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文坛新闻

粤派批评:在构建传统的过程中保持开放性

更新时间:2018-01-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周茉

MAIN201801180024000144852038224.jpg

研讨会现场

在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坛,“京派批评”“海派批评”以及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闽派批评”已是大家公认的文学现象,但“粤派批评”鲜少被人提起。不论从地域文化气质、文脉的历史传承,以及批评的影响力来看,“粤派批评”都有着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

为探讨粤派批评的特点与未来发展,1月13日,“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同承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双南征出席会议,古远清、周由强、林克欢、谢有顺、张柠、黄树森、单世联、徐南铁等评论家围绕“当代中国文艺格局中的粤派批评”、“粤派批评的时代担当及其内涵发展”、“粤派批评的学术维度与文化品格”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会议由评论家庞井君与中山大学教授林岗主持。

仲呈祥表示,文学流派的确立要具有明确的理论主张、自成体系的著述成果以及代代相传的文脉特质。鲜明的实践品格与个性的理论思维使粤派批评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各文学流派应高扬旗帜,总结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深入省情乃至国情,杜绝全国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雷同化、同质化倾向。

双南征在致辞中说,粤派批评的风格平实灵动,屡有创新,注重文艺批评的日常化,本土经验和实践性,不但继承了岭南文化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的特点,还牢牢把握时代的变革脉搏,以务实开放的精神风貌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派批评文艺评论梯队老中青结合,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批评家。南呼北应的格局使得粤派批评本身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一支生力军。

形成文学流派,却不要竖立“围墙”

建构粤派批评,不能沿袭传统的流派范畴与标准。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的文艺语境下,很难界定纯粹地、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流派或学派。

周由强说:“新时代的粤派批评呈现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其中的根性、脉性、血性构成了粤派批评的灵魂。”粤派批评更多地是描述一个客观的文艺事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粤派批评虽具有地方身份标识,却不是局限于一地之见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群体。林克欢谈到,粤派批评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它并不是围墙,而是对历史的追溯以及对现实理论的建构。

任何一个概念都是在不断地阐释与解读中逐步确立起自身体系,继而与他者产生交融与碰撞。徐南铁认为,粤派批评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中产生,深受中国传统影响,又勇于对现实提出批评和改变。张柠将粤派批评的文学效应比喻为“以石投水”,他说,谈论粤派批评最根本的东西实际是讨论中国传统在文化波纹边缘的留存。粤派批评极具务实性,但正因如此而缺少积淀,批评最终回归到生活本身,而没有形成一个理论的精神高地。谢有顺也表示,作为思想精神,理论与批评需要一些务虚的创造,继而生出引领整个理论发展和批评发展的文学气魄。

重视个体价值与开放性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地域的概念和文化特质正在式微,粤派批评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谢有顺认为,强调流派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体的价值。精神创造源于个人的省思,流派同样能够助力其发展。具有符号化的个体的意义、个体的高度甚至能代表地方的文化高度。他还表示,当今文学流派的焦虑之一是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概念的重提或者群体的聚焦能够形成一种氛围和契机,带动更多的青年学者接续传统。

怎么理解与探索“粤派批评”的未来?蒋述卓认为,一个流派应该是开放性的概念,开放性本身就蕴含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予文学流派广大的前进空间。评论家张钧说:“粤派批评如果要发扬光大,第一个关健词就是开放,包括文体上的开放,也包括研究类型上的开放。”

会议还举行了“粤派评论”丛书首发式,丛书旨在挖掘被历史和某些文化偏见所遮蔽的“粤派批评”的价值,彰显“粤派”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