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新书架

林馥娜 | 《我带着辽阔的悲喜》

更新时间:2017-10-16 来源:广东作家网

图片1.jpg

书名:《我带着辽阔的悲喜》

作者:林馥娜

开本:32开

定价:30.00元

出版发行:阳光出版社

版次:2016年12月 第1版

书号:ISBN 978-7-5525-333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315841号

◇名家点评:

吉狄马加(著名诗人):

林馥娜用女性的敏锐让修辞在诗中把深刻的内涵表达出来,即如是诗中的隐喻运用也非常贴切,让阅读者能在瞬间的阅读中感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是林馥娜诗歌里一个沉重的主题,她的表现冷静得让人惊讶。用朴素的语言把一种沉重轻轻地掂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头。怜悯、伤痛、悲愤甚至嘲讽批判的意蕴充满了字里行间,但又表现得不露声色,象一个历尽沧桑又深藏不露的老者,正是这种镇定和冷静的叙述方式让她的文字有了质感,有了力度和强度。

谢有顺(著名批评家):

因着当下的诗歌日益成为一种纸上的技艺、写作也正在成为一种养病的方式,通过诗歌,已经很难再唤醒人们对于生活和灵魂的信任。但我喜欢读林馥娜的诗,因为她的诗,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给人,把人心的温暖给人。她的写作,是用一种人性钻探另一种人性,用一个灵魂把另一个灵魂卷走。进入她那简明而沉着的语词世界,你会发现,生活即便灰暗,充满渣滓,我们依然有理由对现实和未来深怀信心——这就是诗歌中人性的力量。有人说,人性是铁,诗是钢,而林馥娜正是以诗歌写作的方式,展示出了自己坚硬的生存锋芒。她的写作,并非自我装饰和无病呻吟,相反,她是在用诗歌来修补自己生命中的残缺和软弱,并以此来扩大自己的胸襟以及她对苦难世界的同情。

黄礼孩(著名诗人):

林馥娜的诗歌囊括着多姿的面孔、多元的触角和丰沛的情感,在物我转换之间寻找到优雅得体的姿态和精神的微光。在展示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之际,她的有所思内化为感性又细密的语言观照,在不紧不慢之处获得生命的喜悦和自我的觉醒。如果诗歌中蕴藏着真实和诱惑,那么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幻、记忆与想象之间的文本就有了蓬勃的呈现,林馥娜追寻的正是这样带着辽阔悲喜的诗歌境界。林馥娜的诗歌因为对生活范畴的把握、人物命运的深悟,从而在苍茫人世里获得了生命的律动和精神层面的回响。

◇林馥娜诗歌:

◆当她老了

成为门槛上一道风景的时候

过去与未来就隔着一条石槛

一生中的角色,已在八卦村过片

也曾做梦,在天上飞翔

做母亲,在地上耕耘

做女人,在匍匐与扬鞭中翻筋斗

而今,性别与身世已无关紧要

那些鱼贯而来的男男女女,各自带着小部分的她

似浮云掠过。沉默是永恒的留白

不问归去何处

自然即皈依。当肉体躺倒

竖着便是主,横着乃为禅

◆爱丁堡的海

鸥鸟盘旋的街道深处

有高悬的大海

它可像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张开浪的鹰爪

或如埃舍尔的瀑布循环倾泻

但它在风笛的悠扬中敛住自己

就像量杯里带着刻度的鸡尾酒

这“蓝色珊瑚礁”

静静地伏在福思湾

因为七月的旅程,因为八月的艺术

还有我暴露给你的软弱

与你所愿记下的、侘寂的一切

◆清明

约好在清明节,我们好好做一场爱

从早上到中午,再从中午到晚上

不给凄风留下一丝缝隙

不给苦雨疏漏半点空间

让做撇开经年的悲怆

让爱堵住疯长的墓草

摒蔽菊花台、白烛泪、英雄魂、故人影

覆盖脚步踩在泥泞上的滋滋声

这样的力度够不够,够不够

作者简介:

林馥娜,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我带着辽阔的悲喜》《旷野淘馥》等诗歌、理论、散文集多部。作品发表、入选国内外刊物、选本,高考模拟试卷、“CCTV-10诗散作者及优秀作品”栏目。

获首届国际潮人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诗歌奖、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理论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