管家境富裕还是落魄,几乎每个人都依仗着自己的能力谋生立足。除了个体的自觉,亲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构成了生命美学中最温暖的日常。父女虽然反目而父亲却深深地牵挂女儿并提供帮助,锦汉因为父亲的厂长身份受到过多压力时他毫无怨言地给予承担,若妍置身于反对父亲的一大群人之中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在为父亲鼓掌,陈师母说“一家人齐整就好”。现实是残酷的,但亲人之间骨肉相连的浓浓爱意让残酷的现实变得温暖。而正是这种家庭中承传的爱,让一个家庭如一条小船一般经历住了历史的风吹雨打。过年过节时对孤寡老人的探望,战乱期间不计前嫌对仇家的无私帮助,都使历史的底子有了温度。如果你不刻意去想,你甚至忘记四代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的历史大事件,因为每一代人真真实实的经验与情感早已占据了所有的历史空间。
或许我们可以套用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开头来总结小说给人的感觉——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粤剧咿咿呀呀地唱着,锣鼓声慢了下去,所有的演员都出来谢幕,一段故事告一段落另一段故事又悄悄地开启,正如那像迷宫一样的旧街巷,住在里头的人都受了地势的影响,都不问出路摸索而行。“小巷深处,阳光斜照,树影婆娑,满洲窗折射出五彩斑斓,又仿佛还有许多前世今生的秘密,等待着人们探寻。”只是,小巷里的故事一点儿都不苍凉,而是浸润着生命气息的温情。不得不说,卢欣为广州故事的书写做了很好的实验,或许我们可以顺着她走的方向,更好地为广州的时光塑型。那么,让我们期待像卢欣书写《华衣锦梦》一样的故事继续发生。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17GZWT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