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广东文学名家章以武 黄庆云 岑桑 学术研讨会综述

更新时间:2018-02-07 作者:王金芝来源:广东文坛

编者按:

为加大对广东文艺名家的宣传推介,展示我省文学的广东特色、广东气派、广东质量,推动广东文学繁荣兴盛,按照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部署,2017年11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在佛山南海分别召开了章以武、黄庆云和岑桑学术研讨会,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分别对三人的文学特色、成绩、贡献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

章以武:时代表征、平民特色、都市情味、南国风格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广州作家协会主席。荣膺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代表作:电影文学剧本《雅马哈鱼档》《爱的结构》。电视连续剧本《情暖珠江》《南国有佳人》,文集《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章以武》(小说卷)。

2017年11月3日,广东文学名家章以武学术研讨会举行,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发表讲话,20余位评论家和学者对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文学类获得者章以武的创作特点、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述卓主持研讨会。

60年创作不忘初心,知行合一的时代表征

张知干回顾了章以武先生近60年来的创作经历,提出有三点最值得肯定和借鉴。一是不忘文学初心,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彰显崇高的人生境界。长期以来,章以武先生始终践行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文学创作崭新的主题,善于捕捉和发现普通群众平凡生活中蕴藏的崇高精神,善于运用群众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和手段表现内容,细致描绘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有效地引发了读者的爱乡情怀。研究学习章以武先生,就要学习其牢记社会责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走进改革开放第一线和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从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真正锤炼出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好作品,以文学的方式凝魂聚魄,用文学的力量催人奋进。

二是铁肩担道义,标领时会、讴歌时代,践行文学的神圣使命。章以武先生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为众多后继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和方向,为广东文学创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研究学习章以武先生,就要善于深挖广东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特色创作资源,把握具有岭南风味、广东地域特色的重要素材,创作出更多更好地反映伟大时代变迁的文学精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粤味”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重大现实题材“扛鼎之作”。

三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胆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章以武先生是粤味小说的重要探路者,一直以来秉承岭南文化敢为人先的特质,著作等身的文学成果充分体现了其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领潮争先的艺术追求。研究学习章以武先生,就要把创新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学习、不断积累,重在实践、积极探索,树立独辟蹊径、开风气之先的勇气,敢于冲破旧模式的藩篱,大胆突破常规,发挥艺术个性,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创造前行。

引领改革开放文学创作潮流

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说,《雅马哈鱼档》文学史的意义,如从改革开放文学来讲,这作品毫无疑问是先声,它不光是广东的名片,在全国也是最先表现改革开放的文学作品。其公开大胆、满腔热情地对个体户、对勤劳致富这一新生事物的肯定,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关注,形成很大的轰动效应,将来写到文学史、写到改革开放,不能不提到《雅马哈鱼档》。《雅马哈鱼档》是在1983年推出来的,由于它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也激励了很多广东的作家,使他们都走上这条写作道路,特别是在电视剧方面,掀起了一股热潮,连续推出七八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如《公关小姐》《外来妹》《情暖珠江》等。

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陈俊年认为,章以武不愧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建设者、歌颂者,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得益者、受惠者。章以武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与礼赞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是一往情深、一以贯之的真挚、真诚。章以武的创作成就还得益于他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生活的热情拥抱、深入体验与深层思索。

省作协副主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郭小东对章以武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定位和评价:一是《雅马哈鱼档》因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具有长久生命力,并且成为经典;二是章以武是从一个文学教授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对生活的判断是有某种前瞻性的;这种前瞻性是有思想的,是有风度和风格的。我们要给章以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和广东文学史上的一个恰当位置,就要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看他的作品。单纯从技巧方面去考虑似乎是有所欠缺的;三是章以武所有的作品,不管是小说、电影、电视、报告文学等等,他都是在表达底层人物的诉求,他的作品有深刻的时代烙印,这点非常重要。

省作协秘书长、文学院院长,鲁奖得主熊育群说,《雅马哈鱼档》把改革开放的前沿生活非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章老师以他敏锐和富有活力的创作,从文学侧面来反映广东改革开放的进程。省作协原副主席伊始说,一个人写出一两部像《雅马哈鱼档》这样的作品不奇怪,但是始终关注广东的改革开放,长篇、中篇、短篇、电影、电视剧、话剧一块上,而且每推出一部都受到欢迎,这就不简单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文学院院长、广东省文联原副主席徐南铁认为,《雅马哈鱼档》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赞歌,赞美诗,还可以算是关于改革开放历史具有参考性的教科书,体现改革开放新思想的价值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袁瑾认为,章老师的整个创作都是围绕改革开放展开的,这在40年当中,他不停的书写改革开放,因此对他个人的作品讨论,也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和总结。

以敏锐的视角触、鲜活的语言记录都市生活和南国风情

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陈俊年认为,在章以武作品的故事、人物、情节、细节中,尤其对新观念、新生活的发现、揭示与传播中,他总是把最鲜活、最灵动、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作为首选。章以武作品在新的意识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上非常落力地挖掘,用心去发现,热情地讴歌,不是表面上的富有动感,而是形神俱活;章以武的作品特色还常见于对广东习俗风情、岭南传统文化和地方语言词汇的灵活运用。比方说对于广州塔这座最新最高最亮丽的城标,章以武居然把它当成小说中那群青年人创业的现场。同时也就直接把广州人对这座新塔的昵称,“小蛮腰”当做作品的名称题目,这真的是又有画面,又有动感,新鲜热辣,妙不可言。熊育群说,从改革开放之初,《雅马哈鱼档》推出,到90年代,从文学、影视几个方面,一直到现在,写到《小蛮腰》、《南国有佳人》,他每个时代都有作品出来,一直写年轻人。他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保持思想的活力,这是非常难得的。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冰也提到,章以武作品没有忽略本土的东西,这点是相当特别的。现在很多外来的作家,很难写好本土的东西。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原主编左多夫认为,章以武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也勇立潮头,以他敏锐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事物、新的思考;他对新生物非常敏感,他的语言不但很鲜活,而且也是充满着时代感,很多现在看起来很一般的语言,但在当时,在社会上还没有流行,刚刚出现的时候,他就把它放在自己的作品里面了。《广州文艺》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鲍十说,章以武先生已经80高龄,至今还保持着非常充沛的创作力,保持着充沛的生命活力,上个月他在《广东文艺》发表了中篇小说《暖男》,这是新作,应该说写得非常有激情。省作协组联部原主任艾云说,章以武先生的整个生命状态和他的写作状态应该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她曾经在《谁的生命在丰富性中怒放》一文中探讨这个课题,《爱的结构》《情暖珠江》,这里面全部是章以武先生温暖的、湿漉漉的、毛茸茸的生命触觉。《南方日报》文体部副主任、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贺认为,章以武的创作真的是十分有特点,一个是时代感和地方特色,一个是他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起承转合和跌宕起伏。还有他的场景感非常明显,就是所说的动感和现场感。他的创作特别符合影视作品的特点,他可能很多作品也是直接编剧,后来改成小说,或者是小说改成剧本。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侨联《华夏》杂志主编刘迪生认为,章以武先生以敏锐的时代嗅觉,书写了上个世纪广州这座城、城中人的时代生活变迁、爱恨情仇,如果你想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州,可以看看章以武的《雅马哈鱼档》;如果想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的广州,可以看看章以武的《南国有佳人》;如果要了解21世纪的广州,可以看看章以武的《太老》。中山大学教授郭冰茹说,章以武在小说里面对细节及日常生活的把握都是值得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广东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钟晓毅认为,章以武的笔尖起落之间几乎都在书写他所热爱的广州城,他几乎是以本土作家的身份自如地书写着这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诸多特点,显示了广州乃至广东文学瞬息多变的面貌,也同时为广州与广东文学带来了丰富的养料。他通过想象与营建意义的方式,与当下丰富多元的世界直接对话,快捷及时,空间的构想和历史的时间并墨其中,虚实交映,共同担当着书写广州与广东故事的使命,构建城市想象中的广州与广东形象。从必然到来的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纷纭杂沓的人性事实,感觉某种飘忽变幻的生命困扰,或格格不入或化若无痕融合的心灵活动,他的这一系列作品都有涉及,其中所呈现的跳脱的语言、曲折的变化、飞动的情致,注定了他的小说固有的可读性,也以新鲜的内涵、鲜明的色泽、真切的临场感,传达了时代生活显在的性情大观及其潜在的究诘和询问。这也正是他能在2015年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的主要原因所在,正如颁奖词对他的评价:他的作品无一例外均紧扣时代脉搏、介入社会焦点、捕捉流行风尚,以细腻而又灵动的艺术创作手法,还原新鲜热辣的生活第一线,彰显当代人的创新意识与文化追求。

省批评家协会原主席黄树森,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肖楠等也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

黄庆云:“云姨”的百年童心

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4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新儿童》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文理学院、广西大学副教授,《少先队员》主编,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广州笔会中心副会长兼秘书。著有诗集《花儿杂杂开》,童话集《金色的童年》《奇异的红星》,长篇小说《刑场上的婚礼》。

2017年11月13日,广东文学名家黄庆云学术研讨会举行,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发表讲话,20余位评论家和学者对黄庆云的儿童文学创作特点、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由省作家协会原副巡视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原主任王俊康主持。

广东儿童文学的领军人

范英妍总结了黄庆云80年的文学创作历程,她认为,黄庆云女士是与欧阳山、陈残云、萧殷、秦牧等众多的广东文学大家同期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跨世纪广东文学名家。她曾任广东作家协会广州分会的副主席,也是国际笔会中国广州笔会中心的副会长。她学贯中西,在青年时代就受到鲁迅“救救孩子”的感召,立志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从18岁发表第一篇作品,迄今97岁高龄仍时有新作奉献给读者。黄庆云女士的文学艺术宽广辽阔,尤在儿童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领域倾注心血,并深耕细作。在儿童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和文学交流,以及文学组织工作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黄庆云女士的文学创作,改变和提升了广东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史上的格局和地位,并且她昔日所带领和培养的儿童文学创作团队,也都成为广东儿童文学界的杰出代表和创作的中坚力量,接续为创新推动广东儿童文学事业发展薪火相传、贡献力量和作出杰出成就。

范英妍指出,黄庆云女士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的历程,她所取得的这些文学成就,有着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给我们启迪、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传承。一是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树立为人民而创作的文学志向。纵观黄庆云女士的文学创作历程和生涯,她都能源源不断从丰富的生活体验中积累创作的素材,贴近读者所缺所需。也正因她有为民创作的情怀和志向,才会不断有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奉献出来给广大的读者,她的这份执著和坚守,理应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二是关注时代、牢记使命、自觉担负起文学的社会责任。黄庆云女士的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都始终与时代相随,和时代同频共振,她用锦绣文章记述时代,彰显时代精神,始终坚守着作家的社会责任,用文学的力量温暖读者、鼓舞人民、启迪心灵,让读者能够从她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美、善良、正义和希望。三是德艺双馨,探索创新为文学事业贡献才情和智慧。黄庆云女士有着崇高的文学理想和追求,她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教育和熏陶,学识丰富,怀远博见,她崇尚真善美,善于总结和提高,她用心用情投入到文学事业,并真诚地奉献,其为人、为事、为文都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可谓是相得益彰,相互成就。黄庆云老师还不断探索创新,她在文学创作和编辑办刊中都努力寻求一种新的突破,她的作品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怀,源源不断传递给读者的都是光明、希望和力量。

对儿童文学作家及杂志出版、编辑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顾问、广州大学教授陈子典认为,黄庆云女士是我省儿童文学队伍的组织者和引路人,其作品传播正能量,内涵丰富,不仅充满了人性、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在创作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她的儿童书非常具有特色,一个是港味很重,一个是儿童的情趣很浓,再加上有时代的气息,所以很受读者欢迎。

坚守一颗童心、爱心和恒心,创作中为少年儿童“蹲下来”“弯下腰”。省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李国伟作了题为《与小读者同生共息的云姨》的发言,主要从黄庆云“蹲下来”“弯下腰”式的创作姿态和工作姿态出发,分析了黄庆云儿童文学的特点。纵观云姨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的历程,可以看到,云姨更主张强调儿童天性和潜力充分开掘的儿童的主体性,而这个主体性在创作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儿童文学的童心和童趣,她的作品深入到孩子的心灵和灵魂深处里,喜孩子所喜,乐孩子所乐,哀孩子所哀,想孩子所想;黄庆云作品散发出的爱与美的人性光辉,照耀着、温暖着、也引领着后来一代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总编辑孙立川说,黄庆云不仅是广东省的文学名家,也是香港的文学名家,更重要的是她还是全国儿童文学的名家;她不仅在少年儿童文学这一块有所成就,晚年还喜欢写无题的诗词。她创作的体裁很多种,诗歌、诗词、小说、散文、论文,还翻译了很多儿童诗、童话,她的眼光是世界性的,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她最先把国外儿童文学的理念引进到中国来。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马辉洪说,《新儿童》是黄庆云创办的香港第一份儿童文学期刊,《新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贡献非常大;黄庆云和许地山的交往非常密切,许地山教授对于她的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对《新儿童》也有非常大的支持,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展开。

《少男少女》社长兼总编,广东省小作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蕾回顾了2012年拜访黄庆云女士的珍贵回忆,她作为《少男少女》杂志的创办者,对《少男少女》杂志创刊25年表示祝贺,并欣然为其作词:“岁岁春风秋月,时时天上人间,曾经沧海爱桑田,任重哪迟道远,梦里不知头白,更无诸泪堪谈,回眸绿叶竟成荫,又喜青春何显。”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刘小玲、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编辑李碧梅主要谈了她们作为学生和后辈,从黄庆云生命的历程及人格中汲取力量,黄庆云在编辑方面,她对读者的爱,为读者捧出了一颗真心,给她们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楷模的作用;其次。黄庆云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办刊的传统、当编辑的传统,就是和读者心贴心,赢得读者的尊敬。庆云老师作为一名作家,她作品中的纯净,并且以这种纯净和幼小的心灵产生共鸣.。

岭南文化特色“可靠的叙述者”

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黎保荣以《童真是一种丰富——黄庆云老师印象》为题,论述了黄庆云作品的语言艺术。他认为,黄庆云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从她的创作尤其是从她编辑的刊物来说,它们是具有较大的文学史意义的。她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翻译者,还是儿童文学研究者,这样的多重身份,彰显了黄庆云具有多种能力,让她以多重视野认识了这个世界,给她的创作以启迪,给她的人生以广度;黄庆云的作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大,其儿童诗歌琅琅上口,既能用普通话念,又能用粤语念,这是语言层面的岭南地域文化的表现,其题材、人物形象、民俗景物、语言文字等方面也表现了岭南文化特色。

省文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易文翔论述了黄庆云作品的题材特点。她认为,黄庆云的儿童文学创作目的为“救救孩子”的“情感之真”,创作题材内容为“生活之真”,将这些“真”通过“美”的艺术处理,与代表“善”的崇高、善良、同情、悲悯等思想统一、融合,创作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

肇庆学院文学院教师吴丹凤从黄庆云的儿童诗出发,来谈儿童诗歌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设定及作用。她发现与小说的叙述不一样,在诗歌中凡是参与叙述的叙述者,尤其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诗歌大多是可靠的叙述者,甚至往往是作者他本人的真实生活。尽管儿童诗歌中的第一人称“我”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作者,但是它却符合黄庆云作为隐含作者她的道德价值规范的,我们可以在她的诗歌中发现天真、童趣、温情,这些都是发自作者温馨情感的真实抒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诗歌中的叙述者它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黄庆云最伟大的品质就是,能够像孩子一样遗忘整个世界,无拘无束地乐在其中,并通过她创建出来的童话世界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几代人的事业和情谊传承

作为研讨会的主角,黄庆云因年岁已高不便出行,其大女儿周蜜蜜代表她出席研讨会。周蜜蜜在发言中提到:儿童文学是一个几代人传承的事业,像刚才很多专家学者指出的是一个播种事业。我妈妈她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最早是在香港。当年她从广州到香港去寄读,因为是战争时期,她看到很多流浪儿童,所以每个星期天她去做义务工作者,去小童群英会给小孩子讲故事。后来她觉得故事都讲完了,于是开始创作。那时候得到了香港大学的支持,办了第一份的儿童文学杂志《新儿童》,在香港来说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份儿童文学杂志。

周蜜蜜说,这次研讨会使她重新受到了教育,每次想停下来不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时候,都想起了很多朋友,大家一直在创作,从中受到很大的鼓励。

原作家协会《作品》杂志社美术编辑张林婴在研讨会上为大家展示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她朗诵了黄庆云写给她妈妈林勉芊的一封情书。这封情书已经跨越了60多年,是这两家几代人深厚情谊的见证。

“在四季交替的时候,我写了一部童话集——《小鱼仙的礼物》,出版社邀请的插图者竟然又是你最小的女儿张虹婴,揭开新书眼前一亮,因为画中人的脸孔不再是你们林家没长翅膀的天使或是爬出摇篮的娃娃,而是目光炯炯,上下求索的孩子,因为我们头上的天空变了……60年的天空变了,但星辰仍在运行,何紫离开我们了,但他的女儿紫薇却继续他未尽的旅程,我女儿周蜜蜜写的作品《儿童院的孩子》获得香港市政府第一届儿童文学界双年奖,她说这是在何紫叔叔的鼓励下写的,这个书就是由何紫创办的山边社出版的,这就是我们60多年的情意,人要生长才能长生,爱情要生长才能恒久,海誓山盟不会在第一天就得到证实,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只有我们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意能经受时间的磨炼,与许多人共享和见证。”

作家黄大德提供1937年10月23日黄庆云发表在香港《探海灯》上的一首诗歌,这比现在公认的黄庆云最早发表作品的1938年早了1年,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黄庆云女士亲证,这首诗歌的确是她本人所作)。

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顾问饶远,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蔡玉明,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张梅,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应枫,省作协副秘书长、《少男少女》副社长曾庆丰,省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周西篱,南海区文联主席吴彪华等同志也作了精彩发言。

岑桑:永远的一朵花儿

著名作家、出版家,编审,《岭南文库》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广州市影剧场公司副总经理,广州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广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得中国版协首届伯乐奖、第九届韬奋出版奖、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个人文艺作品专集30多部。

2017年11月15日,广东文学名家岑桑学术研讨会举行,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发表讲话,20余位评论家和学者对岑桑的创作特点、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岗主持。

岑桑对广东出版界的贡献及影响

范英妍指出,岑桑老先生既是慧眼识珠的伯乐,也是文学大家。岑老从事文学创作逾70年,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涉猎各种体裁,尤以散文见长。《当你还是一朵花》是家喻户晓的佳作,岑老曾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首届伯乐奖等,之前又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殊荣。解读岑桑先生一生的优秀作品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热诚,这个热诚体现在岑桑先生的作品里面,始终贴近现实,作品中充沛的感情出乎真挚。二是美感,岑桑先生善用精巧的词语,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象。三是共鸣,总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开阔读者的眼界,让读者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岑桑先生一直不忘文学初心,知行合一。在他的编辑工作和文学创作中彰显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坚守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为社会抒怀,为人民而书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家,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岑桑先生等老一辈文学名家的文学生涯,他们丰厚的成果、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整理、学习和传承,文学工作要有新作为。相信广东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一定能够从这些德艺双馨的文学名家当中汲取力量,并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在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中不断地捧出源源不断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一些文学精品佳作,为我们的人民奉献出更多的美好精神食量。

南方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王桂科认为,岑老是出版界的奇迹,是广东出版界一本活的百科全书,见证共和国成立以来广东出版业的创造、发展和今天的成果;同时又是文化界的大家,从岑老身上看到博、专、精、深的文化涵养,作为文化守望者、知识摆渡者的情怀和境界,他的为人、为师、为学都值得崇拜和学习。

省批评家协会原主席黄树森认为,岑桑对出版事业的贡献,起到了孵化器、一个摇篮的作用,孕育了广东出版大业;为岭南文化做了打基石的工作,特别是《岭南文库》绝对是一个权威的文献性资料。

原花城出版社编审杨光治提到,上世纪80年代初,岑桑倡议并参与创办《农村文化室》《译海》《花城》等期刊,及时组织重版了一批著名老作家,包括欧阳山、秦牧、吴有恒等的优秀作品,并冲破种种阻力,出版了上海女作家戴厚英探讨人性、人道主义的长篇小说《人啊,人》。

 广东人民出版社原总编曾宪志认为,岑桑对人民出版社的的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家提到的《岭南文库》《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广东优秀社科著作丛书》《新史学丛书》,这些优秀品牌延续下来了,文化命脉、出版命脉、学术命脉延续下来了,这个延续就是从岑老及那个年代的老出版家开始的。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沈展云谈及了现在和岑桑先生一起编校《岭南文库》的工作经历,他发现岑桑先生对《岭南文库》灌注很多心血,《岭南文库》是他最大、最认真的作品。从封面设计到用纸、装订,他什么都要过问。《岭南文库》从他创办到现在两套书,一套是《岭南文库》,一套是《岭南文化》,总共出了300多种,现在还在继续出版。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郭小东认为,广东出版事业的当代发展史,贯穿了岑老的一生。从手工作坊到电子时代的巨大变迁,是在岑老这一代出版人的生命支付中完成的。而岑桑先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广东出版的重大变革及大事记录,多项大型的出版文事,都与岑桑先生相关。特别是他主持的《岭南文库》的编撰出版,是广东地域文化、文史哲研究的重大事件。岑桑先生作为组织者、出版家,已九十高龄,仍在马上。

岑桑文学作品的丰富性、思想性、独特性及传播影响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张荣芳认为,岑老不仅是著名的出版家、文学家,还是一个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他选题是站在学术的前沿,而且具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和严谨的学风,作品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陈俊年从岑桑的笔墨、情怀、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岑桑过硬的笔墨功夫常发力于文字、文采。作为编辑名家,岑桑对文字调遣与运用,富有职业的敏锐和严谨;岑桑的情怀也是平民的情怀,芸芸众生、普罗大众构成其作品人物的主体。写的多是百姓命运中的喜怒哀乐,甚至他意犹未尽,以物喻人,将自然界的花果草木书写一系列散文,从而由衷礼赞平凡中的高大上,草根里的真善美。岑桑的作品闪烁着强烈的思想光彩,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剧变,岑桑的思路更开阔,思绪更飞扬,思想更成熟老辣。

 花城出版社资深编辑林贤治从岑老作品的丰富性、文学的自觉意识、作品的感情色调等五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他是多面手,他的诗、散文、儿童文学、评论都有过一个到多个的专辑,都有相对独立的成就,特别是在散文方面;第二,他坚持走自己的路,近40年,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和观点,与历史同步;第三,他的现实主义不是客观主义的,而是融入了主观战斗精神,叙述、思考、激情扭结在一起。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历史感,不仅仅关注社会的一角,而且是高屋建瓴,大处着眼,能够在社会事件和日常生活的事情中找出相关的因素,“打破砂锅、深入根底”;第四,岑桑有宽阔的心怀,作品中有积极的基调,情感丰富,笔调多样,有优雅、有感伤,但总的色调是明朗;第五,岑桑的真和善体现在生活中,是美的不断追求者。其作品很自觉地追求形式美、语言美,讲究构思。他坚持使用典雅的书面语言、个性化的语言,他骨子里面不肯随俗,努力地赋予一种优美的抒情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剑晖的发言题为《写出自己的情调和色彩》,他指出,岑桑把散文的素质、诗歌的意趣、哲理的思索凝结为一,合成了一种美的文体,一种诗的散文,或叫哲理的诗。岑桑是一位有自己的个性,有只属于自己声音的散文家。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的真实、真诚和真切。二是情理交融、情深理显,富于思想性和精神性。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美学和文艺观。三是诗性的语言,其散文的语言,同样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情调和色彩。

花城出版社原副社长陈锡忠发言的题目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倾诉》,论述岑桑散文的人道、思辨及审美厚度。

作家陈雄昌认为岑桑的散文清新、明快,有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味,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花城出版社原社长、总编,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范若丁的发言题目为《诗性和家国情怀》,论述了岑桑作为一个诗人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岑桑的诗不仅可以与他的散文和小说比肩,甚至在艺术上有更胜一筹之处。岑桑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岑桑的诗是用新鲜的形象的语言组成的,没有陈腐的词语,没有老生常谈;正义感和悲悯情结是岑桑诗的另一个特色。

作家宋晓琪认为,一是岑老的作品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题材广泛性多样性相融合的特色。二是岑老的作品具有很深的平民情结,贫寒书香人家给予他勤奋、善良的基因,乡村生活培养了他对父老乡亲的热爱和敬畏,他的作品因而始终真实、真诚,道民声、接地气,从不居高临下。三是岑老的作品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男儿的家国情怀,大背景始终是他了然于胸的创作基础,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他有着敏锐的感知、独特的思虑。

郭小东认为,岑桑是岭南当代散文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是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他作为地道的本土作家,与秦牧、陈残云、杜埃、林遐、紫风、范若丁、黄秋耘、黄雨和苏晨等作家,以其创作实践,共同构建并形成了有重大影响的岭南散文流派。这个流派,在上世纪80年代,有重大的政治和文学影响,并奠基了广东当代文学,特别是散文创作的基本风格。他既是作家,又是出版家,所以,他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更注重创作的实践性和方向感。

广东人民出版社原社长陈海列发言的题目为《浅谈岑桑作品的受欢迎度和影响力》,他详细阐述了岑桑作品的出版发行之多、获奖之多、影响之广。他形象地说:岑桑作品的影响力是来自珠江,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在神州大地都辐射了。

治学为人方面的巨大魅力

黄树森认为,岑桑勇于担当,正直,有自己的独立主见的人格魅力深刻影响了后人。

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张梅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岑桑编辑治学之严谨,出版社风气之正,给她留下终身的精神财富。

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说,他要学岑桑先生的文化人担当,专业的能力、知识分子的态度、尊上而不唯上的精神和风骨,并且要继承这种风骨,做好做精现在的广东人民出版社。

方志研究专家陈泽泓的发言题目是《岭南风骨 抱朴怀仁》,他认为抱朴,是岑先生为人立身之写照,却能让人在不经意的言谈中,感受到他的睿智与才思、正直与可敬。他的文章,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不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题材,往往从身边的事物、普通人的境遇、触目可见的景观娓娓道来,却能使人领会到一种幽邃的大美及开阔的胸襟。抱朴,不是保守,而是有着一种不倦地探求世界的童真,将自已的经历与思考融入作品,在实现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曾宪志认为,岑老对出版队伍的培养,不拘一格,吸纳各种人才,不问出身,不讲究学历,也体现了他为人正直,慧眼识珠。 

研讨会上,沈展云、袁筱敏、卢锡铭、宋晓琪、陈雄昌等多位作家、出版家也作了发言,他们深情回忆岑桑先生发现、培养、扶植后辈的感人事例,并表达了他们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文:王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