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地市文讯

刘斯奋文艺成就研讨会暨书画作品展在中山举行

更新时间:2018-01-09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微信图片_20180109100554.jpg

1月6日,中山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活动,“快活的蝙蝠——刘斯奋文艺成就研讨会暨书画作品展”在中山市文化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刘斯奋的小说、古典诗词等文学创作,以及文艺理论、文化思想、书画作品等多方位剖析,带来了精彩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主办,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广新局、中山市文联承办。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对刘斯奋艺术成就的研究,为广东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聚集正能量。

中山文化名人辈出刘斯奋是杰出代表

据悉,“刘斯奋文艺成就研讨会”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倡议并积极推动的“大家流芳”工程系列活动之一。“大家流芳”工程精选30多名获得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的文艺大家,采取一个研讨会、一部作品集、一部传记、一部纪录片的标准配置,对这些德艺双馨文艺大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人生进行总结、研究和宣传。

被授予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的刘斯奋,是20世纪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山籍文化名人。与此同时,他潜心笔耕16年,创作出历史小说巨著《白门柳》三部曲,荣获第四届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并被作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品,收入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文库》。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维廷表示,中山文化名人辈出,刘斯奋先生就是杰出的代表,刘斯奋先生是中山沙溪人,在小说、诗词、美术、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广东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斯奋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朝阳文化’的论述,对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方维廷在开幕上致辞表示,刘斯奋长期担任广东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在任内多有建树,为促进广东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有目共睹贡献。此次中山举办其书画作品展,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对中山市文化艺术工作的鞭策。

在开幕式上,刘斯奋对活动取名“快活的蝙蝠”做了一番解释,这取意一则古老寓言,蝙蝠寻找同类,鸟类认为蝙蝠没有羽毛不是同类,兽类认为蝙蝠有翅膀也非同类。“我的堂号为‘蝠堂’,我就是一只在行政、文学、书画不同领域游走的‘蝙蝠’,身份不明。”刘斯奋笑称。

民族审美自信根植于传统文化

“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学术成就在刘斯奋身上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他不仅对中国文学史有精准的把握,对晚明和晚清的历史也有深刻的考辨。最能反映其深厚学养和功力的是他三十多年前与余英时关于陈寅恪晚年诗文的著名辩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总编李红岩在研讨会上表示。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看来,刘斯奋先生提的很多观点都很好,尤其是审美自信。他用文字、线条各种符号表达心中的世界,不是单纯的文学家、画家或书法家,而是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艺术家。《白门柳》是一首士的挽歌,表达文人面对时代的变化怎么办,小说篇幅不长但主题宏大。

刘斯奋的另一个成是美术创作,他始终坚持中国画的传统优长,穿梭于人物、山水、花鸟三种题材之间,锐意创新,被誉为当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坚持以线造型、以简驭繁和偏于写意三大中国画的传统优长,表现出民族审美自信。其中,尤以用大写意的手法表现当代生活的人物画作品,具有学术上的突破意义;山水画则充分发挥自身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注重意境的追求与营造。

与研讨会同时开幕的“刘斯奋书画作品展”,展出了其近年创作的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作品和书法共50件。“刘斯奋的艺术自成一体,不能以学院标准来品评,以文人从事绘画,所以绘画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和诗性,构图用笔用墨果敢自信,画作落落大方,清新明快。”旅美美术家钟耕略说,刘斯奋是一个通才,作品里蕴含多种元素,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