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张红霞:我为什么写《护士日记》
更新时间:2018-07-02 来源:广东作家网
白衣天使的工作就是人类美好事业的最后防线,她们守护肉身,留住了精神。
--- 世宾
出生于贵族家庭的佛罗伦斯·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不顾父母反对,放弃富裕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当护士。于1854年10月21日主动申请担任战地护士,并率领38位妇女,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护理战争中的伤病员。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下降至2%,这种堪称“奇迹”的护理效果震撼了英国,并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护士的看法,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重视。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5月12日是南丁格尔的生日,国际护士节定在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
南丁格尔不仅开创了护理事业,她还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札记》等主要著作。她的《护理札记》为现代西方护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用笔记式的写法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够使人不生病或者是使人从患病中康复,该如何正确地照顾他人的健康,也让人们学会自己更好的去做。
《护理札记》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被医疗卫生界的著名人物认为是“头等重要的著作”和“划时代的稀有著作”,并立即成为一本畅销书,不但在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深受欢迎。
2003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在进入“非典”病房前,心里就想着“买的是一张单程票,若有回程更好”。在奋力抗“非典”的过程中,她真实记录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战士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动人细节,那是被称之为震撼人心的《护士长日记》。
在2016年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她从“非典”的故事谈到目前的“医患关系”,并坦言:“如今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理解和偏见让人‘心寒’,再这么下去,真的不敢甩开膀子干了”。确实如此,她道出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心声。
多少伤痛的故事一幕幕在各大医院轮流上演,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病魔,本应并肩作战,彼此却成了对立。当听到某间医院的主管医生被刺杀,看到某个医院怀孕的护士只因一句“等一下”的话被踢到流产的报道时,我们的心呀,在不断的滴血,眼泪一次又一次忍不住拥出来。
尽管如此,广大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责无旁贷的,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只是心里多了一份悲伤,多了一些无奈……
当然,我不是南丁格尔,没有她的伟大和丰功伟绩,也不是张积慧在轰动全中国的激烈的抗“非典”战争中,在生命随时可能遭受袭击,随时遇难的情况下,写出的震撼人心的《护士长日记》……
作为中国320多万护理队伍中一员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里工作了20多年的资深护士,曾经与护理事业轰轰烈烈的谈过一场持久的恋爱,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出院的满意度调查表中10个出院的人,有9个会默默在满意的护士那一栏填上自己的名字,无疑作为临床一线护士的我,成就感主要来自于自己护理的患者发自内心的感动,但是后来,情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在整个中国,护士的离职率高居不下,平均超过10%,原因很多,诸如社会地位、晋升机会、待遇、工作量、夜班、紧张的医患关系……作为一个以生命为重心的护理职业,离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下影响着它的质量和效率。
在东区任护士长期间,我们新开病区的第一年护士的离职率超过10%,在艰苦的环境里,我不断总结经验,和护士们共命运同呼吸,营造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也让年轻的护士知道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去哪个医院都是做护士,而在这转来转去的过程中却让自己永远都成为一个“新护士”,明显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但还是无法提升他们作为一名护士的幸福感。
对于这一切的一切,我有太多的感触,我想把这些都写进我的日记里,用故事的形式,那样不至于令人感到乏味,护士日记经报刊发表后,超过20%的日记被今日头条转载,多篇日记被一些网站转载的同时也被大大小小的护士微信公众号疯狂转载。这代表着什么呢?这不仅仅是说护士日记的文字真实、感人并引起共鸣,更主要的是这些年头护士、医生或者说医院这些名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我的家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自从我懂事起,它就成为我的心中的“爱河”,并在我的大脑里扎根,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我面对的高山峻岭还是澎湃的大海,它总会不期而遇的在我的眼前出现,每当我回到家乡,只要我走出家门口,就会不自觉的走向它,走到它的身旁,河水汩汩的流过,任凭一排茂密的竹子苗轻抚它的脸庞,如此之美的一条弯弯流淌在我心里的小河,我却还未曾用文字去描述它并把收入书中, 唯有每次看它之时举起手中的相机或手机,拍下它那越来越瘦长渐渐老去的身姿,或干脆与它合个影。
“高美湿地”以及它天边缓缓下降的夕阳,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浪漫,那样的醉人,那样深深的印记在我心中,我却来不及去描绘它或为此写一首诗。我把自己8小时外的热量,大多都放进护士日记里,心中仿佛还有一种使命感在驱使着我。
我为什么写《护士日记》,为什么在这繁忙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坚持记录下这点点滴滴?
从我的专栏说起吧,2015年的护士节后,我有幸应《信息时报》之约稿,撰写《护士日记》专栏,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写这个专栏,因为我心里想我可以借这个专栏向社会传递护士的心声,讲述生命的故事,讲述医院里神秘的一角,也可以借这个专栏的力量约束自己写一些有意义的文字。
不少人觉得一个护士可以写专栏有点难以令人相信,在人们的眼中包括一些同行也这样认为。有人这样问:“护士的工作那么繁忙,你是怎么写的?”他们没有错,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一直喜欢文字,却这么迟才拿起这支笔,原因就是我是一个护士,下班后还要忙于读书、培训、各种各样的考试、撰写护理论文等。
上班写是不可能写稿子的。以前我和一个在文联工作的作家朋友聊过类似的话题,她说就算上班再轻松也不可能进行写作或画画这些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没错,那是一个状态的问题。在医院里更是如此,只要是穿着白大褂,不管你是医生、护士还是一般的职员,是上班还是下了班,一定会有人找你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或需要去处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其实,在写专栏期间,有时还真担心交不上稿子,也曾动摇过是否要坚持下去,在我开始写专栏的时候表示支持的诗人,后来也慢慢的接二连三的建议我不要写了,理由是以免影响写诗歌的思维。专栏面对的是大众,要求接地气,而写诗歌时,思维最好能飞翔,两者创作要求确实存在差别。
在一次诗歌盛会中,我抓住机会请教我们共同的老师温远辉,他是诗人,同时又在一家媒体工作,我想听听他对于写专栏的看法,他说:写专栏对于一个作家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从每一个角度从每一个细微处着手去写……在没有到报社工作之前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老师的话语划破时空跨越了作为一个诗人的空间,也代表着报刊作为传统媒体它的专栏版发表了重要的见解,综合了两方的说法,具有代表性啊。
如是我多了一个坚持写《护士日记》专栏的理由,我从写最深刻最令人难忘又最纠结人的心情的夜班开始,写护士的日常工作,护士的善良,护士的智慧,护士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以及医患关系等等,乃至同代人发生的一些爱情故事……
从走出学校大门踏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大门,从成为护士的第一天开始一步一步地走来,渐渐长大成熟乃至长出智慧的翅膀,20多年仿佛在转眼之间就过去了,还真有“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之叹,不变的是一颗初心。就在前两天,在微信里找回自己青葱年少时护理过的人,当他们说还清楚记得自己,并表示感激和终生难忘之类的一串暖人心窝的话语时,把自己感动得泪光闪烁。
从90年代初至今,看到护理队伍从原来的五六百名护士,发展到今天的三千多名,从招收护校的毕业生到今天的本科护士,目前中山一院还拥有博士毕业的护士,护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看到医疗技术的推陈出新,医院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下人们看病方式的变迁,医患关系随之发生的微妙变化……
我读过一篇作家六六写的《万能的护士》很多遍,她讲述故事的时候并非直接描述护士本身,而是通过第三者在护士出身的白小姐严格要求之下发生的税变,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万能护士例子。作为一个外行的作家尚且可以把一个护士写得如此传神、生动、深刻,字字句句散发着正的能量,怎不令人叹服。而作为护士作者的我也从中受到启发。
很多很多的人不了解护士,而我的身边有太多的优秀护士,我却无法一一在书中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正如一生热爱护理事业的张振路主任在看了《最美的年华——一名资深护士的日记》之后说:我无法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护理人员那种飒爽英姿,他们的任劳任怨与无私奉献,他们的才艺……
说到这,我多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表达一下护士。此时,我不自觉想起了在今年5.12国际护士节,第二届羊城护理文化论坛“护士感想”的征集中,诗人世宾的文字:“白衣天使的工作就是人类美好事业的最后防线,她们守护肉身,留住了精神。”目前为止,我想不到更好的文字,更扼要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它,为此把世宾的这句放在文的开头,送给天下的白衣天使,送给天下所有与白衣天使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