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广东文学如何筑就“高峰”?从重大选题抓起 ——“广东文学攀高峰重大选题论证会”侧记

更新时间:2017-04-13

担当历史使命,筑就文艺高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2月22日至25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在从化举行“广东文学攀高峰重大选题论证会”。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和省作协党组成员,与省内文学名家及文学评论家、出版机构负责人相聚一堂、出谋献策,共同寻找策划好选题、好作品,商讨具体的扶持、宣传、推广措施,致力打造广东文学精品力作,筑就文学高峰,重塑广东文学辉煌。

一、着力建设广东重大“题材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文艺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在会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把握广东文学的优势,努力为人民书写,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变迁的精品力作,筑就广东文学高峰。他说:“‘高峰’是冲着读者、人民去的,全省作家要努力创作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学作品。”

去年8月,省作协制订出台《广东文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全国文学界率先提出“攀登高峰战略”。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说:“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学地位和文学影响,核心是名作 与名家。攀登文学高峰,关键就是要有一批有全国影响的文学精品。”他认为,创作出好的作品,一方面离不开作家们自己潜心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作协在科学的策划组织上下功夫。为此,去年底,省作协在全省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作家中摸底,全面了解他们的创作题材,希望能从中发现可以深挖精耕的好选题,同时也希望能组织全省最优秀的文学力量“攻克”几个重大选题。

谈到重大选题,首先想到的便是“广东题材”。郑雁雄说:“过去,大家印象中代表广东的是岭南文化如孙中山、冼夫人等题材。改革开放40年来,反映广东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变化的现实状况,也是新时期广东最具特色的题材。每当一个时代转变的时候,就是反思过去、出大作品的时候,广东作家在这方面不能缺席。”他指出,广东文学界要建立一个“题材库”,为作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广东写、写广东,都属于广东文学。”

二、甘当作家的“脂砚斋”

本次论证会请来了广东最具分量的文坛大家,来为作家的选题把脉建言。

省文联原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以自己的长篇小说《白门柳》的创作经历为例,讲述了作家提升创作审美层次和思想理论高度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要出精品力作,需要提升作家的思想高度、理论高度。“有了理论素养,作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才能够抓住社会前进方向的、最本质的东西。”他建议,作家之间在写作过程中要多交流、多学习,“没有长篇经验的作家第一次写作就像走长征路,最好是有一位有眼光、有判断力的‘脂砚斋’一路陪伴着他,‘结伴’同行。”广州作协原主席、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高度赞同刘斯奋的意见。他提议给入选重大题材写作的作家,每人配一到两位同行,双方自发“结对”,“结对者”从头至尾跟踪作者写完该作品。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多届评委,省作协副主席谢有顺说:作家的作品想要拿奖终归要落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沉下来写才是正道。文学史上很少有一炮而红的作家,大多数作家还是靠不断的累积创作出好作品,影响力也需要被“酝酿”。谢有顺提出,要出名家大作,需要作家具有“文学抱负”,他说这方面北方作家对自己的磨砺值得我们学习。贾平凹每两三年写一部长篇,还是手写的,他白天带着饭和馒头到工作室写作,每写一部书首页都要写一句话鼓励自己。“真正的文学名著要靠一批有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家来打造。” 

省作协副主席张培忠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也强调作者要树立信心,更要有耐心。“好的作品不能有‘漏洞’,出版前的改稿比出版后的研讨更有意义,一个细节出了错很可能就失去了读者的信赖感。”

论证会还特意请省出版机构负责人参加,从出版角度来为创作生产精品献策。省作协主席团成员、花城出版社社长詹秀敏说,“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是非常重视广东作家群体的。但从这几年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广东作家比例不太高。未来,花城出版社打算为作家打造“一站式服务”,发掘文学作品的IP价值,打造完整的文学生态,更好地为作家服务。” 《花城》杂志社原主编田瑛提出,写作完全迎合市场很难出精品,广东作家群体缺少一种“文本意识”,这也是中国作家的通病。当然,不可能每一部作品都要求用新的文本写。针对当下多媒体发展给文学带来极大挑战,他倡议广东作家在探索性作品方面积极作为。对此,省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说,自己愿意进行这种“实验式写作”,并希望作协鼓励年轻作家在创作上创新尝试。

三、在题材选择上“直面当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刘斯奋深有感触地说:盛世出佳作。“广东有改革开放近40年丰富的素材,是一座文艺创作的富矿,广东作家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文字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反映出来。”章以武也提到:“历史题材作家当然可以写,但对于反映这些年广东巨大变化的作品应该予以倾斜。毕竟,在许多现实题材方面,广东在全国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他建议,青年作家在题材选择上应该直面当代,直面广东的现实。

在广东,深圳作家群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群体。省作协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杨黎光曾获得三届鲁迅文学奖,他近年来创作推出了反映近代中国转型轨迹的三部曲,在读者中反响强烈。他介绍自己目前正在书写一部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希望通过深圳“棚户区”改造,挖掘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诸多关键问题。邓一光、杨争光都是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作家,本次论证会上他们都递交了自己的长篇小说选题计划,邓一光的下一部作品将讲述这个时代科学对于生命的影响。深圳作家庞贝继长篇小说《无尽藏》广受好评后,也将目光从历史挪到了现实,打算以科技创新为背景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深圳作家吴君立足深圳,正着手构思创作一个深港“双城故事”。

东莞是广东文学的又一重镇。东莞作家陈启文近年来创作了《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中国水利调查》等重大题材,他的新书拟名为《海祭——从虎门销烟到中国崛起》,打算通过虎门销烟那段历史,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以及中国近百年来的成败得失。作家丁燕从新疆来到广东6年,以一个外省人的眼光审视这片经济发达的土地,其记叙东莞打工者的非虚构文学大受欢迎,接下来,她想写在国家转型大背景下小人物的“转身”。

会上还讨论了一些作家的作品。广州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张欣也介绍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并建议作家的扶持机制要灵活机动。作家刘迪生瞄准广州“海归”群体创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希望借助典型人物,把握珠三角经济与人文的变迁。作家熊育群打算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最具典型意义的地方顺德为背景,以老工业遗产存废来反映时代巨大的变迁与人的命运。作家王十月打算一改以往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模式,大胆尝试以女性视觉切入,新作将紧扣三名女性主角的复杂命运。青年作家王威廉想写广州这座城市特别是广州人的生活。报告文学作家刘斌的报告文学《中国大飞机》已评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他详细介绍了新书的结构框架。省作协主席蒋述卓逐一现场点评了作家们的选题,对每位作家的优势与不足都有着精到的分析。他说,广东作家们申报的这些题材都紧密地扎根于当代广东的这片沃土和生活之中,只要作家们拒绝浮躁、勇于创新,一定能够写出里程碑式的作品。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扶持机制

推出一批重大的精品力作需要作家们个人的潜心创作,但也离不开作协的有力引导扶持。本次论证会,除明确作家的重大选题之外,还认真研讨了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扶持配套政策措施。

刘斯奋、章以武等老一辈文学家提出“结对”指导之外,还提议省作协对每一部确定的重大创作题材都组织两到三次读稿会,在作家写作过程中邀请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作家,对文本深度解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以帮助作家完善作品。一些作家提出,好酒也怕巷子深,希望作协与出版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特别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利用好新媒体以提升宣传效果。

论证会上,大家还就重大选题扶持资金政策进行认真讨论。据悉,省作协在充分发挥省重点文学精品专项扶持资金作用的同时,拟推出霍英东文学基金扶持项目,重点扶持一批反映广东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

整整两天的会议,全省文学名家以极大的热情,为广东文学精品创作生产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作家们感慨地说:很多年广东作家们没有如此精神振奋了,这充分反映了广东作家响应时代呼唤、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张知干在总结中说,全省文学名家们的热情支持令人感动。省作协将基于论证会的成果形成具体完善的操作方案,认真抓好跟踪落实。他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每年省作协都将举办一次重大选题论证会,形成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经过几年的努力,广东文学必将重塑辉煌!”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