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会员文选

廖君:寻根归处是珠玑

更新时间:2017-05-23

□廖君

南北梅花香雪径,长亭去路是珠玑。

深秋的粤北,处处展现岭南秋色。跟随广东省作家协会韶关采风团,车过韶关曲江,我不停地张望,似乎在寻觅着什么。我的祖母是曲江客家人,廖氏由中原进入岭南必经之道是南雄珠玑古巷。

二十多年前我由广州到韶关曲江实习,也曾寻找祖母的家园方位。事隔半个多世纪,当年抗日国军的祖父因为肉搏多名日本兵负伤进入广州荣军医院,邂逅来自韶关的护士谢氏祖母,成为一段佳话。若干年后,我也成了客家人的女婿。斗换星移,物是人非。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父辈的年代与韶关祖母全部亲人失去联系。因为客家血统和情缘,每次来韶关我都是省亲和寻根的。

难得有机会进入南雄珠玑古巷考察。珠玑古巷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汇聚之地,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商业重镇。位于广东南雄市城北部偏东的沙水村。珠玑巷有三街四巷,现有姓氏为王、林、廖、朱等179姓 。珠玑巷名称得来,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时叫“敬宗巷”。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堂,大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为避讳改名珠玑巷。

10月下旬的南雄寒意渐浓,清晨的珠玑古巷很安宁。我们的女作家们披肩挂彩,成了古巷街角一抹温艳秋色。

“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拐入珠玑古巷厚实的门洞,只见“珠玑古巷”几个汉隶字体赫然在目。沿鹅卵石铺砌的巷道,遥想当年明代诗人黄公辅在《过沙水珠玑村》描述的繁华景观。元代珠玑石塔,斑驳的老墙,泥砖垒建不断翻新的土房,一排排红灯笼挂满在弯长古巷的屋檐,为寻根的各姓氏人引路。

经过许多座姓氏宗亲的联络驿舍,终于找到了南雄珠玑古巷廖氏纪念馆联络处。一间结实的土房,上半是阁楼,中部横窗由右向左写着硕大的“廖氏”,红纸黑字。守候的是一位木讷寡语的老汉,着白衬衣,见我的到来好生热情,掏出身份证表明是当地珠玑古巷原廖氏居民。果然是廖家大叔,忽然有一种远亲的温暖。他操着客家口音的南雄话,向我这位来自粤西的晚辈,尽说廖氏宗族的故事,好似久别的亲人,娓娓道来。见到了廖氏宗祖廖叔安的画像,在供奉的香炉前,我燃了几根粗香,慎终追远,为更多人祈福。

由于父亲和母亲都姓廖,我特别考究自己姓氏来源。据记载,廖叔安生于今河南省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廖叔安因追随大禹治水有功,分封蓼国为侯,始称”蓼王”,国人以国为姓为“蓼”亦作“风 ”字边“飂氏”。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6位的大姓,俗称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及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公元前 639 年,蓼国被强楚所灭,顽强的廖姓人举族外迁在固始等地建立了多个蓼国。春秋时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我出生地在粤西南的茂名市郊区,据说三四百年前廖氏族人来源于韶关珠玑古巷,是中原廖氏内迁入岭南,经珠三角地区再迁往粤西南。

走过珠玑街、棋盘街,穿过黄木巷、铁芦巷,我们徘徊在百家姓祠堂周围,只见有的姓氏人众势大祠堂巍峨庄严,有的姓氏人少势弱门庭凋零清冷……一排排采用锅耳墙的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展现着独特的中国姓氏文化、宗亲文化。

站在珠玑古村落,我陷入深深的思索。姓氏,一个中国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不少言论说,中国人缺少信仰。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消失了,然而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起过独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姓氏文化、宗族文化、宗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驻立在千年古榕下,我感慨地拥抱这种古文化孑遗,1200年来有多少种姓氏人从这株大榕树下匆匆而过。光阴千年,白马过隙。个体生命相对亿万国人,如蝼蚁草梗。李氏也好,廖氏也罢,苍海桑田,战争兵燹,人文迭荡,文化的交汇,姓氏的婚配,种族的融合,纯粹单一姓氏族群早已不存在。遗失了大量的历史佐证,无法真正索寻到某个姓氏的传承、分布、繁衍或没落。想到这里,我的寻根愿望不再强烈。珠玑古巷走过了179种姓氏族人,虽然在中国二万多姓氏只占很小比重,但影响了千年的岭南文化。珠玑古巷,已成了岭南特别珠三角地区数千万国人的寻根栖息地。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吾思异境犹吾境,汝在他乡即故乡。”公元951年黄姓始祖黄峭山面对他21个儿子写下了这首诗,也道出了包括廖氏在内的各姓氏人勤劳团结、勇于开拓的中华民族精神。

寻根归处是珠玑。回望千百年来各姓氏人正踏过崎岖的梅关古道,穿过珠玑古巷,漫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回望七八十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逃难人潮中或许有我祖母年轻的身影。

珠玑古巷,我们岭南宗族文化的精神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