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获奖作品推介(四):《深圳:以小说之名》

更新时间:2018-06-20 来源:广东文坛

微信图片_20180620094135.jpg

●作者简介

于爱成,1970年10月生于山东高密,文学博士,研究员,文学创作一级。现任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任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迄今已出版《深圳,以小说之名》《新文学与旧传统》《四重变奏》《狂欢季节》等学术专著,编纂出版《广东九章》《深圳九章》等合著。曾获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以及首届广东省青年文学奖等奖项。

《深圳:以小说之名》一书,以深圳30多年来小说作品为重点,探讨深圳城市文学与城市(空间)、与历史(时间)的对话关系,如深圳现代性的诱惑与焦虑、深圳梦的追逐与幻灭、深圳城市神话的生成与去魅、文类秩序与象征体系的重组等,力图建构起研究深圳城市文学(小说)与时间、记忆、欲望和书写自身的叙事网络。作品是以都市社会学、新史学的理论资源,以叙事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小说进行总体把握,文本细读,对文学之于深圳城市的建构与想象、深圳文学的主体性建构的过程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书致力于对于城市文学研究的一种新的思考和探索,即由“城市文学”研究向“文学文本与城市文本互文”研究的转型,由反映论研究转向注重城市意义表述的研究。 

●名家点评

这本书在对当代中国城市研究进行梳理的同时,对深圳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勾勒了深圳文学的轮廓。更重要的是,为重讲中国故事提供了全新的动力。本书视野开阔,理论扎实,文本分析深入透彻,表现出研究者出色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本书填补了深圳城市文学研究的空白,兼具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

  ——李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文学理论上,于爱成以深圳小说为例,从深圳文学内部出发,提出新的城市性。全面扎实,厚重,颇具文学史意义,其扎实的文本细读、沉实中正的批评文字和现实关怀,体现了他是个有人文担当的批评家。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

这是一部具有明确理论目标的文学批评专著。在这些批评文章里,围绕着同一理论目标,他提出了自己的对于作品的理论见解,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建构起深圳的新都市文学话语体系。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论述,更完整地保存了文学批评的现场感和有血有肉的质感。同时也充分发挥文学批评在理论中的力度。

——贺绍俊(著名文学评论家)

●精华选读

 文学与城市:互动、互文、共生的文本

将近40年来,写深圳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举不胜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移民作家曾经产生过无法替代的四位现代派作家和一批作品,他们是刘西鸿、谭甫成、石涛和梁大平。《你不可改变我》《小个子马波利》《大路上的理想者》等作品,是国内文坛较早的现代主义成熟作品,也最早反映了深圳城市化的轨迹和现代性的焦虑。《你不可改变我》获1986年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然后是深圳文坛的五朵金花,乔雪竹、李兰妮、彭名燕、黎珍宇、张黎明等,大都以女性的视角,最早呈现了深圳城市化运动中女性意识的自觉。1984年起,表现打工者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打工文学横空出世,流风所及,延续至今,涌现了三个代际数百名的打工作家,如张伟明、林坚、安子、郭海鸿、安石榴、戴斌、王十月、卫鸦、郭建勋、谢湘南、陈再见、程鹏、郭金牛等。

抛开着力于表现描绘社会学、政治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深圳奇迹的小说家不谈,他们从特区成立至今,一直是一股稳定的力量。就纯文学意义上谈,如果说1985-1989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早期现代派横空出世。那么,2000-2004年就是第二个黄金时代,一个庞大的中青年小说家群体开始登上文坛,发出自己各自不同的声音。然后,将进入了深圳文学的第三个时代。2005年至今,多元、多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70代、80代作家的整体崛起。同时,2000年前后来到深圳或者已在文坛确立地位的作家,无论是南翔、曹征路,还是央歌儿、吴君、盛可以、孙向学、谢宏、丁力、王十月、戴斌等,也完成了各自的涅槃或者说华丽转身,成为深圳文坛乃至国内文坛的中坚力量,对城市、故乡、自然、心灵、灵魂等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2009年,当代文坛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邓一光调入深圳,随即转入深圳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截至2014年,共写出30多个作品,出版两部小说集,作品打破了以往一些小说在叙事上存在的单纯的城乡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真诚地关注和探讨城市里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城乡文化之间的联系。

文学与城市、小说文本与深圳文本,是一种互生的关系。借用王德威“小说中国”的概念,就引出了“小说深圳”“小说城市”的构思逻辑。深圳-城市-小说之间,因此搭建出来一种互文、互动、共生的关系,互为文本的关系。

城市文学家关注的是与城市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不尽相同的东西。小说家更关心城市的心灵史、城市的象征模式和认知图式,更关心城市的审美意蕴和城市的如何形式化。小说中的某个具体的意象,比如“阳台”“卧室”“摩天大楼”,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眼中都是都市建筑空间,但小说家眼中则是心理空间,是巴赫金所说的时空体,是体验的空间,同时也是修辞空间,最终就是文学空间。一方面是城市生活在文学中获得了形式,另一方面,文学形式建构了或者说重构了城市生活。尤其是对于后来的读者而言,认知城市往往要通过文学的建构。因此可以说,城市形象的呈现甚至留存,往往有赖于作家的书写。如果没有老舍和张恨水、林语堂,北京的文学记忆乃至历史记忆要损失大半;没有新感觉派、茅盾、张爱玲,上海的记忆及其文脉传承、历史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研究文学中的城市也是揭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对城市审美情趣、文化性格以及微观文化图景等方面的揭示,只有都市社会史、都市文化史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化,随着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商业、工业、后工业社会语境的变化,文学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样,当文学给予城市以想象性的现实的同时,城市的变化反过来也促进了文学文本的转变。这正是一种城市与文学之间的共同文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