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许锋:把心底的灰尘冲跑

————读耿立《会飞的春天》

更新时间:2018-01-03 来源:珠江晚报

我的课堂上,一些大学生玩手机游戏,无论我怎么提醒、吓唬,甚至是“侮辱”——朽木不可雕也,都无济于事。除非我走近他或她,他们或她们,行为才有所收敛。我不明白这些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

一代代人,似乎总有一些隔阂,一些不理解,匪夷所思。

那么,我们了解孩子吗?

孩子的世界似乎是简单的,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纤尘不染。而且,我也相信,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成人世界的纷纷攘攘与孩子无关。孩子的心灵也许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如此,为孩子们写作便是一件高难度的事。

耿立正在实践。

耿立是大学教授,年过半百,从事教学之余,一直致力于散文写作——不是小情调的“小散文”,是充满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大散文”,这似乎才是符合教授身份的写作。可是,当我读到他的儿童诗集《会飞的春天》后,我觉得自己的心灵被触动了。

这是写给孩子的歌谣。

会飞的春天

耿立

在楼道里,我看到一只蝴蝶

色彩斑斓

就像一朵花从篱笆里

偷偷地飞出来

她飞过我的头顶

想在我的肩膀栖息

我伸出手

想把她捧到手上

我知道,这是会飞的春天

我捉不住的

她要给很多的家庭送去温暖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里的很多诗歌更是劳动人民的号子。耿立身为大学教授,自然知道诗歌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他说:“儿童接通诗歌的DNA,长大后,是心有诗意、懂情趣、知生活的人。”

今天的儿童便是明天的成人。实际上,诗意正离我们远去,似乎不经意间,梦幻、清新、唯美、灵动、跳跃的图画,古代先民夹杂着青草气息、无忧无虑的生活与我们的距离渐行渐远,甚至遥不可及。我们有多久没有陪孩子追逐蝴蝶了?我们有多久没有跟孩子捉迷藏了?我们有多久没和孩子一起吹柳笛了?恍如隔世。

没有了诗意,生活只剩下柴米油盐,追名逐利。我们一身的汗腥、铜臭、酒气,阻隔了孩子投向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纯真与清澈。

还好,有耿立这样的写作者,肯放下架子,以一颗童心书写动听的歌谣。

太阳

耿立

早晨的太阳

是不长蛋壳的蛋黄

是心急的小母鸡

一不小心生在了大地上

那么松软

又那么的香

好像把鸡蛋饼摊开在大地上

在耿立所营造的诗意里,孩子们好奇地打量花朵、动物,仰望头顶的白云、太阳、星空。孩子们看到蒲公英举着小伞在半空游荡,思考着什么是故乡;土豆睡在泥土深处,它说,泥土就是它的故乡……

让孩子读诗是对语言最好的亲近——自然,我们应该让孩子远离那些混杂了“添加剂”的“毒物”,混杂了成人世界有色的精神垃圾。让世间的一切美好——泥土的芬芳,烂漫的春天,自然而然的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会飞的春天》能不能带给孩子诗意与想象,要问孩子,但耿立以“复归于婴儿”的写作态度至少让许多忙忙碌碌的写作者汗颜,我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我们为孩子写了什么?我们的文字孩子们能不能读?

迟早,孩子们日渐丰满的羽翼会拥抱我们所处的时代,只是,当他们走向生活时,我们是不是都希望他们能“把心底的灰尘冲跑?”(《琴声》)

耿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2014年第5期《北京文学》封面人物。获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协“美丽中国”奖、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六届老舍散文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和国内多家权威选本选载。

《会飞的春天》 耿立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6月 定价2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