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奇思妙想尽潇洒——喜读陈伯坚先生散文新著《尽意潇洒》

更新时间:2017-06-12 作者:程树榛

我和陈伯坚先生相识相交数十年,友情深厚。我们是以文会友而成为至交的,至今仍然以文传递情谊。现在,我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鱼雁往来,未曾稍殆。不久前,又收到伯坚的散文新作《尽意潇洒》,捧读之后,感到意趣盎然,思绪绵绵,忍不住又拿起笔来,抒发一点萦绕于脑际的独特兴味,以代衷心的祝贺之情。

伯坚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包括古体诗词),都有很深的造诣,几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创作等身,卷颐浩繁,令我钦佩;而今这部散文新作,尤使我心畅神怡,其幽默、潇洒、奇思、妙想,辄有拍案叫绝之意。

我国文坛自古至今,散文一直是创作者(不完全是文人墨客)抒发个人感情和志趣的最佳选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尽意潇洒”个人的独特感受,他们涉笔成趣,随心驰骋,有许多佳作虽然过去千年百载,我们今天读起来仍然骋目畅怀,我想,这也许是伯坚创作散文内心深处的一点隐衷吧!

我不想逐篇评述这部作品的内容,只想简单地表述一下我读后的真实体味。

这部作品基本上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很少关系国家大政方针;都是短小精悍之作,有的不足千文,寥寥数百言。但是,它们都是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其中描述的往往是一桩小事,有的是介绍一个人物,他们多半是平凡之事,普通之人,但是,通过他们演绎出一段有趣、有味、耐思、耐考的故事,有时让你忍俊不禁,有的令你百般寻味,有的使你痛心疾首,有的要你低眉三思。初看似乎是作者随手拈来,信笔而为,细心琢磨,实在是作者的苦心孤诣,刻意揣摩的结果。因此,有时让你觉得是警世恒言,有时会令你有醍醐灌顶之慨。谨以本书开篇《拿错讲稿》一文为例,那个何副县长的荒唐行为,多么让人深思啊!让这样的人做我们的父母官,社会如何发展、进步?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有一个何副县长!我就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个实景:在一次很庄严的代表大会上,一个级别不算低的官员竟把开会的闭幕词当作开幕词来宣读了,让与会的数百人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它说明在我们的社会的某些角落,荒唐和腐败到何种程度!

通过这部散文,读者还可以经常感受到作者那种平中见奇的特点。 比如那篇《心态试验》就是很好的例证。它们都得益于作者将有限的个体体验、感应,揭示无限的存在;透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状态,挖掘人们灵魂深处的奥秘;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展开无穷的遐想,初看让你心趣迭生,细嚼更想回味,进而令你感慨万端。

通过这部散文,我们还会感悟到伯坚驾驭语言的技巧,以及蕴含的丰富的语汇。看似平凡小事,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再加上作者巧妙的隐喻,就有了另一番精妙的情景,耐人回味,催你深省。比如那篇《松树的缺憾》,写得何等好啊!由一座山松林的消失,道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由松树的兴衰,导出事物“一分为二”的真谛。它不仅显现出作者充沛饱满鲜活的语言张力,而且更可以昭示出作者深于思考的思想内涵,从而使我联想到作者包括其他作品在内所显示的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鲜活的哲思与诗兴的蕴藉;感知的锐敏与丰富,视野的开阔与博大。这也是我对这位多年至交衷心感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