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观点·争鸣

梁凤莲:广州本土文学创作的提升之路

更新时间:2017-10-18 作者:梁凤莲来源:羊城晚报

本土创作三理念

指认一个地方的山川形胜草木情怀,指陈一座城市或是乡村的风土人情世相变迁,离不开文学艺术反复的描述与歌吟,离不开艺术创作作为题材不同角度与用心的呈现与表达。历来是,但凡历经文学艺术的洗礼与记载的,都更能深入人心且流传久远。由是,言及本土题材的文学创作,倡导秉持三个理念——

一是历史感,也就是必须具有本土意识。

人与事都是归栖于特定的历史与地域,也就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个人史也是社会史,文学艺术创作设若没有历史感,就如一滴水缺失了流脉或者河床,没法由涓涓细流集聚成河,滔滔归赴大海;就如一粒种子,离开了土壤或者土地,没法扎下根来持续生长。一滴水与一粒种子失去了河床和土壤,就会在时间里蒸发或者化为尘埃。所以,具备历史感是本土题材创作必须配置的自觉意识,进行纵向的开拓与横向的挖掘,这样的本土创作才会拥有相应开阔的视野和高度。

二是文化感,也就是必须具有本土情怀。

生命的展开,社会的流变,无疑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与呈现的,不同的背景,就会有不同的人与事的演绎,抽离了文化背景的文学艺术创作,就没有了依托与归属,其展示也就缺失了扎根性。文化感是柔软的,就弥散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其生命就是生活的细节,而文化感又是坚硬的,轻易不会中断或者消失。除了历史遗传的硬件,诸如遗迹或者仿古实物,更需要有口耳相传、浸淫领会的软件,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展示方式,来传承进而传播文化的演绎。

三是地方感,也就是必须具有本土特色。

按照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段义孚的说法:地方感的标准模式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取直接而复杂的体验,诉诸常识,而在标准模式之外还存在未经漫长的体验而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强烈情感,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地方的敬畏感。从特色就是风格这种看法着眼,建立本土文学的风貌风格,就是要彰显本土特色与本土品质,也就是说,要有与众不同的面孔与风范,要有独树一帜的标识,要能作为引领对这片土地认知的风向标,能代表引领这片土地文学艺术创作向前挺进的旗帜,而非被淹没或被忽略。

继往开来的必由之路

广州要培育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与枢纽型网络文化体系,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焦点与方向,就是如何具有中国风范、广州特色、国际水平,以更有效更到位更有代表性地展示广州文化艺术呈现的风貌。

理念一旦明确,文化广州的整体风采,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如何界定,显然就得到了落实。这样的战略定位,无疑是诉求于广州文化的传播要有什么样的效应,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显然,这离不开具体实施的措施与策略。

世界文化名城当有与之匹配的文学艺术创新品牌与杰出的作品成果,不能停留在规划设计上,不能单向滞后。如何定位广州的文学艺术创作的价值与影响效应?如何设计广州的文学艺术创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如何规划广州文艺的体系功能?也就是说如何让文艺创作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成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代言与艺术诠释,这显然就是早前提出与导向的粤派批评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以一座有活力有动力有前景有规模的城市而命名的众多研究的广州学,所需要围绕与展开的相关系列研究。

都说理论之树常新,而理论具有纲举目张的功效,没有理论的导引与目标设置,实践就会失去方向感,失去总结与提升的机缘。如是:一、不必过分强调广州城市的、本土的文艺创作的差异性、独立性、不兼容性,本来文艺创作是具有交流、分享与互补的功能,需要做的就是将本土文艺创作回归应有的本位,风土民情,广州本色,是本土表达应有之义。二、文艺创作既要面向历史传统,也就是关于真善美的永恒命题,也要面向当下,面向共同的生存发展的话题,面对如何把有价值的传统带到未来的构想与实践。只有超越区域局限,具有大视野与大格局,文化共识才有普泛效应。三、广州作为一座具有文化独特标识的城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参照系?什么样的有效的参照系能更好地提升本土艺术创作的水平?关键还是把支点放在力求完善自身的实力展示,把似乎难以归类的、似乎也言说不清的广州的唯一性与独特性更加有效地放大和突显出来。这应该成为返本开新、继往开来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州文艺创作的生机与繁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别的城市不同,广州的示范意义在于超越式的发展。所以,需要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去总结现象,发现规律,超越自我,而不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用过往经验限定现实进步,唯有如此,广州本土文艺创作的新气象才会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